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巧克力市場已被洋品牌瓜分 國產巧克力難覓

2021-01-08 搜狐網

資料圖

  春節臨近,巧克力的消費旺季也隨之而來。記者近日走訪南京多個超市發現,國產品牌的巧克力難覓蹤影,貨架上幾乎全是好時、費列羅、德芙、雀巢和瑞士蓮這樣的洋品牌。1月初,中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食品對外宣布,2015年12月31日,將旗下金帝食品公司以6.11億元人民幣出售給中糧地產。與此同時,雀巢帶著擁有80多年歷史的奇巧巧克力進入中國市場。這一進一出,也是國內巧克力市場的真實寫照——國產品牌節節敗退,進口品牌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國產巧克力為什麼賣不動?

  春節將至,情人節也就快來臨,對於巧克力生產商來說,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銷售季節。然而多少有些令人失望的是,各大超市賣場琳琅滿目的巧克力貨架上,幾乎是清一色的進口品牌,國產品牌的巧克力難覓蹤影。

  歐尚超市應天大街店內的年貨區,包裝精美的進口品牌巧克力禮盒格外顯眼,儘管禮盒裝的巧克力並不便宜,但消費者依然願意買單。而且歐尚超市年貨區的巧克力,幾乎清一色全是進口品牌,貨架上本土品牌的巧克力屈指可數,只有一款該超市的自有品牌巧克力。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蘇果超市應天西路店,「國產品牌的巧克力本身就不多,在品牌知名度和口味上和進口的確實有很大的差距。」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說,「前兩年我們還有一兩個國產品牌的巧克力品種賣,但銷量實在太差了,只能下架,現在消費者都不認國產品牌。」實際上,巧克力消費的季節性非常強,春節、情人節、中秋節和聖誕節這幾個重要節日,巧克力的銷量會猛增,「主要就是靠這幾個大節日帶動,平時的銷量也很一般,像夏天基本上都賣不動。」工作人員說。

  去年,英敏特公布了一份讓國產品牌巧克力「哭暈」的數據——被訪問的3000名消費者中,89.5%的用戶傾向於購買國外品牌,僅3.3%的用戶選擇國產品牌。「我實在找不到買國產品牌巧克力的理由!」平時對巧克力情有獨鐘的張小姐說,「巧克力本來就是舶來品,生產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也基本上都是進口的,本土企業確實做不過洋品牌啊。」

  中國巧克力市場已被洋品牌瓜分

  中國的巧克力市場究竟有多大?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市場巧克力的銷售額為289.5億元,2015年的統計數據尚未出爐,但業內預計銷售額將會有10%-15%的增長。但遺憾的是,這塊巨大的蛋糕基本上已經被進口品牌瓜分,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甚至不足5%。

  2014年的數據中,德芙、費列羅、好時和雀巢這幾大進口品牌,佔據了國內7成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國內品牌能躋身前十的,只有中糧金帝和江蘇梁豐,兩者市場份額加起來不足2%。媒體以此數據推算,中糧金帝和江蘇梁豐兩家年度銷售額總和僅5.2億元,而德芙的東家瑪氏公司單月銷售額便高達10.5億元。有業內人士向媒體指出:「比起糖果市場銷售額增速僅2%至3%的數字,巧克力市場超10%的增速依然充滿誘惑。」另一份統計顯示,歐洲年人均消費巧克力7千克以上,亞洲的韓國、日本平均2千克。中國人均年消費巧克力只要達到1千克,就是全球最大的巧克力市場。但目前中國每年人均巧克力的消費水平僅為200克,而英國每年人均巧克力消費為10千克,是中國的50倍之多。

  洋品牌逐步完成中國本土化布局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口品牌近年來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值得注意的是,在雀巢最新巧克力戰略之中,2011年被其收購的徐福記發揮了重要作用,奇巧將完全依賴徐福記的渠道進行銷售。不只是雀巢,對於2007年就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生產基地的好時巧克力而言,本土化也在更進一步。據消息稱,好時巧克力已於2015年的歲末將金絲猴全部收入囊中,正在對金絲猴的內部進行重新治理。作為全球第三大巧克力製造商的費列羅,也於去年9月底在杭州擁有了首個在華生產基地。

  徐福記、金絲猴已經被洋品牌收購,國產巧克力「一哥」金帝,也被出售給中糧地產。這場巧克力品牌的土洋之戰,國產品牌已經完敗。金帝的巧克力業務是否繼續,目前還不得而知。

  至此,全球排名前列的好時、費列羅、瑪氏、雀巢等外資品牌或通過收購本土企業,或通過直接建廠,完成了在中國的本土化布局。業內人士也分析稱,在未來的3-5年內,國內巧克力市場將是外資的天下。

  中國有叫得響的巧克力品牌嗎?

