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熱點||「高鐵霸座」入作文題應該怎麼寫?時評素材/解析/範文都...

2020-11-27 搜狐網

原標題:時評熱點||「高鐵霸座」入作文題應該怎麼寫?時評素材/解析/範文都在這裡了!

不久前,高鐵霸座事件刷爆了大家的朋友圈。吃瓜群眾們看熱鬧看得不亦樂乎。

但是作為學生的你,有沒有想過要是作文題讓你寫一篇關於此事件的文章,該怎麼寫呢?今天來給你最全面的指導!

指導思想

時評類材料作文 寫作指導

寫作時評首先要明白的是:既要充滿激情,又要富於理性。

充滿激情就是時評的寫作要如同天然氣和石油的井噴一樣,一衝九天,富於理性就是要以事實出發,理性對待,不能平空幻想。我們寫文章,尤其是寫時評類的文章,總是因為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了不吐不快的人、事、物、矛盾、問題、現象等等,沒激情,無理性是寫不出更寫不好時評的。其實寫作就是內心的釋放,寫時評更是如此,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還有除激情之外,還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斷,理論的闡釋,這是非常必要的。

【章法技法】

引述事件,簡明扼要——扣材是第一要點

時評類文章,在開端處必先引述新聞事件,這是寫作的根源所在,立論所在。相當於材料作文的引述材料,在材料作文中,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話題,揭示論點或提出問題。它屬於「引論」的部分。最好從提出論點的需要出發,抓住材料要旨,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引述。一般說來,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異:文字多的敘述性材料應概述,精闢的名言警句要複述,寓意深刻內蘊豐富的文字要闡述,漫畫型材料要對畫面作簡潔介紹和扼要闡述。對時評而言,引述的事件應該有出處和來源。

引,一般寫在第一自然段,要求從事件中引出恰當的中心論點。那麼從哪些材料中引出中心論點呢? 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

一句話:主要是一句名言、格言、警句、俗語,甚至諺語和哲理性的話。例如從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引出論點「提倡尊老愛幼」。再如「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可引出論點「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一種現象:如從「逢年過節,大吃大喝,鋪張浪費」可引出論點「成由節儉敗由奢」;又如從中學生早戀現象引出論點「早戀,成功的絆腳石」。

一件事情:如從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可引出論點「車禍猛於虎。生命價更高」。 當然,近年的高考,幾乎都是材料作文。而材料本身就寫了一種現象或一件事情。尤其要認真讀懂材料,深刻領悟材料。三言兩語,擊中要害,乾脆利落,恰當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論點。

分析原因,透析根源——圍繞材料議論的最佳手法

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這種分析法就是從因果關係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繫起來。具體地說,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和結果,沿著「為什麼」這條思路,探其根源,發現其本質,使內容逐步深化。

如為證明「人要立志」這一論點,敘述這樣一個故事:據說,牛頓小的時候並不聰明,有一次,父親叫他在門上打個洞,讓大貓和小貓出去方便些,他卻打了兩個大洞,說是因為有兩隻小動物。儘管如此,牛頓立志探索科學的奧秘過程中,因刻苦鑽研取得累累碩果。接著用探因分析法就是:一個人立了志,就像機器上按了發動機,就有了使不完的勁。牛頓正是因為在這種「使不完的勁」的推動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著名的科學家。

這正是在舉出事例之後,沿著牛頓為什麼會成為科學家的思路,探究其根源,從而證明了「人要立志」這一論點。

此類分析法常常用「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原來……」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

探因分析法的好處是,

一可以緊緊圍繞材料進行議論,絕不會發生越扯越遠的偏離題意現象;

二是完全符合「不偏離材料的中心」這個高考作文的考點;

三是增強了材料作文的思辨性。

探源本質,哲理思辨延伸拓展議論空間

從根本上說,議論文的主體就是在回答 一個「為什麼」的問題。當我們在論證某個論點時,應該開動思維,多追問幾個 「為什麼」。換句話說,就是把中心論點作為結論去追溯這個結論產生的條件和原因,或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或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形成分論點。由於因果聯繫是存在於一切事物和現象之間的一種普遍聯繫,因此,運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法切分分論點也是議論文寫作中使用得較多的一種方法。

緣其事,析其理,可明得失,辨真偽。例: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獨是凡人生在世間一天,便有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為什麼呢?因為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附: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

