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戀_檢察日報社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1-01-17 檢察日報

    文字工作是一項體力加腦力的活。從事檢察工作三年多來,我一直把持著這個既愛又恨的活沒有離開過一天。儘管資歷尚淺,也並非專業出身,但三載春秋的筆耕不輟,總要給成長打上一些印記。這當中,有笑有淚,有苦有甜,有得心應手也有煩躁不安,對文字的別樣情感也在這五味雜陳的體驗當中蓬勃地滋長著。說起來,「碼文字」這條路,源於那本五萬多字的《麟遊檢察志》。 

    和很多同齡人一樣,還在很小的時候,我就被港臺劇裡法庭上慷慨陳詞的檢控官形象所折服。這種正義夢影響深遠,高考填志願時我毫不猶豫地選填了法律專業。畢業後,我義無反顧選擇了檢察系統。潛意識中認為控訴不公、伸張正義的夢想可以在這裡得到實現。 

    然而,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所在的麟遊縣檢察院是一個典型的「袖珍院」:全院只有21個編制,公訴科加上科長在內只有5人,其中包括1名志願者和1名法警。不過比起控申、民行等好幾個「一人科室」,公訴科還是首屈一指的大科室呢。 

    我進院時,公訴科並不缺人手,倒是辦公室缺人。因為辦公室負責了全院的後勤保障工作:小到收發文、接聽電話、通知會議,大到政工、財務、材料等等。基本上,除了檢察業務之外的所有綜合性工作,都由辦公室「一肩挑」。當時辦公室共有4人,個個肩上擔子滿滿的。面對這種局面,被安排在辦公室基本成必然。工作內容以接聽電話、通知會議、跑跑腿為主。直到有天,領導說:「看你手頭事也不多,1990年至2010年的院志沒有人寫,要不你嘗試一下?」 

    志?雖然平時喜歡看書,偶爾也舞文弄墨,但僅限於一時興起的豆腐塊而已。這麼專業深奧的玩意,我能拿下嗎?領導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你平時和單位老同志多溝通,多翻閱檔案,把歷史脈絡梳理清楚了,也沒有啥高深的。」不一會兒,編志的資料搬了過來。厚厚的三大摞,除了很多文件和書籍雜誌之外,還有不少手寫資料,紙張都已經發黃,明顯有些年頭了。事情到了這一步,我只有硬著頭皮應承了下來。 

    通過請教院裡的老前輩,我了解到檢察志主要是對一段時期內檢察工作情況的全面記載。要按照只敘不評、功過後敘的原則撰寫,重點把握檔案資料,特別是每年的工作總結、人代會報告和大事記等。學會查檔案是第一步。我只好先補習檔案知識,根據檔案目錄、卷宗號和保存期限,慢慢摸索查找資料的方法。隨後,我將1990年至2010年以來的工作總結和人代會報告全部收集起來,一年一年研讀,從中了解麟遊檢察工作的發展脈絡。又專門買了一本《陝西檢察志》,用一周時間突擊研讀,仔細揣摩志的遣詞造句、起承轉合和結構體例。最後又去縣法院編志的同志那裡取經,大致摸出了編志門道。 

    沒有電腦,我用手寫。先從概述開始,逐年梳理檢察工作的大事記,勾勒出了麟遊檢察史的大致發展過程。脈絡清晰了之後,又根據機構、業務、裝備、檢察改革和隊伍建設的體例,逐條逐項細化填充。除了翻閱檔案,有些關鍵細節弄不清楚了,還得不斷詢問各個知情人。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昏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通過編志,一個鮮活的山區小院在我的腦海裡逐漸立體高大起來。經過四個多月的埋頭奮戰,在大概用完了一盒中性筆之後,五萬多字的《麟遊檢察志》初稿成形了。捧著這本被歪歪扭扭書寫在陳舊文書稿紙上的志,感覺手心裡就是整個世界。 

    在這之後的許多個奮筆疾書的無眠之夜,每當遇到思路打不開、煩躁難耐之時,我總會想起那一個字一個字爬格子的編志歷程。並自問:五萬多字的志都寫出來了,區區幾千字的材料又有什麼難呢。在不斷地觀察、思考、總結,字斟句酌、排版布局的過程中,一個檢察新人在日益成熟,對文字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 

    在一個大院辦理成百上千件公訴案子,與在這樣一個山區小院書寫檢察志,在價值功能和目標追求上又有多少差別呢?我們同樣都是檢察戰線上一個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呀! 

