難忘童年挖鼠窩,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努力,我們收穫了48斤糧食!

2020-11-25 騰訊網

文:苗運強

圖:來自網絡

如今,家鄉的玉米已經陸續開始收了,看著鄉親們滿載而歸的幸福模樣,我油然想起了致敬兒時秋收時的場景。

小時候,那時大家的生活都捉襟見肘,也許是很少使用農藥的緣故,幾乎每家每戶的田間,都有大大小小的田鼠窩。尤其是墳頭和田埂上,幾乎隨時可以看到。

由於年齡小,農忙的日子,我們充其量只是一個「替補」的角色,正常情況下,我們這幫小孩子,只要完成父母分派的任務之後,就萬事大吉了,而閒暇的時間,挖田鼠窩,則是大家最樂意幹的事。

但挖鼠洞也並非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首先要看田鼠窩外面的土堆大小,如果土堆比較大,那就說明裡面窩也大,自然存的糧食就多,如果土堆不大,那就自然不用考慮了。

其次,是看窩旁爬行的痕跡,如果看起來比較光亮,那就證明這裡面的田鼠數量不少,裡面的糧食絕對讓人非常樂觀。

當然,挖鼠窩需要一定的體能和工作量,絕非一個孩子就能勝任的,因此,每次去田野挖鼠窩時,我都會叫上兩三個小夥伴同行。

於是,在鄉間的小路上,經常看到小孩子們扛著鐵鍁尋覓鼠窩的身影。

由於經驗不佳,我們常常半途而廢,由於最初沒有什麼經驗,大多憑著蠻力和自己的感覺去挖,殊不知,狡猾的田鼠猶如兔子一樣會「狡兔三窟」,以至於汗流浹背忙了半天,不僅沒挖到糧食,連個老鼠毛也沒看到。

後來,在村西頭三叔的指點下,我們終於找到挖鼠窩的訣竅。

首先是順著洞口小心翼翼的往裡挖,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田鼠們通常會在整個洞內挖好幾條不同方向,大小不一的洞。在這幾個洞眼裡,其中一個定是老鼠存糧的倉庫。

這時,往往需要一定的判斷能力,好在有三叔支招,我們很快就確定了其中的一個洞眼,花了很小的代價,就直奔田鼠的糧倉而去。

果然,在挖了不到十分鐘的時候,就看到了田鼠的臥室,臥室看起來比較寬敞,四周光滑,底部是一層乾燥的柔軟豆葉。

我們幹勁更足了,大家輪流上前,大概又挖了十分鐘,就發現了糧食。

看到眼前的一幕,我和小夥伴們都欣喜若狂,高興的手舞足蹈,在那一刻,所有的疲乏都一掃而光。

鼠窩裡,塞滿了金黃的玉米、大豆、花生,還有一些紅豆。為了不讓土摻進糧食裡,我們再次拿起鐵鍁,把洞的周圍儘量挖的大一些,這樣方便取糧。

終於大功告成了,於是,我馬上俯下身去,把手中的磷肥袋子鋪在糧倉的門口,用手拼命摳出那些層層疊疊的糧食。

夥伴們始終興奮的叫著,那種幸福,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幸福。

汗水不知不覺從我們的臉頰上流下來,我們盡情的品味著勞動的樂趣,盡情的享受著成功的快樂。

糧食裝完了,我們並沒有就此罷手,因為,對我們孩子來說,最精彩的還在後面呢。

隨著洞穴的深挖,就到了田鼠們的藏身之處,它們聽著洞外的嘈雜聲,一定會恨的咬牙切齒。

果不其然,一隻又肥又大的田鼠,猛然從窩內串出,橫眉怒目地看著我們,擺出一副拼命的架勢。但它哪裡是我們的對手,大家不由分說,紛紛抄起鐵鍬,狠狠地朝田鼠拍了下去……

那次,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努力,我們真的是滿載而歸。到家後,父親用桿秤稱了下,竟然有48斤,我們四個小夥伴,每人分了12斤。面對父母的誇讚,我幾乎有點飄飄然了。

