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備受排擠,不要再埋頭苦幹了,學會懂得思考使你更優秀

2021-01-12 丁路遙知事

有網友問:在單位受到排擠,不讓你做什麼有價值的工作,工資照發,還有必要待下去嗎?

如果這個問題擺在疫情這個時候,我會建議你先忍一忍,等把外部形勢看明朗,分析清楚自己的內在需要以後再決策。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各位朋友參考。

一、職場上思考這類問題,不要單向思維!

我們許多人考慮這種人際關係或者工作價值的問題,思維就很簡單,要麼辭職走人,要麼熬下去,這就是一種」非黑即白「的直線式思維模式。

用這樣的思維模式來考慮重大的職業選擇問題,我覺得是很可惜的。

難道受排擠、不給你做有價值的工作,就只有辭職走人這一條通暢的道路嗎?

我想顯然不是的。

一般來說,單位受到別人的排擠和不給自己做有價值的工作,往往背後是有內在聯繫的。

比如得罪了領導,所以領導動用自己的權力來對你進行打壓,逼迫你離職。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那麼得罪了領導,是否還有挽回的可能呢?不嘗試你怎麼知道?

首先,要搞明白哪裡得罪了領導,這一事情後果嚴重不嚴重,有沒有彌補的可能性。

其次,要爭取和領導進行一次溝通,確實自己有錯在先的,可以誠懇地道歉,取得領導的諒解。

這些行動都是可以採取的,目的當然是改變自己目前被動的局面,重新贏得主動。

二、考慮自身的市場價值,是否具有脫離平臺的能力

如今的職場,其實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就是」價值關係「,很少再有穩定的平臺,只有穩定的價值。

如果你自己的能力很強,能給企業做出較大貢獻的,那麼即使在這家公司受到打壓,另外的公司也會歡迎你去加盟。

關鍵是你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強不強,能否給組織帶來價值。

要是沒有什麼價值存在感,即便你賭氣離開這家公司,其他地方想必也很難找到更好的工作,當然單純考慮受氣這個問題也許可以通過改變環境來解決。

放在疫情這個時期,我建議你做兩件事:

第一,了解目前你行業的生存狀況,有沒有出現經營上的打擊,招聘人員是否大幅萎縮;

第二,了解目前你目前的能力可以匹配到什麼樣的offer,你可以聽聽專業獵頭或HR的建議,他們對整體市場把握的敏感度更強,能給你很好的參考意見。

把上述兩個問題考慮清楚,再決定不遲。

三、辭職能否解決你目前存在的問題

很多人在工作上遇到不開心、不痛快了,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辭職,換一份新工作。

短期來說,也許的確可以解決自己的煩惱,你可以不需要再受氣,情緒上好了很多。

但是如果你自己原來存在的」冰山」下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到了新平臺上一段時間後,也許就又會爆發出來。

最直接容易理解的就是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原來你做人做事容易得罪人,難道換一個新平臺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嗎?

我想大概率還是會重複出現類似的問題,因為那不是環境造成的,而是你個人所造成的。

歸納起來說,我的建議就是辭職前先冷靜思考下,是什麼導致你遇到了目前這一尷尬的狀況,即便辭職也要想要解決問題的對策再辭職,而不是為了「逃避」的離開。滿足了情緒上的需要,卻沒有滿足職業發展上的需要。

