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才能學走路?「走太早」有哪些壞處?新手媽媽須知

2021-01-09 羊駝媽媽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上學的機會是受人控制的,但讀書和實踐才是獲取知識的主要課堂,學習的權利只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任何人都剝奪不了的。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的習慣,這比任何名牌大學的校徽重要得多。——北島《城門開》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和技能。但有些家長非常心急,在寶寶半歲的時候就讓寶寶學習走路,導致孩子羅圈腿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王女士的寶寶已經13個月了,看到朋友家9個月的寶寶走得很利索,心裡很是著急,恨不得幫寶寶多走幾步。

但其實寶寶在不同階段,發育情況也因人而異。

不同年齡的寶寶,應該怎麼學走路呢?

8至10個月,可以站立寶寶年齡在8至10個月的時候,可以通過扶住其他物體進行站立,但這個時候寶寶的平衡能力還不太好,不能站立太長時間。

家長會突然發現自己的寶寶能站起來了,這個時候寶寶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動,家長需要扶住寶寶,避免寶寶摔倒磕倒。

但家長不要過於著急,拉著寶寶就往前走,這樣會損傷到寶寶的脊柱和骨骼,導致寶寶肌肉拉傷受損。

10至12個月,可以下蹲寶寶小時候的學習能力非常強,特別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當寶寶可以站立時,家長可以在寶寶面前進行下蹲的動作,為寶寶展示膝蓋能夠彎曲。

寶寶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被激起,就會想要嘗試如何讓膝蓋彎曲,並進行下蹲和站立。在這個階段寶寶可能隨時學會走路,所以家長要看住寶寶,避免寶寶突然走路,家長看管不及時,導致寶寶出現意外。

1歲,可以站穩寶寶年齡在1歲時已經能站穩,平衡能力也比較強,不會出現自己站立還搖搖晃晃的情況。但這個期間寶寶還不能自己行走,需要家長的協助,家長可以嘗試扶著寶寶走幾步,讓寶寶感受可以走路的樂趣。

因為寶寶在1歲時,脊柱和骨骼的發育比較完善,所以家長不用擔心寶寶走路會有礙健康。但也要適度,不要讓寶寶學習走路、站立太長時間,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抉擇。

13個月,可以扶著物體走路寶寶過了1周歲時,可以扶著床沿或牆壁慢慢走動,這個時候寶寶的好奇心非常強,因為剛剛學會走路,所以每天的精力非常旺盛,想要不停的走。

家長要將家裡鋒利、尖銳的物體都藏起來,避免寶寶在走路時刮碰到。同時,家裡最好有兩位家長來看護寶寶,避免寶寶在家長無意間站起走路,摔下床或打翻水杯等物體。

13個月至15個月,可以走路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學會走路的年齡也不一樣,有的寶寶智力開蒙早,不到1歲就會走,但有的寶寶發育較慢,學習走路的時間會比較長。

通常來說,寶寶在13個月至15個月時,基本上都會走路了。寶寶在這個年齡段,不用扶著物體也可以自己走路,但走路時平衡能力會比較差,搖搖晃晃走不穩,但已經達到了學會走路的程度。

寶寶學習走路時,家長會犯哪些錯誤?

過早學習走路很多家長認為寶寶學習走路越早越好,這樣說明寶寶身體健康,發育的比別的孩子好。但寶寶年齡越小,骨骼中的鈣含量少,寶寶腿部壓力過大,走路時就會導致腿部變形,出現O型腿的情況。

同時,寶寶學習走路過早,還會影響視力發育,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需要調整好聚焦才能看清, 這樣會導致寶寶的眼部疲勞,出現近視眼的情況。

爬行時間過短寶寶在學會走路之前,是需要爬行的,但是很多家長對爬行不夠重視,認為寶寶不用爬太長時間。

其實寶寶爬行,是成長必經的重要過程。寶寶在爬行時,四肢和肌肉都會得到鍛鍊,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也會得到發展。

如果寶寶爬行時間短,那麼在學習走路時,就很容易出現摔倒的情況。寶寶的情緒也會變得焦慮,注意力不集中,出現很多的問題。

寶寶在學習走路時,需要注意哪些?

