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市場 為何難覓"中國娃娃"?

2021-01-09 中國臺灣網

玩具市場 為何難覓"中國娃娃"?

時間:2008-07-08 13:16   來源:新華網 

  機器人頭盔、聖鬥士鎧甲、被打扮得像變形金剛的諸葛亮……近日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的玩具博覽會上,偌大的展廳內很難見到「中國娃娃」的身影,為數不多的幾個中國傳統人物形象也被打扮成「洋娃娃」。

    不少陪孩子參加展會的家長指出,不僅在玩具博覽會上難覓中國玩具的身影,現在幾乎整個玩具市場都是「洋娃娃」在唱主角。

    玩具市場難覓「中國娃娃」

    「滿眼的變形金剛、聖鬥士,想找一件帶有中國面孔的玩具都不容易」,近日,長春市第二屆玩具博覽會在國際會展中心開展,來自國內外的一百多家玩具廠商聯手上演了一部「玩具總動員」,讓小朋友們大呼過癮。然而,不少細心的家長發現,展出的數千種玩具大都長著一副洋面孔。

    在少數帶有中國面孔的玩具中,諸葛亮等人物的傳統形象還被徹底顛覆。「諸葛亮」身披聖鬥士似的盔甲,頭戴一頂機器人的頭盔,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變形金剛。參展商介紹說,這是一家日本公司設計的三國系列玩具,共包括十幾個著名的三國人物,屬於比較流行的高達機器人系列,銷售情況不錯。

    諸葛亮成了「羽扇鋼盔」的變形金剛,那麼具有中國面孔的「中國娃娃」們在哪兒呢?大部分參展家長都沒能在玩具博覽會上找到答案。

    謝超是一個狂熱的「孫悟空迷」,他已經收藏了大量孫悟空玩具。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新得到的「寶貝」:一個孫悟空造型的泥人。雖然謝超對這件玩具愛不釋手,但這件做工粗糙的玩具身上卻沒有一點「美猴王」的英姿,倒像是一個修行不夠沒有得道的「猴精」。

    「過年回家想給孩子買一個質量好的孫悟空玩具作禮物,但在上海好幾家大商店裡都沒有發現『猴哥』的身影,最後還是在蚌埠的批發市場裡找到了這個泥塑玩具」,說起這件玩具的來歷,謝超的父親十分無奈。      長春市玩具禮品商會副秘書長王興宇表示,國內玩具市場上的這種現象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紅紅火火的玩具市場上已經很難看到「中國娃娃」的身影,大半壁江山已經被「洋娃娃」佔領。

    「洋娃娃」何以受熱捧?

    「我小時候看了不少國產動畫片,但在玩具市場上卻很少看到國產動畫中的主人公形象,比如葫蘆兄弟」,在深圳一家汽車企業工作的龔璨從小就喜歡各種玩具,她從幾年前就想收藏葫蘆兄弟,卻一直沒有在市場上找到。

    「孩子整天泡在外國動畫片裡,怎麼會不喜歡那些卡通形象的玩具呢?」家住長春市的李霞告訴記者,兒子今年14歲,從小就喜歡看動畫片,《貓和老鼠》《聖鬥士星矢》《奧特曼》《變形金剛》《火影忍者》……動畫片中的主人公幾乎都被「搬」到了兒子的臥室裡。

    當被問及孩子為何對「洋娃娃」情有獨鍾時,李霞顯得很詫異,「這還用問嗎?如果他喜歡國產動畫片,也就不會買那麼多『洋娃娃』了,這幾天又對《功夫熊貓》著迷了」,李霞說現在很多孩子以擁有「洋娃娃」為驕傲,不少家長也把「洋娃娃」看作對孩子的獎勵辦法。

    「國內動漫產業鏈條不長,在相應玩具產品開發上也比較落後,大部分廠家都滿足於簡單的加工貿易,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而一些『洋娃娃』則藉助強大的動漫滲透力和高超的製作工藝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眼球。」王興宇認為,利用動畫片中深受人們喜愛的卡通形象來打造暢銷玩具歷來是國外玩具廠商的一大法寶。

