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排尿,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在日常生活中,出於各種特使原因,有憋尿的習慣。很多人認為偶爾憋下尿不會對身體造成任何傷害。殊不知,長期以往的話,憋尿對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嚴重的還會會成為疾病的突破口,一定要警惕!
長期憋尿,會對身體帶來哪些危害?
1、膀胱炎
長時間憋尿,直接損害的就是人體的膀胱,因為當感覺到尿液時,意味著膀胱充滿了尿液。如果不及時清除膀胱中的尿液,將會使尿液流失。在膀胱中積累的越多,開始膨脹的就越多。從長遠來看,這很容易導致膀胱炎。所以,有尿一定要及時排除,不能憋。
2、引起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由引起尿路發炎的大量細菌引起的,其特徵在於尿頻、尿急和尿道疼痛刺激。尿頻的最可能原因是尿路感染,因為尿液中有許多細菌。隨著排尿時間的增加,大量細菌繁殖,而我們的膀胱僅用於暫時存儲尿液。如果小便,膀胱黏膜的抵抗力將降低,細菌將有機可乘,這時候,就有可能患上尿路感染。
3、尿毒症
尿毒症是從各種腎臟疾病發展到晚期的一系列症候群。在此階段,患者的腎功能嚴重降低,腎臟損害不可逆轉。腎臟是人體過濾水,毒素和排洩物的地方。如果腎臟有疾病,可能會成為致命疾病。
如果經常憋尿,膀胱總是處於高壓狀態,尿液和細菌可能返回腎臟,這很容易引起腎積水,影響腎功能,並容易引起盆腔感染,甚至尿毒症。
4、尿失禁
反覆排尿會導致膀胱長時間充盈,這將導致膀胱始終是撐大的狀態,這將使尿道括約肌失去敏感性。無論大腦如何告訴尿道括約肌收緊,括約肌都會像橡皮筋一樣鬆弛,引起尿失禁。
5、心腦血管疾病
對於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排尿會導致血壓升高,甚至引起心腦血管意外,例如心肌梗塞和腦出血。另外,當充滿尿液的膀胱迅速排空時,迷走神經興奮會引起心動過緩,血壓降低,大腦缺氧甚至短暫的昏迷。
有尿意的時候一定不要憋,會使一些疾病乘機侵入到身體,有尿的時候及時排除,不僅可以排洩體內代謝產物,而且對健康也非常有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憋尿,善待膀胱,畢竟尿液是代謝垃圾,不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