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生活了10多年,臺灣同胞表示回家都不習慣了!

2021-01-21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


我的廈門「集美」之旅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作為這次「壯麗七十年,奮鬥新時代」集中報導的蹲點記者之一,我很開心能夠來到廈門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對於之前只去過一次廈門當觀光客的我來說,想借這次難得的採訪機會,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廈門,把這座城市的美用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


所以,一個人,一臺攝影機,我出發了。


陳嘉庚紀念館館長陳呈在做講解


提到廈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美」。這次我的廈門之旅也以「集美」為主題,來展現廈門的不同側面。


廈門市集美區是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的故鄉,他所創辦的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因獨具特色的「嘉庚建築」,如今已經成為眾多影視劇的取景地。而在建築背後所體現出的「嘉庚精神」,更體現了廈門的文化底蘊和「人文之美」。

Jimei District in Xiamen city is the hometown of the famed overseas patriot Tan Kah Kee. The Jimei School and Xiamen University, which he founded, have been sets for many movies filmed with their unique Kah Kee architecture as a backdrop, while the Kah Kee spirit alive in the buildings reflects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Xiamen and the beauty of humanity.


集美學村的嘉庚建築


廈門軟體園裡的美圖公司,創造出了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愛使用的美顏相機、潮自拍、美圖秀秀等軟體,這一「科技之美」引領了一股讓人變美的風潮。

Tech company Meitu, based in Xiamen Software Park, has created the "beauty camera, "Meitu Xiuxiu", and other software popular with young people love, their technology promoting an aesthetic of beauty.

一家深藏在老巷子裡的「賴厝埕扁食店」, 是廈門歷史最悠久的一家店。它從1948年開店至今就一直在那,夫妻兩人日復一日的勞作是最動人的「堅守之美」。


採訪賴厝埕扁食店老闆黃國寶


而此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廈門的「融合之美」。


廈門,這座昔日兩岸對峙的海防前線,現在已經成為融合發展的共同家園。我在去到廈門北站臺灣青年雙創基地拍攝採訪當天,正好趕上了廈門市總工會舉行的一場「快閃」活動,由兩岸職工代表、企業家代表等歌唱《我和我的祖國》,為建國70周年獻禮。

Xiamen, a former coastal line of defense in times of confrontation, has now become a shared home of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n the day I went to the Taiwan Yout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ase in Xiamen North Station, I caught up with a "flash" event held by the general labor union of Xiamen. Representatives of cross-Straits workers and entrepreneurs sang "Me and My Country" to celebrat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廈門北站兩岸青年共唱《我和我的祖國》


活動結束後,基地聯合創始人劉柏萱激動地對我說:「這個活動真的很好,可以讓我們兩岸的青年職工有更多的接觸和交流,也讓臺灣來到大陸創業的青年更加接地氣」。

After the event, base co-founder Liu Boxuan told me, "This activity is really good. It will allow more young people and work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s to have more contact and exchanges. It will also make the young people who come to the mainland to start a business become more grounded."


來自臺灣阿美族的女孩賴淑珍來廈門創業已經兩年多了,她毫不猶豫地說:「我覺得大陸青年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優秀,在他們身上學到的邏輯思維是最讓我受用的」。


在這裡,你隨時可以看到兩岸青年合作交流、共同為夢想而努力的模樣。


除了來廈門創業的臺青,我還採訪到了來廈門投資的臺商。


詹淑芬2006年從臺灣來到廈門,接手父親創辦的廈門富全鋼鐵有限公司,她的妹妹詹雅智同年來到廈門協助公司的管理。妹妹一開始到廈門還覺得很不適應,認為廈門相比臺灣發展相對緩慢。


但如今,她也驚嘆於廈門這些年來所取得的高質量發展,並覺得臺灣人的生活過於安逸,對廈門的年輕人讚賞有加:「我覺得廈門的年輕人特別是女孩子,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姐姐詹淑芬笑稱,現在回到臺灣反而不適應,因為不能隨時隨地方便地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After more than 10 years in Xiamen, she said she can’t get used to the life in Taiwan when she goes back, because Alipay and WeChat pay cannot be easily used. 


