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英文名:Machinegun),指全自動、可快速連續發射的槍械。機槍為了滿足連續射擊的穩定需要,通常備有兩腳架及可安裝在三腳架或固定槍座上,以掃射為主要攻擊方式。
1851年,比利時工程師加特林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挺機槍,該槍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中使用過。美國的加特林機槍則是大規模用於實戰的機槍。
1.加特林M134
加特林M134美國陸軍型號稱為M134型加特林(Gatling)速射機槍,7.62毫米彈藥速射機槍(minigun)用途廣泛,美國空軍型號稱為GAU-2B/A型,美國海軍型號稱為GAU-17/A型。這種速射機槍最高射速高達6,000發/每分鐘,被稱為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機槍,人稱"火神炮"。
該機槍於60年代初,原通用電氣公司(現為洛克希德·馬丁軍械繫統公司)在機載M61Al「火神」6管速射機炮上發展而成,系列口徑從5.56毫米(0.223英寸)一直到25毫米(1.0英寸)。一百米內的任何東西都會被打穿。最初美國空軍在此基礎上重新設計發展出7.62毫米口徑6管GAU-2型航空機槍,採用電力驅動,由一名乘員操作,用於美國空軍的輕型飛機和直升飛機上,極高的射速威力驚人,並曾在越南戰爭期間廣泛使用。
2.美國白朗寧M2HB重機槍
美國白朗寧M2HB重機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開始研製,1921年定型,時稱0.50M2重機槍。使用過程中,發現M2式機槍的槍管過薄,射擊時溫度上升的太快,難以持續發揮火力,於是白朗寧在1933年又設計出重槍管型,即現在的M2HB重機槍。該槍逐步發展形成了包括高射機槍、坦克機槍、坦克並列機槍和航空機槍在內的M2系列。
3.捷克斯洛伐克ZB26式7.92毫米輕機槍
該槍是原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武器公司優秀的槍械設計師瓦克拉夫·胡萊克和伊曼紐爾·胡萊克兄弟於1924年開始設計的。設計中參考法國哈齊開斯輕機槍和美國白朗寧輕機槍的設計原理,集中了這兩種槍的優點,使得ZB26式輕機槍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輕機槍之一。
4.捷格加廖夫DP輕機槍
捷格加廖夫ДП和ДПМ 7.62mm輕機槍是前蘇聯捷格加廖夫主持設計的,1926年設計定型,1928年裝備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用中發現,該槍連續射擊後,槍管發熱致使槍管下方的復進簧受熱而改變性能,影響武器的正常工作。後將復進簧改放在槍尾內,於1944年重新定型,改名為ДПМ輕機槍。ДП輕機槍在50年代被淘汰。ДП輕機槍的變型槍還有:ДА航空機槍、ДА-2雙管航空機槍、ДТ坦克機槍、ДТМ改進型坦克機槍等。
5.德國HK21通用機槍
HK21通用機槍系列是G3步槍的機槍型號,發射7.62火slmm槍彈,採用半自由槍機式工作原理,滾柱延遲式閉鎖機構,48%的零件可與G3步槍上的零件互換。HKZI通用機槍是該系列機槍的最早型號,可實施單發和連發發射。連發發射停止時呈開膛狀態,避免了由於高射速出現槍管過熱而引起槍彈「自燃」。為便於抽殼,彈膛內刻有縱槽。
6.M249班用機槍
M249班用機槍(M249 MINIMIM249 SAW)又稱XM249,是班用自動武器(SAW-Squad Automatic Weapon)。M249班用機槍是FNMinimi機槍美國的改進型,發射5.56×45毫米口徑北約標準彈藥。M249衍生自比利時Fabrique Nationale的FN公司的米尼米機槍,由比利時Fabrique Nationale設計,FN MI生產,是美國軍隊裝備的較輕型機槍。
7.美國白朗寧M1918A2輕機槍
M1918A2(又稱R75)白朗寧自動步槍帶兩腳架重9.2公斤.因此它是一挺「貨真價實」的輕機槍。「7.62毫米-D式自動步槍,是比利時FN公司在1930午仿製美國的M1918A2式產品.是美軍裝備的主要輕機槍之一。
8.RPK
РПК是俄語「卡拉斯尼柯夫輕機槍」(РучнойПулемётКалашников)的縮寫,英文為RPK(RuchnoiPulemetKalashnikova)。RPK是以AKM為基礎發展出來的輕機槍,在1959年被蘇軍採用。RPK在許多設計特徵不同於AKM:槍管延長並增大槍口初速;增大彈匣容量以延長持續火力;配備有摺疊的兩腳架以提高射擊精度;瞄準具增加了風偏調整;槍託與捷格加廖夫RPD機槍的槍託相同,並為空降部隊研製了摺疊式木製槍託的RPKS。
9.MG-42通用機槍
MG42,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縮寫,意即為「機槍1942年型」(「Maschinen」就是「Machine」;「gewehr」就是「gun」)。MG42為納粹德國於1942年研發並且就役,基本上是依照使用7.92 毫米子彈的武器作為開發依據,並且準備取代MG34通用機槍,不過最後是兩款機槍一起沿用到戰爭結束。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射速極快,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
MG42式7.92毫米通用機槍原稱MG34/41機槍。1934年設計定型。1943年的突尼西亞會戰德軍首次裝備該槍,命名為MG42通用機槍二戰結束時,該槍已生產423600挺。20世紀50年代, 聯邦德國將該機槍改進成使用北約7.62×51毫米槍彈,並重新命名為MG1式。該型號與原型不同之處只是槍機結構和供彈機構做了些改變。一些原型MG42式7.92毫米機槍也改成使用北約7.62毫米槍彈。MG42式機槍的另一重要改型槍是MG3式其供彈機構不僅使用標準的DM1式彈鏈,也使用DM6式和美國的M13式彈鏈。
10.美國M60E4式5.56毫米輕機槍
該槍系M60式通用機槍的輕量型機槍,有5種型號。長958毫米、重10.2千克的短槍管型;長940毫米、重9.9千克的突擊槍管型;長1077毫米、重10.5千克的長槍管型;長1105毫米、重10.77千克的車載型;長1074毫米、重9.6千克的並列機槍型。有效射程1100米,初速835米/秒,理論射速(500~650)發/分。
1958年美軍裝備,並為西方各國廣泛使用,是20世紀50-60年代世界四大著名機槍之一,有多種改進型供坦克、直升機使用,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更換槍管,可做輕、重機槍使用。其突出特點是結構緊湊、火力較強、用途廣泛、射速較低、易於控制。裝備,並為西方各國廣泛使用,是20世紀50-60年代世界四大著名機槍之一,有多種改進型供坦克、直升機使用,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更換槍管,可做輕、重機槍使用。其突出特點是結構緊湊、火力較強、用途廣泛、射速較低、易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