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地市級城市書房配套管理文件出臺 鼓勵社會力量認養城市...

2021-01-08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溫州市人民政府日前印發《溫州市城市書房建設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範城市書房建設和運行管理,全面推進我市公共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該《辦法》是國內首個由地市級人民政府推出的城市書房配套管理文件,為全國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經驗。

  《辦法》主要從城市書房的規劃建設、運行管理、服務提供、扶持補助等四個方面作出規範性要求。

  《辦法》指出,我市城市書房建設應符合溫州市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總體規劃,地址選擇滿足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環境相對安靜等條件的一樓臨街房屋,面積不低於150平方米;裝修設計滿足多元功能布局要求,體現時尚、環保、人文元素;全市城市書房實行標準化形象標識和文字標識,並納入路標、路牌、公共運輸等城市標識系統和網際網路地圖標註系統;每周開放時間應當不少於84小時,錯時開放時間不少於1/3 ,並積極創造條件保障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等特殊群體享有服務的權益。

  據悉,我市自2014年首家城市書房開放至今,我市已建成城市書房88家,總建築面積20345平方米,累計接待讀者924萬人次,外借圖書389萬冊次,辦理借書證9.4萬張,相當於吸引了所有的溫州市民走進城市書房享受便捷的公共閱讀服務。該《辦法》的出臺實施將進一步推動我市城市書房邁向精細化管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溫州市城市書房建設與管理辦法》亮點:

  城市書房建哪兒,市民說了算

  城市書房建設之初,便面向市民公開徵集,建在哪兒市民說了算。至今,全市已建成開放88家城市書房,將閱讀空間嵌入了城市各個角落。《辦法》堅持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明確規定各級文化廣電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每年向社會公開建設數量,徵集建設地點或範圍,受理本地區企業、單位、居民小區等提交的申請書、選址報告、申請單位相關證件,並組織實地考察和集中評審,既方便市民又避免重複建設,進一步打通閱讀服務「最後一公裡」,完善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免費提供場地預約,提升便民服務環境

  《辦法》鼓勵城市書房積極引入優質企業,在便民服務區域開展文創產品、咖啡輕食等不影響閱讀環境的經營活動,進一步提升便民服務水平,營造優質閱讀服務環境。為了讓場館效能得到最大化發揮,本著公益性、規範性的原則,城市書房將免費向讀書會等社會團體提供場地預約,可舉辦公益性閱讀推廣活動,社會公眾憑藉身份證、市民卡、讀者證等有效證件或通過移動網際網路身份認證等方式進入城市書房。

