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的「反饋效應」:別埋頭苦幹,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

2021-01-12 人生智慧全解讀

職場中的「反饋效應」:別埋頭苦幹,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

反饋一詞本來是一個物理學中的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輸出電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輸入電路中,以增強或減弱輸入訊號的效應。」後來,心理學家借用這一概念,以說明學習者對學習結果的了解往往能促進自身更加努力的學習。

反饋效應在職場中的重要啟示是: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不僅能讓領導對你放心,增加對你的信任感和支持力,也能促進自己的工作積極性。因此,身處職場,別埋頭苦幹,要及時讓領導了解你的工作進展。

來看一個職場事例:

楚瀟剛剛被升職做了部門的小主管,他心懷感激和知遇之情,便想好好管理自己僅有的兩個手下,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

果然,在楚瀟的不斷努力下,只有他們三個人的小部門為公司爭取到了不少新的業務,在楚瀟晉升主管大約半年後,部門業務提升明顯。只不過,楚瀟只管埋頭苦幹,在這半年,卻沒怎麼和領導溝通。

這一天,領導找楚瀟談話,問起了他們部門近期的工作。楚瀟就具體說了下自己的思路,他的意思是從小客戶入手,因為市場上大客戶競爭實在太激烈,先從小客戶入手,再慢慢向大客戶滲透,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然而,領導不但沒有表示認可,反而問到:「你還記得公司的銷售目標嗎?」楚瀟說:「嗯,記得。一年後,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率要達到20%。」領導聽後,鄭重其事地說道:「那麼,你們部門還是把精力放在對大客戶的開發上吧!」楚瀟忍不住說道:「可我們部門就三個個人,這半年已經把能談的大客戶差不多談完了,要繼續的話,我們還需要更多的人。否則,我們三個可能撐不住!」

沒想到領導反而開始責怪他:「那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呢?這半年來,我看到你們部門業務提升明顯,還以為有足夠潛力可以開發呢,你也一直沒有來跟我多要幾個人。是你的沉默製造了自己和同事的負擔!」

向上面案例這樣類似的事情在職場中並不少見,因為缺乏與領導的溝通,對領導的意圖理解得不全面,只顧埋頭苦幹,結果使工作發生偏差,往往勞而無功,這都是因為沒意識到「反饋效應」的重要性,沒有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

