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在老一輩記憶裡是殺年豬,穿新衣,採購各色糕點糖果,是結束一年的辛勤勞作享受收成的日子。
在8090後的回憶裡是放爆竹、玩煙火,熬夜看春晚,收紅包,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日子。
而現在在大多數年輕人印象裡,過年可能成為了瘋狂尋找福字,和比手速的那些日子。
搶到紅包固然爽。
但失去儀式感的年還能算年嗎?
要知道,中國傳統春節一度是非常隆重的。
1
俗語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貼福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一刀肉...」
古人們過年很早就開始準備了,二十三祭灶神之後陸續開始購置年貨,除塵布新了。
而清宮裡在這天的活動是要煮「胙肉」而食祭祀祖先,胙肉就是清水白肉,不僅帝後諸王要吃還要分給大臣們,如有人私自帶鹽要治罪,延禧攻略女主就是利用這點嫁禍了傅恆少爺,把他們的情感線推向高潮。(莫名感覺有點甜?)。
2
「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董勳云: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採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與酒。」
——《荊楚歲時記》
古時民間,過年的時候有喝椒柏酒(後衍生出屠蘇酒)的習慣,椒柏酒即以花椒、柏枝所制之酒。
喝酒順序也很講究,要從年幼小者開始,再到年長的大人。
人們認為此酒有祛病保健的功效,屠蘇酒還被賦予降福址的意義,在大豬蹄子,哦,不,乾隆每年春節的「明窗開筆」儀式上就有使用屠蘇酒哦~
3
古人還認為「更歲交子」,所以過年吃餃子一直延續到今天,清宮裡也有吃餃子的傳統,大年初一的凌晨皇帝一定要到吃素餃子,聽說是努爾哈赤那輩立下的規矩哈~相傳奪取政權時殺傷過多,所以定下每年以這天吃素餃祭奠無辜亡魂,表達自己的懺悔。
4
古人的娛樂節目也一點不比我們現在少,每逢過年民間有逛廟會,滾龍燈等活動,清宮裡則會舉辦連續數天的冰嬉大會和燈火大會,能人異士在大會上大顯身手,王公大臣趁此機會吟(liu)詩(xu)對(pai)賦(ma),(hong)引得皇帝一言不合就賞賜,好一派熱(zhi)鬧(zui)繁(jin)榮(mi)的景象。
對了,乾隆還會自己參加表演呢,他定下規定每年清宮過臘月時,自己要坐在坤寧宮的大炕上,親自打鼓清唱訪賢,作為臘月不可缺少的儀式之一,不過到了嘉慶帝後這個習俗就沒繼承了,莫不是被自家老父親的表演驚呆了?
5
年末歲首,民間百姓之間也會饋贈年節禮討個好彩頭,俗稱「紅包」,同樣清宮也有給發紅包的傳統,皇帝的紅包也豐富多樣,「御筆福字」文玩綢緞,甚至食物都可以算作紅包之列。
說了這麼多,不如溜進紫禁城感受下吧\(^o^)/
可以看出古人年過的真是儀式感重重,而清廷過年兼具家與國的雙重意義,更是融入了許多滿族的年俗特色,既有嚴謹的程序,又有許多妙趣橫生的情節。
體驗了一把進宮過年,怎麼能不帶伴手禮呢?
今年春節,故宮博物院攜手健力寶將典藏文物「乾隆龍袍」作為設計靈感,隆重推出「祥龍納吉罐」,經典的口味X華美的包裝,這是一份源自紫禁城600年文化傳承的年禮。
考一考作為龍的傳人你能說出罐身有哪些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嗎?
蝙蝠紋出自龍袍洪福紋圖樣,意寓福德深厚,五蝙蝠也寓意著「五福臨門」「遍地福氣」。
正龍紋出自龍袍正龍紋圖樣,寓意著如意吉祥。
火紋出自龍袍龍紋圖樣(十二章紋之一),同時也有喜慶熱鬧蒸蒸日上之意。
海水江崖紋出自龍袍下擺,圖案寓意著福山壽海的吉祥之意。五彩祥雲出自皇帝龍袍上的圖案,為祥瑞之兆。
五彩祥雲寓意:祥瑞之兆。
蝙蝠紋、正龍紋、火紋、海水江涯紋、五彩祥雲五種傳統圖案你說對了嗎?五種祥瑞圖案代表著福韻深厚的五重祝福,誠意滿滿,年味兒十足。
時代更替,鬥轉星移,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平常百姓家。
昔日的宮牆深深處,現已遊人如織,古代宮闈生活種種不再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