在這一段落中,考生可以引經據典,充分發揮自己的社會知識面,深挖根源,以及社會影響,對材料和觀點進行拓展延伸,使觀點深化。

聯繫現實,旗幟鮮明——以小見大,廣泛涉獵

(一)聯繫現實部分在全文中出現的位置 聯繫現實部分往往在在文章的中間或後半部分;也可用於全篇。我們中學生寫的議論文,也可以在全篇都聯繫現實中鮮活的事例,而不涉及歷史,這種情況很少;多數都是在文章的後半部分,即在旁徵博引古代的一些典型事例或名人名句之後,又聯繫到當今社會中鮮活的事例;還有的僅僅在文章的結尾之前,聯繫當前現實情況或自己的實際情況,論證中心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與時代感。 部分聯繫現實,出現於文章的中間或後半部分

(二)整篇聯繫現實,可以用多個時事熱點組織文章,也可以用一個時事熱點貫穿全文。

(三)聯繫現實的種類 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個例」,二是「泛例」

(1)「個例」就是具體的事例,就是緊扣中心觀點,選擇一個典型事例,詳細地敘述下來。 當然,這種具體敘述是相對於概括性的事例來說的,不可像寫記敘文那樣過於詳細,只要把事情說清楚即可,因為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的。

(2)「泛例」就是概括性的社會現象,它捨棄了具體人物、時間、地點等因素,加以概括歸納出來的一類一類的「泛指「事物」

(四)聯繫現實的一般思路 一般分三小步:立、擺、析立,是確立本層小論點,如果沒有分論點,可以直接從擺事實開始;擺,是擺事實;析,是分析現象,使現象與論點粘合上。這三小步其實就是起始、展開、終結三部分。(同學們可以結合背誦的經典語段模式,特別是在「析」這一環節結合我們曾經講過的假設、因果、意義分析法)

提出辦法,解決問題——假設分析法見真功

假設分析法即假設材料中能達到的某種結果的條件不存在,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還可以同時與原條件下的結果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來論證論點的成立。

經典實例——《六國論》: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注意:對語段進行假設分析時,如果舉的例子是正面的,那麼就應從反面來假設分析;如果舉的例子是反面的,那麼就應從正面來假設分析。 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蛋,當你畫了一個,再去畫另一個時,形態又不同了。即使同一個蛋,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態也有很大的區別。只有把畫蛋的基本功練好了,才能畫出更好的畫。」達.芬奇老師的諄諄教導,說出了一個真理:基本功訓練很重要。由於達.芬奇從師階段培養了紮實的畫畫基礎,他後來成為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卓越的畫家。

試想,他沒有紮實的繪畫基本功,不能從不同角度觀察到同一對象的細微差別,不能發現創作對象隨著光影、色調的變化而變化,不能認識到「世界上是沒有完全相同的雞蛋的」,他能創作出被譽為世界畫壇一絕的《蒙娜麗莎》嗎?那「神秘的微笑」決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來的。幹什麼事,都要從打基礎開始。俗話說得好,萬丈高樓平地起,這也是達.芬奇畫蛋的故事給予人們的深刻的教育意義所在。

假設分析法可以多用幾個「試問」「試想」的問句,並且注意多角度闡述材料,緊密聯繫中心論點,就可以使分析更加深入更加透徹。 假設分析法是專門針對材料作文的提出解決辦法而設定的,在行文過程中特別受到閱卷者的親睞。

歸納總結,發人深省——三言兩語簡捷有力

即指是文章的最後一段,大部分同學都已經掌握,不在作詳細的分析。

【方法概說】

如何讓你的分析更深刻、透徹呢?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方法

深刻、透徹——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務內在的因果關係;觀點具有啟發性。

假設分析法——是假設材料中能達到的某種結果的條件不存在,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同時與原條件下的結果進行比較,通過這種比較來論證論點的成立。

因果分析法——是從因果關係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繫起來。具體說,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沿著「為什麼」這條思路,探求其根源,發現其本質,使內容逐步深化。

歸納分析法——是在列舉多個典型論據之後,對這些論據比較分析,歸納總結出它們的共同點,扣在要證明的論點上。 列數字、作對比、設問、反問、歸謬等也可以靈活運用。

原創作文題

請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濟南開往北京南站的列車上,一位男子死霸著他人靠窗的座位並拒絕溝通,被佔座位的乘客在交涉無果之下請來了列車長,男子卻說有病起不了身,乘警來了,該男子依然無動於衷,直到列車到達終點站。事後,相關部門對該男子做出了治安罰款,180天內禁止其購買車票乘坐列車的處罰。

