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海缸裡長藻的時候,乘風破浪的垃圾藻類,總會不經意間的出來拍一拍你,提醒你該清理他們了。可是垃圾藻類是怎麼產生的呢,又為什麼產生呢?
那麼什麼是藻類呢?藻類作為生態鏈中的一部分,承擔著重要的作用,這種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二氧化碳和營養物質將其轉化為碳水化合物與氧氣的植物,同時作為生態鏈的底層,還能給作為食物提供給生物,所以,藻類就是海缸內生態鏈的基礎。在加上其生命力頑強,所以也是海缸生態系統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風向標。
首先講褐藻,是海缸中最常見的低等藻,它是硅藻的一種,除了褐色,同時可能呈現為黃色和綠色,鼻涕狀,水中腥味很重,常覆蓋在活石或缸壁,一般投放魚糧就會產生,因為水中的氮磷比例不平衡就會導致褐藻的產生,基本上我們是無法控制褐藻0產生的,只能平時儘量清理乾淨,同時注意換水時用RO機過濾出的水即可。
這裡要加一個小知識點,氮磷不平衡的狀態下會產生的不僅僅是褐藻,同時還會產生另一種跟褐藻一樣是褐色的藻類,叫甲藻。不過他們還是很好區分的甲藻拉絲,褐藻不拉絲。甲藻在水中非常飄逸,有時候還會覆蓋在珊瑚身上。
其次講藍藻,它也叫藍綠藻或藍細胞,也是由於水質惡化,氮磷不平衡所產生,它會像膜一樣糊在缸裡底砂、缸壁或者管件上。
同藍藻一樣是一層膜一樣糊在底砂上的,但卻是紅色的,就是紅泥藻了,俗稱紅泥,它屬於藍綠藻的其中一類,它的產生是由於有機物過於豐富,並不是因為光照和水的問題所產生的。
還有幾種藻可以集中講一下,就是綠毛藻和紅毛藻,長得跟草一樣,而且很難清除,一般長這種藻的原因是由於有機物和無機物同時超標,而且有較強的光照直射,是最容易產生的。一般來說氮磷偏高便容易產生綠毛藻,而紅毛藻是由於雜質偏高的時候爆發。
而控制這些藻類呢,給大家幾個日常維護就能控制垃圾藻類產生的小技巧吧。
第一是過濾系統是否會匹配目前的水體,如果過濾系統負載不了目前的水體,會導致每次循環過濾都會有部分雜質和有機物無法濾出,而後又循回我們的主缸。
第二要定期清理或者更換過濾材料,有些濾袋可能到不了換水周期就被堵得失去過濾作用了,所以要定期清理更換濾材。
第三是堅持換水的周期和量,特別是在發現有藻的時候要加強換水,類似於紅毛藻這一類都是由於換水不夠,容易產生。
第四是光照要適度,不要過強,但是在發現缸裡出現藻類的時候,不要停止光照,將光照稍微降低就好,壓制住藻類,然後一波帶走。
第五是控制魚糧餵量,不要餵的過多,因為過多的魚糧會殘餘在缸底分解出過多的營養鹽,導致水裡氮磷不平衡,有機物過多。而且吃的多拉的多啊,你想想那麼多排洩物,水能不肥嗎?
第六定期刮一刮藻,刮乾淨了,我們欣賞起來也開心,是吧。
只要定期維護,就能夠讓你的海缸一直美美的保持下去,其實這些做起來也很快的,看起來多,其實做完也就十來分鐘,不要擔心麻煩,因為一個好看的海缸給你的回報是遠遠超出這個小麻煩的~~~
智海海洋
送你一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