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格高考作文從寫好深刻段開始——以《新聞周刊》速記時評為例子

2020-12-05 語文芬享

(尊敬的讀者:這是我上個月面向高三全級直播的一個原創課件。請每一位摘錄轉發的朋友,備註轉載自百家號「語文芬享」。)

千古文章意為高, 高分作文段深刻。

考慮到高三12和15班同學們的速記時評集中(《新聞周刊》2020年1月18期)寫了湯春花\程騰峰\敖忠芳\消防通道被堵塞的新聞事件。本節作文課,重點集中這幾例的新聞事件,主講如何把新聞速記轉化為見解深刻,結構清晰的深刻語段。

圖片來自往屆學生

一、觀念上要有「大格局觀」

還記得上學期,我問的一個問題?「下雨天,應不應該打外賣」?當時12和15班最打動我的回答是:不能打,因為下雨天,路滑,送外賣的小哥,可能會發生意外。(12班貢嘎)

芬芬點評:這位孩子能心懷他人站在弱勢群體的角度,很好。你面對的命題專家,是肩負家國使命的命題者。四十年的高考作文題,都離不開:個人與他人、與社會、與制度、與文化、與人類命運的終極思考。所以,你的文章怎麼就能缺少「大格局觀」呢?

圖片來自往屆學生

學生原創文01--

《堅守信念,初心依然》——2020屆高三12班羅秀婷

人生很短,如雪泥鴻爪,匆匆幾十載而已;人生很長,長到可以容許你實現千百個夢想,我們常常將堅守信念和不忘初心掛在嘴邊,然而有多少人在垂垂老矣,回顧自己的一生時,能夠初心不變?(分論點)江蘇省人民醫院的醫生敖忠芳有著92歲高齡依然能夠堅守一線,成為人們心中的『明星』,使她堅持下去的信念來源於她的愛崗敬業,醫者仁心。(上位中心句)她保持著一顆初心,她說:」救活一個人等於救活一個家庭」,敖忠芳這句話和這舉動給不少醫生做榜樣,堅守著最初的救死扶傷的信念,希望社會上能有更多的『敖忠芳』醫生,不要讓最初的初心變質 (238字)

學生原創文02——

《積微而成大事》——2020屆高三12班陳思琪

人處浮華時代,懂得靜心沉澱自己,尋求和積累一些屬於自己的精神財富,實在不易。深知責任所在,所以用心積起經驗。程騰峰冬夜裡聽見巨響箭步下樓,開「火」車滅「火」車,等救火結束才發現自己已經快凍得站不住了。然而他能不顧危險並迅速作出反應,拿起路邊消防栓進行救火,離不開他身處巡特警大隊11年所積累的經驗和對這份職業的使命感。深知實現夢想之艱,所以毫不鬆懈的矣進宏在今年的CBA全明星扣籃大賽中以「草根明星」的身份斬獲冠軍,因為熱愛,願意日積月累千錘百鍊,當夢想照進現實,足以證明荀子所言的「財物貨寶以大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積微者速成」。(263字)

芬芬點評:當多數同學為本期《新聞周刊》人物感動不已,卻止步於「責任」、奉獻這些詞時,陳思琪同學和羅秀婷同學能把責任上升到使命和信念。有「大格局觀」。什麼是責任?責任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情。 使命, ,是一種對待自身及民族、國家利益的態度和責任感。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上,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和理想所抱的堅定不移的觀念和真誠信服與堅決執行的態度。而且能化用名句,增強氣勢,很好。

圖片來自往屆學生

二、思維立意深刻的方法

1、人格提煉法

——正面的,看其是否存在誠實、善良、寬厚、無私、奉獻等高尚品質;

——反面的,看其是否存在虛假、自私、嫉妒、狠毒、反社會人格等人格缺陷。

原稿三:程騰峰在寒冷夜晚中身著短袖奮不顧身駕駛著火的車輛,只為保護小區內住戶的安全;敖忠芳92歲高齡但她仍然堅守在醫療崗位的一線,只為挽救更多的生命。在程騰峰與敖忠芳他們自己的眼裡,可能都覺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但實際上他們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而日復一日的在崗位上堅持,是他們在成為英雄的前提。

