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半夜吼喘莫輕視 警惕惹上小兒肺炎

2020-11-24 銅陵新聞網

對於家中有小孩的家庭而言,夜裡小孩的哭鬧早已讓大人習以為常。但在容易感冒的冬季,寶寶表現出的一些細微差別,還得引起重視,如果出現吼喘症狀,這很可能是患上了一種特殊的肺炎:毛細支氣管炎,就需要儘快到醫院檢查治療。

家住南岸區的華華3個月大,他已咳嗽一個多星期,開始只是輕微咳嗽、流鼻涕,家人以為小傢伙只是普通的感冒,吃點感冒藥和止咳糖漿慢慢就會好。沒想到在4天前,華華咳嗽突然加重,並伴有呼吸增快,不斷發出吼喘聲。「夜晚和早上起來咳嗽、喘格外明顯,看著孩子喘不過氣的樣子,可把我們嚇壞了。」在重醫兒童醫院呼吸科門診,華華的媽媽焦慮道。

「經檢查,孩子確診為毛細支氣管炎,需要住院規範治療。」重醫兒童醫院呼吸一病房閆莉副主任醫師說。

據閆莉介紹,毛細支氣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感染引起,病變的部位主要在肺部的毛細支氣管,由於炎症使其變得更加細小,加上分泌物增加、排痰不暢導致呼吸困難,出現以喘憋為主的臨床表現,可以認為它是肺炎的一種特殊類型。毛細支氣管炎多發生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2-6個月嬰兒高發。在重慶地區,主要好發於冬春季,其他季節也有散發,是小兒冬春季常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毛細支氣管炎的初期症狀與普通感冒非常相似,鼻塞流涕、輕咳,幾天後咳嗽加重,出現氣急、咳痰、喘息。很多家長由於認識不足,且孩子大多數沒有發熱表現,往往不會特別重視,有許多家長還把毛細支氣管炎當做普通感冒來治療,從而延誤了病情。」閆莉說。

孩子發病後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由專科醫生判斷後確定治療方案。由於毛細支氣管炎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所以發病早期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療。如發病後期懷疑繼發細菌感染時可用抗生素治療,以對症治療為主。此外,家長做好護理也尤為重要。

閆莉還提醒到,毛細支氣管炎的愈後多數是良好的。但應注意的是,一部分患過毛細支氣管炎的孩子日後可能出現反覆喘息,通過全國小兒哮喘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對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追蹤隨訪,發現其中有20%~40%的患兒在後期發展為小兒哮喘,因此,應積極防治毛細支氣管炎。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文翰

多知道點

冬季注意保暖補充水分營養

家長如何做好護理措施呢?閆莉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增減衣物:溫度變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黏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病情。因此,家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尤其是睡眠時要給孩子蓋好被子,使體溫保持正常範圍,但是不能過熱。

補充水分:毛細支氣管炎的患兒呼吸會增快,呼吸道不顯性丟失水分多,有的患兒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應注意給孩子適當補充水分,注意電解質的補充。

營養充分:孩子患毛細支氣管炎時可能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如嘔吐、腹瀉等表現。對此,家長應特別注意給予清淡、營養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

霧化與拍背:孩子咳嗽、咳痰時,表明呼吸道內分泌物增多。為促進分泌物順利排出,霧化吸入尤為重要,根據病情給予平喘抗炎的霧化,每日2-3次,每次5-20分鐘。如果是嬰幼兒,除拍背外,還應幫助翻身,每1-2小時一次,使孩子保持側臥位,利於痰液排出。

