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每年,到了一定季節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通體翠綠的小型樹棲蛙流進市場,其中除了一部分是華西雨蛙外,還有一部分則是中國雨蛙,兩種雨蛙長相和生活習性都差不多,但仔細看還是有一些差異存在的,這篇文章則主要講的是中國雨蛙。
關於中國雨蛙
中國雨蛙及其分布作為樹棲寵物蛙的入門級品種,中國雨蛙的野外分布極廣,在國內絕大部分地區都有種群存在,所以野外種群數量多,也導致每年流入市場的大都是野生個體,而且往往是混合著華西雨蛙一起的。
中國雨蛙的特徵中國雨蛙成體雄性體長30~33MM,雌性體長29~38MM。中國雨蛙背面呈現綠色或者草綠色,體側以及腹面呈現淺黃色,在兩眼之間越過鼻梁有一到黑色或者棕色的體紋,猶如一個黑色的眼罩,體側兩邊有著零星的黑色或者棕色斑點分布。
中國雨蛙的野外環境中國雨蛙野外一般生活在水域邊緣石縫洞穴灌木等地方,以各種昆蟲為食,有冬眠習性,每年的九或十月份進入冬眠。
中國雨蛙的飼養與管理
中國雨蛙屬於樹棲蛙類,所以在飼養環境上需要較多的立體空間,在飼養缸的長度上無甚要求,所以一般使用高箱或者高缸進行飼養。飼養箱的底層可以鋪設椰土或者雨林地表之類的墊材,在立體空間上,布置一些沉木或者杜鵑根等能夠提供攀爬的造景材料,沉木或者杜鵑根上可以綁縛一些附生類植物,比如積水鳳梨,附生蘭花等等。
中國雨蛙屬於夜行性蛙類,所以對於光線的要求並不高,燈的選擇主要以滿足缸內植物的生長為先,同時需要在缸內有足夠躲避的地方,提供給中國雨蛙躲避光線的地方。
中國雨蛙只吃活餌,在人工飼養環境下,可以以果蠅,針頭蟋蟀,櫻桃蟑螂,麵包蟲等常見的爬寵活體飼料為主,一星期餵食兩到三次,每周或者每兩周攪拌鈣粉以及維生素粉一起餵食,以補充人工環境下部分營養的缺失。
另外,中國雨蛙對環境溼度的要求較高,有條件的可以加裝雨林缸用的雨林噴頭,配合定時器定時進行噴淋,也可以自己用噴壺噴水保持溼度。
中國雨蛙的繁殖
中國雨蛙的雌雄辨別成熟的中國雨蛙,雌性個體一般要比雄性個體大上一圈,雄性中國雨蛙的咽喉部有著黑色鳴囊,而且皮膚比較鬆弛,前足第一趾有婚墊,便於交配時固定姿勢。
中國雨蛙的交配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中國雨蛙基本上都是野生個體,所以即便是成年個體,在從野外抓回來的第一年,基本上都是以養定為目的,待養定後再模擬其野外的生活環境氣候變化來刺激其交配繁殖。
在野外,中國雨蛙的交配行為一般發生在雨後,所以在人工環境下,可以用雨淋器模仿,來刺激其進行繁殖,嘗試繁殖的時候,不同於其他大多數爬寵一公配多母的情況,中國雨蛙則建議多公配一母,除了讓雄性個體互相爭鳴刺激其交配的欲望外,也為了增加交配繁殖的成功率,這麼多公的,總得有那麼一兩隻是可以成功的不是!
中國雨蛙卵的孵化以及蝌蚪的飼養中國雨蛙的卵一般產在水面或者近水的植物枝葉上,每次產卵大概有400粒左右,算是比較高產的蛙種,卵粒直徑只有一釐米的樣子,卵的發育很迅速,在正常環境下,產下的卵在24小時內就會孵化出中國雨蛙的蝌蚪。
中國雨蛙的蝌蚪建議以淺水進行飼養,可以不用過濾器,或者用一個水妖精過濾器,蝌蚪都為肉食性,一般使用紅蟲進行餵食,或者嫌紅蟲麻煩的話,一般的葷腥味比較重的觀賞魚飼料也可以用來餵食。
蝌蚪成長是先長出後肢,再長出前肢,上岸收尾,完成從蝌蚪到蛙的變態過程,整個變態過程總共大概需要小一個月的時間。
飼養蝌蚪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在長出後肢後,就要在水中準備沉木,石頭或者過濾棉等能夠放在水中且露出水面的東西,防止幼蛙沒地方上岸導致在水中溺死。
上岸的幼蛙一般要等到完全收尾也就是尾巴完全消失後才會開食,所以在尾巴還沒有消失的時候不要急著餵食,也不要擔心其會餓死,逐漸消失的尾巴給這段時期提供了足夠的營養。等完全收尾後,就可以嘗試用果蠅等活體飼料進行引誘開食了。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