因為程騰峰11年的巡特警的工作經歷,使他能夠冷靜的在寒冬中處理危機現場。因為敖忠芳行醫六十年的經驗與堅持學習先進醫學知識,使她能夠治癒許多病人並在92歲時依然在崗位上發光發熱。

因為日復一日的堅持,他們能夠在人們需要他們的時候挺身而出。因為日復一日堅持,他們能夠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2020屆12班羅景元原創,字數280)

羅景元同學的最後段落的觀點句怎麼用人格提煉法升格?

圖片來自往屆學生

芬芬示範修改:使命在前,格局乃大

芸芸眾生,為衣食住行,慢熬風花,細燉雪月;能在平凡中做出不凡者,通常在為人父母妻兒的責任外更有了為他人、為集體的使命感。湯春花,嫻熟分揀乾濕垃圾,只為了讓旅客有更優美的環境,任勞任怨來自她的職業使命感;程騰峰在寒冷夜晚中奮不顧身駕駛著火車輛,只為保護小區住戶的安全,而那危難之際的冷靜來自他11年的巡特警經歷和警察的崇高使命感;敖忠芳92歲高齡仍堅守在一線崗位,只為挽救更多人的生命,那份堅持來自她行醫六十年的經驗以及醫者仁心的使命感。一個有使命感的人,會從他人、集體和未來的角度思考問題,也發自內心熱愛工作和生活,不怕承擔責任,不計得失,勇於擔當。(276字)(芬芬老師示範修改)

2.原因剖析法

《新聞周刊》暴露的社會問題,你可以怎麼思考?

1、個人品行

2、家庭環境(影響)

3、教育和工作環境(影響)

4、社會風氣(制度、文化)

5、時代背景

來自我的學生李慧莉同學原稿

2019年全年火災次數有所下降,是近年來火災次數最少的一年。而在去年12月初,瀋陽高層居民樓發生火災,令人揪心。救援時,消防通道被私家車擠佔,小區內甚至設有石柱障礙物,給消防員帶來極大不便。好在消防員訓練有素,很快便想到了解決方法,最終無人員傷亡。

對於車主們來說,原來不能停車的地方,因為常年沒有及時制止,終於成為車主們默認的車位,對於物業來說,設置通道障礙有助於管理……而這些,就……浪費了寶貴的救援時間。

擋路的私家車,挪動困難的人為障礙……這些平日裡已經見怪不怪的細枝末節,就是消防通道這條生命線,如今所處的真實境地,而這背後,彌補監管缺位,落實物業的維護職責,提升民眾的消防意識,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278字。2020屆高三15班 李慧莉)

請用原因剖析法一起修改

給消防通道留個道,做火災的「終結者」

2019年12月2日晚,遼寧瀋陽市渾南區SR國際新城住宅樓起火。由於離樓體最近的消防通道被車輛堵塞,未能在初期控制火情,火苗快速竄到樓頂。此類擁堵消防通道的現象層出不窮。(概述新聞)危急時刻,救援可謂爭分奪秒,該如何與死神搶時間?給生命留通道,你們皆有責。首先,我認為,作為個體:

作為物業管理部門:

相關法律法規:

執法部門:

圖片來自往屆學生

芬芬示範二: 給消防通道留個道,做火災的「終結者」

2019年遼寧瀋陽市渾南區SR國際新城住宅樓起火。由於離樓體最近的消防通道被車輛堵塞,未能在初期控制火情,火苗快速竄到樓頂。此類擁堵消防通道的現象層出不窮。(概述新聞)危急時刻,救援可謂爭分奪秒,該如何與死神搶時間?給生命留通道,你們皆有責。首先,我認為:

作為個體:對消防通道抱有敬畏之心,謹記唇亡齒寒的道理,嚴格自律不佔道;

作為物業管理部門:加強消防通道宣傳教育,讓居民從根本上認識到消防通道的重要性,打破僥倖心理,參與到消防通道暢通的保障工作中;

