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擁有哪些海外領土?|彼得一世|英國|斯瓦爾巴條約|探險家|法國...

2021-01-10 網易

2020-09-20 21:40:18 來源: 頭哥迷

舉報

  

  挪威風光

  挪威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部,面積38.5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37萬。挪威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據,2019年挪威人均GDP為77,975美元,高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盧森堡和瑞士,《2019人類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挪威位列榜首。由於歷史原因挪威除了歐洲本土外還擁有兩塊海外領地和三個屬地。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挪威的海外領土:

海外領地

  

  斯瓦爾巴群島衛星圖

  

  斯瓦爾巴群島風光

  斯瓦爾巴群島是位於北極地區的群島,12世紀最早由挪威人發現,1596年荷蘭航海家巴倫支來到該群島時將群島正式命名為「斯瓦巴爾」,意為「寒冷的海岸」。20世紀初,斯瓦爾巴群島發現豐富的自然資源,歐洲多國均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為防止為爭奪斯瓦爾巴群島主權而發生戰爭。1920年,在國際聯盟的主導下,1925年美國、英國、法國和挪威等33國籤訂了《斯瓦爾巴條約》,《斯瓦爾巴條約》規定挪威對該島擁有主權,所有籤約國公民在斯瓦爾巴擁有平等的經商權;同時該地區為永久非軍事區域和自由經濟區,該地區民眾安全由挪威政府負責。2004年7月28日,中國依據《斯瓦爾巴條約》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勒松地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 。

  

  揚馬延

  揚馬延是一個位於北冰洋的火山島,面積約 377 平方公裡,島上約1/3的面積被冰川覆蓋,氣候惡劣。1929年起挪威開始實際佔有該島,現在島上無常住人口,僅有約二三十名挪威軍人和氣象工作人員駐紮該島。

屬地

  

  布韋島

  布韋島是一座靠近南極的島嶼,面積58.5平方公裡,島上93%的面積被冰川覆蓋。1739年法國航海家布韋首次發現該島。1825年,英國船長將該島命名為「利物浦島」,並宣布其為英國屬地。1927年挪威考察隊首次登上布韋島進行科學考察,並將該島命名為布韋島,英國隨後也放棄了對該島的主權要求,1930年起布韋島正式成為挪威屬地。1971年,挪威宣布布韋島為自然保護區。

  

  彼得一世島

  彼得一世島是距南極洲邊緣約450公裡處的一無人居住的火山島島嶼,面積約243平方公裡,表面基本都被冰川覆蓋。1821年,俄國探險家發現該島,並以俄國沙皇彼得一世之名為其命名。1929年,挪威探險家首次登上該島,隨後彼得一世島正式成為挪威屬地,但根據南極條約,凍結挪威對彼得一世島的主權要求,多國也不承認挪威對該島擁有主權。

  

  毛德皇后地

  毛德皇后地是位於南極洲大陸東部一區域,面積約為250萬平方公裡。挪威探險家阿蒙森以挪威王后毛德王后為其命名,1939年毛德皇后地正式成為挪威屬地,但根據南極條約限制,凍結挪威對毛德皇后地的主權要求。