定期向領導主動匯報工作進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有兩點需要注意:其一,儘量給領導結果。既然是領導,那工作肯定都很忙,沒有多少時間聽你長篇大論。假如你的匯報過於冗長和繁雜,那就很可能會引起領導的反感,如此,就會得不償失。所以,在向領導匯報工作時,要儘量說結果,而不是去具體描述過程。其二,打破沉默,向領導匯報工作要及時。匯報工作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及時的匯報才能受到最好的反饋。所以,當你在完成一項棘手的任務或者解決了一個關鍵的疑難問題後,就最好馬上找領導匯報,如果拖延時日,那領導很可能就已經興趣缺缺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埋頭苦幹的人當不好領導?
    但對於領導而言這就是大錯特錯的,作為領導的核心職責是做正確的事,是讓團隊做正確的事,這其中就要求領導能夠識別甄別方向。最常見的是很多技術型的人才被強行放到管理崗位後,依然沉迷於技術工作,這時候就出現作為領導埋頭苦幹的情況,不去結合公司業務、經營目標來思考業務領域方向,埋頭苦幹僅僅滿足自己技術上的熱愛,最終方向錯誤,還覺得是公司不對。這就是只埋頭苦幹的問題。
  • 如何應對領導的不公正?做好這4點,華麗轉身變職場高手
    我們常說做好手頭工作,但是試問一下,職場中能夠有多人真的能夠將自己手頭工作作俏呢?因此,你在業務領域裡的業績,就是讓領導重新認識你最好的法寶。 02不要只會埋頭苦幹,工作要做到領導眼睛裡 職場中,有能力的人不在少數,但往往埋沒了自己,正是因為自己只會埋頭苦幹,沒把工作做到領導的眼裡。最後變成了給別人做嫁衣,自己還抱怨領導的不公。
  • 年終總結季:怎麼給領導匯報工作
    張小團自己很清楚自己這段時間狀態很不好,主要是對年終獎發放的苦惱,她希望有更多的獎勵,但是從團隊其他人的貢獻程度來說,其實自己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想著「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因此想找機會跟部門領導陳北北爭取一下。隨著發獎金的日子愈發臨近,張小團也顯得愈發焦慮,在北京生活成本高,自己的工資水平卻一直上不去,就盼著這次年終獎。到底應該怎麼給領導匯報工作呢?
  • 只知道埋頭苦幹,卻不會匯報工作?1分鐘說話法幫你提升溝通力
    這年頭,不少人感慨:「混職場,會做的不如會說的」。一句酸溜溜的牢騷話,也反映出現實:敗在不懂溝通上的人確實很多。我們公司車間有兩位班長,資歷和能力都不相上下,但一個是沉默寡言型,只知道埋頭苦幹;另一個八面玲瓏,經常跟主管交流,明顯這位佔便宜比較多。年終時的業績評估非常優秀,獎金拿了一大筆。職場溝通真的是這麼難的一件事嗎?有沒有啥簡單好懂溝通法則?當然有!
  • 工作不僅要幹好,更要匯報得精彩,掌握這5點,職場匯報如魚得水
    反之,如果沒有掌握匯報工作的技巧,講了半天領導還不知所云,不僅本單位的工作成績得不到領導的肯定,而且還會使領導認為匯報者工作無方,能力低下,一旦產生這種不好的印象,就很難再扭轉。向領導匯報工作,是職場員工必備技能之一。匯報工作的過程是向上反映情況的過程。
  • 職場厚黑:領導收拾人的陰招,別分辨不出還感恩戴德
    在當今社會,我們在工作中總會遇到很多事情。在公司裡,我們總是會遇到很多與工作有關的事情。每個公司都有一個領導者。如果領導不喜歡員工,就不能打罵員工。畢竟,在這樣一個社會裡,現在已經不是使用暴力的時候了。在這個時候,領導總是會選擇一些不喜歡的方式對待下屬。讓我們來談談領導者是如何使用它們的。表面上看,他們非常重視員工,但事實上,他們並不像看上去那麼重要。
  • 36氪領讀|為什麼說領導需要及時向下屬反饋?
    我們常說,作為底層員工在工作過程中需要養成定期匯報工作進度的習慣。領導在工作中所要處理的工作是十分繁雜的。如果員工沒有及時匯報進度,很可能領導也無法完全知道他到底在做什麼?都獲得了哪些成績?是否有持續保持進步狀態的潛能?然而,對於領導而言,對下屬及時反饋同樣重要。曾任職與谷歌、蘋果等網際網路公司的金·斯科特,在她的新書《絕對坦率》中提出了「絕對坦率」這一概念。
  • 職場中,怎樣的溝通才叫有效的溝通
    在職場經常會出現溝通效率低的問題。比如,領導問:這個方案時候能交上來?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回答:「還有幾個數據需要某某提供,我已經聯繫他了,但是他還沒有回覆我,然後我昨天本來想加班弄但是……」。冗長的解釋之後,卻仍然沒有回答領導的問題:什麼時候交?
  • 匯報工作的時候,懂得這三個規矩,領導會把你當成得力助手
    所以他覺得其實在大學裡選擇好的專業,也能夠讓大家在畢業以後進入更好的公司和更大的平臺發展,因為有些專業確實很難在畢業以後找到合適的工作,尤其是高薪工作更是難上加難,有些時候即便是進入公司也沒有享受更好的待遇,跟領導不知如何匯報工作,而且工作環境格外的辛苦,實際上跟那些在工廠裡工作的普通工人或者技術工人沒什麼區別。
  • 遇到不回復微信的領導,這樣應對,才能既保證工作,又不得罪領導
    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我們遇到了這樣的領導,其實可以分場景、分時間、分事項來策略性應對,減少領導不回覆信息給我們工作帶來的影響。具體來說,有這麼4個方面:1.工作時間在工作場所,儘量少用微信給領導發信息,當面匯報更為妥當。