時光如水,一晃二十八年過去了,當年,一起挖鼠窩的幾個小夥伴,都和我一樣,已經步入了中年。

時過境遷,鄉村拮据的生活已成了過眼雲煙,如今的孩子,再也沒有誰為了生活而付出那麼大的心力,我卻永遠記住那段難忘的記憶,因為那是我當年生活的一部分。

眼下,又到了挖鼠洞的時節,俯仰之間,我又想起了童年那段記憶猶新的趣事,如果有機會再回老家的話,真的很想扛著鐵鍁,再去田間體驗一下那種挖鼠窩的樂趣。

相關焦點

  • 農村裡的新鮮事,挖田鼠窩「砸明火」,一個洞裡就掏出幾十斤糧食
    那時候打的糧食暫放到地裡,等摘割乾淨後才會運到家裡面。這就給了田鼠可乘之機,把糧食偷著叼到窩裡面。田鼠個頭不大,每年能給農民造成不小的損失。尤其是母田鼠還有儲存糧食的習慣,一個窩甚至能藏上幾十斤的各類糧食。為了避免糧食的損失,秋後經常會有人在地裡「砸明火」。砸明火其實講是搶劫的意思,人們挖田鼠窩就是正大光明的把其偷的糧食挖出來。
  • 懷念那個挖鼠窩的年代
    人們經過一個多月的忙碌,田野的莊稼基本都收到了家中,但還有一些播種的活計,還在零星的分散著農民們的精力。我們童年的時候,秋假期間,也幾乎每天在田間穿梭,但我們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田埂裡那些微微隆起的、鬆軟的土堆上,農村長大的孩子都知道,那是鼠窩。挖鼠窩,指的是到地裡去挖田鼠的窩。
  • 誰有過從老鼠洞挖出30斤糧食的經歷?老農民:童年趣事記憶猶新
    童年趣事午夜夢回,點進文章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放下眼前喧囂,讓思緒回到掏老鼠洞的時光。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初冬時節,戶外的天氣咋冷還暖,大地還沒有封凍,鄰居老爺爺就會拿著鐵鍬,和一支鐵釺子,到野外掏老鼠洞尋找糧食。我經常跟著他去,這樣不僅可以分到一些成果,更重要的是比較好玩。
  • 當年,鼠窩奪糧的事,你幹過嗎?
    文:張景旺 家鄉的老鼠有兩種,一種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的家鼠,一種是生活在田間野外以偷食地裡糧食為主的倉老鼠,「鼠窩奪糧」就是奪取倉老鼠的糧食。這時候要仔細地觀察洞口,如果洞口非常光滑也沒有新鮮的土說明是蛇窩,如果在洞口內外有一些新土和老鼠的爪印,並且洞口半遮半掩,這肯定就是倉老鼠窩了,當然判斷失誤挖到蛇也是常有的事,一般我們不會傷害蛇的,因為蛇把倉老鼠吃掉,幫助人們保護了莊稼。
  • 欒城警方48小時一舉端掉了「鼠窩」
    欒城警方48小時一舉端掉了「鼠窩」 2020-04-02 1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8小時連續追蹤,民警順著嫌疑人痕跡一舉端掉了鼠窩
    48小時連續追蹤,民警順著嫌疑人痕跡一舉端掉了鼠窩為群眾追回了損失(通訊員 龔賀)3月31日,石家莊市欒城區公安局刑警一中隊辦案民警經過兩晝夜不眠不休地連續追蹤,成功破獲一起盜竊電動四輪車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某(男,欒城人)被抓捕歸案,為轄區群眾追回被盜電動四輪車一輛
  • 小浣熊乾脆麵,我們難忘的童年
    我可以雙手舉腳浣熊來源自北美洲,因為它每次吃東西之前都要將食物放在水中洗去泥沙,所以被叫做「浣熊」,同時呢,小浣熊乾脆麵曾伴隨很多人度過難忘的童年今天,我們就來畫一隻可愛的小浣熊吧.準備/工具:鉛筆、針管筆、一張白紙、橡皮、鑽筆刀、步驟/方法:第一步:我們從畫一條曲線開始。
  • 倉鼠被床封印,主人雖想盡辦法引鼠出窩,無奈鼠窩實在太暖和了
    它們會用真實的行動告訴飼主,我們倉鼠可是晝伏夜出的寵物。其實,飼養過倉鼠的飼主,或多或少都有過倉鼠咬籠子的經歷。而除了喜歡撕咬倉鼠籠子外,鼠鼠們更是一個個「大懶蟲」。,鼠鼠我日後一日三頓都要在鼠窩裡面解決了。」
  • 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豪言推廣一億畝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兩個月前剛過了90歲的生日,這位「90後」曾經許下一個生日願望,希望他們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雙季畝產能夠達到3000斤。又經過了兩年多的時間,湖南、海南兩地同時雜交種植,大約經過了8代雜交後,整個團隊在2018年才最終獲得「叄優一號」最佳的父本、母本組合。
  • 聚焦餐桌外的浪費:一百斤稻穀只出30多斤米,糧食損耗嚴重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消息,兩份顏值不同的大米:一份是粗加工,色澤暗淡;另一份經過精細加工,潔白晶亮。你更青睞哪個?「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精細加工的糧食產品受到不少消費者歡迎。但看起來「白細美」的糧食背後,存在糧食過度精加工帶來的損耗問題。
