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瓷鑑賞—丙午年五彩人物罐

2021-01-10 高端古玩收藏圈

五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種。所謂釉上彩瓷,就是燒好的素器釉面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600-900℃溫度烘烤而成的一種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種顏色的彩——而五彩瓷並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種顏色,多於或少於五種彩的陶瓷,在習慣上也同樣稱之為五彩瓷。五彩瓷在明清兩代得到了發明和發展,其配方經過不斷的創新,並進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後,才出現以紅、黃、綠、藍、黑、紫等為主的彩瓷。

彩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嘉靖、萬曆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採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面濃重豔麗。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負盛名,除常用的紅、綠、黃、褐、紫彩外,還新配製了釉上藍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廣泛應用,使之色彩更為瑰麗多姿、濃豔奪目。康熙五彩除在白瓷地上彩繪外,還在各色顏色釉器及各種瓷地上施彩,使得五彩瓷器別開生面,別具一格:由於康熙時新創了粉彩,五彩歷史久遠,故而康熙五彩又稱為「古彩」。粉彩的特點是色彩綿軟柔和,俗稱「軟彩」;五彩的色澤明亮,所以康熙五彩又稱「硬彩」。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丙午年五彩人物罐

英文名稱:C wu colorful figure pot

類別:瓷器

規格:1件

品相:美品

人物衣著顏色各異,髮型極具時代特色,清代的髮型是前額頭剃光,或盤髻,或編成辮子,很明顯畫面的都是書香門第,一副書生秀才打扮,髮髻盤與頭頂,神態各異,體現了當時文化氣息,以及文化發展。

丙午年就是光緒三十二年,這一年教育事業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4月18日(光緒三十二年農曆三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在重慶正式創辦了第一所正規的師範學校——官立川東師範學堂(今西南大學)。

這件五彩罐從各個角度還是可以隱約的看見一圈圈的旋紋拉胚痕跡,古代的純手工拉胚,就算是很細膩還是因為旋轉拉胚所形成的一圈圈輕微的凹凸感,經過長時間的氧化,就會出現上圖這樣一圈圈的痕跡,明暗色差,表現的十分清晰,也證明了瓷器經過漫長的歲月,為開門到代的精品瓷器。

可以看見此處在自然光下出現漫反射,為老瓷器的獨有表現。

內部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拉胚痕跡,內部施釉完整的釉面,其釉面並無任何的賊光。

底部落款大清丙午年制,年號款,可以看到修胎痕跡明顯,形成一圈螺旋紋,砂底特徵十分明顯,由於是用沙碩來墊放,所以燒成後底部可見沙眼般的凹痕,以及星星點點的沙碩與瓷器底部融為一體的特徵,關注小編,鑑賞更多精品古玩。