良好環境:孩子所處居室要溫暖,通風和採光良好,並且空氣中要有一定的溼度,防止過分乾燥。如果家中有吸菸者最好戒菸或去室外吸菸。

相關焦點

  • 寶寶感冒肺炎分不清楚?兒科主任:這些早期症狀就是肺炎的前兆
    小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如果治療不徹底,容易反覆發作,影響孩子發育。目前為止是我國住院兒童死亡的第一病因,嚴重威脅兒童健康。由於小兒肺炎的症狀表現與感冒症狀有很多相似之處,很多家長容易把感冒與肺炎混為一談,這樣既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也影響了寶寶的身體健康。寶寶是否得了肺炎?前期判斷非常重要,那麼該如何識別肺炎的早期症狀,與感冒症狀區分開呢?
  • 小兒肺炎連續5年致死率第一 警惕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4月25日,浙江大學醫學公眾大講堂.第二講在浙江省科技館準時開講,浙醫兒院呼吸科主任陳志敏就「正確對待與處理小兒感冒」為到場的家長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陳志敏指出,感冒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當小孩子出現症狀時,千萬不能濫用抗生素。但也不能拖延不醫,引發肺炎等其他毛病。
  • 小兒肺炎與感冒怎麼區分?父母不要自己嚇自己
    「小兒肺炎,是一種讓父母很擔心的呼吸道病症,由於肺炎早期的表現與感冒很像,所以常常讓人混淆,到底兩者應該怎麼區別呢?」小兒肺炎的原因:小兒肺炎主要是病毒和細菌感染所致,寶寶抵抗力低下,如果曾與患病者親密接觸;受到不良環境侵擾,如居室條件差(陰暗潮溼)、空氣汙濁(家人吸菸、工廠化學氣體汙染);氣候溫度驟變等;病原會就會由呼吸道入侵,使小兒患上病症。
  • 孩子老咳湊,不會咳成肺炎吧?別怕,小兒推拿有妙招!(附:小兒推拿止咳圖)
    ●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有近70萬兒童死於肺炎,也就是說每分鐘有2個寶寶因此而夭折。這其中,80%發生在2歲以下寶寶。● 我國5歲以下兒童,每年約發生174萬例嚴重肺炎球菌疾病,其中約有3萬兒童因此夭折。
  • 怎麼判斷寶寶是感冒還是肺炎嗎?這5個判斷方法你可以試試!
    很多寶寶因為自身的抵抗力不是很好,所以很多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常見的疾病,就比如感冒,肺炎等小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小兒肺炎了,小兒肺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以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發病可急可緩,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數天後發病。小兒肺炎有時與感冒的症狀相似,容易混淆。
  • 寶寶腸胃不好,易感冒?試試小兒推拿!
    既治病又防病 小兒推拿,又稱小兒按摩,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根據寶寶的生理和病理特點,通過穴位點按推拿、疏通經絡、調節臟腑等方式,來激發寶寶機體的自身調節作用,達到改善體質、提高免疫力的一種保健、外治方法。
  • 數呼吸次數 識別早期肺炎
    值得家長警惕的是,嬰幼兒病情變化快,如果控制不好,病情惡化,易發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許多家長不會識別肺炎,僅把發熱作為辨別肺炎的標準,而嬰幼兒自身調節反應能力差,未必都會表現出發熱症狀,結果小感冒拖成重肺炎。    數呼吸次數識別小兒早期肺炎  數呼吸次數可識別小兒早期肺炎。
  • 寶寶像螃蟹一樣吐泡泡?這種情況家長要警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任歡 通訊員 郭海燕你見過一出生就會像螃蟹似的吐泡泡的寶寶嗎如果寶寶沒有別的症狀,那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當寶寶吐泡泡的同時,並伴有吃奶嘔吐或嗆咳、喘氣困難、臉部發青的現象時,就需要家長們提高警惕了。2018年12月18日,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就接診了這樣一位特殊的寶寶。這位可愛寶寶叫豆豆,一出生就會吐泡泡,但很快出現了呼吸困難、面部發紫等狀況。家人連忙帶她來到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經醫生仔細檢查,豆豆初診為先天性食管閉鎖。
  • 寶寶高燒不退沒食慾,警惕敗血症 家長勿輕易自己當醫生
