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因為我們經歷罕見的疫情襲擊,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很多人這一生估計都不會忘記2020年。作為一名人力資源從業者,我仔細的觀察總結「社會停擺」狀態下的職場眾生相,也領悟到了職場的殘酷真相。可以說,這場疫情給我上了一課。
真相一:公司終究是股東(老闆)的私人財產,在面對生死危機時,老闆優先考慮的是公司的安全,而非你的職業安全。換句話說,你能在公司待多久,完全取決於老闆的一句話而已。
不少上班族存在一個錯覺:如果我認真上班,工作業績也好,那應該可以在公司安穩的呆到退休吧?然而,這次疫情下大面積的人員裁減,並不會考慮你是新員工還是老員工,也不會考慮你的工作態度好還是壞。老闆決策的唯一依據是:「我需要減少多少運營成本才可以讓公司生存下去」,在這個指導方針下,你平時所看重的忠誠度、勤奮努力看起來都是不堪一擊。
真相二:選擇部門時,最好選擇那種可以為公司創造現金流的部門。公司是複雜的組織,由多個職能板塊所構成。然而,當危機來臨時,公司優先考慮的就是保住現金流,現金流可以說是一個公司的血液。
因此,如果公司要決定裁員,那麼一些不能直接為公司創造現金流的部門,比如行政、質量管理、HR甚至財務都可能是首先被放棄的。前不久,網上流傳的CEO懟HRD的事件可以真實反應出管理層的一種心態:在危機之下,後端支撐性業務單元會變成被刁難的對象,最後據傳該公司整個人力資源體系都被裁剪了。而一線的業務團隊,即使沒有產出也要咬牙保存下來,等待市場環境好了東山再起。
真相三:線上辦公在我們的國情下會變成公司壓榨員工時間的法寶,完全沒有了上下班的時間概念,所以有條件的最好還是到現場辦公吧。
我所在的公司2月份也在搞全員線上辦公。這段時間對於我來說簡直是噩夢般的存在:粗略統計了一下,每天在電腦面前呆的時間都在10個小時以上。時間長還不是最難受的,溝通效率之低下才讓人不得不吐槽。線下辦公場景下的一些兩三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小事情,在線上辦公卻要召集好多人來開會,於是乎,各種會議成為了線上辦公的「主旋律」。結果就是大會小會不斷,然而事情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總之,線上辦公、遠程辦公要想在我國普遍推廣還真困難,因為目前的職場文化不支持。
真相四:依靠線上流量的公司或者行業會有持續的爆發,而依賴線下流量的公司或者行業前景看淡,這個邏輯是我們進行職業規劃的前提。
在這場疫情中,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嚴重衝擊。但是,有兩類公司的表現卻比較極端,一類表現的極端的好,另一類則表現得極端的悲慘。比較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線下教育行業、餐飲行業、線下的各種零售門店這段時間真心損失慘重。2月初即有報導稱國內龍頭餐飲企業西貝的現金流「僅能支撐3個月」。而北京更有連鎖性質的線下培訓機構直接宣布倒閉走人。
即便到了3月末,各地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秩序,但是仍然線下消費的信心仍沒有恢復,各地的採取了多種形式刺激活躍度,但是效果如何尚待觀察。
與之相反的是,在這三個月中,快遞物流行業、線上生鮮配送行業,線上教育培訓行業、線上娛樂行業可以說流量爆棚,迎來了空前的繁榮期,一些大型公司甚至宣稱將開放「數以萬計」的HC,這在去年是不可想像的。
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我們在規劃職業生涯時,一定要考慮到行業變化的趨勢。
end.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