  在全球擁有海外領土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在全球多地部署軍事力量,像美國的中途島和關島,英國的直布羅陀和迪戈加西亞島。通過在這些海外領土部署軍事力量,可以提升在該地區的存在,也能保護國家的海洋運輸安全,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中國並沒有海外領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可以在挪威領土上建立黃河站?
    2004年7月28日,中國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勒松地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斯瓦爾巴群島是挪威領土,那中國為什麼能在挪威領土上建立自己的北極科考站呢?這還要從1925年的《斯瓦爾巴條約》說起。斯瓦爾巴群島是位於北極地區的群島,前稱斯匹次卑爾根群島。
  • 地圖看世界;盤點挪威的海外領地
    孤懸海外的領土-海外領地。海外領土與屬地這類特殊的行政區劃往往是帝國主義時代殖民風潮留下的遺蹟。在民族獨立的大潮下,今天僅剩英國、法國、美國、荷蘭、丹麥、挪威、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十國還擁有海外領土和屬地,或因特殊原因而組成的互屬或合作關係。
  •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中國可自由出入的歐洲土地
    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冰洋上,坐落在挪威大陸與北極點兩者之間。這裡覆蓋著皚皚冰川,近60%的地表為冰河及雪原覆蓋。然而在這個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的苦寒之地,當地居民約3000人。斯瓦爾巴群島雖屬於挪威屬地,但從1925年開始,中國公民可自由進出,而且無需籤證。
  • 斯瓦爾巴群島:海外一處對中國免籤的島嶼,我國曾在這裡建立站點
    在英國、法國、俄國等諸多國家都盯上這塊土地後,由於利益交織,難免大打出手。為了避免這一情況,他們首先在這塊海域上,劃分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本來相安無事的各國,卻又因為斯瓦爾巴群島上另一種珍貴的資源吵的不可開交。工業革命的時代,礦產資源一直是最為珍貴的。當各國發現這裡有大量的煤礦資源時,終於坐不住了。
  • 中國科學家可以自由出入——因為有了《斯瓦爾巴條約》
    在挪威屬斯瓦爾巴群島首府朗伊爾賓的博物館裡保存著幾張已經發黃的紙張,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許多國家的名字。記者突然發現:CHINA(中國)赫然在內。原來這就是著名的《斯瓦爾巴條約》籤字國的名單。  記者在這次北極之行前,曾就《斯瓦爾巴條約》專門採訪了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官員孟建洪。據介紹,這個條約是迄今為止在北極地區唯一的具有足夠國際色彩的政府間條約。
  • 斯瓦爾巴群島算不算我國的飛地?我國到底有沒有「飛地」?
    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我國的領土範圍都集中在亞洲,在海外沒有土地。但實際上,在遠在3千公裡之外的海外,中國還有一塊「土地」, 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出入、逗留。這塊土地就是斯瓦爾巴群島。從地理位置上說,斯瓦爾巴群島距離挪威和俄羅斯更近一些,因此島上活動的人也多以挪威人和俄國人為主,但是兩國都沒有對該島進行過有效的行政管理。當斯瓦爾巴群島被發現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後,美國、英國、法國、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日本和義大利等18個國家紛紛對該島嶼提出主張。打仗又不好打,畢竟不是在自己家門口。但大家又都是那個時期的「列強」,誰也不承認怕誰。
  • 舊中國條約都是屈辱的麼?法國人強塞一塊地,我國成了北極國家
    根據哈得孫提供的信息,英國和荷蘭的漁獵手立即前往該海域捕鯨獵獸。德國、法國也加入到了捕鯨行列。最多的時候,300餘條捕鯨船穿梭於此。隨著航海技術的發達,到17世紀的時候,這個島嶼被當成了一個重要的捕鯨站使用。於是,斯瓦爾巴群島成了捕鯨人的「福地」。1858年,芬蘭籍的瑞典探險家請登肖爾德也來到了斯瓦爾巴群島。
  • 中國公民可自由出入斯瓦爾巴群島,須歸功北洋政府
    據一份文書記錄:我國經法國之邀請並承認荒島主權本系國際間一種事實。如我國加入該約,則僑民前往該島經營各種事業即取得條約保障而享有均等權利。這個條約於1920年2月9日,由英國、美國、丹麥、挪威、瑞典、法國、義大利、荷蘭及日本等18個國家在巴黎籤訂。該條約是迄今為止北極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具有國際性的政府間的非軍事條約。儘管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但該條約規定,斯瓦爾巴群島「永遠不得為戰爭的目的所利用」,各個締約國、協約國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和逗留,只要不與挪威法律相牴觸,就可以在這裡從事生產、商業、科考等一切活動。
  • 此地是中國最遠領土,遭法國嫌棄,現今遍地是寶令歐洲各國眼紅
