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會被SARS-CoV-2感染嗎?其真的會傳播SARS-CoV-2病毒嗎?

2020-08-27 MedPeer

生物谷 2020-08-17

5 0

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動物在捕捉和傳播疾病方面的潛在作用,這是因為誘發COVID-19的SARS-CoV-2病毒屬於引發多種哺乳動物患病的冠狀病毒家族的成員之一。

有研究證據表明,SARS-CoV-2來源於蝙蝠,目前研究人員發現,該病毒所屬的冠狀病毒亞型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一直在蝙蝠群體中傳播擴散;因此,研究人員就想通過研究確定這種病毒是否會傳播給伴侶動物,以及是否這些動物也會出現感染症狀,或者是否其在疾病的流行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貓是英國最受歡迎的寵物,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全國各地的家庭中大約有近1000萬隻貓,當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的老虎和獅子被發現感染了SARS-CoV-2後,人們也開始對貓是否會被感染產生了疑問。此外,香港、比利時、法國等地也有零星的報告稱,在來自COVID-19患者家中的貓被檢測出SARS-CoV-2病毒陽性。那麼是否家貓群體也會以一種方式參與到了COVID-19的大流行中去呢?

早在今年5月初,研究人員就開始對貓進行研究來檢測SARS-CoV-2是否存在,很快研究人員就從英國各地貓身上採集常規呼吸道樣本來進行SARS-CoV-2的篩查,同時他們還向獸醫發乎呼籲,要求從可疑病例中獲取樣本。當篩查了數百個樣本後,研究人員最終在來自英國南部的一隻貓身上檢測到了SARS-CoV-2病毒,該貓在5月中旬進行了採樣,隨後研究結果表明,這隻貓對病毒產生了抗體,也就是說,其此前的確被SARS-CoV-2感染過,同時研究者還證實了這似乎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樣本汙染案例。

研究者指出,這隻貓或許是從其感染SARS-CoV-2的主人那裡感染了病毒,此時,世界首席獸醫官告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並向公眾發出警報。那麼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了什麼?這項研究進行時恰逢英國COVID-19疫情爆發,而研究者重點關注的是出現呼吸道症狀的貓,他們在數百名篩查對象中發現了一隻被感染的貓,也就是說,貓出現感染的情況比較少見。

雖然這隻確診的貓抑制有輕微的疾病症狀,包括流眼淚和鼻涕等,但這些症狀與貓皰疹病毒感染似乎是一致的,同時這隻貓的檢測結果也是陽性,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SARS-CoV-2會讓這隻貓生病,但幸運的是,後期這隻貓和其主人都已經完全康復了。截止到目前為止,大約有1800萬人COVID-19檢測結果為陽性,但研究人員很少發現有貓被感染的情況。

因此,現有的研究證據表明,貓似乎並未參與到COVID-19的傳播,然而,考慮到荷蘭和西班牙最近有100萬隻水貂被捕殺(懷疑其與疾病擴散有關),因此對動物的監測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貓感染SARS-CoV-2的案例中,研究者懷疑,貓科動物的感染或許只是代表了人類流行病的溢出(spill over),而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分析他們所發現的案例個體中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從而來驗證這一假設。

本文研究結果或其它研究結果,比如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支出,實驗性的貓感染或許僅僅是短暫的感染,這同時也為公眾養寵物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最後研究者指出,貓不太可能會攜帶冠狀病毒,如果有的話,其或許也並不會參與COVID-19的傳播了。

