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正月初九熱鬧又講究的「天公生」民俗

2021-01-08 惠安石雕之鄉

福建簡稱為閩,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閩南地區有許多閩南民俗,其中正月初九又稱為天公生,在這一天,人們會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又俗稱"敬天公"。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今年的天公生陽曆在2020年2月2日,原本正月是閩南人一年中拜拜最濃重的時候,但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來襲,疫情嚴重,所有的廟會活動都取消了,泉州祭拜天公大型活動也不例外,一般都是在家裡自己舉行了,廟會就沒有參與了,但是在家拜天公的氛圍一點都不減,熱鬧又講究!

玉皇大帝雕像

【拜天公的儀民俗傳說】

閩南民間傳說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用壽桃祭拜為其慶祝生日,而玉皇大帝在閩南被百姓尊稱為"天公",所以才有初九拜天公的說法。玉皇上帝在天庭統領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眾神,由於他的地位至為尊貴,所以民間習俗在祭拜天公生時,也是非常慎重,民間俗諺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貴。

廟會活動

【拜天公的儀式】

"敬天公"從大年初九凌晨開始。零點一到,家家戶戶都要開始放鞭炮,廳堂上點燃紅燭燈,稱為"老天爺燈";然後,長輩們領著一家大小望著天空叩拜,祈求在新的一年裡福運高照,家人平安,事業昌隆,儀式一般會進行到初九清晨五點左右。當天晚上,閩南地區鞭炮聲不斷,天空中煙火不滅,響徹到天亮。

八仙桌

"敬天公"有嚴格的要求,在"敬天公"的前一天晚上,要擺上一張正八仙桌,正面系上一塊桌彩。因為天公至高無上,所以在八仙桌下面還要墊上兩塊琴椅(稱天公椅)託高桌子。

【拜天公的供品】

拜天公的供品分別有五果、六齋、搭飯、燒酒、全豬、全羊、雞公等,一般選擇三牲(豬、牛、羊)或以雞代替其中一種,另外鮮花、水果、柿餅、桂圓乾、紅棗等也是必備之品。與其同時,還有準備雞蛋,面線等。為了表示敬重,還會再準備一些其他食物一起祭拜,比如各式各樣的炸物,熟食,還有閩南人很喜歡的各種海鮮乾貨。

拜天公的供品

五果:蘋果、橘子、甘蔗、餘柑、菠蘿(水果也可以是火龍果、香蕉等等,但是芭樂是不能用來拜拜的)

六齋:蟲草花、香菇、紫菜、黃花菜、腐竹、木耳等

六齋

三牲:公雞、豬肉、雞卷(亦或是魚、泡麵等),三牲中都要放一張紅紙,以表示喜慶。一定要用一整隻公雞,母雞是不行,而且殺完的公雞是要保持完整的,要用水焯燙一下,用繩子將其綁起立起來,祭拜的時間,公雞嘴巴要朝向天空。

甜料:初九少不了甜料,老一輩的傳統是正月初七就開始蒸甜粿,甜粿也叫年糕。

天公燈

在我的認知中,天公生是比春節還要重要的一個節日,家裡人為祭祀做的準備工作比春節還要多,而在這一天,零點一過,就會開始傳來鞭炮聲和煙花聲,要過許久才會停歇,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因為祭祀而燃起火光,而這項具有典型的閩南傳統文化特色的風俗,在我看來,就是閩南文明的活化石。想了解更多資訊,可搜索福建石雕廠或者福建惠安石雕工藝廠找到我們閩興福石業

祈福燈

敬天公是閩南人繼承河洛文化和中原文明的體現,在這項民俗的流傳演變中,也融入了閩南傳統文化特色。

借著正月初九拜天公的習俗,也許下願望,願我們能夠早日戰勝病毒,國泰民安,大家都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相關焦點