材料二:重慶北站,某次列車上,某大媽持無座票強佔他人座位、抓傷勸阻乘客後,還稱讓座的小夥子買到這個座位該自認倒黴。

材料三: 在永州到深圳北某次高鐵上,一位周姓女乘客持過道車票強佔了靠窗座位,當列車工作人員協調座位時,卻遭到了女子的「強詞奪理」,霸佔座位不肯讓座。除此之外,甚至還有「霸座大爺」。

對於以上事件,你是怎麼看的?請將你的看法寫成一篇評論。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體現你的思考。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立意參考:

1、 從霸座者角度可分析:要提高自身修養,要有公德心;要懂規矩,要守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等。

2、 從相關部門角度可分析:要建立健全對霸座行為懲處的機制;要讓不守規矩者,人人喊打,無處藏身;侵害他人利益不可取等。

★相關名言警句:

①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②生活裡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佚名

③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④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約翰·洛克

⑤如果沒有規則,金融大鱷進來之後,一定是大欺小、以強欺弱。——郎鹹平

⑥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孟子》

參考範文1:從霸座男到霸座姐、霸座嬸 不能簡單說他們壞

來源:新京報評論

霸座者內心對公共秩序常常是不認同的,所以一旦有管理上的空隙,就會激發他們「佔便宜」的欲望。而一旦被發現和指責,又會啟動他們「錯不在我」的心智模式。

高鐵又現「霸座女」

如今,霸座已經成為通向網紅人生的一條捷徑。從「霸座男」開始,「霸座女」和「霸座嬸」也相繼粉墨登場,吸引來洪水般的流量。

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於學歷分布也很有代表性。由此可見,霸座的行為並不是某個群體的專屬「技能」,而是散布在各個人群中的一種「集體病症」。

霸座群體的「病症」可以簡稱為「我沒有錯」

山東的在讀博士生孫赫稱得上是個十八線演員,他拙劣地表演了自己「身體無法控制,不能起身」的姿勢,試圖表明自己沒錯;

湖南32歲的周女士,則以座位上沒有貼上座位牌和自己也買了票,來表明自己佔座很合理;

河北的老太太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年輕人嘛,站一會兒沒事」。

美國兩位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塔夫裡斯和艾略特·阿倫森寫過一本書,叫做《錯不在我》。

兩位學者分析人們為何不願意承認錯誤時將其歸結為兩點:覺得沒有必要認錯和覺得認錯會顯得很愚蠢。

在這種前提之下,當事人的自我辯護通常可以總結為三個步驟:第一,死不承認,表示自己沒有錯;第二,濫找藉口,即使錯了也不能全怪我;第三,將後果最小化,即使是我的錯,對你也沒什麼傷害。

對比塔夫裡斯和阿倫森的分析,可以把三位霸座界的「翹楚」對號入座。三個人首先都不承認錯,嘴硬得很;其次也會濫找藉口,身體抱恙、腰酸腿疼或座位牌沒貼等等,總有他們能找到的理由;最後不把他人的利益當回事,總覺得自己造成的傷害很小,比如「年輕人站會兒沒事」,令人哭笑不得。

某種程度上,這三位霸座者也是不幸的,因為短視頻的普及令他們無處遁形。畢竟,客觀來說,霸座者從不鮮見,能被曝光的只算是寥寥。所以,儘管沒有人做過精確的統計,但霸座者的數量規模不小,這一點並不應該受到懷疑。

霸座源於個人道德與社會變化脫節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霸座者都是沒有道德的人嗎?