    東北師範大學經濟學院的金兆懷教授表示,當前開發一款新玩具涉及美術、電子等多個領域,專業人才非常缺乏,成本動輒投入幾十萬元,一些中小玩具企業只能通過「模仿」來生存,這就大大壓縮了我國本土玩具的成長空間,「中國娃娃」越來越少也就不足為奇了。

    讓更多國產玩具走進孩子的世界

    「玩具在兒童的世界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它們是兒童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一件玩具代表的絕不單單是一件物品。」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生胡燁湜表示,孩子們會把玩具當作動漫中那個活生生的形象與之對話、遊戲。

    她分析認為,在和這些「洋娃娃」的朝夕相處中,孩子們的審美取向會發生變化,「奧特曼」「芭比娃娃」這些英雄、美麗的代名詞也會被他們理解為只有外國才有,這會削弱孩子們對自我以及本民族的認同感,從而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心與自尊心。

    金兆懷教授表示,讓玩具市場上出現更多的「中國娃娃」,必須加強玩具生產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專業人才建設、創立自主品牌、生產高端產品是我國玩具市場颳起「中國風」的必由之路。他認為,國內的玩具廠商起步階段可以製造「洋娃娃」,但必須在對外合作中不斷汲取先進技術,為生產自己的高端產品積累經驗。同時,政府方面也要加大對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力度,為自主研發的玩具廠商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胡燁湜建議,家長在給孩子購買玩具時,最好能平衡一下洋玩具和國產玩具的種類與數量,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識地為孩子選擇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比如引導他們觀看《葫蘆娃》《西遊記》等國產動畫片,向他們介紹奧運五福娃,讓更多的「中國娃娃」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從而幫助他們自覺地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宗巍 高飛)

