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在單位受到排擠,不讓你做什麼有價值的工作,工資照發,還有必要待下去嗎?
如果這個問題擺在疫情這個時候,我會建議你先忍一忍,等把外部形勢看明朗,分析清楚自己的內在需要以後再決策。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說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各位朋友參考。
一、職場上思考這類問題,不要單向思維!
我們許多人考慮這種人際關係或者工作價值的問題,思維就很簡單,要麼辭職走人,要麼熬下去,這就是一種」非黑即白「的直線式思維模式。
用這樣的思維模式來考慮重大的職業選擇問題,我覺得是很可惜的。
難道受排擠、不給你做有價值的工作,就只有辭職走人這一條通暢的道路嗎?
我想顯然不是的。
一般來說,單位受到別人的排擠和不給自己做有價值的工作,往往背後是有內在聯繫的。
比如得罪了領導,所以領導動用自己的權力來對你進行打壓,逼迫你離職。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那麼得罪了領導,是否還有挽回的可能呢?不嘗試你怎麼知道?
首先,要搞明白哪裡得罪了領導,這一事情後果嚴重不嚴重,有沒有彌補的可能性。
其次,要爭取和領導進行一次溝通,確實自己有錯在先的,可以誠懇地道歉,取得領導的諒解。
這些行動都是可以採取的,目的當然是改變自己目前被動的局面,重新贏得主動。
二、考慮自身的市場價值,是否具有脫離平臺的能力
如今的職場,其實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就是」價值關係「,很少再有穩定的平臺,只有穩定的價值。
如果你自己的能力很強,能給企業做出較大貢獻的,那麼即使在這家公司受到打壓,另外的公司也會歡迎你去加盟。
關鍵是你自己的職場競爭力強不強,能否給組織帶來價值。
要是沒有什麼價值存在感,即便你賭氣離開這家公司,其他地方想必也很難找到更好的工作,當然單純考慮受氣這個問題也許可以通過改變環境來解決。
放在疫情這個時期,我建議你做兩件事:
第一,了解目前你行業的生存狀況,有沒有出現經營上的打擊,招聘人員是否大幅萎縮;
第二,了解目前你目前的能力可以匹配到什麼樣的offer,你可以聽聽專業獵頭或HR的建議,他們對整體市場把握的敏感度更強,能給你很好的參考意見。
把上述兩個問題考慮清楚,再決定不遲。
三、辭職能否解決你目前存在的問題
很多人在工作上遇到不開心、不痛快了,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辭職,換一份新工作。
短期來說,也許的確可以解決自己的煩惱,你可以不需要再受氣,情緒上好了很多。
但是如果你自己原來存在的」冰山」下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到了新平臺上一段時間後,也許就又會爆發出來。
最直接容易理解的就是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原來你做人做事容易得罪人,難道換一個新平臺就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嗎?
我想大概率還是會重複出現類似的問題,因為那不是環境造成的,而是你個人所造成的。
歸納起來說,我的建議就是辭職前先冷靜思考下,是什麼導致你遇到了目前這一尷尬的狀況,即便辭職也要想要解決問題的對策再辭職,而不是為了「逃避」的離開。滿足了情緒上的需要,卻沒有滿足職業發展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