我認為答案並不能簡單地說「是」。孫赫也許有一群好哥們,大家對他評價都不錯;周女士可能是位好媽媽、好妻子,而那位大嬸沒準是出名的熱心老人,平時喜歡幫鄰居忙。

一個人是有很多面的,他們並不是刻意被簡單描述為壞人的人,他們之所以缺乏道德,可能只是他們缺乏某一方面的意識、觀念和訓練。

正如梁啓超先生所指出的,很多中國人很注重私德,欠缺公德。的確,一些人沒有統一的正義標尺,只有關係上遠近的考量,同樣一件事,不管誰對誰錯,對朋友兩肋插刀,對陌生人缺乏同理心。這實際上可以總結為個人道德與社會變化之間的脫節。

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也可以看作是從小型社會到大型社會的過渡。傳統的熟人社會中,人和人會不斷重逢,這會促使我們變得更有道德。所謂「抬頭不見低頭見」,今天我幫了你,你幫了他,後天他幫了我。家庭、鄰裡,由熟人構成的社會網絡會培育出基本的社會規範、人與人之間的互信。

但到了陌生人社會,諸如火車車廂,陌生人人來人往,彼此間是沒有重逢機率的。在這個空間裡,每個人都被要求遵守購買車票、按座位就坐,保持清潔和安靜等公共秩序。列車員和乘警是這一秩序的維護者。

有所不同的是,霸座者內心對公共秩序常常是不認同的,所以一旦有管理上的空隙,就會激發他們「佔便宜」的欲望。而一旦被發現和指責,又會啟動他們「錯不在我」的心智模式。

所以,從解決問題的角度來看,拉黑名單、罰款當然是需要,這是一種底線層面的震懾。

學會跟陌生人打交道需要更多訓練

但是,想要霸座者不是因為恐懼懲罰而認同,而是因為道德水平提升而認同公共秩序,拉黑和罰款都是不夠的。

從私德到公德,道德的轉型需要時間也需要鍛鍊、培訓。 最合適的平臺就是小區和小團體。小區論壇、業委會、家委會、慈善組織,這些組織介於熟人和陌生人之間,可以作為人們公德培訓的場所和平臺。

學會跟陌生人打交道,學會遵守公共秩序,學會遵循公共禮儀,學會設身處地地思考。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而不僅僅是一種禮儀或道德。

原子化代表了不少人的生活狀態。本質上,很多人依然沒有能夠過上嚴肅的公共生活。如何提升個體參與構建社會秩序的自覺性,可能是我們在譴責、怒罵和指摘霸座者時,更應該思考的問題。

點評:

這篇文章深刻指出了原來的熟人化社會轉型到陌生人社會,我們的社會規則維護者應該做得更多,我們自己也需要訓練,鞭辟入裡,沒有流於普通的道德呼籲,值得所有考生學習!

參考範文2:霸座問題成媒體焦點 輿論譴責後需有法律行動

來源:光明日報

霸座問題頻成媒體焦點,不正常

高鐵霸座男引發的輿論餘波未了,霸座女又開始登臺。而霸座女輿論未平,一霸座大娘的視頻又在網上瘋傳,視頻中,小夥座位被佔,乘務員來勸解,這位霸座大娘卻說自己腰疼腿疼不想動,年輕人站一會怎麼了?「你買這個位置就該你倒黴」。

霸座男、霸座女、霸座大娘,一個比一個奇葩。網友調侃,再來一個霸座大爺,就可以湊成「霸座一家子」了。

霸座問題這件小事,竟屢屢成為輿論熱點,讓媒體追逐報導。媒體輿論是重要的公共資源,本不應重複關注這些類似的問題,實在是莫大的浪費。

報導霸座這事怪不得媒體,因為如果類似這種輕微的違法問題,若及時得到制止,若侵害他人權益者能獲得應有懲罰,估計這些事情提不起公眾的興趣,也吸引不了媒體的目光。但事實卻是,每每在這些事情曝光之後,相關的管理和執法人員,往往限於被動執法,只能是採取「只動口,不動手」的姿態。這樣的執法,效果甚微,使得違法者氣焰囂張,守規者只能被迫退讓。面對此情此景,圍觀者無不氣憤填膺,一場場聲討霸坐的輿論由此釀成。

其實不光是霸座,許多問題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現象。例如,9月20日,媒體報導了一男子在慕田峪長城景區,攀爬長城烽火臺及垛口。在滿是遊客的長城上,該男子旁若無人般在垛口上「飛簷走壁」,引得遊客驚呼。有遊客對男子進行勸解,但男子絲毫不予理會。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個管理人員發現和制止。網友表示,希望對這種不文明旅遊的人,應像高鐵霸座的乘客一樣,設立黑名單制度來懲治。