相關法律法規:立法,採取高額罰款和刑罰,提高違規成本,形成震懾力;

執法部門:多部門聯動,限期整改各地消防通道,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圖片來自往屆學生

3、辯證思考法

一是:一分為二的觀點(正面有反面,有主流有支流,有成績有問題,有長處有短處等)

二是:用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運動、變化的眼光)

圖片來自往屆學生

老師,如果我想不到這麼深刻,怎麼辦?不妨:「立意不高,文採替補」。

三、可以用點例排比的方法把段落寫得深刻有氣勢。

概念引入:

什麼是點例?點例是與繁例相對而言的。繁例是敘述較為詳盡,所用文字較多的例證,點例是敘述較為簡略,所用文字極少的例證。運用繁例,一般一段只用一例;運用點例,一段可以連續使用三至五個相關的事例。巧用點例,繁點結合易於釀造佳篇,使文章顯得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蘊深刻、文採斐然。

注意兩個問題:一事例的相關性、二語言句式的相似

【學生範文】2020屆高三15班李慧莉

責任是什麼?責任是邊境巡邏戰士杜富強四年巡邏西藏邊境守護國土的矢志不渝;責任是高鐵司機女孩金婉鑫三年駕駛列車服務乘客的堅守初心;責任是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十年早出晚歸建設橋梁的兢兢業業;責任是天眼之父南仁東數十年夙興夜寐科研興國的盪氣迴腸。責任,有小也有大,而正是我們千千萬萬華夏子女的千千萬萬大大小小的責任織就了現在的中國。魯迅曾言:「人既發揚踔chuō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時代的浪潮來臨,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興邦的重任,作為青少年,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負起興邦的重任。

圖片來自往屆學生

芬芬修改示範三 奉獻的背後來自堅持的力量

歌德曾說:「回報等於等價的付出」。每一個平凡人走向英雄,無私奉獻的背後離不開常年堅持的力量。(觀點句)程騰峰能在寒冷夜晚奮不顧身駕駛著火的車輛遠離小區,卓越的危機處理能力的背後,是11年巡特警工作的堅持訓練;敖忠芳92歲高齡仍堅守一線崗位,德才兼備的背後,離不開行醫六十年的經驗和學習先進醫學知識的堅持;《中國機長》面對兩萬米高空駕駛艙爆窗後,頂著零下40度的寒冰,閉著眼睛駕駛飛機並安全著陸,離不開機長劉傳健常年頂著嚴寒,身著短褲背心,每天跑上萬米的堅持。(點例排比)是的,沒有人一夜之間,從普通人變成救人於危難的「蜘蛛俠」。每一個成功故事的背後,都離不開不懼風雨的堅持不懈。(總結句)(字數280)(芬芬老師修改)