相關焦點

  • 美瓷鑑賞—孔雀綠釉黑彩罐
    早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綠釉瓷的出現,及至明清二朝,綠釉瓷器的發展逐漸成熟,出現了釉色深淺、濃淡的變化,紋路也常常創新,甚至達到了瓷器發展的小高峰。綠釉瓷器在中國傳統瓷器中算得小眾,燒造的窯口不算很多,傳世者更少。但綠釉瓷器或翠色清瑩或墨綠深沉,或優雅端莊或通透明瑩,是極具美感的,所以藝術價值與收藏價值一樣是較高的。而其中有一品類的綠釉瓷器,典雅秀逸,美如孔雀,被稱之為「孔雀綠釉」瓷器。
  • 嬌黃釉、五彩瓷,明代瓷器精美的不只有青花
    通體罩施嬌黃色釉,釉質透亮,側視微現五彩光澤。爐身前後兩面劃獸面紋,間飾以金錢紋和朵花,底刻「周丹泉造」四字楷款,為本院典藏唯一刻有周丹泉款識的作品。周丹泉活躍於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善仿古瓷,能以奇木造器,同時匠心獨具也能迭石造園。據說嘉靖末年,周丹泉曾仿作一件定窯鼎爐,引起收藏界的騷動。
  • 美瓷鑑賞—胭脂紅刻花龍紋盤
    胭脂紅不同於以往御廠制瓷時所用的銅紅和礬紅,它是一種以金著色、帶有紫色調的粉紅色,由於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稱為「金紅」。這種將金熔入釉內來著色的方法並不是景德鎮瓷工發明的,而是1650年荷蘭人卡西亞(Cassias)發明,1680年開始應用於瓷器繪畫,直到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才開始在景德鎮使用,當時稱其為「洋彩」,胭脂紅則被稱為「洋紅」。
  • 舉例論證(明嘉靖五彩魚藻紋大罐)
    下面的截圖就是此魚藻紋大罐的製作工藝學習參考資料。佳士得先前在香港預展時,將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和史上最貴藝術品達文西的《救世主》擺在一起同時亮相,可以看出其在收藏拍賣市場中的定位和價值!真誠館收藏平臺藏品《明嘉靖魚藻紋青花五彩大罐》香港拍賣成交價2.13億的同款大罐作為藏家,您能夠詳細的看出來區別和細微變化嗎?如何解釋同與不同呢?
  • 古陶瓷罐、罐、罐,罐、罐、罐!
    南京博物院收藏有東吳鳳凰二年(273年)紅陶堆塑人物飛鳥穀倉罐,主體為唇口式深腹罐,佛像、麒麟、朱雀、鋪首銜環等紋飾貼塑於罐腹四周,口部有雙闕、人物、鳥雀等,頂部有倒置直牆洗式蓋。東吳鳳凰二年(273年)紅陶堆塑人物飛鳥穀倉罐,南京博物院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青瓷穀倉罐最有代表性,罐口部不僅有雙闕、樓閣、人物、鳥獸等貼塑,罐的肩部還有伏龜馱碑,碑文有"永安三年
  • 鬥彩、五彩、粉彩、琺瑯彩的區別
    我國彩瓷分類眾多,有鬥彩、五彩粉彩、琺瑯彩,它們都有什麼區別呢?一、鬥彩鬥彩瓷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因其紋飾中釉下青花色與釉上彩色同時出現好似爭奇鬥豔而得名。鬥彩瓷於明代成化時期,由江西景德鎮窯創燒。
  • 為釉下五彩添新貌:臺灣藝術家關蘭瓷繪作品醴陵首展
    一個臺灣女子,58歲時隻身來到祖國大陸湖南的一座小城醴陵,學習釉下五彩陶瓷繪畫,兩年過去後,她的作品已然開創釉下五彩百年來的新貌,從醴陵流傳到臺灣、香港、美國、瑞士、丹麥等國家和地區,廣為收藏家珍愛,她就是臺灣傑出的女性藝術家關蘭。
  • 元 青花雲龍紋獸耳盤口大罐鑑賞
    縱觀全器,口沿雖有爆釉之瑕疵,然不掩其蒙元盛世所特有的雄健之風,令人每每視之,在在感受元代工藝之美。  而且本品在整體紋飾布局方面頗見特色,常見此式鋪首罐的腹部會分別繪飾兩層圖案,而本品則合二為一,整一個腹部空間皆繪畫雙龍戲珠圖。檢閱當今公開出版資料,此式鋪首罐繪飾雙龍題材者總共不過八例,而與本品類似風格者僅見山東明魯荒王戈妃墓出土的青花雲龍紋鋪首殘罐和香港葛氏天民樓典藏青花雲龍紋鋪首罐,(圖一、圖二)而且前者整體紋飾分布與本品最為相似,尤其輔助紋飾畫法、布局皆幾無差別,如出自同一人之手。
  • 看看古代八大官窯的古瓷有多美
    它以古樸莊重的造型、瑩潤如玉的釉色、鱗鱗如波的紋片,協同紫口鐵足之美,形成了和諧優美、神完氣足的藝術珍品。 五彩山水人物圖鳳尾尊(清康熙)
  • 【鑑賞】琺華器:雍容華貴