    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有一句話:「不能忘記自己的名字,忘記自己的名字,就不記得回家的路了。」 

    對於我,一個普普通通的基層檢察文字人來說,文字也將如名字一般,成為陪伴一生的摯友。一旦忘記,也將迷失往前的路。(作者單位:陝西省麟遊縣檢察院)

相關焦點

  • 檢察官不只是法律守護人_檢察日報社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教皇英諾森三世在引入這一新的司法程序時說明,與控訴式程序不同的是,糾問式程序意味著由法官而不是私人指控被告人,但是並不是說法官同時又是提起訴訟的原告,而是說,犯罪嫌疑人的惡名——反對他或他們的公共輿論——扮演了檢察人和控告者的角色。
  • 求偶遇 - 求偶遇_檢察日報社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 租民宅私設「勞保社區」_檢察日報社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 檢察日報社招聘美編人員公告
    為進一步做好檢察日報全媒體的運營與推廣,根據報業發展需要,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勞動合同制美編人員6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應聘基本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熱愛檢察事業和新聞工作,具有良好的品行;  (二)學習成績優良,有紮實的美術功底、良好的理解力和創意思維能力;執行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  (三)身心健康,抗壓能力強,有敬業精神,能適應新聞工作的快節奏;
  • 開展樹木認養活動 - 常德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當天,檢察院負責人發表了動員講話,要求全院幹警能夠通過此次活動切實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服務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持續抓好黨風廉政工作,繼續保持密切聯繫群眾的工作作風;始終發揚以青松為代表的大樹精神,做一名穩重、擔當、奉獻的檢察官;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為鼎城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公共圖書館電子圖書達8.08億冊,計算機22.35萬臺,其中供讀者使用的電子閱覽終端達14.63萬臺;公共數字文化工程累計建設公共數字文化資源總量約1200TB。加強科普工作,提升公民科學文化素質。 人民獲得了真正的民主權利。中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 小樓一夜聽春雨---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988年生於廣州市增城區小樓鎮,廣州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散文詩》《詩詞》《黃金時代》《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報刊,曾獲各類文學獎項二十多個。 臨古廟,憶仙姿。瓦上金桃遺布衣。 莫問仙姑何處去,小樓煙雨說相思。 ——《搗練子·訪何仙姑家廟》 增城的北部有一座古樸淡雅的小鎮:小樓鎮,相傳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故裡。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據悉,各區縣(市)已全部掛牌成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並出臺了「三定」方案,共核定事業編制149名、編外210名;「9+N」線上線下工作平臺均已入駐,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要求,基本做到空間重構、功能重組、資源重整。與此同時,我市134個鎮級矛調中心初步建成,村級平臺建設正在同步推進。
  • 龍華中心變電站建設順利推進---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寶安日報訊(記者 陳欣 通訊員 齊陽 劉家勝)龍華辦事處及時回應居民關切,搭建溝通平臺,通過協商、宣傳等方式逐步取得周邊居民理解支持,順利推進龍華中心變電站建設。 據悉,龍華中心變電站是深圳電網「十二五」規劃項目,佔地面積670.89平方米,建設主變壓器3臺,變電容量18.9萬千伏安,將極大緩解龍華辦事處片區供電壓力。
  • 國內不到30例,比「熊貓血」還稀有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版 按日期查閱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內容檢索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青麻記憶