圖片來自我拍攝

每一個甜美入睡的夜晚, 只因在「從不辜負奮鬥」的青春時光裡,有語文的美好相伴, 歲月靜好,我心如初,愛語文。 ——芬芬 2020年2月15日主講

相關焦點

  • 自我揭秘:昨天的高考作文是怎麼寫出來的
    01昨天高考作文題目出來,我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寫了一下全國一卷的高考作文。我在留言裡也說了,下水寫高考作文這件事,本來就是費力不討好——寫好了不易,寫砸了丟人。我之所以還是寫了,其中一個原因是,我想說一下考場作文的技巧。現在那篇作文在全平臺的閱讀量早就超過了10萬+。
  • 時評熱點||「高鐵霸座」入作文題應該怎麼寫?時評素材/解析/範文都...
    原標題:時評熱點||「高鐵霸座」入作文題應該怎麼寫?時評素材/解析/範文都在這裡了! 不久前,高鐵霸座事件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吃瓜群眾們看熱鬧看得不亦樂乎。 但是作為學生的你,有沒有想過要是作文題讓你寫一篇關於此事件的文章,該怎麼寫呢?
  • 2015高考作文慎寫「古文體」
    「從1999年開始,江蘇高考作文開始鼓勵創新,所以我當年寫的古白話文也不算是冒險的嘗試。」5月5日,曾引起全國廣泛關注、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十三中校友蔣昕捷重返母校,給師弟師妹們做講座。對於高中生最關心的怎樣寫高考作文的問題,蔣昕捷建議,不妨多研究近幾年的高考優秀作文,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創新。
  • 高中作文素材積累丨50段高考「滿分作文」經典語段
    作文作為語文的半壁江山,一直是學生們的一大難題,高考作文,既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正所謂"得作文者得天下"。因此,學生要使作文出彩得高分,就要用對方法,在寫作文的過程中找尋方法,不斷歸納改進,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讓自己的作文不再平淡無味。
  • 高考作文七宗"最"_網易新聞
    做好你現在手頭上的事 不要三心二意 重要的事一直都會有 但人只有一個 放棄現在開始進行的事而去做所謂更重要的事最終將一事無成... 2012山東高考作文題目為材料作文:「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注,猛力向前,應付世界進步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則終有最後成功之一日。
  • 一提寫作文就犯愁,老師說:想寫好作文,必須從「抄作文」開始
    從小學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到高考寫八百字的議論文,再到上大學上萬字的畢業論文,不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都有一段「寫作血淚史」。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本精選的《日記周記》,沒想到這本書成為了我寫作之路的啟蒙書籍。爸爸給我買那本書時我才二年級,有些字還不能認全,那本書恰巧又沒有注音,但是爸爸還是讓我時不時翻開看一看。
  • 備戰2021|時評寫作快速入門:主體四步走與結構六層次
    時評寫作快速入門:主體四步走與結構六層次(含詳解與佳作示例)時評就是對當前發生的新聞及其新聞中的事實或者新聞中表現出的乃至隱藏的問題,發表作者自己的見解,或者歸納、整理出新的結論、觀點。簡單地說,就是評說一件事情、一個問題或者是針對幾件事情、幾個問題進行評說。狹義的時評針對特定的新聞事件,廣義的時評則可針對各種社會現象與社會問題。
  • 我來寫高考作文丨聽過很多道理,才能過好這一生
    編者按:6月7日全國高考如期開考,澎湃評論連續第三年推出「我來寫高考作文」策劃,邀請媒體評論員寫今年的高考作文,提供「原生態」的寫作再現。考題選擇:上海卷原作文題:傾聽了不同國家的音樂,接觸了不同風格的異域音調,我由此對音樂的「中國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從而更有意識地去尋找「中國味」。這段話可以啟發人們如何去認識事物。
  • 不說「假話」寫不了作文,語文教育哪裡出了問題?
    圖/視覺中國作文教育,如何超越應試?「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日常寫作、學術寫作等方面存在嚴重缺失,主要表現為語言表達不夠精準、結構不全、邏輯不清,影響到學生與教師的日常溝通以及國內外學術交流。」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原北京大學中文系系主任陳躍紅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 作文素材‖重慶市2021屆高三第一次聯合診斷測試作文素材——生命尊嚴
    讀寫一體化訓練‖20201017《新聞周刊》觀後感(學生練筆)07.讀寫一體化訓練‖《新聞1+1》寧波,「97秒」的溫情背後(學生微時評)08.高考專題素材‖ 2021屆高考作文備考素材——「美育」專題09.時文素材‖ 無錫、泰州、連雲港市期中作文題及連雲港2021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測試作文「博士後當輔警」時評素材10.