  • 福建漳州:正月初九「拜天公」 閩南民俗鬧新春
    2019年2月13日,福建漳州,正月初九天寶玉尊宮拜天公現場。閩南地區的正月初九是「天公生」,也就是玉帝的誕辰日,這一天,天寶鎮附近的鄉親們都要在玉尊宮前的供桌上擺上豬羊、水果各色貢品,燃放煙花、爆竹祭拜天公。2019年2月13日,福建漳州,正月初九天寶玉尊宮拜天公現場。
  • 正月初九閩南人習俗拜天公,隆重熱鬧又講究
    拜天公其實就是敬拜老天爺,每年正月初九,敬拜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南民俗之一,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會殺豬、殺鴨、殺羊、殺雞來敬拜天公,祈福保佑家人平安、福星高照、事業有成和風調雨順。拜天公從大年初八晚上12點開始。
  • 正月初九「拜天公」,閩南人最為重要的節日,甚至於比除夕還重要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囉嗦的厲大叔,今天是正月初九了,民俗稱為「天日」,並且今天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天帝的誕辰日,所以也稱「天公節」。(這是不是就相當於中國傳統的聖誕節了)眾所周知,九為數之極,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數,所以正月初九絕對是個大日子。那麼在正月初九又有哪些民俗及食俗呢?且聽大叔細細講來。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敬天公 泉州人拜天公來歷有什麼講究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再窮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慶節日就會殺豬倒羊來敬天公。  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閩南地區,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的閩南華僑也廣為盛行,祭祀的風俗和規矩與閩南地區大致一樣。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 閩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
    ③甜粿在閩南城鄉,農曆正月初九絕大多數家庭都有拜天公年俗。今年2月5日是農曆正月初九,剛交子時,拜天公的鞭炮聲交織,通宵達旦,持續不斷,比起除夕之夜的「開新正」還熱鬧幾分。閩南民間天公信仰與彼岸臺灣如出一轍,十分普遍,正月初九「天公生」是閩南地區最隆重的歲時祭祀之一。天公者,即道教所稱的玉皇大帝,後逐漸演化為民間神祇,俗稱天公、天公祖。
  • 閩南初九拜天公來由講究禁忌嗎?大年初九有什麼講究?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泉州人什麼時候要拜拜?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 「天公生」南安英都萬人空巷 舉行「拔拔燈」民俗遊樂活動
    正月初九「天公生」,昨晚泉州南安英都萬人空巷,一年一度的「拔拔燈」民俗遊樂活動如期舉行,25條「燈龍」,5公裡長的遊燈隊伍,絢麗多彩的煙花爆竹,英都人載歌載舞,祈求新年幸福安康。『燈首』是一種榮耀,要去年正月初九至今年正月初九結婚或添男丁的人家才有資格『競爭』。」「拔拔燈」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廖榕光介紹,南安英都「拔拔燈」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2008年6月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全國九大燈會之一。  在英都,每年最熱鬧的節日不是除夕,而是農曆正月初九。很多除夕無法趕回家的人,會在這一天趕回家中,參與遊燈盛會。
  • 閩南春節習俗:正月初九天公生
    2014年泉州馬年春節專題天公生  正月初九,即「天誕日」,玉皇大帝神誕。古時,善信在這天往元妙觀行香。  從正月初一至初四,人們歡度春節。  初九民間普遍「敬天公」。從子時起,家家戶戶燃放鞭炮,廳堂點燃紅燭燈,曰「天公燈」,祈求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 泉州正月初九「拜天公」 5公裡撥撥燈祈福
    泉州正月初九「拜天公」 5公裡撥撥燈祈福 2015年02月28日 14:36   來源:東南早報
  • 揭秘閩南民俗拜天公,祭拜現場擺140頭豬羊,嘴裡含柑橘寓意特殊
    春節過後,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全國各地都有很多特殊民俗,在福建漳州,正月初九祭拜天公就是一年中最熱鬧的盛世。這是2019年2月13日,攝影師實地拍攝的福建漳州天寶玉尊宮拜天公現場,供桌上多達140頭豬羊整齊排列,十分壯觀。
  • 正月初九,拜天公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玉皇大帝又叫天公,因此正月初九又俗稱「天公生」或者「玉皇會」。 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聖和人間、地府之事。
  • 哪些地方正月初九舉辦「拜天公」?
    昨日,閩南地區又展開了一場文化活動「拜天公」,展現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嚮往。「正月初九五更天,三牲五穀放桌邊。一家老少站相依,一拜豐收財運添。二拜健康笑眯眯,三拜團圓不分開。真心許願嘴要甜,響炮共慶天公生。」
  • 正月初九閩南習俗拜天公 漳州有哪些考究習俗?
    正月初九,在閩南地區是一個極重要的祭祀活動,即拜天公(閩南地區將神話中的玉皇大帝稱為「天公」)。傳說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為此,當地人們會製作龜粿、發粿等作為供品,供奉「天公」,進行祭祀活動,紅龜粿呈龜紅色,打龜甲印,象徵長壽。
  • 正月初九閩南蒸甜粿敬拜天公 千斤原材料製成兩大籠甜粿
    臺海網2月11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每年正月初九,閩南地區都有蒸甜粿(年糕)敬拜天公的習俗。有一個地方的與眾不同,那便是同安祥平街道鳳崗社區崗頭裡的大籠甜粿,單籠重達720餘斤,淨高1.3米,每到正月初九,崗頭裡洪氏宗祠大門兩側各矗立一個敬天公的大籠甜粿,格外吸引眼球,其製作技藝在2013年被列入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報記者近日來到崗頭裡探訪。
  • 正月初九「拜天公」!這些細節你一定要知道!
    在閩南正月裡哪一天最熱鬧?地道的閩南人都知道是初八深夜至初九凌晨全民出動,祭拜「天公」熱鬧、隆重程度堪比除夕夜和元宵夜噢~來看看往年閩南人都是如何「拜天公」的吧~廈門拜天公泉州拜天公漳州拜天公>臺北奉天宮拜天公馬來西亞拜天公相信有很多小夥伴是在家裡「拜天公」要準備什麼呢?
  • 正月初九拜天公歷史由來 漳州今晚比春節還熱鬧
    今天晚上,漳州比除夕都熱鬧,特別是過了12點後,煙花鞭炮聲陣陣,不少人還沒入睡,就為了等一件事!  如果你到天寶鎮的玉尊宮,還會看到這樣的場面  全豬,全羊  重點是,同樣玉尊宮的路,從晚上開始就開始堵、堵、堵l了
  •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都有哪些習俗呢?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在中國民俗信俗中,在古代人們將正月初九視為玉皇聖誕,民間俗稱「玉皇會」,傳說這天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集中在一起慶賀。「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百姓是否安居樂業。
  • 樹立文明祭拜新風 「正月初九」將實行集體「拜天公」儀式
    樹立文明祭拜新風 「正月初九」將實行集體「拜天公」儀式2019年02月02日 15:23:53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拜天公」活動是閩南地區盛行的傳統民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家家戶戶都會供奉祭品祭拜天公,祈福保佑家人平安、福星高照。以往各家各戶單獨「拜天公」,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並影響居民正常的夜間休息。
  • 今夜閩南人的家裡都會點上蠟燭祭拜天公,小朋友說明天又有大餐了
    要說閩南民間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初九拜天公當屬一個。對於很多閩南人來說,過了初九拜完天公才開始開工。閩南民間傳說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用壽桃祭拜為其慶祝生日,而玉皇大帝在閩南被百姓尊稱為「天公」,所以才有初九拜天公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