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中國可自由出入的歐洲土地

2021-01-10 東方史圖

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冰洋上,坐落在挪威大陸與北極點兩者之間。這裡覆蓋著皚皚冰川,近60%的地表為冰河及雪原覆蓋。然而在這個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的苦寒之地,當地居民約3000人。斯瓦爾巴群島雖屬於挪威屬地,但從1925年開始,中國公民可自由進出,而且無需籤證。並且我國於2004年還在島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北極考察站「黃河站」。

斯瓦爾巴群島位於北極圈內,多山地。地下蘊藏豐富的煤炭、磷灰石、鐵、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礦藏有煤。沿海盛產海象、海豹、北極狐、鯨等。在整個斯瓦爾巴地區,包括將近5,000頭北極熊,超過了居民的數量。

群島上最大島-斯匹次卑爾根島的首府-朗伊爾城,是世界最北端的城市。作為極北之城,進入極夜後,朗伊爾城居民見到極光就和我們見到陽光一樣普遍。小城將北歐的簡潔發揮到了極致。那些建築的黃色、灰藍色、棕紅在周圍的冰雪天地的漫射光線中,十分協調。

1596年,荷蘭探險家巴倫支首次發現斯瓦爾巴群島的,當時他率領船隊向北挺進,看到前方出現一片幾乎全被冰雪覆蓋的島嶼,於是把這片島嶼稱作"斯匹次卑爾根"。隨後英國探險家和瑞典探險家先後到達這裡,並發現了大群的鯨和海象。以及大量煤礦及其他礦產。

隨著斯瓦爾巴群島的發現,一批又一批歐洲人來到這裡,他們先是捕鯨獵熊,後來漸漸轉向開採煤、磷灰石、石棉、石膏等礦產資源。於是這裡形成一些城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西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首府朗伊爾城,這是人類建在地球最北端的城市。

隨著時間的推移,斯瓦爾巴群島終於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注意。歐美列強為了該島你來我往,討價還價,終於達成了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條件。1920年,英國、美國、丹麥、挪威、瑞典等18個國家.籤訂了《斯瓦爾巴條約》。承認挪威對該島「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該條約還明確規定,所有締約國的公民,都和挪威人一樣,可以自由進入該群島,在這裡居住、旅遊、打獵、經商、開展科學考察。

1925年,北洋政府受法國邀請,在巴黎第二批次籤署了《斯瓦爾巴條約》,條約的籤訂為中國進入北極科學考察提供了法理依據。然而在1991年之前,中國都很少有人知道這一條約。直到中國探險家高登義前往北極科學考察期間,一位名叫Y·葉新的大學教授贈送的一本《北極指南》中,他看到了英文版的《斯瓦爾巴條約》,這才打開了中國在斯瓦爾巴建立科考站,進行北極科學考察的大門。

2004年夏天,中國終於在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爾松建立了「中國黃河科學考察站」。黃河站是中國第三座極地科考站,黃河站也因此成為北極地區的第8座國家級科學考察站。如今,斯瓦爾巴群島成為了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出入、逗留的海外唯一的地方,並且還可以從事正當生產、商業和進行科學研究。