  • 20篇最新熱點新聞時評,高考作文的絕佳素材!
    原標題:20篇最新熱點新聞時評,高考作文的絕佳素材!40年時光飛逝,看著今天全國為高考謀劃、全城為考點避讓、全家為考生服務,再想起父輩當年用被鐵水灼出點點疤痕的手去書寫考卷,總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時代的進步。 時評 今天的孩子們無疑是幸福的,但老同志們有時候卻並不覺得那時的考生境遇比現在差。
  • 名家寫作文:角落
    隨著6月7日中午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的結束,各省的高考作文題也相繼出爐,其中,曾經被中安在線報導的合肥三孝口科教書店,被寫進山東省的高考作文題。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中安在線特邀請安徽省著名作家和時評人以此為題撰寫範文,與網友分享交流。
  • 如果今年高考寫關於疫情作文,如何才能寫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呢
    今年高考的學生,真的挺鬱悶的,開學一拖再拖,網課一上再上,心裡肯定惶恐不安。不過有個比較好的消息,是高考作文很好猜,幾乎一定會圍繞疫情做文章。國家發生這麼大的事,出這方面相關的作文可能性非常大。為什麼呢?因為大學也不想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
  • 最新高考作文素材及提分技巧,絕對值得擁有,趕快收藏吧!
    高考作文不僅僅是考查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寫作能力,還承載著彰顯時代主題、傳遞社會正能量的使命,現在高考作文題目不迴避熱點已經成為共識, 2008年汶川大地震,當年就有人爭論高考作文會不會和地震有關,當時大家各執一詞,最後的結果是當年高考作文就考了和地震有關的作文。回顧近幾年全國一卷的高考作文題目,我們不難發現,高考作文總是緊握時代脈搏、彰顯時代主題,傳承民族精神。
  • 評論|別把「假高考作文」當雞湯罐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屈旌2018年全國高考落下帷幕,所謂的「滿分作文」「零分作文」開始席捲朋友圈。其中多篇以「高考滿分作文出來了,震撼8億人……」為題。據記者了解,高考作文不會被公開。(據6月11日人民網)今年被大肆轉發的高考「滿分作文」中,有一篇名為《尺子說》的文章,被稱為是來自南寧三中的高考滿分作文,寫的卻是2016年全國卷1的題目。雖然來源蹊蹺,但文章讀來清新順暢,緊扣題目,傳情達意,的確是篇佳作。但媒體抽絲剝繭,發現該文其實是唐山一名五旬網友所作。如果不沾「高考」的邊,大家轉發的衝動是不是少了許多?
  • 兒子今年參加高考 父親也來試寫作文
    昨日(7月7日)下午,南國早報2020年「大家來寫高考作文」活動順利舉行。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活動首次採取不集中作文的形式開展。數十名網友和來自南寧市第二中學、南寧市第三中學的高二學生分別在家中或學校,以當天上午的廣西高考作文題為題,按高考要求完成了作文。
  • 市民20餘年堅持寫高考作文:動力來源於感激
    「明天,希望他能發揮好。」葛女士的這一夜,似乎無法安眠。    7日上午,高考語文考試結束, 考生陸續走出考場。  「考得咋樣?作文是啥? 」「作文寫得咋樣? 」  作文, 幾乎所有家長關注的焦點。  確實, 這樣一個滿分為60分的語文壓軸大題,沉甸甸的。  今年我省高考作文的題目是什麼?
  • 為什麼高考時要求寫的作文,不能使用詩歌形式?四個主要原因
    為什麼高考時要求寫的作文,不能使用詩歌形式?四個主要原因讀書時代的時候,不少於800字的作文相信大家可沒少寫!頭也沒少疼!參加過高考的朋友們一定對高考作文有所印象,特別是那句「題材自選,詩歌形式除外」一定讓你印象深刻。那到底為什麼高考作文不能使用詩歌形式呢?高考作文寫詩歌,過去不能,未來也不可能。小編冷靜思考了下,個人認為原因有四:一、詩歌鑑賞較難,不好評分。詩歌和其他體裁不同,不管是學生還是閱卷老師,需要有極高的文學素養和這方面的天賦。
  • 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範文:為生命著色
    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的預測層出不窮,考生在緊張備考的同時,也要注意搜集2014高考作文素材。小編特別整理總結了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之為生命著色,對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做出預測,為考生高考作文寫作提供素材。下面是2014高考命題作文「為生命著色」的素材內容,以及參考範文,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被公開,違規者應受到什麼處罰?
    案情:連日來,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連同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的點評引發巨大爭議。而關於陳建新身為作文閱卷大組組長,但同時編著高考作文實訓書籍、到各中學開展高考作文講座的消息,仍讓其身處輿論漩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