現在,兩姐妹帶著孩子一起在廈門生活,一灣海峽的距離,相似的鄉音和食物,讓我感受到「兩岸一家親」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採訪廈門富全鋼鐵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詹淑芬


4月10號到19號這10天的採訪時間,我感受到廈門的「美」不只是在表面,更有其深度的內涵。廈門不僅是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更是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


這座因「美」而知名的城市,未來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編輯:付慧敏


相關焦點

  • 別讓政治原因成為臺灣同胞無法回家的障礙
    過年回家,是大多數中國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那些在大陸奮鬥打拼的臺灣同胞也不例外。每年春節前後,都是在大陸工作的臺灣同胞回鄉省親的高峰期。往返於海峽兩岸之間的飛機航班,也要面對「春運」。平日常設的兩岸航班班次,無法滿足所有臺灣同胞的回鄉需求。自從2008年兩岸實現「大三通」以來,每年春節前後,海峽兩岸都會加開大量航班。
  • 廈門文明「小袋鼠」:源自臺灣的環保理念
    來自臺灣的環保理念   「垃圾不落地」的環保理念,源自臺灣。「小袋鼠」行動開始之初,延奎小學就有一支師生隊伍赴臺學習臺灣的環保經驗。   「臺灣自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展了『垃圾不落地行動』,人們都說臺灣很乾淨,並不是說臺灣有多少垃圾桶,而是臺灣民眾都自行將垃圾收集起來,並且進行分類、循環利用。」
  • 廈門文明「小袋鼠」:源自臺灣的環保理念(圖)
    來自臺灣的環保理念  「垃圾不落地」的環保理念,源自臺灣。「小袋鼠」行動開始之初,延奎小學就有一支師生隊伍赴臺學習臺灣的環保經驗。  「臺灣自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展了『垃圾不落地行動』,人們都說臺灣很乾淨,並不是說臺灣有多少垃圾桶,而是臺灣民眾都自行將垃圾收集起來,並且進行分類、循環利用。」
  • 世界華人社團聯誼會閉幕 發表致臺灣同胞書(圖)
    中新社廈門五月二十三日電 (記者趙海燕)為期五天的第三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二十三日晚在廈門閉幕,大會發表了「海外華僑華人致臺灣同胞書」,四百多位海外華僑華人一起點燃了祝福兩岸早日統一的「祈願燈」。  致臺灣同胞書說,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臺灣始終與祖國大陸休戚與共、血脈相連。
  • 大陸給臺灣同胞發「身份證」了!
    對於臺灣同胞,大陸的優惠措施,那是一項接一項啊。   截至目前,臺胞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湖南、福建、浙江、安徽、江蘇、廈門等地火車站都可使用這項服務。   中國大陸的航空部門也積極推出一系列措施方便臺胞出行。
  • 升鬥小民看「習馬會」:對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意味深遠
    2015年11月7日,我搭乘廈門航空的班機,從臺北松山機場直飛廈門高崎機場。在兩岸之間穿梭行走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而和我一樣的人還有千千萬萬。  同樣也是這一天,「習馬會」在新加坡如期舉行。在此「世紀會面」前後,各種相關的新聞、評論在網絡上如雪片般飛舞。而或許是因為一開始消息來得太突然,政研所出身的我似乎有點「不在狀態」。
  • 廈門大家庭迎來10位新成員 榮譽市民外國友人佔一半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何無痕)「我喜歡廈門,我在這裡已經有十多年了,在這十多年間,廈門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我把這裡當作我的第二故鄉。
  •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0月2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國論」的謬論早已遭到了兩岸同胞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唾棄。歷史已經證明也將繼續證明,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以任何形式來推行所謂的「法理臺獨」,都是不可能得逞的。第一,針對洪秀柱即將訪問大陸,臺灣陸委會表示,兩岸交流應該不設政治前提,要依據兩岸條例的規定,來透過既有的機制、正常的溝通對話才能夠保障雙方民眾的權利和福祉,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第二,蔡英文昨天在會見新任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的時候表示,希望美國能夠支持臺灣深入地參與國際事務。
