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載年俗】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2021-01-08 澎湃新聞
【志載年俗】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2020-02-02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注「方志河北」 ,我們一起來長知識!

春節來臨,在我國傳統的習俗裡,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是有講究的,比如祭灶、比如打酒、比如剃頭......

「方志河北」推出春節專輯,帶您了解這些古老而有意思的過年習俗,讓偉大的中國文化在這裡得到真實的保存。

正月初九為「天日」,民間說這天是玉皇大帝張堅的生日,俗稱「玉皇誕」「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因為九字極高極大,所以這天又稱「上九日」,古代皇帝們也要在這天敬祭玉帝,現在道教保留有隆重的祭天儀式。

01

祭天

冀北張家口地區在正月初九這天誦經禮拜,以示對天公感恩。祭拜天公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家家戶戶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疊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系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象徵天公的寶座,神座前正中擺放香爐,爐前有扎紅紙棉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臺;其後排列五果(柑、楠、蘋果、香蕉、甘煎等水果)、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豌豆、綠豆等)祭祀玉皇大帝,下桌供奉五牲(雞、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肝)、甜料(生仁、米棗、糕仔等)、紅龜棵(像龜形,外染紅色,打龜甲印,以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祀玉皇大帝的從神。吉時一到,全家人便整肅衣冠,按長幼尊卑依次上香,行三跪九叩之禮,然後燒天公金。這天自午夜零時一直到凌晨四時,鞭炮聲不斷,儀式非常隆重。

02

安太歲

河北正月初九還有「安太歲」的習俗。「安太歲」即當年生肖衝犯太歲的人祈求平安的方式。「安太歲」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犯太歲的人去廟裡,寫上自己的姓名、年歲,再添一點香油錢,委託廟方替自己供奉太歲即可。另一種是在家裡,年初用家中平日盛米的米桶圍上紅紙片,上寫「太歲星君到此」,之後再每日供奉。

