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米宅海外(ID:mizhaihaiwai)
在房產市場低迷的時期,如何找到房產規律,達到升值空間的最優化,成為了每一個投資者關注的熱點。
這裡面,既有規律,也有巧合,讓人摸不著頭腦。我們今天所講的,就是一個藏在巧合之下的規律:星巴克效應。
星巴克效應,指的是距離星巴克越近的房屋(大約位於「星巴克」咖啡館方圓約400公尺),其升值空間越大,價值上升越顯著。
例如,在1997到2014的17年間,星巴克400英尺範圍內的房價上漲了96%,而此期間的平均房價僅上漲了65%。
這種神奇的現象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關注,星巴克效應或許能夠成為我們購房的一項有利指導,為了更好地讓讀者朋友了解星巴克效應,我們首先從星巴克的經營談起。
星巴克:年輕人的「第三空間」
獨特的品牌策略和連鎖加盟是星巴克成長的秘訣。
星巴克原本只是一個位於西雅圖的小咖啡作坊,在經歷70多次的資本擴張後,逐步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在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 2.3 萬多家連鎖店)。
品牌策略是星巴克的戰略核心,它直接影響了連鎖加盟(加盟商在選擇加盟時往往會非常看中連鎖加盟企業的品牌)和其附近的房產價值,「星巴克效應」也正是來源於此。
「星巴克」來源於美國作家麥爾維爾的小說《白鯨》中一位處事冷靜,極具魅力的大副。
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麥爾維爾在美國和世界文學史上佔有很高的地位,他的粉絲大多是有教養、有知識的中高產階級。
這也從側面為星巴克鎖定了目標對象,即有情調,有時間、有學識的人群。
星巴克的品牌定位直接決定了它的獨特性:星巴克是獨立於家庭、工作以外的「第三空間」,其落腳點是「你的鄰居」,是溫馨家庭和風雅社交的共同延伸。
在這裡,我們既可以和家人在一起談天說地,也可以和客戶或同事談笑風生。同時,由於一定的私密性,星巴克也是年輕人宣洩情緒的最佳去處。
星巴克的環境氛圍有效地配合了「第三空間」這個概念。在經受了一天的工作折磨後,疲憊的人們亟須一個精神綠洲,星巴克則很好的抓住了這一點。
與KFC、金拱門的裝修顏色不用,星巴克大多採用的是令人舒適、並且充滿神秘的柔綠色。
室內柔和的音樂和暖色的燈光,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星巴克氛圍,在這種氛圍下,無論是學習、玩遊戲、談生意,還是做其他事務,我們都會感到極大的舒適和滿足。
星巴克的價格策略也有力地吸引了前來消費的人們,它聲稱自己是多數人承擔得起的奢侈品。
星巴克咖啡的價格,正好位於普通白領所能承受的價格極限值,同時它迎合了(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引領)目前所流行的「小資情調」和「優雅生活」。
除去咖啡和糕點,星巴克還為顧客提供鋼琴演奏、咖啡知識等額外服務,而這些服務價格恰好是我們願意承擔的最大值。
無疑,星巴克的市場定位決定了它出售的不僅僅是咖啡,也是人們對於咖啡的體驗。
它成功營造了一種映像:去星巴克,就代表了一種時尚、文化和地位,這很好地與當今流行的「體驗經濟」結合在了一起。
因此,有星巴克的地方,就肯定聚集著許多充滿活力的年輕人。
一杯咖啡,怎麼影響你的房產價格
咖啡是全世界的三大飲品之一,其全年銷售額僅次於石油。在歐美地區,每天人均消費咖啡3杯,是名副其實的「生活必備品」(這種情況在中國則有所不同,我們先不詳細論述)。
連鎖加盟,是星巴克迅速擴張的另一法則。良好的連鎖店選址,有力地支撐了這個咖啡帝國的強盛。
事實上,由於獨特的品牌定位,星巴克咖啡店對選址相當嚴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塊土地的價值,其大致有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星巴克店大多位於商圈,並且熱衷於和其他周邊店鋪形成互補。
星巴克咖啡店,大多選擇在辦公樓、大學、書店、機場(在火車站附近,你基本找不到星巴克咖啡)等年輕人或者白領聚集地的附近。
星巴克咖啡店注重「一條龍」式服務,希望為人們帶來最好的體驗。
第二,消費能力、交通便捷程度、人口密度、周邊人群受教育高低等,是星巴克咖啡店選址都要綜合考慮的因素。
在商業繁華區域選擇人流量最大的地點,是星巴克咖啡店重要策略。
同時,星巴克的目標人群是充滿活力、有文化,有態度的年輕人,因此星巴克往往不會分布在郊區或者老年人聚集地(例如城市中心區的老居民樓)。
在介紹星巴克咖啡店獨特的營銷和精緻的選址後,我們可以發現,能去星巴克消費的人,大多屬於有學識、有時間、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中產階級(他們也有著較高的負擔樓價能力)。
這些中產階級大多處於精力最旺盛、收入增長最快的時代,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環境有追求、有態度。
因此,這些人群聚居的地方,大多屬於樓市興旺,樓價上揚的地方。而星巴克咖啡店,恰好選在了這些人群的居住地,「星巴克效應」便是根源於此。
但需要指出的是,「星巴克效應」 是一個藏在巧合之下的規律,它是商業發展、新興一代崛起的結果。
星巴克咖啡店的選址,恰好順應了「城市居民的創新活力是城市商業活力的決定因素」這一規律。
牛頓曾經說過「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這句話對於房產投資來說也同樣適用。
我們在投資時,完全可以利用星巴克咖啡店的選址,來做出自己的投資和選擇態度。
筆者認為,在以星巴克咖啡店為基點選擇房產時,同樣也要注意不同咖啡店的區別。
例如,在一家已經開了十幾年的星巴克咖啡店邊選擇房產,不如在星巴克新店選擇。
因為老店的優點已經為眾人所知,該地段的房價應該已經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增值,屬於「優秀股」,而新店則是標準的「黑馬股」,它附近的房產優點並不為眾人所知,其升值空間大,有著更擴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