相關焦點

  • 職場中備受排擠的你,不要再埋頭苦幹了,學會懂得思考使你更優秀
    一、為什麼會受到排擠一個人在職場中為什麼受排擠呢?這個原因可就太多了,我們總結一下,所有原因的背後其實就是這麼幾個。我們簡單說一下通常的表現。1. 太優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老祖宗都把道理告訴你了,一個人可以優秀,但是不能「太」優秀,你的「優秀」會給你的領導,你的主管,你的同事很大的壓力的,試想一下,你事事比別人做得好,讓不讓你的同事活了?
  • 正確的思考方式更有助於成功,埋頭苦幹不思考無法取得巨大成功
    在我們思考的過程中,總是有很多因素困擾著我們,比如你想終日學習,為了一個編制或者研究生而奮發圖強,但是我們又有著很多事情困擾著我們,所以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學會取捨,正確的思考往往蘊含在取捨之間,你到底要為了你的目標放棄哪些事情,這些放棄到底值不值得?
  • 只有聰明地思考,才能更好地工作,用思考代替埋頭苦幹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工作中要學會聰明地思考在努力的基礎上,工作中還需要聰明地去思考。只有聰明地思考,才能更好地工作,用思考代替埋頭苦幹。如果你一味地忙碌而沒有時間來思考少花時間和精力的方法,那是得不到事半功倍之效的。
  • 沒有思考的生活就是庸庸碌碌的重複,學會思考,而不只是埋頭苦幹
    沒有思考的生活就是庸庸碌碌的重複。學會思考,而不只是埋頭苦幹。每天給自己留點時間去梳理和總結。從更高的角度,去審視生活價值,知道自己更該做什麼,明確生活的航向。我們要學會思考,不會思考的人生一定是拖沓的,是碌碌無為的。
  • 職場人士,不但要低頭幹活,還要抬頭望天
    當然不是讓你像偵探一樣打聽別人的隱私,而是讓你學會傾聽。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別人重視自己,願意分享自己值得驕傲的部分。所以儘量不要叫錯別人的名字,有可能的話記住別人的生日。至於人性的弱點每個人都有,了解但是不要輕易去揭別人傷疤,不關己的事情少八卦,做一個別人值得信任的人。
  • 工作時受到排擠怎麼辦?聰明人用這4招,輕鬆化解職場冷暴力
    一、尋找被排擠原因在感覺到了自己受到了排擠之後,不要過於慌張和焦慮,也不要著急採取措施,我們首先要進行冷靜客觀地理性分析,了解這種排擠現象形成的原因。只有知道了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才能對症下藥地採取合適的措施,不然就只能像瞎子摸象,找不到解決問題的門徑。
  • 職場中的飯局,一環扣一環,結局你想不到,懂得的人混得不差
    職場中的飯局,一環扣一環,結局你想不到,懂得的人混得不差職場註定是一場漫長的修行,是來考驗一個人的心智和態度的東西,在裡面可以磨練自己的身殘志堅的意志,讓自己本來就不太好的身軀更加的疲憊,自己的生活本就很艱難,但是經過職場的歷練,自己就更加的艱難了。
  • 在職場中,決定你前途的是領導,想讓領導重視你,要學會這3點
    職場中就算你工作能力很強,可以給公司創造很多利益,可是如果當你的能力沒有達到公司缺少你都不行的地步,那麼你在職場中,你的前途還是由老闆說了算的。 在職場中,想要達到公司缺你不可的地步,這是很困難的,而且在職場中能達到這個地步的人也並不多。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職場決定前途的是領導。
  • 領導排擠你的3個跡象,你別再傻傻地替領導賣命,殊不知大難臨頭
    我們想在職場上有所發展,不僅要和同事搞好關係,也要顧及到與領導的距離。和領導的距離不能太近,太近容易被領導「避嫌」,有什麼好事領導反而不會偏向你;和領導的距離也不能太遠,否則你這個人沒有什麼存在感,更別談被領導重用提拔什麼的。
  • 為什麼埋頭苦幹的人當不好領導?
    最常見的是很多技術型的人才被強行放到管理崗位後,依然沉迷於技術工作,這時候就出現作為領導埋頭苦幹的情況,不去結合公司業務、經營目標來思考業務領域方向,埋頭苦幹僅僅滿足自己技術上的熱愛,最終方向錯誤,還覺得是公司不對。這就是只埋頭苦幹的問題。
  • 職場中有3類人,領導不敢怠慢、同事不敢排擠,看看有沒有你
    很多人在職場混跡十多年了,卻一直處於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況,高不成,低不就,很是尷尬。你為什麼會處於這種尷尬的局面? 究其根本,說白了你身上沒有足夠的「本錢」,所以領導也不會太重視你,甚至有些同事還時不時來排擠你,找你的麻煩。其實,職場中有3類人,領導不敢怠慢、同事不敢排擠,看看有沒有你。
  • 學會這3點,升職加薪與你更有緣