    &nbsp&nbsp&nbsp&nbsp高燒不退沒食慾,警惕敗血症&nbsp&nbsp&nbsp&nbsp家長不要輕易地自己當醫生,以免延誤孩子病情&nbsp
  • 原以為寶寶咳嗽是感冒 沒想到半夜他竟呼吸困難臉發紫
    原標題:原以為寶寶咳嗽是感冒 沒想到半夜他竟呼吸困難臉發紫 溫恩懿(左)查房詢問患者病情。  眾所周知,「搶救」二字的關鍵就是搶時間,醫生的及時診斷、及時治療,能為病人最大限度地爭取康復的希望。
  • 警惕!又到小兒哮喘高發期,醫生支招這樣護理
    這段時間,晝夜溫差懸殊,再加上小兒體質較弱,不適應環境的變化,很容易傷風感冒,引起哮喘的發作。因而,醫生提醒,在秋冬季,要警惕小兒哮喘,如果孩子出現反覆的喘息、咳嗽,一定要及時就醫。秋冬季警惕小兒哮喘日前,3歲的小朋友小江(化名)咳嗽不止,且伴有氣喘,情況一直不見好轉,於是由家長帶著來到黃江醫院兒童哮喘標準化門診就醫。經醫生詢問,了解到小江已經咳嗽一天了,氣喘也有半天,醫生認為其發病速度快,並結合天氣變化,初步判斷他患有哮喘。
  • 兩個月寶寶肺炎治療過程
    我們家寶寶大概50天左右時出現咳嗽的症狀,起初每天只可兩到三聲乾咳無痰。過一天,咳嗽的次數就增加一到兩次。一直到第四天咳嗽的次數有點頻繁了我就帶她去區婦幼做檢查,醫生聽了一下,說要拍x光胸片。然後拍了胸片就顯示說是肺炎醫生說要住院當時正好是過年,大年三十。
  • 新生寶寶吐奶20天呼吸急促,竟是胃扭轉引發肺炎
    但剛剛出生20來天的寶寶小米,卻因為吐奶住進醫院。小米每次吃完奶總是容易吐奶,甚至呼吸急促,哭鬧不停,沒想到,小米因「胃扭轉」患上了肺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新生兒診治中心朱秀菊主治醫生介紹,嬰兒吐奶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但兒童醫院每年都會收治到因為吐奶造成窒息的嬰兒。
  • 小兒推拿楊曉:小兒支氣管炎調理常用的小兒推拿穴位手法!
    小兒推拿楊曉:小兒支氣管炎調理常用的小兒推拿穴位手法!  支氣管炎是由各種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的支氣管黏膜發炎、也會因為感冒未及時治療而繼發,是小兒臨床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
  • 國產13價肺炎疫苗「開打」啦,江蘇寶寶又多了一個選擇!
    國產13價肺炎疫苗「開打」啦,江蘇寶寶又多了一個選擇!  在2016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5歲以下小兒死亡原因裡,肺炎位居榜首。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有200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肺炎,中國5歲以下兒童約有174萬例感染嚴重肺炎球菌,病例數佔全球第二位,僅次於印度。
  • 肺炎支原體感染≠肺炎,別濫用阿奇黴素,記得停藥4天!
    科大大今天就來分析支原體中人氣最高的肺炎支原體。支原體是個團體,肺炎支原體是C位支原體是微生物的一種,其中肺炎支原體是兒童呼吸道感染中一類常見的病原體。而肺炎支原體感染,是我國北方地區寶寶秋冬季反覆呼吸道感染、咳嗽遷延不愈的罪魁禍首(南方地區是夏秋季節高發)。
  • 應對小兒感冒,這樣做更合適
    適合人群:兒童感冒又稱上感,即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感冒患兒佔普通兒科門診量的80%左右。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少數為細菌或肺炎支原體引起。感冒是一系列症狀的組合,包括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發熱等。
  • 寶寶高燒不退 精神、食慾不好 警惕敗血症
    紅網時刻6月30日訊(通訊員 王寧湘)圖圖是一個1歲2個月大的男孩,一直以來身體都非常棒,前幾天,突然發燒,體溫高達40℃,完全不肯吃東西,精神萎靡,在社區醫院檢查血常規,顯示白細胞數目比正常值翻了好幾倍,於是圖圖媽帶著寶寶直奔長沙市第一醫院兒科。
  • 常見小兒佝僂病有哪些症狀?佝僂病是缺什麼?
    常見的小兒佝僂病的症狀有:   1、精神神經症狀:多汗、夜驚、好哭等都是常見的小兒佝僂病的症狀。多汗與氣候無關,由於汗液剌激,小兒佝僂病患兒經常摩擦枕部,形成枕禿或環形脫髮。   2、骨髂表現:   (1)頭部:(1)顱骨軟化:為小兒佝僂病的早期表現,多見於3~6月嬰兒。
  • 一旦發燒,暗示感染新型肺炎?感冒還是肺炎,還得區分好2個細節
    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到來,讓中國人過了一個特殊的春節,14億人不再走家串坊的拜年,而是齊心協力抗病毒。而此時正是季節交替的流感高發期,頭疼,咳嗽,發燒發熱的症狀出現,按理無需緊張,但新型肺炎的到來,讓所有人變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