    2020年8月31日,我閱讀了《天津日報》「滿庭芳」欄目中的李顯坤《層層苘葉光》一文,方知農作物「青麻」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苘麻,查字典,方知此物竟古來有之。  李先生在文中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這一文言文,解釋了苘麻之形象:「苘麻,今之白麻也,多生於溼處,人亦種之。
  • 共同託起殘疾人的幸福夢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市殘聯堅持「實」字為先、「效」字為導,全力推進「殘疾人之家」規範化建設,確保「殘疾人之家」高質量發展。市殘聯副理事長梁達告訴記者,2020年我市「殘疾人之家」規範化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又一次提前超額完成省民生實事目標任務。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規範化「殘疾人之家」156家,提升改造星級「殘疾人之家」43家;共有12家「殘疾人之家」獲評五星級,五星級「殘疾人之家」數量居全省各市之首。
  • 千年老街正芳華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無數次頭腦風暴過後,老街入口處「低散亂」的廠房,搖身一變,成了漂亮的水鏡廣場和充滿藝術氣息的「潘藝山房」;街上的老房成了咖啡館,由東吳青年企業家眾籌改造運營;1900平方米的家具加工作坊改建成了木作研習社,成為青少年課外研習的基地……    現代元素的植入和社會力量的參與,為鄉村連結了更多發展可能。        在改造過程中,東吳鎮積極引入校地合作概念。
  • 速度與激情的對決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每年,協會都會深入學校,通過遊戲、講座、視頻等形式宣傳安全駕駛的理念,讓安全駕駛的理念深入人心,為北侖區交通安全盡一點綿薄之力。    今年9月9日上午,省體育局副局長胡國平等領導和專家教授蒞臨協會,到寧波國際賽道實地考察調研,胡國平對寧波國際賽車場的軟硬體設施、賽事運營以及汽摩協會的發展表示讚許。
  • 白鵝產業和「鵝王夢」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07年,養鵝多年的陶雲波開始帶領農民成立了雲波鵝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但起伏不定的市場行情讓陶雲波頭疼不已,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合作社賠了20多萬元,社裡的12戶農民一下退社6戶。 現在大白鵝集團和他們合作社籤訂的統一供苗、統一供料、統一用藥、統一管理和技術服務、統一保價回收的「五統一」運營協議,規定收購底價,如果市場價格上揚還會按市場價格收購。
  • 2019~2020年度中國質量報刊社宣傳工作會議在陝西召開
    本報訊 (記者劉伊婷)經市場監管總局批准,10月23日~24日,2019~2020年度中國質量報刊社宣傳工作會議在陝西省漢中市召開。總局新聞宣傳司、陝西省市場監管局、漢中市人民政府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並致辭。
  • 一男子在松山區某理髮店身亡 死因不明_內蒙古晨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內蒙古晨報官方數字報 官方新聞熱線:呼和浩特(15548360111)包頭(18614832519)鄂爾多斯(15598669866)數字報諮詢(13347151897)
  • 甘豆 - 甘豆---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如此目之所及:四周圍牆,中立殿堂,圍牆或作為迴廊……徜徉在院落裡的我們,便不僅置身於一個寺中,也依稀在一個顏色「沉悶」的唐人宅院裡了。越過簷瓦望出去,是寸土寸金的高聳樓宇,青山遠遠在其空隙。 天王殿彌勒像前,一書卷氣醇和的男子在俯首合掌。供案上,尊式瓶、鬲式爐、電燭臺,一塵不染。橘、柚、火龍果,盆盆新鮮;梵音滲透板壁,紅色真絲鬥帳繡以勻細蓮花,微風將之撩起,復又平平垂下。
  • 「打工詩歌」的審美蝶變(1)---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我們發現,原來詩歌並不是沒有希望、缺乏力量而只能孤芳自賞的,它可以這樣地有力量,可以這樣地親切,可以這樣地像山野之花一樣充滿勃勃的生機。可以肯定的是,在勞動者詩歌中,相當大部分是描寫打工者自己的打工生活,既有流水線的枯燥,也有打工生活的殘酷,還包括對家鄉的思念。
  • 優酷瞄準3000萬VR用戶---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在11日晚間舉行的「優酷奇妙夜」發布會上,優酷正式宣布推出VR平臺,同時宣布一系列與產業鏈的合作計劃,包括與製作公司數字王國、黃曉明的易星傳媒以及版權公司合作製作VR內容,並與華巖資本合作投入VR基金,孵化優秀項目。合一集團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在會後接受記者專訪時稱,VR的門檻並不高,只要你有優質和差異化的內容自然會有人用。今年優酷訂下了一年內拓展3000萬VR用戶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