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寶媽一個人帶孩子,總是格外辛苦,可是相比辛苦寶媽更怕尷尬,比如就很糾結:到底該不該帶孩子,去異性廁所和異性浴室?
不帶孩子進去又擔心,帶了孩子又怕別人會介意,真是左右為難,可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大多數寶媽還是會硬著頭皮,將孩子帶在身邊。
寶媽不得已帶娃去女浴室,卻被大媽吐槽:帶男孩進來,真沒素質
同事小陳的老公常年在外地出差,婆婆身體不好,於是照顧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小陳一個人身上,兒子3歲了特別頑皮,為了擔心孩子發生危險,不管做什麼事情,小陳都會將兒子帶在身邊。
每次帶著孩子外出就特別不方便,可沒有人看護孩子也只能這樣,最讓小陳糾結的是去女廁所和女浴室,畢竟兒子一天天長大,擔心別人會介意,可是把兒子一個人扔在外面,小陳又不放心。
這次小陳帶著兒子去洗澡,剛剛進入浴室,就看到很多人一絲不掛在擦身體,小陳特意帶著孩子,到了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避免引起其他人的反感。
可是剛剛找到位置,就有一個50歲左右的大媽說:「把男孩子帶女浴室,一點素質也沒有」,小陳怒目圓睜地回擊道:「我兒子才三歲,你這麼大歲數的人了,還如此計較,誰家還沒有孩子呀!」
「三歲也不行,我看到他進來就盯著別人的身體看!」大媽憤怒地說,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吵,後來浴室管理人員進來勸說,兩人才算是平靜下來。
有種羞叫「帶男童進女浴」,超過這個年紀別帶了,對娃沒好處
看到這件事情,很多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表示,孩子都三歲了,不能再帶去異性浴室了,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也有的人說,孩子小放在外面不放心,帶進去也是無奈之舉。
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可是這中間都是圍繞著孩子來說的,當孩子超過了一定的年齡,還出入異性浴室,的確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的影響。
經過科學家研究表明:在孩子3歲左右就已經有明確的性別意識,這個時期的時候,會因為異性看自己而不好意思,尤其是在上廁所或者洗澡時,會刻意地迴避異性。
這段時期,也是進行性教育的機會,如果家長總是帶孩子去異性廁所或者浴室,反而會讓孩子性別意識淡薄,因為不懂得迴避,也會遭到身邊異性的嫌棄,超過了3歲之後,不要帶男童進入女浴室了,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
一、性別教育要趁早
孩子單純得如同一張白紙,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一直在用心觀察這個世界,並將其作為自己日後行事的標準,當家長做到男女有別的時候,孩子也會漸漸明白性別的概念。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會特別好奇別人的身體,甚至會觀察別人上廁所,對於同性來說不必介意,如果孩子觀察異性上廁所,那麼就應該要及時制止,以免養成不良習慣。
而家長更應該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可以隨意帶孩子去異性廁所和異性浴室,讓孩子懂得男女有別。
二、培養孩子注重保護自己的隱私
從小讓孩子懂得哪些地方是屬於自己的隱私部位,這些部位是不可以裸露在外,更不能讓其他人看到,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小,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給孩子脫光了換衣服,這種做法欠妥當。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換衣服時,異性要做好迴避,異性家長也不可以在孩子面前換衣服或者裸露身體,只有從小給孩子灌輸保護隱私的觀念,在孩子遇到了壞人侵犯時,才能意識到自己被侵犯了,才會向家長求助。
三、樹立性別平等的觀念
尊重性別的不同,但是絕不為性別設限,比如很多家長認為男孩就要玩汽車、玩槍,而一旦男孩子玩公主、布娃娃就會被家長制止,認為男孩子不能玩此類玩具,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性別只是一種特徵,大多數的事情是沒有男女之分的,即使大多數女人在做的工作,男生同樣也可以去做,說不定比女生做得更好,樹立性別平等的觀念不設限,讓孩子感受無限可能的美好生活。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就不應該再到異性的私密空間,這不僅僅是對異性的尊重,也是對孩子的性別教育,因此從小家長就要給孩子灌輸性別意識,讓孩子懂得尊重別人,做一個懂得尊重別人飲食,保護自己隱私的人。
留言板話題:你會帶男童去女浴室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給我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