不文明現象總讓媒體揪著批,恐怕沒完沒了,時間長了,會給大眾帶來「審醜疲勞」。其實,一次法律行動勝過一萬次輿論譴責,相關執法者、管理者,應走在媒體前面,該出手時就出手,積極捍衛法律規則,彌平社會爭議。以高鐵霸坐問題為例,每次輿論曝光之後,相關部門都會在輿論壓力下追加執法,給予霸座者治安處罰,以及列入黑名單等。而如果每一次高鐵霸座都逃不過第一時間的處罰,恐怕霸座者也不至於這麼囂張,權益受侵害的乘客也不至於如此無助,人們更不至於要一次次呼籲執法部門的介入。

在霸坐視頻瘋傳的同時,一些「如果霸座這事發生在國外」的視頻,也引起網友熱議。例如今年1月,美國一名18歲的女生乘坐地鐵時,把腳放在座位上,警察警告無效後,直接將她強行拉下車並拘捕。據悉,美國地鐵規定「若將腳或鞋放在座位上,輕則被警告,重則會被趕下地鐵」。哪怕是再微小的違法行為,執法者也必須說不。這,正是法治社會的應有之義。

靠媒體輿論先行,天天盯著這些不文明現象,固然能解決一些個案,但終究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霸座等違法問題猶如一面面鏡子,照出了社會管理的種種缺陷和不足。改變管理執法的粗放和軟弱,讓相關部門積極履行責任,做好規則的捍衛者,才能對霸座等違法現象釜底抽薪。

參考範文3:高鐵霸座頻頻上演 誰給的底氣?

來源:中央電視臺

近期發生的一系列「高鐵霸座」事件,引發了社會的不小關注。這些或是找五花八門的理由藉口,或是理直氣壯、硬要霸座的行為,不僅嚴重破壞了文明出行,也讓人們產生了不少擔憂。

霸座現象為何反覆出現?霸座男霸座女們為什麼對公共秩序視而不見?被霸座的乘客難道只能束手無策、無可奈何?此類事件又該如何終結?

9月22日晚,《央視財經評論》邀請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嶽屾山以及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做客演播室,深入解析。

嶽屾山:高鐵霸座違法成本低 執法成本高

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嶽屾山:按照治安處罰法規定,情節較重的才會處5-10日拘留。可能從樸素的價值觀上來判斷,覺得這些霸座行為挺惡劣的,但是這一次直接拘留,回頭碰到比這還惡劣的,又該怎麼辦呢?所以說行為和處罰要相匹配。什麼叫情節較重?比如孫某6個月以後又霸座,這就屬於屢教不改,情節較重,這個時候拘留可能就是恰當的。但是從經濟上算一筆帳,200塊錢可能就一頓飯,對霸座的人沒有多大意義,所以經濟處罰的上限要做一些調整。

這是違法成本的一面,另一面,還有執法成本比較高,列車上安全員並沒有執法權,沒有辦法採取強制措施包括罰款,只能勸導。雖然說有乘警會相對好一點,但沒有的時候,差不多就都是事後處罰,回頭各種調查,你從湖南到湖北了,我得再到湖北調查你,這個執法成本太高了。

嶽屾山:侵害個人利益的同時擾亂公共秩序

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嶽屾山:這種損害的後果其實很容易讓大家覺得,如果霸座的人真的成功了,他就坐到終點了,誰都請不動,最後變成誰不要臉誰佔便宜,這對整個社會對於道德評價,價值的這種判斷,會產生很大問題,以後是不是臉皮厚點就能佔到便宜?

王冠:讓不守規則的成本可量化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社會進入到高度商業化市場化的今天,規則意識應該時時刻刻嵌入到每個人的言行中。所以,要進一步增加違規成本,建立徵信聯動機制。可能不光是不能買火車票出行,現在各個行業的徵信數據和體系都在建立,包括交通、銀行、支付寶、商業平臺等,那能不能建立更為綜合的徵信體系聯動?讓不守規則的成本可量化,讓人清晰地看到,今天的無賴行為日後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而並不僅僅是邊上人的一些斥責。

嶽屾山:提高違法成本 不能讓人通過破壞規則獲益

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嶽屾山:違法成本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經濟懲罰標準不能一成不變,罰就要起到作用,或者該拘就要拘;還有一種,執法人員要及時執法、嚴格執法,讓人明白,只要做了違法的事,就要受到懲罰。另外需要明確的是,法律和道德是有落差的,守法了不一定是一個有道德的人。所以在法律可以約束的範圍內,更要有強制力的機關在後面做保障的執行。同時,也可以考慮針對不文明現象做更細緻的法律規定。