相關焦點

  • NEJM:貓可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並能夠將這種病毒傳播給...
    在兩天內,之前未受感染的三隻貓中的一隻在鼻腔拭子樣品中檢測到了這種病毒,而在六天內,所有的6隻貓都出現了病毒脫落。所有的直腸拭子樣品中都不含這種病毒。每隻貓的鼻腔內都會有SARS-CoV-2病毒脫落,持續時間長達六天。這種病毒對貓並不致命,沒有一隻貓表現出患病的跡象。所有的6隻貓最終都清除了這種病毒。Kawaoka說,「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發現--貓沒有任何症狀。」
  • 新冠病毒有多可怕?破壞正常細胞機理,「鳩佔鵲巢」榨乾最後價值
    像所有病毒一樣,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並劫持其資源和場所來製造更多病毒。從進化上講,成功的病毒可以有效逃避細胞自身的防禦機制,但並不會徹底殺死細胞,畢竟病毒需要細胞保持存活才能繁殖。人類細胞(廣義上也包括哺乳動物細胞)具有處理病毒感染的內在防禦機制。病毒進入細胞後,其遺傳物質會引發了一連串反應,導致一組稱為幹擾素(interferon)的蛋白質的產生和分泌。
  • 雪貂、貓、犬及其他家畜禽對SARS-CoV-2易感性的研究
    當地時間4月8日,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論文「Susceptibility of ferrets, cats, dogs, and different domestic animals to SARS-coronavirus-2 」。這項研究旨在弄清楚一些問題:新冠病毒會傳染給其他動物物種,從而成為感染的「蓄水池」嗎?
  • ...多種哺乳動物更易於被SARS-CoV-2感染 而魚類、鳥類和爬行動物...
    2020年10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模擬病毒感染不同動物細胞的機制後發現,很多動物或許對SARS-CoV-2都較為易感,SARS-CoV-2是引發COVID-19的病毒。
  • 治療貓冠狀病毒的抗病毒藥物對新冠也有效 毒性很小可開展臨床試驗
    「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藥物能夠有效地抑制SARS-CoV-2病毒在細胞中的複製。」 阿爾伯塔大學醫學和牙科學院的生物化學教授Joanne Lemieux說。 「這種藥物很有可能在人類身上發揮作用,因此,它將成為COVID-19患者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手段,這讓我們感到鼓舞。」
  • 中國病毒專家:新冠病毒英文名SARS-CoV-2有誤導性
    文章描述稱,在武漢,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了一場罕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爆發,世衛組織(WHO)最初將這種新病毒命名為2019-nCoV,其所引起的疾病為COVID-19。 2月11日,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組(CSG)發布聲明,建議將2019-nCoV定為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型(SARS-CoV-2)。
  • 【Nature】基因分析顯示:人類可以把冠狀病毒傳染給狗,但狗感染...
    但其他研究人員表示,寵物之間以及寵物傳染給人類的病毒傳播的可能性需要適當的調查,以此作為控制未來病毒爆發的一部分。謹慎提議  報導出被感染的香港的兩隻狗,一隻是波美拉尼亞犬,另一隻是德國牧羊犬,其他寵物也檢測出SARS-CoV-2病毒呈陽性,包括中國香港的一隻貓和美國紐約州的兩隻貓。
  • Nano Letter:細胞納米海綿顯著抑制SARS-CoV-2感染細胞!
    在實驗室實驗中,肺細胞和免疫細胞類型的納米海綿都導致SARS-CoV-2病毒以劑量依賴的方式失去了近90%的"病毒感染性"。病毒感染性是指病毒進入宿主細胞並利用其資源複製和產生額外的感染性病毒顆粒的能力。這些納米海綿不是針對病毒本身,而是用來保護被病毒入侵的健康細胞。
  • 挽救絕症貓咪的這種藥物,也能治療新冠嗎?臨床試驗即將開展
    很多養貓的人在主子得了傳腹後,抱著一絲希望去寵物診所,得到的回覆是令人心碎的「治不了」。 引起貓傳腹的也是一種冠狀病毒,被稱為FCoV。FCoV在貓群中並不罕見,大部分情況下也不會對貓的健康造成什麼影響。然而病毒擅長變異,在特定條件下,少數貓咪體內的FCoV會發生強毒性突變,影響貓的腸道,進而引發多器官衰竭並致命。
  • 揭秘感染細胞中SARS-CoV-2的全長RNA基因組的精細化結構!