編輯:胡珊珊

相關焦點

  • 登過報的「中國娃娃」早已長高長大,有雀斑的都成了最新潮流
    「娃娃們為何都是外國人的模樣?想買個中國娃娃咋這麼難?」2016年,一位老讀者的問題,引發了北京晚報年輕記者的思考。娃娃看似只是一種玩具,但其中蘊含著文化、設計、製造等多方面的原因。記者們刨根問底,走訪商戶、採訪家長、探尋產地、諮詢專家……2017年,記者們重訪時發現,中國娃娃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隨著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設計水準、製造工藝的進步,中外娃娃已經平分秋色。
  • 中國娃娃為何PK不過芭比娃娃? 國產動漫IP不如迪士尼
    只有5個人的設計師團隊,做一款玩具需要花費4個月時間,再加上公司剛剛創立,知名度不高,市場開拓非常困難,可兒的工作人員常常要帶著生產出來的玩具娃娃奔波於各大展會之間,以增加曝光度。公司創立之初,可兒亟需推出一款有別于洋娃娃的產品來證明自己,但擺在面前的現實是,沒有原創形象可以參考,沒有熱門IP可以蹭熱度。可兒的設計師們,為了得到一款真正屬於中國娃娃的獨特形象,進行了大規模的市場調研。
  • 牙籤弩後又現電人玩具 玩具市場如何把好安全關?
    記者走訪發現,重慶沙坪垻、南岸區、九龍坡區學校周邊的文具店都有這種電人玩具出售。  從「牙籤弩」到升級版「鋼珠弩」,再到現在的「電人玩具」,兒童玩具的殺傷力越來越大,可為何這些危險係數高、殺傷力大的兒童玩具仍一直備受追捧?兒童玩具固然需要創新,時不時推出受兒童喜愛市場追捧的產品,但行業的特殊性,又不得不考慮這個群體的使用安全。如何把好安全關無時不在地考驗著兒童玩具產業。
  • 一年後,「中國娃娃」真成了香餑餑
    去年一位老讀者反映:他想給常年在國外生活的外孫女買個中國娃娃,沒想到商場裡、網店中,金髮碧眼的洋娃娃佔領了大部分市場,想給孩子買個稱心的中國娃娃真是不容易。為此,本報記者深入調查,寫出《買個『中國娃』為何這麼難?》系列報導。時隔一年了,「中國娃」還難買嗎?市場上有沒有什麼變化?
  • 中國巧克力市場已被洋品牌瓜分 國產巧克力難覓
    記者近日走訪南京多個超市發現,國產品牌的巧克力難覓蹤影,貨架上幾乎全是好時、費列羅、德芙、雀巢和瑞士蓮這樣的洋品牌。1月初,中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食品對外宣布,2015年12月31日,將旗下金帝食品公司以6.11億元人民幣出售給中糧地產。與此同時,雀巢帶著擁有80多年歷史的奇巧巧克力進入中國市場。這一進一出,也是國內巧克力市場的真實寫照——國產品牌節節敗退,進口品牌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 時隔一年「中國娃娃」還難買嗎? 仿真古裝服飾等成新賣點
    去年一位老讀者反映:他想給常年在國外生活的外孫女買個中國娃娃,沒想到商場裡、網店中,金髮碧眼的洋娃娃佔領了大部分市場,想給孩子買個稱心的中國娃娃真是不容易。為此,本報記者深入調查,寫出《買個『中國娃』為何這麼難?》系列報導。時隔一年了,「中國娃」還難買嗎?市場上有沒有什麼變化?記者對此展開採訪。
  • 垃圾分類從娃娃學起,相關早教玩具走進武漢市場
    8月19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武漢各大商超及玩具店,發現垃圾分類的商品銷售熱潮已進入早教領域,「垃圾分類」玩具走進武漢市場。記者在徐東一家商場的禮品店鋪看到,一款垃圾分類玩具擺在了玩具銷售區的顯眼位置。該玩具包含108張標有各種垃圾的卡片、4隻塑料垃圾桶模型和一本說明書。4隻塑料垃圾桶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等四類。
  • 「中國娃娃」怎麼才能火起來?設計者:提升本土動漫產業
    中國本土研發生產的可兒娃娃受到不少消費者的歡迎。  一些曾在北京市場從事玩具銷售的經營者講述,「中國娃娃」一直都有,但是始終沒「火」起來。「這是給我印象最深的玩具。」直到90年代末趙會敏離開百貨大樓,再沒有其他的玩具能給她如此的感觸。時代的特色在那一個個排隊的凌晨顯露無遺,她腦海中留下了一張張囊中羞澀、蒼老的面容,咬著後槽牙為孩子掏出的一沓沓鈔票。  趙會敏依稀記得,與仙蒂娃娃同時代,市場上還有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娃娃」。但是,仙蒂娃娃一個能賣到100多元,民族娃娃卻只有2元多,而且銷量很少。
  • 玩具反鬥城引入香港玩具大秀,中國市場全球矚目
    玩具市場需求放緩、電商折扣帶來的壓力或許是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在這次全球性的玩具行業低迷中,中國市場是個例外 -- 崛起的中產階級、二胎政策和越來越開放的父母給了他們希望和機會。立足於家庭、親子、益智、玩樂、IP乃至教育等多重消費熱點的玩具市場,已成為最為熱門的產業之一。
  • 力壓芭比娃娃和漫威的玩具品牌,是這樣做的