    學會這3點,升職加薪與你更有緣在職場,想要升職加薪,除了有過人的能力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懂人情世故,說得通俗點就是要學會怎麼樣去做人。有的員工進入公司後埋頭苦幹,勤勤懇懇,日以繼夜,為公司嘔心瀝血,但一兩年下來,還是在最底層。和他一起進入公司的同事,加薪的加薪,升職的升職,原因何在?很簡單,因為這個員工不懂做人,沒有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係,更沒有在領導那裡留下一個好印象。
  • 職場中,不會說話太吃虧了,一個高情商的職場高手,是怎麼說話的
    你講話時,不分輕重,直截了當的表示,會讓人覺得你為人過於隨意。俗話說得好:說話做事有條不紊是成熟的標誌之一。工作場所中,我們說話時,必須站在更高的角度,清醒地認識自己的位置,接著做適當的行動,要學會把握時機,適可而止。特別是在陌生人面前,一定不要為了顯示自己,而把你的一切都隨便告訴別人,別輕易談論別人的隱私。
  • 避免職場欺凌,小心被排擠——黑羊效應
    只是總有一些時候,大家站在自己的角度,迫不得已的選擇掛著好人的頭銜給更軟弱的人增加困苦,在心理學中將其歸納為黑羊效應。細細想想,現實生活,你是否也曾有過,覺得什麼都沒做錯,卻遭到了群體的孤立或排擠?你是否看過、聽過或參與過排擠、冷落、敵視、圍攻、欺負他人的事件,或者說你就是那個傷害他人而不自知的眾人之一? 有可能你已經陷入黑羊效應之中。
  • 職場中的「反饋效應」:別埋頭苦幹,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
    職場中的「反饋效應」:別埋頭苦幹,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反饋一詞本來是一個物理學中的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輸出電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輸入電路中,以增強或減弱輸入訊號的效應。」後來,心理學家借用這一概念,以說明學習者對學習結果的了解往往能促進自身更加努力的學習。
  • 不想再做職場工具人了?學會這3點技巧,用好你的「金剛鑽」
    不想再做職場工具人了?學會這3點技巧,用好你的「金剛鑽」我們把在公司裡面不被人關心,只是被人當成一個辦事工具的人,稱之為工具人。這些工具人他們存在的價值是被人利用與驅策。幾乎公司裡面什麼不討好的髒活累活都是他們幹,而最後的獎勵和好處都是別人領。
  • 職場「獵豹」是怎麼形成的,學會這3點,別羨慕,你也可以
    職場「獵豹」是怎麼形成的,學會這3點,別羨慕,你也可以獵豹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並且自己的捕食的速度非常的快,可以用閃電來描述它都不算過分。那是發生在動物界,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存在著這樣的人,在職場中發光發亮。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非常的迅速,並且效率還蠻高。這種獵豹型的人,做起事來就是三個字,快準狠。
  • 職場辛酸淚:老實人被欺負的3個原因,你該反省一下自己了
    這種是一個優秀的好品質,但是放在職場上,那可就不太好了。要知道,職場說白了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場所,你想在職場上混得好,你要是太善良,沒有一點心機,不會玩些套路,那麼你就註定會被其他人給欺負了。雖然說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也不可無啊。
  • 有哪些優秀的職場溝通基礎思路?
    無論你是處於什麼工作崗位,只要還需要與人相處,就免不了與人溝通。如果你想往上發展的更好,那即使不能做到善於溝通,也應該要做到溝通順暢。那在職場中,有些什麼優秀的溝通基礎思路能讓大家學會如何與人處理好關係呢?
  • 職場發展不要怕犯錯,學習更多,才能帶頭進步!越努力才越優秀!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不要犯錯。犯個錯誤,用蝴蝶效應吹下可怕的後果,成了很不能原諒的事情。犯錯意味著不專業、能力不足。感覺內疚、後悔、逃避。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人在江湖職場混,就沒有不犯錯。避免自己犯錯沒錯,但犯錯也是個經驗。理智點!哪怕你再小心翼翼,犯錯總是無可避免的。工作上的錯誤,不等同於自身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