王冠:要掃自家門前雪 要管他人瓦上霜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今天當然要加強法制建設、依法治國,但也不要陷入法律萬能主義。法律是一種它律,文明是自律,這兩者之間要有機結合。大家最熟悉的成語叫做眾怒難犯,如果我們每個人碰到類似事情都能夠勇敢站出來,至少是建設性溝通,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如果我們都選擇了冷漠甚至選擇了忍讓,僅僅靠有限的執法人員,可能真的無力像大家所期待的那樣,推動整個法制和文明程度的進步。

王冠:全民關注體現秩序意識提升

央廣財經評論員 王冠:全國高鐵的月均客運量差不多是1.5億人次,雖然短短一個月出現了至少三起高鐵霸座事件,但總的說還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但在每個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這樣的事情有著非常強的傳播力,更關鍵的是它有很強的代入感,大家會覺得社會進步到現在了,怎麼還能出現這種事,我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等等,再加上包括主流媒體也都在積極討論這個問題,所以這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對規則和秩序意識的渴望和提升。

觀點時評

新京報:「站不起來」的高鐵座霸:有病得治

如果沒病卻假裝有病,還以「站不起來」為由霸座,那對於他患的「耍賴」毛病,有必要用規則給他好好治治。

出於人文關懷,確有必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身體有恙,有什麼難言之隱,或對座位有啥特殊要求?如果他真的身體有病,且到了「起不來」的地步,乘務人員和其他乘客體諒一下,和他換個座位未嘗不可;甚至幫他一把,如幫助他下車後找輪椅。但如果此人身體沒病卻假裝有病,以「站不起來」為由霸座,那對於他患的「耍賴」毛病,有必要用依法嚴懲給他好好治治。

北京晨報:對待高鐵座霸不能只靠勸說

對於這種高鐵「座霸」,鐵路運輸部門不能只有勸說、喊話和發到網上進行批評公審這一種辦法,還必須有其他措施進行懲治,要用法律制止這類高鐵「座霸」。

首先,對於拒不讓座、佔用他人座位的「座霸」,列車上的乘警不能無動於衷,必須採取強制性措施。即便為了乘車環境和乘車安全,不宜當場對其採取強制性措施,那麼在其下車時應採取處罰措施,交由車站公安機關依法處理和給予處罰,而不是直接放他離開,不能允許「座霸」的蠻橫不講理行為。其次,對於拒不讓座、佔用他人座位的「座霸」,應當將其列入乘客「黑名單」之中,禁止其在一定時間內甚至是終身購買火車票、乘坐火車出行。

北京青年報:高鐵「霸座男」道歉,能免懲處嗎?

在守規矩者、執法者與無賴的較量中,前者明顯處於下風,甚至是落敗,要不是被視頻曝光,裝傻耍賴的無賴者幾乎就是毫髮無損獲得完勝了。對這種「裝傻耍賴」式的小惡行為,不但受害者打不得罵不得,執法人員也未必敢採取強制措施,否則就可能出現損失未挽回卻引火燒身的後果。

建設法治社會,維護公眾的安全感,就該「不以小惡而縱容」,而應讓公義站到守規矩者一方,如支持受害人採取適當的私力救濟,支持執法人員採取強制措施,即便給違規者帶來一些損害,也應予以包容豁免。必須指出,懲處不是目的,但若沒有懲處,恐怕難有敬畏。

參考消息:高鐵座霸有錯,但也不該被「人肉」

隨著事件的發酵,「高鐵座霸」孫某一度登上熱搜,該男子遭遇全網人肉,有人扒出男子一些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戶籍所在地、工作單位等,微博上已有不少傳播。信息真偽,無從證實。如果信息是假的,傳播的是他人信息,自是侵權;即便這些信息是真的,傳播也不妥。這是因為,他當「座霸」固然不對,也該付出一定代價,但他所擁有的包括隱私權在內的權益,不因成為「座霸」而喪失。「座霸」該治,但方式上要有選擇,不是解氣就行。

最後,一句話教你運用作文素材: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我們不僅要有物質上的豐富,更要有精神上的涵養。本事件中,我們不僅要認識到霸座男的惡俗之處,也要警醒到社會上依然有這樣一群三觀不正的人,更要抵制以金錢名利為本的錯誤人生觀。