走路姿勢要正確寶寶在小時候四肢發育還不是很完善,腿部發育有限,學習走路時姿勢會出現不正確的情況,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家長需要調整好寶寶正確的走路姿勢。

很多孩子走路內八字,就是因為小時候學習走路的姿勢不正確,如果走路腳部的中心偏向腳部內側,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剛開始的時候寶寶控制不好腳底部的肌肉,練習好走路後,這種情況會慢慢消失。

學步車要慎用寶寶在學習走路的階段,很多家長會給寶寶買學步車,認為這樣會利於寶寶學習走路,學習效率更高。

但寶寶在使用學步車的時候,重心不穩,很容易導致學步車翻盤,壓到寶寶的身上,這樣對寶寶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影響。

不僅會傷害寶寶的肌肉,還會讓寶寶對走路產生恐懼牴觸的心理。這樣寶寶想要學會走路就難上加難,需要的時間也會更長。

寶寶的鞋子不能太軟寶寶在學習走路時需要穿鞋,鞋子的軟硬程度要選好,不能太軟,否則寶寶的腳步無法掌握平衡,很容易摔倒。

如果寶寶穿不慣鞋子,家長可以給寶寶穿帶有防滑顆粒珠子的襪子,這樣寶寶會更容易適應。

在穿著上,也不要給寶寶穿背帶褲,寶寶學習走路的階段,要穿衣服和褲子分開的服裝,這樣更方便寶寶活動四肢。

羊駝媽媽結語:

寶寶學習走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家長也不要著急,可以用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努力向前爬。

同時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期間,營養也非常重要,要多吃乳製品,保證骨骼的成分發育和健康。只有一步一步,才會讓寶寶發育的更好,成長的更健康,將來也不會出現後遺症。