    明成化 琺華童子拜觀音瓷板琺華瓷始出元代中後期,屬硬陶,燒結僅高出陶器100度左右,與唐三彩相類,而山西琺華器為低溫釉陶瓷。琺華陶瓷由琉璃演變而來,而琉璃多為綠黃色,色彩單一,而琺華彩比較豐富,綠、黃、白、藍、紫、黑等,特別是茄皮紫、葡萄紫、色澤透明鮮亮歷久而彌新。
  • 老外在北京地攤花10塊買一瓷罐,當雜物罐用92年,如今賣了2.3億
    這一日,範·赫默特男爵從早逛到晚,樂此不疲,買了一大堆「寶貝」,滿載而歸,就在他準備回家的時候,一位快收攤的老闆叫住了他,表示自己就最後一個瓷罐子沒賣掉,希望男爵做個好事把它給收了。,繼續把它當「雜物罐」使用。
  • 文房瓷中的墨床,書桌案上的古雅
    中國乃是瓷之大國,瓷源於中華,盛於中華,直到今天依舊在綻放著其獨特的光芒,常規意義上來說,中國古代將瓷器大致分成了三大板塊,生活民俗用瓷、賞玩用瓷以及文房用瓷,文房瓷是中國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物質載體,藝美君在前面曾給大家介紹過很多,今天要介紹的依舊是文房瓷,但是這種文房瓷與其他系列稍有不同,是案桌上的雅者
  • 賞醴陵陶瓷美器,品中茶好茶 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廠參展醴陵瓷博會
    湘瓷配湘茶,器美茶更醇。紅網時刻益陽9月29日訊(通訊員 周倩君)9月28日,2020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在醴陵 · 中國陶瓷谷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中茶·安化黑茶攜旗下陳韻金磚、中茶小金花等明星產品盛裝參展,並與醴陵新世紀藝術館有限公司達成重要戰略合作,在中秋國慶雙節之際,為廣大茶友、瓷友獻上一杯地道安化黑茶,帶來一場瓷與茶的文化盛宴。
  • 2019瓷博會,一場完美的和聲(多圖)
    瓷博會開幕式  中國江西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馬承妹報導:每年一屆的瓷博會,於景德鎮人而言,盛大而又隆重,熱烈而又繽紛。在這短短的五天時間裡,人們只感到眼睛不夠用,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精美陶瓷宛如一道道靚麗的風景,令人沉醉。
  • 滇南瓊玉小糧倉醒茶罐
    滇南瓊玉小糧倉醒茶罐此茶罐器型樣式由仁燁堂自主設計全手工燒制,鼓腹斂口附帶穀倉頂狀罐蓋寓意「安定富足,家道殷實」罐身呈紫黑色,略泛紅飾以水墨風格的人物、花鳥等題材的圖片顏色包括粉紅、黃、綠等色有粉彩瓷畫風,落「仁燁堂」款全罐(帶蓋)總高20cm,腹徑16cm該器物屬實用器範疇專為普洱茶醒茶之用剛好可以存下一片完全撬開的357克的普洱餅茶雖是實用器,但器型飽滿,雕飾精美又是一款上好的禮品和陳設觀賞器小貼士:古人所謂醒茶即指洗去茶表面的雜質,誘發茶味
  • 天字第一罐:明代成化鬥彩回回文纏枝蓮紋天字罐——國之重寶
    在陶瓷歷史上,如果說青花是瓷中霸主,那麼天字罐就是瓷中帝王。天字罐,為成化朝首創,是成化皇帝本人的御用之物,在成化鬥彩各器型中的佔據最高地位,有「天子罐」之稱。目前,世界僅存十幾件完整的成化鬥彩天字罐,大多都在世界各大博物館中,流落在民間的極少,比汝窯瓷器還要珍貴數倍。
  • 瓷之美_三聯生活周刊
    瓷之美 2018-11-21 14:04 作者:賈冬婷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8年第47期
  • 琺瑯彩開光將軍罐應該怎麼上門收購
    華夏收藏網第280場標王和田青白玉精雕蓮花纏枝紋將軍罐,就是以和田青白玉為料,蘇州工雕,仿痕都斯坦蓮花纏枝紋的將軍罐,其紋飾流暢精緻,玉色油潤,整體富有西域色彩,而將軍罐的樣東方工藝,掏堂細緻薄而圓潤,為中西合璧的一大美品。
  • 瓷白勻淨 巧笑嫣然 古代仕女化妝用的那些「瓶瓶罐罐」
    在現代即使號稱素顏示人的女漢子們,其家中也少不了滋潤皮膚的瓶瓶罐罐兒,還有防曬、隔離、口紅等面妝基本款。青白瓷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精品,釉色介於青白之間,色澤溫潤,瑩白如玉,更特別的是這隻粉盒的設計,除了堆塑的花樣裝飾之外,粉盒中有蓮花小碟,和一個小儲水罐,是為了調和胭脂水粉,現制現用,乾淨衛生又獨具匠心。像這樣的粉盒,在當時多為富貴人家的女子所用,也算是尋常百姓家的器物了,相比之下,帝王家的用度就多了幾分奢華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