相關焦點

  • 斯瓦爾巴群島,中國科學家可自由出入的歐洲土地
    在斯瓦爾巴群島的朗伊爾城博物館裡,保存著一張印有中國字樣的泛黃紙張,這便是著名的《斯瓦爾巴條約》。作為第二批籤署該條約的國家,在條約所賦予籤約國的「可在群島及附近海域從事科學活動」的權利之下,2004年,中國在群島的科考小鎮新奧爾松,建立了北極科學考察的基地黃河站,成為第八個在此建立北極科考站的國家。
  • 斯瓦爾巴群島:國人可隨意出入的歐洲土地,不需籤證
    領土之爭而在寒冷至極的北極地帶,有一個叫做斯瓦爾巴群島的地方,我們中國的居民卻可以隨意往來,不僅不需要籤證,而且可以在這裡隨意經商或居住,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完全不存在限制。這個群島在名義上屬於挪威,挪威為什麼對於中國大開方便之門呢?這個優厚的待遇,是百年以前,我們自己的先輩爭取來的,不過,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捋清楚,就要從這個島久遠的歷史開始說起了。
  • 中國公民可自由出入斯瓦爾巴群島,須歸功北洋政府
    這個條約於1920年2月9日,由英國、美國、丹麥、挪威、瑞典、法國、義大利、荷蘭及日本等18個國家在巴黎籤訂。該條約是迄今為止北極地區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具有國際性的政府間的非軍事條約。儘管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但該條約規定,斯瓦爾巴群島「永遠不得為戰爭的目的所利用」,各個締約國、協約國公民,可以自由進入和逗留,只要不與挪威法律相牴觸,就可以在這裡從事生產、商業、科考等一切活動。
  • 中國科學家可以自由出入——因為有了《斯瓦爾巴條約》
    在挪威屬斯瓦爾巴群島首府朗伊爾賓的博物館裡保存著幾張已經發黃的紙張,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許多國家的名字。記者突然發現:CHINA(中國)赫然在內。原來這就是著名的《斯瓦爾巴條約》籤字國的名單。  記者在這次北極之行前,曾就《斯瓦爾巴條約》專門採訪了中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官員孟建洪。據介紹,這個條約是迄今為止在北極地區唯一的具有足夠國際色彩的政府間條約。
  • 旅行:關於中國人可免籤踏上的歐洲土地——斯瓦爾巴群島,下篇
    我們接著上篇的內容繼續——這個條約開啟了一個先例:世界各國可以通過協商共同開發一塊土地,雖只適用於北極的斯瓦爾巴群島,遠不及南極大陸那麼大,但後來的《南極條約》顯然受到了這個條約的啟發。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和外國籤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主權被侵犯,尊嚴被踐踏。
  • 我國有在屬於「歐洲」的土地,國人可以自由出入,甚至住在那裡
    我國在歐洲有「土地」,中國人可以自由出入,住在那裡! 雖然現在那裡的主權已經不屬於我國,但是我國國民依然可以在那裡過上舒適的生活, 這個地方是斯瓦特群島,現在屬於挪威。位於歐洲大陸的北部,與北極接壤, 這裡的名字是荷蘭人命名的,「斯瓦爾巴」的意思是「極寒之地」,名字也非常合適, 因為離北極非常近,所以這裡有美麗的極光現象,有很多非常有趣的稀有動物,旅行資源豐富。
  • 有這麼一個群島永久對中國免籤,中國人還可隨便挖礦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地方,它遠在中國千裡之外,卻在法理上和中國有個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人可以在這個島上建立科考站,可以挖礦,可以捕魚,可以建設學校,自由出入等。斯瓦爾巴這個地方就是斯瓦爾巴群島,斯瓦爾巴群島為挪威最北方的領地,位於歐洲邊緣,北極圈中。群島位於北冰洋和格陵蘭海與巴倫支海中間,總面積6.2萬平方公裡。這裡是最接近北極地區的能居住的地區之一,居民大約3000人。
  • 斯瓦爾巴群島:海外一處對中國免籤的島嶼,我國曾在這裡建立站點
    截止到2018年8月,對我國實行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免籤或落地籤政策的國家,已經高達71個,儘管到今年的3月份,有部分國家因為疫情取消了免籤政策,但我們還是能去到很多地方。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群島,就是其中之一。也許很多人都沒有聽過斯瓦爾巴群島,可它卻是全球最純淨的人類棲息地,也是人類探索北極的起點。斯瓦爾巴群島坐落於挪威的最北部,這裡終年被冰雪覆蓋,人跡罕至且風景如畫。
  • 斯瓦爾巴群島算不算我國的飛地?我國到底有沒有「飛地」?
    在大多數國人的印象中,我國的領土範圍都集中在亞洲,在海外沒有土地。但實際上,在遠在3千公裡之外的海外,中國還有一塊「土地」, 中國公民可以自由出入、逗留。這塊土地就是斯瓦爾巴群島。從地理位置上說,斯瓦爾巴群島距離挪威和俄羅斯更近一些,因此島上活動的人也多以挪威人和俄國人為主,但是兩國都沒有對該島進行過有效的行政管理。當斯瓦爾巴群島被發現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後,美國、英國、法國、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日本和義大利等18個國家紛紛對該島嶼提出主張。打仗又不好打,畢竟不是在自己家門口。但大家又都是那個時期的「列強」,誰也不承認怕誰。