  金帝已出局,江蘇梁豐領軍國產品牌

  讓江蘇人聊以自慰的是,金帝出局後,國產品牌巧克力的大旗,已經被張家港的民營企業梁豐食品集團接過來。梁豐集團負責品牌宣傳的副總經理季萬蘭告訴記者,國產品牌巧克力企業並非沒有生命力了!

  根據2014年的數據,梁豐巧克力是市場份額僅次於金帝的國產品牌,這家來自張家港的民營企業,去年的產量和銷售額都有超過20%的上升。麥麗素、金莎、太陽花、麥咪這幾款產品,在國內都擁有不錯的口碑。對於國產巧克力品牌的困境,季萬蘭表示,「主要還是因為個別企業不自律,3.15期間幾家國內巧克力企業被曝光,讓消費者對自有品牌的信心進一步下降。」但她也表示,進口品牌巧克力有天然的優勢,消費者更認同洋品牌,可國產品牌巧克力並非沒有生命力,「國內消費者有自己的飲食習慣,所以我們的產品必須本土化,適合中國老百姓。作為梁豐集團來說,我們始終都把質量放在第一位,所有產品都高於國家標準。」季萬蘭說,作為一家定位於中低端市場的企業,梁豐在包裝上一直堅持平民化,「我們從來都不會過度包裝,真正做到物美價廉、貨真價實,是代可可脂的,絕不會宣傳是純可可脂。」

  實際上,在徐福記、金絲猴相繼被洋品牌收購之後,也有不少海外巨頭盯上了梁豐,但這家民營企業始終沒有在資本面前低頭。「梁豐不會賣!」季萬蘭說,「作為一家在行業內小有名氣的企業,我們並不存在任何經營危機,所以也不會輕易被併購。」拒絕外資,但梁豐並不拒絕海外合作夥伴,目前他們已經與比利時巧克力巨頭百樂嘉利寶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梁豐巧克力所使用的原料全部由百樂嘉利寶提供,而牛奶和奶粉,則是來自梁豐自己的生產線。「梁豐巧克力不一定會做大,但我們一定會把它做好、做強。」季萬蘭說。

  進口巧克力就一定是好的?

  未必!費列羅等是質量黑榜常客

  但凡有個節日,巧克力就是那個「儘管沒新意但也不會錯」的禮物,這個「不會錯」還表現在品牌上——進口品牌不會錯。事實真是如此嗎?實際上,瑪氏、費列羅等巧克力品牌一直以來是質量黑榜上的常客。

  去年3月,費列羅、好時、瑪氏3個品牌,竟同時出現在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不合格食品名單中。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信息,有26批次涉及巧克力的進境產品經檢驗不合格。其中,一批由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進口、產地為墨西哥的好時袋裝迷你巧克力,由於違規使用了維生素E,138千克產品遭銷毀處理;一批由義大利費列羅公司生產的健達牛奶夾心巧克力,進口商為上海合冠供應鏈有限公司,因標籤不合格,60千克產品遭銷毀處理。此外,一批由瑪氏公司於美國製造的牛奶巧克力豆,因標籤不合格遭銷毀處理;一批由瑪氏公司於英國製造的慶典巧克力禮盒因超過保質期,同樣遭到銷毀處理。

  業內人士透露,巧克力的運輸環節會受到天氣、環境的多重影響,溫度稍高就會導致產品出現問題,這也是進口渠道的風險所在。也正因為此,外資巧克力企業集中本土化生產的背後就是為了避免質量問題的頻發。 記者 盛文虎

http://news.sohu.com/20160201/n436516454.shtml news.sohu.com true 綜合 南京晨報 http://news.sohu.com/20160201/n436516454.shtml report 3434 資料圖春節臨近,巧克力的消費旺季也隨之而來。記者近日走訪南京多個超市發現,國產品牌的巧克力難覓蹤影,貨架上幾乎全是好時、費列羅、德芙、雀巢和瑞士蓮這樣的洋品牌。