    就在中國青年追逐盲盒的當口,美國的玩具消費市場也一夜之間被盲盒佔領。過去一年我們盤點了不少玩具消費品榜單,開啟美國盲盒熱潮的驚喜娃娃(L.O.L Surprise!)永遠榜上有名。在NPD統計的2019年全球13國玩具市場報告中,驚喜娃娃是銷售最好的IP/品牌,力壓芭比娃娃和漫威,延續了去年的強勢表現。2018年NPD統計的年度暢銷玩具Top10,有8款來自驚喜娃娃。
  • 寶貝玩具公司一款布藝電動娃娃玩具抽檢不合格
    4月10日消息,雲南省質監局於日前通報了兒童用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檢測結果,結果顯示,寶貝玩具有限公司一款布藝電動娃娃玩具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玩具標識和使用說明。  據了解,該款布藝電動娃娃玩具由寶貝玩具有限公司生產,產品商標未標註,規格/型號未標註,主要問題是玩具標識和使用說明(產品型號;玩具材質主要成分的名稱和含量;生產者的地址;安全警示標註;字體、字號)不合格。
  • 芭比娃娃狂銷創20年來最佳業績,這家美玩具大廠成疫...
    自2012年起,芭比娃娃在歐美市場開始面臨市場疲軟和審美畸形爭議,芭比娃娃的銷量便持續負增長,到2015年第三季度銷量甚至下跌21%。一度登頂美國玩具行業首位的美泰(MAT.US)的外界壓力也愈來愈大。從2012年到2014年,芭比娃娃的銷量下跌20%,而主要以積木玩具為主的樂高(Lego)在2014年取代了美泰成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
  • 可兒娃娃(Kurhn)中國公主系列 文成公主和親 古裝娃娃芭比娃娃...
    可兒娃娃(Kurhn)中國公主系列 文成公主和親 古裝娃娃芭比娃娃 女孩玩具 2017年09月26日 00:31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 13歲的可兒娃娃把「中國風」玩出了時尚感
    目前「可兒娃娃」的線下渠道遍及全國25個省份地區,零售網點超過4000個,打造的動畫片《東方可兒摩登學園》播放量超過3億,她的粉絲甚至因為「可兒」立志成為時裝設計師,可以說「可兒」影響了一代人。那麼,是什麼讓這個「中國娃娃」如此受歡迎?為此,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全媒體中心專訪了可兒玩具公司副總經理黃金俠女士。
  • 玩具反鬥城中國:對未來中國市場表現保持樂觀
    新冠疫情背景下,玩具反鬥城中國董事總經理諸葛民(Nicholas Green)表示,玩具反鬥城已在線上線下100%恢復經營,「我們對2020年接下來幾個月中國市場的表現持樂觀態度」。
  • 變形金剛被迫聯姻芭比娃娃 全球玩具巨頭合併暗藏中國市場玄機?
    文/財經雜壇(微信公眾號caijingzt)想像一下,年輕漂亮的芭比娃娃嫁給生猛的變形金剛,是不是最佳組合?別管家長們願不願意,分別以芭比和變形金剛為代表的美國美泰公司和孩之寶或許要成為一家人了。有意思的是,這兩家公司都有報導稱是全球最大玩具公司。近日,美國媒體報導稱,孩之寶併購美泰的談判或再次重啟。
  • 暢銷61年的芭比娃娃,竟是源自一個情趣玩具?
    芭比的原型:情趣玩具「莉莉」這位有著修長雙腿和傲人胸部的莉莉最初是低俗報紙的一位主角,被當作「情趣玩具」出售給成年男性,極具風塵意味。來源:《玩具之旅》截圖從風塵女人變成精緻女孩,這個故事的起因,是因為芭比娃娃的創始人露絲·漢德勒發現了自己的女兒芭芭拉,竟然沒有合適的女孩玩具可以玩。
  • 繪本《兔娃娃》玩具被搶了怎麼辦
    如果別人搶你的玩具不鬆手,你該怎麼辦呢?你能原諒搶玩具的小朋友,然後和他一起玩玩具嗎?
  • 玩具反鬥城瞄準中國市場,計劃未來三年迅速擴張
    玩具反鬥城表示,該擴張計劃將使中國在2021年成為其亞洲最大的市場。過去幾年間,全球玩具市場一直在緩慢下滑,但中國仍然可以看到穩定的增長,」英敏特中國零售研究總監王志遠表示。據歐睿信息諮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預計:到2022年,中國玩具市場規模可能達到622.9億美元。中國的玩具和遊戲市場零售價值在過去幾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兩位數,從2013年的200.6億美元翻了一番,至2017年,達到409億美元。
  • 國產品牌玩具靠什麼搶高端市場「會玩」才能賣得好
    來源:經濟日報我國玩具企業獲國際獎項和評比認可——國產品牌玩具靠什麼搶高端市場圖為消費者在第10屆玩博會上體驗智慧機器人玩具。 梁劍簫攝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出口國,但大都在國內外中低端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高端玩具市場仍被國外品牌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