  • 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為何允許各國去建科考站?
    挪威人自稱是發現者,但歐洲各國卻說你發現的未必就是你的,我們也能去。去北極圈的斯瓦爾巴群島幹啥?撈鯨魚做魚香肉絲、乾鍋魚頭。英國、荷蘭、法國、丹麥等國的船隻躥到斯瓦爾巴群島附近海域撈鯨魚,有時也上岸抓熊,各國經常在這裡打架,雞毛亂飛。後來又在這裡發現了煤炭資源,各國又過來一鍬一鍬的挖煤。挪威急眼了,說斯瓦爾巴群島是挪威的,你們無權開採。
  • 挪威和俄羅斯的紛爭:斯瓦爾巴群島為何成為北極潛在的火藥桶?
    法律條文的模稜兩可,俄羅斯人的民族情感,資源誘惑加上戰略意義,讓斯瓦爾巴群島成為北極火藥桶,矛盾數十年來不可調和。挪威以北700公裡,北冰洋之上,坐落著斯瓦爾巴群島,面積16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挪威的五分之一大小。也許有的讀者對它有所耳聞甚至去旅遊過,因為這一地區對中國公民免籤,中國還在這裡修建了黃河站。
  • 被稱為歐洲最不尋常的神聖之地的斯瓦爾巴群島
    這就是歐洲最不尋常的島嶼——斯瓦爾巴群島。斯瓦爾巴(挪威語:Svalbard)是位於北極地區的群島,亦是挪威最北界的國土範圍。它坐落在歐洲大陸北方,約佇立於挪威大陸與北極點兩者正中間。群島橫跨北緯74°到 81°、東經10°到35°。
  • 斯瓦爾巴群島是一個位於北極圈北部的挪威小島
    斯瓦爾巴群島是一個位於北極圈北部的挪威小島; 大致位於挪威和北極之間,它擁有超過2.500名永久居民,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北部的居民區,我聽說這個群島的少數事情之一是天氣條件可能很惡劣,而惡性北極熊是最大的威脅,事實上,北極熊(3.500)的數量甚至超過了人類,那麼為什麼你會去斯瓦爾巴德?
  • 挪威旅遊之冰封領地斯瓦爾巴群島
    斯瓦爾巴群島(The Svalbard Archipelago)在挪威語中意為「寒冷海岸」。
  • 斯瓦爾巴群島不是中國飛地,更沒有規定禁生禁死
    說斯瓦爾巴群島,可能還有不少人沒聽說過,但要說到「中國在北極的飛地,不用籤證也能隨意進出,禁止死亡禁止生孩子,末日種子庫」等等,估計很多人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朗伊爾城嗎?沒錯,今天要說的目的地就是朗伊爾城所在地:斯瓦爾巴群島,一個被國人誤以為是「中國飛地」的北極群島。
  • 中國人出國只有兩個地方不用籤證:除了南極,還有斯瓦爾巴群島
    由於我國與世界接軌的比較晚,造成了我國人民出國旅行的不方便 ,出了國很多地方處需要籤證,然而中國人出國,也有兩個地方是不用籤證的,一個是南極,而另一個是斯瓦爾巴群島。南極大家都知道,那麼斯瓦爾巴群島你可了解?
  • 我國有一塊歐洲的「海外領地」,國人可以隨意出入,就在北極附近
    大家知道,我們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時期當中,朝代的變遷是非常頻繁的一種現象。我國古代曾經有過很多盛極一時的朝代,尤其在元朝的時候我國國力極為強盛,也把國土面積擴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一度成為了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 挪威擁有哪些海外領土?|彼得一世|英國|斯瓦爾巴條約|探險家|法國...
    挪威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根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數據,2019年挪威人均GDP為77,975美元,高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盧森堡和瑞士,《2019人類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挪威位列榜首。由於歷史原因挪威除了歐洲本土外還擁有兩塊海外領地和三個屬地。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挪威的海外領土:海外領地
  • 為什麼中國可以在挪威領土上建立黃河站?
    2004年7月28日,中國在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新奧勒松地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斯瓦爾巴群島是挪威領土,那中國為什麼能在挪威領土上建立自己的北極科考站呢?這還要從1925年的《斯瓦爾巴條約》說起。斯瓦爾巴群島是位於北極地區的群島,前稱斯匹次卑爾根群島。
  • 斯瓦爾巴群島已成為世界北極研究中心
    挪威極地研究所斯瓦爾巴群島分所所長揚·愛爾林·豪格蘭德在這裡說,斯瓦爾巴群島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科學家研究北極的基地,目前有來自十八個國家的一百多名研究人員在這裡工作。  豪格蘭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因地理上的關係,挪威很早就開始對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一九0六年就實施了對斯瓦爾巴群島的測繪,一九二八年建立了北極研究所,一九九三年挪威議會通過決議,將該研究所從首都奧斯陸遷到挪威北部城市特羅姆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