你家寶寶幾個月開始走路的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一起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育兒小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學走路」該穿什麼鞋?硬底好還是軟底好?新手媽媽須知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很多新手媽媽看到小區裡其他同齡寶寶開始走路,心裡總是很著急,感覺自己的寶寶也到年齡了,為什麼還不會走?但其實由於每個寶寶有個體差異,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機是10個月左右,但推後2個月也是正常現象,所以家長不需要過分擔心。
  • 寶寶什麼時候能夠學會走路?這件事不要心急,太早學走路危害大
    有一次,小朵帶著寶寶去醫院做體檢,當醫生發現寶寶會走路之後,問小朵寶寶多大了,寶寶說剛滿八個月。小朵原本以為醫生會誇讚寶寶,沒想到醫生卻把小朵批評了一頓。醫生說,不應該讓寶寶太早學走路,不然會影響身高發育,還可能會導致雙腿變形,出現「O型腿」。
  • 寶寶早點還是晚點走路,還是很有講究的,媽媽們都了解嗎?
    因為要照顧兩個孩子,所以從了解孩子這種生物的角度他,她可能比我們這些只生一個的媽媽更有發言權。當然,這也是我的個人想法,事實上是不是真的又是這樣的呢。就拿走路來說吧,老大學走路就特別早,可老二卻遲遲學不會走路。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推薦這一套新手媽媽必備的育兒書,很多父母都說很有用。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
    寶寶學走路的好處一些父母認為爬行對於嬰兒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注意創造條件讓寶寶早點學爬和多爬,甚至覺得不會爬就直接走也沒關係,其實這對寶寶來說是其成長路上的一大遺憾。1.改善平衡與協調功能爬行時,嬰兒必須抬起頭和脖子,將胸部和腹部抬離地面,並使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
  • 寶寶幾個月可以學站立?
    導讀:在小寶寶的個人成長中,每一個小變化都會讓媽媽們感覺到欣喜若狂,但最希望的就是自家的小寶寶能夠快點學會站立走路。而小編最近也發現,似乎很多小寶寶都有一些超長發揮的情況,五六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自己穩穩噹噹地站起來。
  • 寶寶一歲了,怎麼教他學走路呢?
    民間有一句話叫做:三翻六坐八爬九扶立周會走,但很少有寶寶能在這麼準確的時間裡學會這些能力,大部分寶寶學走路都是在9~18個月之間,每個寶寶的個人情況不同,有的寶寶在九個月左右就可能要學著走路了,但也有的孩子在將近一歲半左右才開始學會走路,所以孩子學走路和學說話一樣,有的孩子走的早,有的孩子走得晚,因此家長們都不要過於擔憂。
  • 寶寶什麼時候學站立最好?過早過晚都不合適,聽聽醫生怎麼說
    就拿孩子站立來說吧,很多醫生都表示過,過早過晚都不合適,過早寶寶的發育不充分,過晚寶寶對走路的好奇心下降,不願走路,所以家長要重視。案例:小言就是一位新手媽媽,寶寶滿打滿算差不多也10個月了,眼看鄰居家比她兒子還小2個月的寶寶都會站一會了,自家孩子還只會隨便亂爬,沒有半點要走的跡象,所以不免有些擔心是不是自己哪裡疏忽了。
  • 牽著寶寶學走路,不僅費力對寶寶還不好,想正確學走路這點很重要
    牽著寶寶學走路並不好寶媽在教寶寶走路的手都會在寶寶前面,雙手牽著、扶著寶寶帶著向前走,這樣方法看似很簡單,也很有用,但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知道,這樣彎著腰真的很累。然而除了腰酸背痛的辛苦,很多寶媽並不知道,牽著寶寶學走路,對寶寶來說也不好,可是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
  • 寶寶幾個月翻身幾個月長牙最健康?新手媽媽注意事項,你知道嗎?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最近有讀者在後臺發來私信:我家寶寶五個月翻身還翻不利索,朋友家三個月的翻得可麻溜了,這是什麼情況啊?我家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哪裡有問題?俗話說「三躺六坐八爬」,寶寶在各個階段應該會什麼,不僅代表身體的發育情況,也能看出他們的身體有沒有異常。有些寶媽很擔心,如果孩子到年齡了,卻不會這個階段應該會的,是不是代表孩子不健康呢?其實大家不用太擔心。寶寶幾個月會翻身代表最健康?新手媽媽注意啦!
  • 寶寶學走路,媽媽累彎腰?自從用上學步帶,媽媽真的輕鬆不少!
    因為個體化差異較大,每一個寶寶會走路的時間都不太精確,但通常都會在10~15個月之間學會走路。約25%的兒童在10個月時能扶著床走;約75%的兒童在12個月的時候,能自己獨立走幾步;約95%的兒童在15個月的時候,可以自己來回走很多步。太早學走路,和太晚不會走路都不行!