遇到類似事件的時事作文,我們就可以先剖析人物,再分析社會群體心理,最後揭示本質,提出解決措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大叔,申論大作文還是寫不出來怎麼辦
    隨著考試臨近,總有人問我:大叔,大作文還是寫不出來怎麼辦。每每此時,我總是按捺不住想咆哮:給了你一張無限額的黑金卡,你不去用,老跟我嘀咕沒有錢。我在前面已經給出了關於申論大作文各段落的寫法,只要能夠融會貫通,熟練運用,大作文無非是填空題,但前提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練習,才能嫻熟掌握,可能有些同學不願意花費這個時間,眼巴巴的等著我能再給一個不用練習、不用背誦,直接金手指隔空往腦門輕輕一點,你們就能無師自通的法門。不過遺憾的是,這種天上掉餡餅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 20篇最新熱點新聞時評,高考作文的絕佳素材!
    原標題:20篇最新熱點新聞時評,高考作文的絕佳素材! 時評 在線教育駛入發展快車道,一點也不令人意外。一堂「慕課」,可容納10萬名學生註冊學習;偏遠山村,孩子們能夠實時聆聽千裡之外的名師授課;遇到難題,掃一掃即可得到方法解析……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普及,打破了時空限制,推倒了學校圍牆,為教育開啟了「魔法之門」。
  • 人民時評常用高級詞、比喻句、擬題八式、句式...
    寄 語 詩意老師說: 我們寫文章,尤其是寫時評類議論文,是不是經常覺得自己的語言乾癟無味,老套陳舊,沒有分量和深度?
  • 2020「新冠疫情」作文題目近百個,範文+標題+時評彙編+深度美文...
    參考作文題及擬題示範1.閱讀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武漢疫情爆發後,各地支援武漢,出現了一批批的90後白衣天使,他們擔起了疫情的重任。所謂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者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勇敢奔赴前線,遏制疫情,保護億萬中國人。
  • 作文素材‖重慶市2021屆高三第一次聯合診斷測試作文素材——生命尊嚴
    高考專題素材‖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絕佳作文素材02.時文素材‖ 「全職太太」新聞事件,熱點評論都在這!03.高考專題素材‖ 2021屆高考作文備考素材——「美育」專題09.時文素材‖ 無錫、泰州、連雲港市期中作文題及連雲港2021屆高三第一學期期中測試作文「博士後當輔警」時評素材10.
  • 備戰2021|時評寫作快速入門:主體四步走與結構六層次
    在新高考背景下,作文題往往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動輒拿古人說事、堆砌名人素材證明觀點的寫作套路逐步被摒棄,而聯繫社會現實,結合個人實際,成為考生寫作的基本要求。可以說,時評寫作成為了當前高考作文的重要板塊。對於思想有文採的高手而言,寫好時評,自然沒有絕對硬性指標,更無固定套路。但對於初學時評的中學生而言,掌握一些可以借鑑模仿的行文思路和結構模式,無疑是快速入門的好方法。
  • 2020年度熱點人物作文素材,看鐘南山如何「1人對接3道高考作文題」
    開發好材料:一人多用,寫好三道高考作文題 就高考作文的素材運用而言,若能做到以幾個精選的萬能素材去應對所有的高考作文命題,那肯定是高考作文的最佳路徑。 寫2020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中國面孔」,我們可以從「家國情懷」「無私奉獻」等角度入手,這樣就可以用鍾南山的素材來論述「醫者仁心,家國天下」「責任使命,悲憫情懷」等觀點。
  • 安利一波作文素材App
    思考著題目無從下手,看著時間滴滴滴滴飛快流逝,作文紙上啥也沒有,一方面焦急地想輸出,可另一方面平時也沒有輸入,肚子裡面沒有幾兩墨水可用。最後迫不得已,又在考場上寫了一篇流水帳,思考著下次一定。如果你出現了以上的問題,不要猶豫,快吃下這波安利!讓你和流水帳say goodbye,讓老師的讚不絕口的範文解讀次次有你。
  • 名家寫作文:角落
    隨著6月7日中午高考語文科目考試的結束,各省的高考作文題也相繼出爐,其中,曾經被中安在線報導的合肥三孝口科教書店,被寫進山東省的高考作文題。  作文題原文是:某書店開啟24小時經營模式。兩年來,當大部分顧客離去,有一些人卻走進書店。他們中有喜歡夜讀的市民,有自習的大學生,有外來務工人員,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書店從來不驅趕任何人。
  • 中考語文,用好熱點素材,讓考場作文更容易得高分
    嘗試想一想,誰的父母沒有為子女做過此類的事情,為啥朱自清就寫的那樣好?既然每個人都經歷過,那就不是題材新,朱自清也不是靠題材取勝,而是靠認識的深刻,靠文學的功底深厚,以及語言技術運用的爐火純青。這啟發大家,如果沒有新鮮素材,沒有吸引人的素材,只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也只可以寫出好文章,讓作文的分數有保證的。