這天,婦女也不能動針線。據《中國節日誌·春節(河北卷)》記載:「逢九,『爛胳肘』,也就是逢正月初九、十九、二十九,女人忌做針線,如果做了針線就要爛掉胳膊肘。」

◆ ◆ ◆ ◆

原標題:《【志載年俗】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網絡述年】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網絡述年】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2020-02-02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閩南初九拜天公來由講究禁忌嗎?大年初九有什麼講究?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泉州人什麼時候要拜拜?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 閩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
    ③甜粿在閩南城鄉,農曆正月初九絕大多數家庭都有拜天公年俗。天公信仰認為天公不但受命於天統轄人間,並且管理各路神仙,是眾神中的至尊者,是主宰宇宙的最高神明。拜天公與古代皇帝在北京天壇祈年殿舉行祭天儀式,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意義上是一致的。
  • 南靖迎大眾爺公壽誕架五六米柴刀 男子赤腳走刀鋒
    昨天是石門寺大眾爺公壽誕暨旅遊文化節,石門寺舉行慶典活動。寺門的廣場外,矗立一座刀山,一排武器架,還有一把有五六米長的大柴刀,斜架在地上,刀口向上。時間一到,鑼鼓響起,一名紅衣男子雙手持斧,赤腳走上大柴刀鋒利的刀刃。周圍觀眾紛紛叫好。隨後,一名十幾歲的小姑娘走上武器架,赤腳踩在一排武器的刃口上,看得觀眾心驚膽戰。
  • 正月初九拜天公歷史由來 漳州今晚比春節還熱鬧
    傳說這一天是「天公」玉皇大帝的生日,漳州人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吉祥。老一輩人還常說,天公最大,一年才拜一次!  坊間拜天公舉家沐浴更衣以表虔誠  為了拜「天公」,家裡的子孫都會到齊,舉家沐浴更衣,為表虔誠。「拜天公」求好運的同時,還能享得合家團圓。
  • 閩南正月初九熱鬧又講究的「天公生」民俗
    今年的天公生陽曆在2020年2月2日,原本正月是閩南人一年中拜拜最濃重的時候,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來襲,疫情嚴重,所有的廟會活動都取消了,泉州祭拜天公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一般都是在家裡自己舉行了,廟會就沒有參與了,但是在家拜天公的氛圍一點都不減,熱鬧又講究!
  • 快過年啦 這些傳統年俗許多老秦皇島人都不記得了!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你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八粥香甜軟糯的滋味仿佛還在口中回味,轉眼今天就已經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啦!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一起來重溫那些記憶中的傳統年俗吧~
  • 漳臺玉尊宮 共拜天公伯
    天寶玉尊宮正月初九慶天公壽誕場景(李旭春攝)  2008年天寶玉尊宮名譽主委李炳南(居中)率團蒞臨天寶玉尊宮1999年,臺灣宜蘭草湖玉尊宮管委會捐資600多萬元人民幣,重建了漳州天寶玉尊宮。重建過程充滿了神奇的色彩。  重建之前,天寶玉尊宮只有幾十平方米,內部陳設也相對簡單。如今的天寶玉尊宮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建築恢弘大氣,又不失精細、巧妙。殿堂三重廟頂,用琉璃瓦鋪蓋,中梁與屋簷用瓷片雕塑、剪貼各種神獸造型,色彩斑斕。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來歷有什麼講究
    閩南習俗:正月初九敬天公  「敬天公」從大年初九凌晨開始。當祭拜完成後,先燒金紙,再將天公座一起燒化,之後再撤去供桌。拜天公時還會焚燒一種叫「補運單」的紅紙,上書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保佑一家平安。  泉州市玄妙觀管委會有關人士介紹,「敬天公」有嚴格的要求,在「敬天公」的前一天晚上,要擺上一張正八仙桌,正面系上一塊桌彩。因為天公至高無上,所以在八仙桌下面還要墊上兩塊琴椅(稱天公椅)託高桌子。
  • 閩南年俗之新正、拜正
    中 國 年 ● 龍海 味 閩南 年俗
  • 昏迷4天誕下女嬰是怎麼回事 具體原因是什麼
    英國一名18歲女子因為頭疼不舒服上床睡覺,隨後送醫陷入昏迷,4天之後才醒來,並且她在不知不覺中生下了一個女嬰。究竟昏迷4天誕下女嬰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昏迷4天誕下女嬰是怎麼回事英國曼徹斯特發生一件離奇的生產事件,18歲女大生艾波妮(Ebony Stevenson)日前因頭痛和多次癲癇發作緊急住院,艾波妮接受人工昏迷治療後,整整昏迷4天,當她醒來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她已經當了媽媽,當護士將女嬰放到她懷中時,艾波妮嚇傻頻喊,「她不可能是我的…」
  • 【志載清河】清河民間舞蹈(三):高蹺、竹馬
    【志載清河】清河民間舞蹈(三):高蹺、竹馬 2020-06-10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鼠咬天開 民俗學家解讀年俗中的「鼠」符號
    1月8日,加拿大郵政局發行慶祝中國農曆鼠年的紀念郵票新華社/法新新華網南京2月3日電(記者姚玉潔、俞麗虹)2008年是中國農曆戊子鼠年。小小老鼠何以能在十二生肖中排位居首,它在民俗藝術中的一系列形象又有何寓意?且聽民俗學家一一道來。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競說:「民間有『鼠咬天開』的傳說。
  • 拜天公念什麼吉祥語 拜天公時怎麼說臨沂人聽說過嗎
    拜天公是臺灣地區每年正月初九都會隆重舉行的一個盛大節日,在這一天人們會用各種儀式各種食物來祭拜天公,祈禱天公保佑人們,在拜天公的時候要說哪些話呢?下面小編就整理了一些。   通用篇:       今天是×月×日,×××地方×××弟子×××信女來天公誠心犒勞,添平安財氣油。拜請三清道祖、玉皇大帝(天公祖)、鬥姥元君、南鬥星君、北鬥星君,諸位神明相保庇,保庇弟子、信女:子孫孝順、合家迪吉、男增百福、女納千祥。福運亨通、仕路高升、財源廣進、萬事如意。四時無災、八節有慶、大小平安、出入平安。
  • 【志載清河】清河民間舞蹈(七):花棍、秧歌
    【志載清河】清河民間舞蹈(七):花棍、秧歌 2020-06-24 0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志載清河】清河民間舞蹈(二):花船、太平車
    【志載清河】清河民間舞蹈(二):花船、太平車 2020-06-06 0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閩南年食年俗:除夕甘蔗頂門 初九拜天公(圖)
    跳火堆、甘蔗頂門、「拔拔燈」、「坐釘轎」……這些獨特年俗,久糟菜、米粉肉、金橘糖、花生仁糖……那些美味年食。正月裡,蘊藏著閩南古早年味的習俗、美食一起湧現在現代人的生活裡,根植其中的地域特色文化也在悄然延續。採塵、跳火堆、「年兜花」 燒去「過年畚」 迎來好兆頭  家家戶戶門口的火堆,遠遠望去猶如連成一個火群。
  • 那些你不知道的小眾年俗,以及宮裡的過年玩法
    2 「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董勳云: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採花以貢樽。 喝酒順序也很講究,要從年幼小者開始,再到年長的大人。
  • 初喪、出殯、三周年,漫談菏澤傳統葬俗
    凡正常死亡的老人,當咽下最後一口氣後,即將其移到正屋明間的靈床上,在親屬的守護下行停放3天、5天或7天,此謂之抬床、挺喪。一旦措手不及,沒有為其準備壽衣,俗謂之「老人光著身子走了」。有的地方人死了還要採取一些措施,把死者的「靈魂」引到靈床上去。 人死了,忌說「死」字,一般稱為「老了」,「不在了」、「走了」、「過去了」等。死人穿的衣服謂之壽衣,或稱送老衣。
  • 廣州民眾元宵仁威廟「拜太歲」祈福
    「拜太歲」祈福  作者 方瓊玟  元宵節佳節,賞燈祈福正當其時。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泮塘的仁威廟當日更是香火鼎盛,香客們早早就在廟外排起了百米長龍,祈望「拜太歲」保平安。  始建於宋代的廣州仁威廟,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廟中除了供奉道教真武帝外,還有數十尊「太歲」。每年春節,前來「拜太歲」的廣州民眾紛至杳來。  「拜太歲」是春節中一項重要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