  • 職場人士,不但要低頭幹活,還要抬頭望天
    比如可以找老闆面談,或者定期發電子郵件向老闆匯報自己的工作進程和結果,講述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績等,建議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採用最合適的方法。在跟上司匯報工作或者溝通時,一定要簡明扼要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冗長的說明或拖泥帶水的匯報都會讓上司感到不耐煩,導致結果跟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馳。
  • 又是一年結束時,年終工作匯報,打工人們這樣才算準備好!
    工作匯報是一門語言藝術,如何運用最幹練簡潔、邏輯有力的語言表達系統完整、框架明確、清晰有序的工作年終匯報,是每一個職場人士要掌握的生存技巧之一。  學會用數據說話  工作匯報中切忌出現大片的文字呈現,文字過多,一方面容易讓領導失去耐心,另一方面則顯得匯報沒有輕重點,從而彰顯出你對於自身工作的梳理不清,邏輯混亂。
  • 職場中,員工要學會避免與領導鬧彆扭,有效應對海格力斯效應
    01:職場中,員工和領導鬧彆扭,只會對自己不利。過年家裡聚會,姐姐向我說了這樣一件事:「我女兒最近不聽話,因為寫作業不認真,我批評了她,她居然和我頂嘴,而且張牙舞爪的要和我動手。她這麼不聽話,我都想錘她一頓。這真的是,不輔導作業一切安好,一輔導作業心就堵的慌。
  • 總是不能讓上司滿意,匯報工作遭狠批,五點幫你脫離苦海
    想必很多的職場人都有被領導催工作的經歷,一邊被領導追著要結果,另一方面又忙得焦頭爛額,明明工作很努力,但卻總是被批評,被吐槽,甚至不受大家待見。
  • 互助縣委巡察辦對省委巡視辦專項檢查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方案
    縣委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巡視工作方針和中央及省委有關文件精神,堅決把中央和省委關於巡察工作各項部署要求落到實處,將巡察工作列入縣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計劃,定期研究部署巡察工作,統籌謀劃和有序推進巡察工作全覆蓋;縣委巡察領導小組要切實履行組織實施責任,認真聽取匯報、研究成果運用意見建議,對巡察工作全程領導、全程指導、全程跟蹤。
  • 職場效應之:海格力斯效應、刺蝟法則、巴納姆效應
    海格力斯效應—— 一直抱怨自己的工作和領導,會讓你自己進入死胡同是什麼「海格力斯效應是一種人際互動,它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或群體之間存在的冤冤相報、致使仇恨越來越深的社會心理效應。問題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遭受過委屈,但是一味地抱怨只會讓自己陷入海格力斯效應,終有一天它會把你的路堵死,你看什麼都會覺得是老闆同事針對你,這樣的心態無疑就陷入了無休止的煩惱之中,這樣,我們怎麼可能工作的順心?
  • 《旅行青蛙》告訴職場呱的秘密:「明信片」有多重要?
    還得我主動問呢!現在浪費了人力物力,出來的產品卻完全偏離核心!最後,公司錯過了元旦推廣的時機,圓圓的獎金也泡湯了。這種事情真不少,我還見過更奇葩的:老闆談了一個大客戶,轉交給員工跟進時才發現項目早被部門老大內部叫停,但沒及時匯報給老闆,弄得這個客戶是接也做不了,放手送出去,又毀了公司的信譽。及時反饋是良好溝通的前提。
  • 職場厚黑:如何機智應對同事向領導告你的狀?
    職場厚黑:如何機智應對同事向領導告你的狀?你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有一個同事向你的領導告了黑狀,在這個時候你會怎樣做?是去找領導解釋清楚事情的狀況,還是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領導找到了你,首先我們要知道可不是所說的話,是什麼?而他所說的到底是不是事實,是他自己捏造出來的,還是你真的做了。如果說是同事捏造的,那你就跟領導主動的講清事實。如果領導沒有找你,那他一定會在這個期間重點觀察你。
  • 職場權術,解決領導問題,前途有望,很受用別不信
    在職場上,有些事情可好可壞,有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思,人也是同樣的道理,譬如同事,領導老闆等,他們既可以是職場上面的攔路虎,也可以是職場上的晉升方法,重要的是如何打好關係,若是自己在職場上跟領導的關係一直不佳,十之八九就不用考慮了,肯定就沒有什麼提拔的機會了,由此,在職場上得出這麼一個道理
  • 性格內向,見到領導就緊張?職場老人講了這3點,太實用
    職場中,常聽有人說: 我性格內向,一見到領導就緊張,不知道該說什麼,甚至有時候想躲著領導,怎麼辦呢? 其實,上下級之間有距離很正常,下屬對上級保持一定的敬畏也無可厚非,但是緊張到躲避的程度,則會對你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工作之內,你不能正常地和領導做匯報;工作之外,更無法完成和領導的非正式溝通,這些對於你的職場發展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