  • 難忘童年小美好!兒童節,讓我們一起回到童年!
    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每個大人,心中都還住著個孩子 童年,草蛇灰線,伏脈千裡塑造著今天的你我這個六一節,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個曾經的自己如果穿越回童年你會對自己說些什麼?@大鬍子哥哥「不要等到像我這麼大,才懂珍惜」04「14歲,課間時,我和好朋友在走廊上『踢罐子』,把可樂瓶踩扁,當成球來踢;放學後,我們踢真正的足球,酣暢淋漓直到天黑,上高中後再無時間。如果能穿越回去,我會對自己說:這是你最後踢球的時光,也是你最瘦的時光。請好好珍惜,再多踢一會兒。」
  • 教授想挖老鼠洞――中國鳥人首次出境護鳥記事(8)
    教授想挖老鼠洞——中國鳥人首次出境護鳥記事(8)湖南日報新湖南記者 徐亞平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故事裡還有另類好故事—— 在長長的哈爾濱到童江的高速上,鳥類科學家周海翔教授用長達半小時的時間,分享了他年輕時候挖老鼠洞的故事。這個故事充分證明,不會挖老鼠洞的教授不是好的生態學家。 話說糧食困難的年代,少年海翔家裡到了秋冬時候,就把魔手魔掌伸向了老鼠洞。
  • 難忘童年鴿哨聲
    難忘童年鴿哨聲 2019-04-09 09:25 來源:德州新聞網
  • 難忘庫峪河,河裡的螃蟹去哪了?
    庫峪河源頭庫峪河從南山而下,衝積出大片稻田溼地,清水河順溝流淌匯入庫峪河,澆灌著兩岸數千畝良田,是有名的十裡米糧川。庫峪河使整個中下遊河段曾經成為米倉,這對於糧食增產、糧食穩定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它至今是下遊地區重要的工業水源和飲用水源。庫峪河對全流域內人民生產生活所作用巨大。
  • 夜讀|老宅的芭樂樹下,有我們難忘的童年記憶
    開花時我們期盼它結果,果子還未成熟,我們就迫不及待拿著自製的帶彎鉤的竹竿去鉤。此時的芭樂苦中帶澀,難以下咽!當果子長到淺綠色時,口感已變得酸甜清脆,長到黃中透亮時才最為香甜。這時的竹竿已顯得不夠長,機敏的姐姐連忙搬來高凳,一躍而上,接過竹竿專注地鉤選,我們在樹下左躲右閃,很是歡喜。
  • 企業招聘「剝蝦師」:半小時剝3斤小龍蝦才能上崗
    半小時內剝完3斤小龍蝦,每天兼職最低4小時,可獲150到200元的日薪。——5月6日立夏,面對即將來臨的「嗑」小龍蝦旺季,一則「剝蝦師」的招聘啟事引發關注。資料圖。李珂 攝  剝蝦師、陪跑師、遛狗師……隨著網際網路服務行業種類的細分化,越來越多的新興職業走進人們的視線。
  • 經過75年的努力,171平方公裡的領土,最終回到了我們手中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富饒的地方,不管是氣候、環境、物產,都使得其他國家非常覬覦。不過,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之下,我們國家越來越強盛,我們國家越來越發達!對於曾經那些失去的領土,我國經過75年的努力和爭取,171平方公裡的領土都被一一拿了回來。下面,我們就來帶領大家看看這一段歷史吧!國家領土完整性代表著尊嚴你知道麼?
  • 男子誤入「鼠窩」 民警解救脫險
    關注南天一劍關注廣西法治日報男子誤入「鼠窩」 民警解救脫險平安廣西網欽州訊(廣西法治日報記者吳國清 通訊員郭芳芳)近日,一名黑龍江籍男子被朋友騙到廣西欽州市一傳銷窩點後,想盡辦法逃出「鼠窩」時被「上線」毆打,幸得欽州市公安局巡警支隊民警搭救,才得以脫險。
  • 天寒地凍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家賣糧食
    天寒地凍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家賣糧食。糧販子毫不忌諱,競然被罰款了500元。已經下午了,小馬父母給一個糧販子打電話來收他家的玉米,去年的玉米就是這個糧販子收的,他留了電話。 小馬家種了8畝地,預估有7000多斤吧。小馬媽媽在縣城飯店裡打工,父親去了廣西打工。
  • 小夥到竹林挖野味,以為在挖竹鼠,看到收穫懵了,這東西也能吃?
    圖中的幾位小夥子生活在越南,他們幾個經常結伴去山上尋找野味,經常捉的野味有竹鼠、田鼠、福壽螺、清道夫魚等,每次出門收穫都特別多這竹林裡的竹鼠特別多,挖到它們烤一下,味道別提有多香了!不過看到他們挖到的實物後卻有點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