    此地是中國最遠領土,遭法國嫌棄,現今遍地是寶令歐洲各國眼紅關於中國的領土面積,自是眾所周知的,我國領土面積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但是在加上南海群島等等那些海域面積的話,大概有一千三百萬平方公裡。一把們來說,大部分人都覺得,距離我國內陸最為遙遠的領土就是南沙群島了。
  • 唯一對中國永久免籤的島嶼,島上北極熊比人多,被認為是中國領土
    而世界上有一個地區,卻對中國實行永久免籤,這是世界上唯一對中國實行永久免籤的國家,但是中國遊客卻很少踏足這片區域,這片區域卻經常被認為是中國的領土。這個地區就是位於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這是一個島國,面積有6萬多平方公裡,人口卻只有2000多人,這裡位於北極,在以前這是一個少有人踏足的地方,知道16世紀才有荷蘭探險家發現這個群島,並給這個島命名為斯瓦爾巴,意思是寒冷的海岸,之後歐洲各國陸續開始在這座島上進行活動,這座島嶼的資源非常豐富,所以引起了歐洲在此駐紮的人的紛爭。
  • 中國人出國只有兩個地方不用籤證:除了南極,還有斯瓦爾巴群島
    由於我國與世界接軌的比較晚,造成了我國人民出國旅行的不方便 ,出了國很多地方處需要籤證,然而中國人出國,也有兩個地方是不用籤證的,一個是南極,而另一個是斯瓦爾巴群島。南極大家都知道,那麼斯瓦爾巴群島你可了解?
  • 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為何允許各國去建科考站?
    挪威人自稱是發現者,但歐洲各國卻說你發現的未必就是你的,我們也能去。去北極圈的斯瓦爾巴群島幹啥?撈鯨魚做魚香肉絲、乾鍋魚頭。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等國的船隻躥到斯瓦爾巴群島附近海域撈鯨魚,有時也上岸抓熊,各國經常在這裡打架,雞毛亂飛。後來又在這裡發現了煤炭資源,各國又過來一鍬一鍬的挖煤。挪威急眼了,說斯瓦爾巴群島是挪威的,你們無權開採。
  • 挪威和俄羅斯的紛爭:斯瓦爾巴群島為何成為北極潛在的火藥桶?
    地理位置白紙黑字,證據不確鑿這片陸地1596年由荷蘭探險家命名,是捕鯨的風水寶地,荷蘭、英國、丹麥、挪威都想把這塊利潤豐厚的土地搞到手,還沒等爭出個結果,鯨魚和海象的數量就因過度捕殺而迅速減少,捕鯨業衰落,
  • 斯瓦爾巴群島,中國科學家可自由出入的歐洲土地
    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朗伊爾城博物館裡,保存著一張印有中國字樣的泛黃紙張,這便是著名的《斯瓦爾巴條約》。作為第二批籤署該條約的國家,在條約所賦予籤約國的「可在群島及附近海域從事科學活動」的權利之下,2004年,中國在群島的科考小鎮新奧爾松,建立了北極科學考察的基地黃河站,成為第八個在此建立北極科考站的國家。
  • 斯瓦爾巴群島不是中國飛地,更沒有規定禁生禁死
    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原名「斯匹次卑爾根群島(Spitsbergen)」,最早發現的是挪威漁民,荷蘭探險家巴倫支於1596年路過,目睹群島冰天雪地又山巒層疊,因而將其命名為「斯匹次卑爾根」,也就是蘇利南語(荷蘭語系)「尖峰山脈」的意思,籤訂條約歸屬挪威後才改名斯瓦爾巴(挪威語「寒冷海岸」)。
  • 斯瓦爾巴群島:國人可隨意出入的歐洲土地,不需籤證
    領土之爭而在寒冷至極的北極地帶,有一個叫做斯瓦爾巴群島的地方,我們中國的居民卻可以隨意往來,不僅不需要籤證,而且可以在這裡隨意經商或居住,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完全不存在限制。這個群島在名義上屬於挪威,挪威為什麼對於中國大開方便之門呢?這個優厚的待遇,是百年以前,我們自己的先輩爭取來的,不過,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捋清楚,就要從這個島久遠的歷史開始說起了。
  • 被稱為歐洲最不尋常的神聖之地的斯瓦爾巴群島
    這就是歐洲最不尋常的島嶼——斯瓦爾巴群島。斯瓦爾巴(挪威語:Svalbard)是位於北極地區的群島,亦是挪威最北界的國土範圍。它坐落在歐洲大陸北方,約佇立於挪威大陸與北極點兩者正中間。群島橫跨北緯74°到 81°、東經10°到35°。
  • 旅行:關於中國人可免籤踏上的歐洲土地——斯瓦爾巴群島,下篇
    我們接著上篇的內容繼續——這個條約開啟了一個先例:世界各國可以通過協商共同開發一塊土地,雖只適用於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遠不及南極大陸那麼大,但後來的《南極條約》顯然受到了這個條約的啟發。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和外國籤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主權被侵犯,尊嚴被踐踏。
  • 距離中國大陸最遙遠的領土,不是曾母暗沙,而且位於北極附近
    很多人都會很奇怪我們什麼時候會有一塊遠在北極的領土,清朝的時候領土好像也沒有誇張到那裡,雖然更早的元朝確實是將邊界推到了北極,但是,距離清朝已經快一千年的時間,不可能保留下來。那麼,中國到底是怎麼擁有這麼一塊遙遠的領土的,大家不要著急,聽小編慢慢給大家說。在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中國也是戰勝國,雖然我們依然被西方列強欺負了,但我們還是獲得了一些利益,比如這塊土地。
  • 第2139回:無主之地巴倫支堡,斯瓦爾巴末日地窖
    20世紀初,開始有人開採斯瓦爾巴群島上的煤礦,並形成了數個永久聚居地。1920年籤訂的《斯瓦爾巴條約》確認了挪威對此地的主權,而1925年通過的《斯瓦爾巴法令》則確立了此地作為挪威王國一部分,且為自由貿易園區及非軍事區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