    2020年7月2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由單鏈RNA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會跨越物種感染人類,目前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迅速蔓延開了,其感染人數超過了1000萬,COVID-19感染者的症狀可以從很輕到很重,包括發燒、咳嗽、咽喉痛及呼吸急促等,截至目前為止,科學家們正在不斷研究尋找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性手段,但他們對SARS-CoV
  • 柳葉刀-呼吸病學 | 通風不良的空間中的小飛沫氣溶膠與SARS-CoV-2...
    全球的醫療衛生機構都在尋找有效措施,防止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SARS-CoV-2)的社區傳播。雖然關於社區傳播影響因素的數據不多,但普遍認為SARS-CoV-2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感染者的呼吸飛沫。[1]已經證實,講話和咳嗽時產生的微小飛沫(直徑從亞微米級到接近10微米)含有病毒顆粒,[2]而且病毒可以在氣溶膠裡存活3小時並保持感染性。
  • SARS-CoV-2單一基因的上調如何導致細胞因子風暴?
    2020年7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基因表達的變化提示,預防和治療COVID-19的可能療法是基於地塞米松、骨化三醇(維生素D)和生育酚(維生素E)的聯合療法,從而破壞COVID-19炎症"惡性循環"SARS-CoV-2病毒最初具有有限的入侵能力,只攻擊細胞內的一個
  • Cell:中英科學家揭示中國廣東省SARS-CoV-2的基因組流行病學
    2020年4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中國於2019年12月30日首次報導了一種新的病毒相關疾病---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病原體是新型人類冠狀病毒SARS-CoV-2,截至2020年3月24日,全球已報告372757例確診感染,16231例死亡。
  • 病毒中間宿主會有新的「候選者」嗎?狗和穿山甲孰是孰非?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2020年的新型冠狀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但病原體可能在感染人類之前就已經傳染到了狗體內。這是真的嗎?病毒中間宿主會有新的「候選者」嗎?狗和穿山甲孰是孰非?實際上但並非所有人都同意這一猜測。一位專家表示,這項研究「有很多不足之處」,而且數據並不支持這項研究的結論。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Science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傳播風險與接觸時間和社會互動的密切程度呈正相關,並受到人口統計學和臨床因素的調節。封鎖增加了家庭和家庭中的傳播風險,而隔離減少了所有類型接觸者的風險。針對典型SARS-CoV-2患者重建的感染譜在症狀出現前達到峰值。建模結果表明,由於這種病毒的特定傳播動力學,控制SARS-CoV-2疫情需要病例隔離、接觸者隔離和人群水平幹預措施的協同作用。
  • 寵物會感染和傳播新冠病毒嗎?
    新冠病毒雖然主要都是經人傳人感染,但畢竟是從動物而來的,不少動物都能夠不具症狀地帶有病毒。而你可沒有辦法控制主子們做甚麼接觸甚麼,萬一在外面叼過蝙蝠,又或者跟患者親密接觸過,再把病毒帶回家中那豈不是要出大事了?難道真的要這樣才能讓主子出門?
  • 雄激素信號可調節SARS-CoV-2受體水平
    SARS-CoV-2受體水平,並與男性的嚴重COVID-19症狀相關。 研究人員建立了篩選策略,用於鑑定可降低人胚胎幹細胞(hESC)衍生的心臟細胞和肺類器官中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水平的藥物。對命中化合物的目標分析表明,雄激素信號是ACE2水平的關鍵調節劑。用抗雄激素藥物治療可降低ACE2表達,並保護源自hESC的肺類器官免受SARS-CoV-2感染。
  • Ad26疫苗可在倉鼠中預防重症SARS-CoV-2
    研究人員發現,倉鼠大劑量鼻內SARS-CoV-2感染會導致嚴重的臨床疾病,包括組織中病毒複製水平高、廣泛的肺炎、體重減輕和部分動物死亡。表達穩定型SARS-CoV-2突刺蛋白的腺病毒血清型26載體疫苗的單次免疫可引起結合和中和抗體反應,並防止SARS-CoV-2引起的體重減輕、肺炎和死亡。這些數據證明了針對SARS-CoV-2臨床疾病的疫苗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