相關焦點

  • 巧克力有了新標準 國產品牌面臨出局
    華夏經緯網7月22日訊:據華龍網報導,重慶市巧克力市場由洋品牌、合資、國產品牌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發生裂變。7月1日,國家糖果專業委員會出臺「巧克力與巧克力製品強制性標準」,給「巧克力」重新進行定義,這導致7月份之前佔據近50%市場份額的國產巧克力面臨被洋品牌和合資品牌吞噬的命運。
  • 都是巧克力,德芙和費列羅人人愛,擺在角落的國產品牌卻少有人知
    都是巧克力,德芙和費列羅人人愛,擺在角落的國產品牌卻少有人知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聖誕節,西方人的春節,國內的洋節外加情人節。聖誕節在我們這裡就和情人節是一樣一樣的,甚至比情人節還要熱鬧。很多朋友都會趕在這一天表白,求婚,領證等,總之整個氛圍都很適合做情人做的事情。
  • 外資巧克力品牌進軍中國市場 爭食消費升級紅利
    奇巧第三次捲土重來回中國  對很多80後來說,「奇巧」巧克力並不陌生,這個誕生於1935年的全球第三大巧克力品牌很早前就進入中國市場,奇巧曾在1990年代和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不過均以失敗告終,2011年奇巧徹底淡出中國市場,四年之後奇巧再度捲土重來。
  • 七夕節巧克力熱銷 本土企業仍不敵進口品牌
    ­  一組2014年的數據顯示,瑪氏、費列羅和雀巢這三大進口巧克力品牌,佔據了國內將近七成的市場份額,而國內品牌僅有金帝和江蘇梁豐躋身市場前十,兩者的市場份額合計不足2%,且在低端市場艱難掙扎。­  目前外資品牌紛紛通過收購本土企業或直接建廠等方式,加大在中國的本土化布局。那麼,在夾縫中生存的國產巧克力企業是否還有出路?
  • 粗暴複製網紅打法:巧克力賽道難跑出國貨新品牌!
    在巧克力江湖中,曾經全軍覆沒的國產品牌能否跑出新玩家? 每當我們提起巧克力時,腦海中浮現的德芙、費列羅、白色戀人、Godiva等全是海外品牌,相比之下,國產品牌尤為沉寂。但具有極強「網紅屬性」的打法是否能真的能在沉寂已久的中國本土巧克力品牌中探覓出新的價值,目前或許還是未知數。 網紅品牌可持續性待考! 雖然說去年以來,大量的新消費品牌在資本的助推下快速崛起,但這些品牌是否能持久的走出一條道,還很難說,況且曇花一現是大概率事件。
  • 世界各國的巧克力品牌,第二個最經典,第四個被誤以為是國產
    巧克力是很多人的最愛,尤其是女孩子,寧肯冒著變胖的風險,也捨不得戒掉不吃,甜甜的味道,絲滑的口感,關鍵是吃巧克力可以緩解我們的壓力,裡面的可可鹼可以是我們興奮,所以覺得壓力大或者是不開心的時候,吃上塊巧克力就會緩解很多。
  • 億滋中國全新巧克力品牌 妙卡全國範圍融情上市
    本報訊 (記者丁 瑩)10月25日,億滋中國「發現一小塊融情」妙卡巧克力品牌發布會在上海舉行。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為凸顯妙卡融情巧克力所具有的獨特柔軟細膩口感、純正的阿爾卑斯地區奶源及百年歷史,億滋中國精心打造了一個純淨、清新的阿爾卑斯世界,讓與會者人置身於中,體驗精彩的「融情之旅」。
  • 吃純脂巧克力真的不會胖嗎?吃巧克力都哪些好處?您又知道多少?
    可可豆壓碎後豆裡的可可脂流出成為稠漿狀,多用於醫療、美容等用途,剩下的可可渣再經輾制,就成了巧克力原料(可可膏),經調配與研磨,巧克力才開始有了苦甜、牛奶等口味。因為巧克力在製作過程中所加進的成分不同,也造就了它多變的面貌。
  • 苦澀的甜蜜—巧克力的「風流」史
    1847年,英國的Fry家族成功地在市場推出固體巧克力Henri Nestle(雀巢公司創始人)於1875年創製出牛奶巧克力早年的雀巢巧克力瑞士人Rodolphe Lindt(瑞士蓮品牌創始人)創造巧克力精煉技術並沿用至今▍
  • 玩具市場 為何難覓"中國娃娃"?
    玩具市場 為何難覓"中國娃娃"?    不少陪孩子參加展會的家長指出,不僅在玩具博覽會上難覓中國玩具的身影,現在幾乎整個玩具市場都是「洋娃娃」在唱主角。    玩具市場難覓「中國娃娃」     「滿眼的變形金剛、聖鬥士,想找一件帶有中國面孔的玩具都不容易」,近日,長春市第二屆玩具博覽會在國際會展中心開展,來自國內外的一百多家玩具廠商聯手上演了一部「玩具總動員」,讓小朋友們大呼過癮。然而,不少細心的家長發現,展出的數千種玩具大都長著一副洋面孔。
  • 美國巧克力,日本巧克力,中國巧克力對比,網友:這差距太明顯