  相關部門建立城市書房社會認養制度

  《辦法》規定,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投資建設或管理運行城市書房,服務全民閱讀,共建書香溫州。各級人民政府鼓勵依法發起設立城市書房發展基金。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向城市書房發展基金進行捐贈。各級文化廣電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建立城市書房社會認養制度,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組織或個人通過認領、資助等形式參與城市書房的運行和管理,認養期間可以採用冠名、銘牌公示等方式給予鼓勵。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 葉鋒 通訊員 何澤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山東多地建設城市書房 助力「公共文化服務夢」
    有效助力全民閱讀的同時,各地城市書房的「溢出效應」逐漸顯現:不僅服務本地民眾,還成了對外文化宣傳的窗口;激發了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積極性;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弘揚了志願服務精神。初衷定位為「閱讀驛站」的城市書房,究竟給當地帶來怎樣的變化?均等夢:一枝獨放不是春威海市一處城市書房。
  • 轉角遇見城市書房
    6月2日,在浙江省溫州市的一處城市書房,夏海霜憶起初遇書房時的興奮。  夏海霜是土生土長的溫州人,從學生時代起就有一個夢想:開兩間店,一間服裝店,一間書店。服裝店用來「秀外」,書店用來「慧中」。她甚至連名字都想好了——「遇書房」,不為盈利,只為愛書人。「從象牙塔走進塵世煙火,經歷了生活的五味雜陳,才知道雖然是個小夢想,實現起來也很難。」夏海霜說,城市書房的出現,讓她的夢想照進現實。
  • 溫州綠地認種認建認養管理辦法近日出臺
    浙江在線3月22日訊     我市城市綠地認種認建認養(下簡稱「三認」)管理辦法近日出臺,首批300棵公益林樹木、60處街頭小遊園與「金角銀邊」向社會各界招認「養父母」。同時,景山森林公園的「茶花園」與溫州生態園的「梅影坡」和「萬壽園」提供網絡認養。
  • 大慶市出臺《大慶市城市綠地和樹木認建活動方案》 市民和各單位可...
    開展城市綠地、樹木認建認養活動,是增強廣大市民愛綠、護綠意識,建設和保護好綠化成果的一項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依靠社會力量,加快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步伐,建設美好家園,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 圖書館館長聚一堂 共話城市書房發展
    本報訊(記者 成燕)城市書房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燈塔,也是惠及民生的文化地標。我市城市書房自2019年4月啟動,截至目前已建成65處城市書房。如何凝聚城市書房力量,實現共同發展?近日,鄭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聯盟館長會議在新密市圖書館舉行。
  • 城市流浪狗怎麼管?各界呼籲管理需立法「破題」
    上周,瑞安城市流浪狗管理問題的連續報導,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議,很多讀者坦陳各自對城市流浪狗管理的看法和建議。與此同時,記者近來也就這一問題分別在瑞安市區和溫州市區隨機採訪了不少市民。  執法的尷尬  流浪狗管理法規存在空白  相關部門無法可依  目前,我市各地負責管理、收容流浪狗的主要是公安機關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但由於流浪狗管理法規存在空白,各地相關部門在工作中往往無法可依,談不上有效管理。
  • 搶佔數據制高點 西南這座二線城市從全球脫穎而出
    今年4月初,中央出臺文件,明確提出將數據納為新型生產要素,和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並列,強調要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實現數據效能最大化。高效配置數據要素,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這一信號無疑是一次重大的理論創新和重要的實踐探索,標誌著我國數字紅利大規模釋放的時代已經到來。
  • 擦亮國家園林城市金字招牌 共建共享綠色宜居城市環境
    同時,中山也以管理的規範性保護城市綠地,在編制或審查控制性詳細規劃、建設項目日常審批等工作中,嚴格按照綠線相關法律規範要求把關,對涉及城市綠線調整的規劃報建按規定程序進行公示,實行社會監督,防止侵佔綠地。通過行政執法、群眾舉報等手段加強綠線管理監督,依法處理侵佔綠線的開發建設行為。
  • 五部門聯合發文鼓勵醫師開辦診所 西安等10城市試點
    《意見》明確,2019至2020 年,北京、瀋陽、上海、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診所建設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政策,並在全國推廣。  《意見》要求,2019年6月底前,各試點城市所在地的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醫保部門,出臺具體實施方案。2019年9月底前,各試點城市啟動試點工作。此外,《意見》要求及時評估試點情況,適時推廣試點地區先進經驗,總結出臺促進全國診所發展的政策舉措。
  • 市北區臺東街道首個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站掛牌成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公俐 通訊員 夏素素 青島報導  12月3日上午,臺東街道辦事處首個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工作站在威海路社區掛牌成立。
  • 敬畏城市、善待城市,龍崗走出超大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何 鑫 龍崗作為深圳的行政大區、產業大區、人口大區,實際管理人口近500萬人,盡享「人口紅利」同時,也面臨著人口大流動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的重重挑戰。
  • 認養認購樹木也能為城市添綠
    《成都市綠地樹木認養認購實施辦法》(草案)有望今年出臺  本報訊(記者萬金龍楊東實習生劉若辰)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但是,由於成都市區義務植樹地點偏少,市區「義務植樹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 山西新增10處文物建築被「認養」 文物認養制度再受關注
    為了彌補政府保護力量的不足,山西省在利用社會力量保護文物建築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制定實施《山西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實施方案》,又出臺《山西省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辦法》,首次在省級層面用法律的形式,推進社會力量保護文物。
  • 天津濱海擬出臺城市更新指導性政策!洋貨、大沽化等多片區納入試點
    通過「協商式規劃」「土地招拍掛前移」「改革土地地價計收模式」等改革創新手段,激發社會參與積極性,實現公平與效益兼顧。現按照《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有關要求,為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就該《關於推進濱海新區城市更新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公示期30天。
  •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出臺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出臺
  • 深圳成為內地首個立法禁食貓狗城市:現代文明的要求和體現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上述「禁野令」明確禁止食用貓狗等寵物,這意味著深圳成為中國大陸首個立法禁食貓狗的城市。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犬只項目經理姚越向澎湃新聞表示,深圳市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明確禁食貓狗的城市,立法禁食貓狗很有魄力和先見性,也獲得了國內輿論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立法禁食貓狗是依法保護伴侶動物的重要一步,可以更好地防止寵物貓狗被偷竊、食用,既保障了人民的健康安全,也彰顯了對生命的尊重和文明社會的新發展。」
  • 流浪狗14天無人認養即處死?城市養犬或許應該這樣管理
    最近聽聞深圳市擬將超過14日無人認養的流浪犬安樂死,覺得既失望又無奈。全全本人從事寵物犬相關活動也有一段時間了,在此期間與國內外同行、城市管理者、專業導師、愛狗人士、各年齡段普通居民甚至恨狗人士和曾經拋棄過狗狗的人都有做過「你認為最合理的城市養狗應該如何管理」的大討論,現將討論的結果進行匯總和分析。
  • 山東分級認定古樹名木 鼓勵社會力量捐資認養
    山東省林業廳供圖中新網濟南6月29日電 (孫宏瑗)自7月1日起,山東將對該省古樹名木進行分級認定與保護,鼓勵個人、團體通過認捐和認養等多種形式參與保護古樹名木。山東省政府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近日印發的《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市場的力量:房企參與城市更新的類型與模式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城市更新的規劃和意見條例,《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 年)》明確提出「按照改造更新與保護修復並重的要求,健全舊城改造機制,優化提升舊城功能,加快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2016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有序實施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解決老城區環境品質下降、空間秩序混亂、歷史文化遺產損毀等問題」。
  • 國務院點名鼓勵客棧民宿
    我們從出境旅遊可以看到,很大一部分消費是出去買東西的,現在要把這部分消費力引回來,讓國內消費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的支撐力量。」  「第二個背景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活消費又是重要的一個創業和創新的領域,包括旅遊行業在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國務院這次發文,表明了中央對住宿業創新的一個鼓勵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