  • 為啥有的寶寶走路時間晚?孩子學習走路階段,家長們要做好這4點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寶媽們的生活可以說就完全圍繞孩子進行了。如果一個小區裡有好幾個跟自家孩子差不多大的寶寶,那這幾個媽媽可有話聊了。 而且聊的話題無關乎都是孩子,有時候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才9個多月就學會走路了,但自己家的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走,寶媽們心裏面別提多著急了。
  • 別牽著寶寶的手學走路,累人還傷寶寶!正確的學走路方式是這樣
    因為這種扶寶寶胳肢窩、牽著寶寶手臂,讓寶寶學走路的方式,不僅對寶媽們的腰部帶來傷害,也會讓寶寶在學走路的初期得不到很正確的引導,對於大人而言簡直就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有些寶媽會很疑惑,明明就是扶著寶寶在引導他一步一步試著學走路的,怎麼就不是正確的引導啦?扶著或者牽著寶寶學走路,會限制寶寶身體的自主成長發育能力,同時也會給寶寶帶來困擾。
  • 寶寶不到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可能害了娃,學走路要注意這4點
    只能說寶寶走路太早,很有可能害了娃。03學走路要注意哪些?1、避免過早學走路有的父母對寶寶的發育特別心急,總是希望寶寶能夠處處領先。2、拒絕用學步車學步車雖然對寶寶的走路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由於它的設計原因,寶寶在裡面站著的時候,腳是自然墊起的。如果寶寶總是踮著腳走路,那麼當他們離開學步車,真正學走路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出現重心前移、經常摔倒的情況,而且他們又不善於保護頭部,所以危險性還是很高的。
  • 這3種運動,孩子不能太早接觸,可能影響身體發育,家長要知道
    文|羊駝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胎兒時期就已經開始胎教,然後給孩子列出一系列需要學的東西。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能同時擁有高智商和好身體,這樣貌似就更容易成功一些。
  • 為什麼寶寶喜歡光腳走路?媽媽先別急著阻止,其實並非壞事
    一看到這種場景,家裡人就非常就行,畢竟,光著腳丫在冰涼的地板上走來走去,看上去就冷,也確實容易感冒。特別是當婆婆或奶奶帶孩子時,他們總喜歡按照傳統的方式讓孩子穿很多,生怕孩子凍著,如果他們看到自己的孫子孫女不穿襪子,那可能會每天都很憂愁,時時刻刻掛在嘴邊,對孩子是又哄又抱,才能把襪子給穿上去,但是這些寶寶都皮得很,趁著他們不注意,就又把襪子踢掉,然後又歡快地走開了。
  • 別再牽著孩子手學走路,費力不討好
    90% 的爸爸媽媽也都這樣牽著娃學過走路吧?但這種我們一直以為正確的幫助寶寶學走路的方式,不但對大人的腰不好,對寶寶其實也不好哦。丁香媽媽請來了史春梅老師,給大家詳細說明下,為什麼牽著走對孩子不好,怎樣才是正確的學步方式。
  • 寶寶幾個月站著,才不會影響將來骨骼發育?很多媽媽都不知道
    有位媽媽說:「我寶7個月了,能扶著床欄杆站起來了,是不是太早了?每次他站起來,我都要把他放下,讓他坐著玩。寶寶太調皮,底子坐不住,就情願站起來。我現在無比憂慮,這麼早會站立傷到骨骼怎麼辦呢?」還有一位媽媽說:「我寶都1周歲了,還不會站著,更不用說走了!看著身邊比他小的寶寶都會走了,我想練練,可扶著他站一瞬間,他兩腿一彎就坐下了,不情願站啊!有白叟說,練練就好了!真的是那樣嗎?」
  • 寶寶學走路有3大信號,爸媽心裡要有數,早做好準備避免「踩坑」
    孩子學走路一般都是有一個過程的:家長扶著寶寶的雙手,寶寶能夠邁步;寶寶自己扶著欄杆可以自己走來走去;扶著寶寶的一隻手寶寶自己能走;寶寶自己能獨立走一到兩步;寶寶能獨立走幾步;寶寶學會走路。雪碧大約在8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扒著沙發站起來,並且能扒著沙發走兩步,於是就一直保持這個狀態,一直到滿歲後,才開始學站立,並且在短短的兩天時間內,就完成了獨立站著,並且不用人扶獨自買上兩步,從雪碧的表情上,我能看出來,對於能走路這件事,雪碧非常的自豪。寶寶走路太早對寶寶有影響嗎?
  • 1歲娃「學走路」竟走成了腦損傷!寶寶摔倒後,這三件事千萬別做錯!
    南陽一名1歲4個月的寶寶樂樂,因學走路時多次摔倒,導致腦損傷。樂樂正處於初學步階段,所以常常站不穩,走不順。在某一天樂樂學步時,一天內摔了4次。寶寶會走得太早好不好?但是,如果是人為地希望寶寶儘早學會走路,因而在寶寶沒有自主意願走路的時候,就幫寶寶練習,那麼這樣做對寶寶的發育是沒有好處可言的。因為過早幫寶寶「學」坐、站、走,會對脊柱、下肢造成負重和損傷!
  • 過早的讓寶寶學習站立和走路有什麼危害?
    相信很多家長都做過這個動作:雙手夾在寶寶的腋窩處,把寶寶架起來,讓TA在爸爸媽媽的腿上站立或是被動跳動,覺得這樣有利於加強寶寶的腿部力量,可以讓寶寶更快學會站立,但是如果寶寶還不足8個月,就請不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