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模擬病毒感染不同動物細胞的機制後發現,很多動物或許對SARS-CoV-2都較為易感,SARS-CoV-2是引發COVID-19的病毒。文章中,研究者發現證據表明,26種經常與人類接觸的動物或許更容易感染SARS-CoV-2。
圖片來源:NIAID
研究者揭示了當發生感染後,來自SARS-CoV-2的刺突蛋白與宿主細胞表面上的ACE2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215種不同動物宿主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是否存在突變,突變會使得ACE2蛋白不同於人類宿主的ACE2蛋白,這或許會降低病毒蛋白和宿主蛋白之間結合複合物的穩定性。與宿主蛋白結合會使得病毒能易於進入宿主細胞中,當然病毒也可能會通過其它途徑感染動物宿主,基於目前的研究證據,如果病毒不能與ACE2結合形成穩定的複合物的話,其就不太可能會感染動物宿主。
研究者發現,在諸如綿羊和類人猿等動物中,這些蛋白能夠像病毒感染人類時那樣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在有些動物中研究人員並未進行感染測試,所以這或許並不能證實動物的確會被SARS-CoV-2所感染。研究人員想要看到的並不僅僅是進行實驗研究的動物,而是觀察哪些動物可能處於感染的風險,並進行進一步的監測和調查。此外,研究人員還對特定動物進行了更為詳細的結構分析,來更好地理解不同動物的感染風險是如何存在一定差異的,通過將研究結果與其它的實驗數據進行比較後,研究者設定了閾值來預測哪些動物可能存在感染風險,以及哪些動物不太可能會被感染,最後研究者發現,大多數的鳥類、魚類和爬行動物似乎沒有被感染的風險,但研究的大多數哺乳動物可能會被潛在感染。
宿主感染的細節和反應的嚴重程度遠比病毒突觸蛋白與ACE2的相互作用要複雜得多,因此後期研究人員還將繼續深入探索病毒與其它宿主病毒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研究者的發現與在活體動物中進行的實驗和報告的感染病例基本一致,他們預測了家貓、狗、水貂、獅子和老虎都可能存在感染,而且這些動物也都報告了感染病例,此外還有在實驗室研究中被感染的雪貂和獼猴。文章第一作者Su Datt Lam說道,與基於實驗室研究不同的是,研究者所設計的計算分析手段能夠自動快速運行,因此,這些方法能夠很容易地應用於未來的疾病爆發,但不幸的是,由於人類對動物自然棲息地的不斷幹擾,如今病毒爆發的案例也越來越普遍。
為了保護動物及人類免受COVID-19感染的風險,我們還需要對更多動物開展更大規模的監測,特別是寵物和農場動物,以便在病例或動物群落可控的條件下及時發現病例並進行幹預。而同樣重要的是,在與動物接觸時人類一定要採取衛生措施,從而減少疾病的接觸傳播風險。(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Lam, S.D., Bordin, N., Waman, V.P. et al. SARS-CoV-2 spike protein predicted to form complexes with host receptor protein orthologues from a broad range of mammals. Sci Rep 10, 16471 (2020). doi:10.1038/s41598-020-719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