  • 臺灣同胞張家銘的尋夢路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過去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中的親歷者、推動者和見證者,以及關心和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海內外同胞。他們通過講述自己或身邊人所經歷的真實故事,續寫「兩岸一家親」同胞親情。
  • 臺灣志願者郭書羨:我把自己當廈門人
    這就是郭書羨,集美大學一年級學生,參與本次馬拉松賽的21名臺灣志願者之一。小郭和他的夥伴們昨天的任務是在會展中心的嘉賓入口處維持秩序。乘著工作的間隙,記者和他聊了起來。  「如果下屆還組織參賽,我還是會來參加。」
  • 臺灣同胞抗日歷史的啟示與思考
    同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飽受磨難的臺灣同胞終於擺脫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懷抱,實現了兩岸同胞的骨肉團聚,譜寫了中華民族抵抗外來侵略、同仇敵愾的悲壯詩篇。 一、臺灣同胞抗日的基本特點和歷史經驗 19世紀70年代,剛剛走上明治維新之路的日本,很快就確立了「開拓萬裡波濤,布國威於四方」(1868年明治天皇御筆信《宣揚國威辰翰》)的侵略總方針,積極對外侵略擴張。
  • 臺灣音樂人廈門發起閩南語合唱團 盼閩南音樂「生生不息」
    其實,無論民謠還是流行歌曲,閩南語歌曲都不止一種面貌,它可以和普通話歌曲一樣具有藝術性。」楊慕表示,將來還準備創作史詩版的閩南語交響作品或原創閩南語合唱組曲等。合唱團曲目的編寫上,還將邀請多名臺灣音樂人參與。
  • 「兩把刀」鎮臺灣,一首歌望臺灣,那就是廈門
    於是廈門那些可以讓人引以為和別的城市不一樣的東西,比如民國老建築,比如老街巷,比如慢條斯理的悠閒,似乎成為被都市化裹挾其中的累贅,那種你無法從嘴裡說出的違和感會讓你感到彆扭。你又不能埋怨它什麼,都市化帶給廈門的是活力和機會,在這座城市生活和奮鬥的人們都分到了一杯羹,包括你。
  • 兩岸過去的最前線到今日的和平之門:金門與廈門
    現今的廈門和金門,臺海的「三十八度線」,但現在卻是兩岸同胞間往返兩岸之間最密切的一個水路航線。從北京飛到廈門,再從廈門到金門,對於我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一段足跡,八年前的廈門,有著當年青澀歲月的記憶。從廈門到金門,「捷安號」開抵金門水頭碼頭時,心中不知道會突然有種莫名的澎湃激動,彷佛真正的回到臺灣來了。
  •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0月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
    2015-10-28 10:08:52安峰山: 下面,歡迎大家提問。2015-10-28 10:09:53福建廈門衛視記者: 鼓勵臺灣青年到大陸來創業就業的現場交流會日前在廈門舉行,並且設立了12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請您介紹一下相關情況。謝謝。
  • 大陸各界為臺灣受災同胞捐款逾9.6億元人民幣
    楊毅說,8月初「莫拉克」颱風使臺灣一些縣市遭受重大災害,大陸各界一直予以高度關切並積極提供援助。8月19日胡錦濤總書記會見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時表示,「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臺灣同胞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我們將繼續向臺灣同胞提供救災援助,支持臺灣同胞搞好災後重建。」
  • 賈永輝:讓臺灣同胞感受祖國強大榮光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兩岸同胞一家親,無論天涯與海角,有事就撥12308。      我們注意到,發布會上介紹的三件小事和四種方式都溫暖著臺胞的心坎,更讓他們感受到大陸的誠心、善意、親情,尤其是在海外遇到困難難題危險的時候,不再擔驚受怕,不再憂愁多慮,不在孤獨孤單。
  • 年關將近金門鄉親感嘆「回家路遠」
    報導稱,中國國民黨籍民代陳玉珍受訪時表示,一個多月前有幾千名金門民眾寫陳情書,表達希望「小三通」能開放的立場。她函轉給臺當局,但臺當局的回應是要等到疫情穩定後再做考慮。 陳玉珍指出,蔡英文去年的談話都表示希望兩岸能夠交流,但民進黨當局所作所為,又與講的話背道而馳。
  • 「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和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促進兩岸出版人文領域的對話與合作,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福建社會科學院主辦,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二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 臺灣育幼院孩子們的福利生活
    臺灣育幼院孩子們的福利生活 2014-07-1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張明敏 身體健康不是唯一標準 2012年,由臺灣企業家楊民忠發起的首屆「臺灣單車天使」騎行活動,也是選撥了臺灣育幼院的孩子們來大陸騎行,途徑濟南、徐州、南京、杭州、溫州、福州、廈門再回到臺北,當時的活動就已經頗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