  • 直擊戰疫熱點丨2020年語文寫作最新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 | 話題三十...
    見證2020,值此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病毒肺炎之際,我們全程同步實錄這場「戰役」每一個「驚心動魄」的感人細節,關注社會熱點,聚焦作文素材,提煉寫作主題,弘揚時代正能量,讓莘莘學子足不出戶即可走遍今年考前作文集訓的版圖。 隨著抗擊疫情的發展,我們將不斷推出新的專題。
  • 直擊戰疫熱點丨2020年語文寫作最新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話題十一
    見證2020,值此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病毒肺炎之際,我們全程同步實錄這場「戰役」每一個「驚心動魄」的感人細節,關注社會熱點,聚焦作文素材,提煉寫作主題,弘揚時代正能量,讓每一位莘莘學子足不出戶即可走遍今年考前作文集訓的版圖。隨著抗擊疫情的發展,我們將不斷推出新的專題。
  • 升格高考作文從寫好深刻段開始——以《新聞周刊》速記時評為例子
    千古文章意為高, 高分作文段深刻。考慮到高三12和15班同學們的速記時評集中(《新聞周刊》2020年1月18期)寫了湯春花\程騰峰\敖忠芳\消防通道被堵塞的新聞事件。本節作文課,重點集中這幾例的新聞事件,主講如何把新聞速記轉化為見解深刻,結構清晰的深刻語段。
  • 小學語文班主任:把這份寫作素材積累好,作文篇篇是範文!
    小學語文班主任:把這份寫作素材積累好,作文篇篇是範文!作文是一門需要長期素材積累以及練習的題型。作文是語文必考的題型,無論在小學還是初高中,想要寫好一篇作文,首先就要去積累好素材,其次就是要多去練習,把好詞好句好段記下,然後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寫作水平自然就會提升的。在小學階段,語文寫作都比較基礎,作文都不是很難,字數要求也不是很多。所以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去練習,作文練習得越多,那麼就更能得心應手。
  • 最新作文素材:匯集2020年六月最新時評(精選最熱門話題)
    最新作文素材:匯集2020年六月最新時評(精選最熱門話題)1. 《人民日報》6月9日第5版「人民觀點」發表評論員文章,題目是《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文章指出,在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跨越生態文明建設的關口,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做好轉變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章。
  • 2020年語文寫作最新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語文寫作最新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 | 話題十八 見證2020,值此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病毒肺炎之際,我們全程同步實錄這場「戰役」每一個「驚心動魄」的感人細節,關注社會熱點,聚焦作文素材,提煉寫作主題,弘揚時代正能量,讓莘莘學子足不出戶即可走遍今年考前作文集訓的版圖
  • 作文細節怎麼寫?認真寫老師又說太囉嗦,3個方法教你寫出好作文
    老師定下主題:媽媽做飯的過程,是不是把媽媽每一步做飯的流程都寫出來就是細節描寫了?顯然不是,所以不知道什麼是細節,就先去觀察一個動作。接著我們再模仿如何來描寫這一個動作,對於細節描寫的作文,我們一定要給學生發揮的空間,這樣才能積累足夠的豐富素材。小島老師分享3個方法,幫助同學們寫出好作文。
  • 直擊戰疫熱點丨2020年語文寫作最新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 | 話題六
    於老師說: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語文寫作最新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 | 話題六 見證2020,值此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病毒肺炎之際,我們全程同步實錄這場「戰役」每一個「驚心動魄」的感人細節,關注社會熱點,聚焦作文素材
  • 【時評】他的堅毅,源於心的方向
    【時評】他的堅毅,源於心的方向 2020-03-04 1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