    說起巧克力,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的,因為大多數的人都覺得這個巧克力不僅吃起來特別的甜蜜,而且香濃醇厚,這個口感是讓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的,尤其是在吃過這種巧克力之後,會滿口留香,所以說這個巧克力一直都是一種比較高端的食品,這個巧克力在推出之後其實也是佔據了糖果市場的一部分,在剛開始的時候是在歐美地區比較受歡迎,可是現如今在中國同樣也是大多數人都非常喜歡的。
  • 盤點那些巧克力牌子,其中這款中國牌巧克力,你肯定不知道
    巧克力,作為糖果中相對高端的產品,一直被吹捧。但是,巧克力的味道確實很好,濃鬱的可可味,絲滑的味道以及吃巧克力的感覺真的很棒。巧克力已經成為兒童交流的橋梁。您是否知道超級市場上出售的Dove巧克力實際上來自美國。進口巧克力似乎更受歡迎。然而你知道中國最著名的巧克力是什麼牌?德芙巧克力是由美國的一家跨國公司生產的。
  • 這可能是史上最全國外巧克力品牌!
    1、費列羅——義大利全球第四大巧克力製造商,並擁有一系列優質創新的產品, 費列羅巧克力(FERRERO ROCHER)更是享譽全球的著名品牌。2、德芙——美國德芙巧克力是世界最大寵物食品和休閒食品製造商美國跨國食品公司瑪氏(Mars)公司在中國推出的系列產品之一,1989年進入中國,1995年成為中國巧克力領導品牌
  • 對於巧克力,國外有費列羅、德芙,國產有什麼?國內這牌子更經典
    #巧克力#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對於巧克力,國外有費列羅、德芙,國產有什麼?國內這牌子更經典! 不知道大家對於童年的記憶是什麼味道的呢?
  • 買巧克力,只要符合「2高2低」標準,不管啥品牌,都是好巧克力
    當然價格便宜、味道甜了,但不管是散稱巧克力還是包裝巧克力品,牌子和口味繁多,就足讓人挑得眼花繚亂。 現在國內銷售的進口與國產巧克力品牌太多了,選購巧克力上也不能只看品牌,要注重查看配方表與營養成分表,買巧克力,只要符合「2高2低」標準,不管啥品牌,都是好巧克力。
  • 國內外著名的巧克力有7個,好時在名單上,其中3個來自中國
    秋冬的到來讓很多女孩開始吃巧克力,實際上,夏天是巧克力的剋星,許多喜歡吃巧克力的人更難忍受,事實上我們吃的很多巧克力都是由外國生產的,但是國產的巧克力也是眾所周知的,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國內外著名的巧克力。鴿子熟悉的第一品牌可以說。
  • 時隔九年重回中國,吉百利與「德芙們」的巧克力戰
    業內人士認為,重新回歸中國市場是因為吉百利的品牌優勢依然存在,但目前國內巧克力市場已有德芙等品牌雄踞龍頭,吉百利想要分得一杯羹,尚需在多方面下功夫。據悉,吉百利創立於1824年,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巧克力品牌之一,也是英國最大的巧克力生產商,主要生產吉百利巧克力、怡口蓮太妃糖、天寶粒粒糖、魄力口香糖、荷氏薄荷糖系列、維果C系列、使立消系列。上世紀90年代,吉百利進入中國,曾經在中國大陸建有共有兩家工廠,併購了無錫利夫糖果有限公司,產品行銷全國200多個城市。
  • 盤點7種國內外出名的巧克力,好時上榜,其中3款來自中國
    秋冬季節的到來,讓很多女孩子都開始吃起了巧克力,確實夏天簡直是巧克力的剋星,很多喜歡吃巧克力的人都比較難熬,其實我們吃的很多巧克力都是外國產的,不過國產巧克力也有很多比較出名,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盤點一下7種國內外出名的巧克力吧。
  • 為什麼國產巧克力要做代可可脂的?其實「它」不好,您一定要知道
    巧克力是以可可漿和可可脂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一種甜食。巧克力體積小,發熱多,味甜可口。吃巧克力會讓人幸福絕對不是臆想,反而有理有據。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可可脂和苯乙胺。-可可脂中含有的可可鹼是一種健康的反鎮靜成分,所以食用巧克力能提升精神、增強興奮。-苯乙胺,流傳是一種能夠使人有戀愛感覺的物質。為什麼國產巧克力要做代可可脂的?
  • 中國4大巧克力品牌,你雖然不知道?但是你肯定全吃過!
    中國4大巧克力品牌,你雖然不知道?但是你肯定全吃過!巧克力是不是有很多人都喜歡吃呢?其實是一些的女孩非常的喜歡,尤其是一些的巧克力非常適合的追女朋友,但是不知道你們是不是覺得好吃的巧克力都是進口的呢?其實咱們中國生產的巧克力也是十分厲害的, 而且是世界上也可以稱為巧克力生產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