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kinDonuts成星巴克最大競爭對手 每年賣10億杯咖啡

2020-12-04 贏商網

  隨著消費習慣在不斷變化,餐飲行業無論是品牌時尚度、或是產品的組合方式,都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順應時代的潮流。 

  像肯德基、麥當勞一樣擁有超過50年以上歷史的餐飲連鎖品牌確實不多,這家賣甜甜圈的咖啡品牌Dunkin』 Donuts在品牌歷史發展中,幾經波折、不斷改革,終於成為星巴克的最大競爭對手。

   

  60多種口味甜甜圈,全球12000家門店

  Dunkin』 Donuts是全球最大的咖啡和烘焙食品連鎖品牌,專業生產甜甜圈,提供現磨咖啡、其他烘焙產品和季節性飲品。

  1950年,在美國波士頓開了第一家店;1963年,全美開滿100家門店;1970年,走向海外市場,在日本開了第一家店……

  2008年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中文名叫「唐恩都樂」 ,拓展速度一般般,目前已有31家店,其中北京16家、上海6家、瀋陽9家。2015年,品牌曾宣布未來20年要開出1400家門店的拓展計劃。

  如今,Dunkin』 Donuts在全球已遍布37個國家,擁有超過12000家門店。  

  Dunkin』 Donuts除了有甜甜圈、咖啡,還有季節飲品、三明治、冰淇淋等等。品牌排名前五的人氣產品分別是:現調咖啡、蜜糖donut、招牌拿鐵、巧克力波士頓巧心貝、活力烘餅。

  據說,Dunkin』 Donuts上海門店提供60多種口味的甜甜圈,品牌會經過當地市場調研,將甜甜圈的甜度也會根據當地消費者的口味而作出調整。

  一個專業做甜甜圈的品牌,甜甜圈的銷售只佔了8%! 如今的消費者越來越講究健康飲食,追求低糖低油的飲食方式, 因此高糖高油分的甜甜圈想在中國站穩腳跟確實比較難。不過品牌也正在菜單上增加熱量更低的甜甜圈和麵包幹。

  Dunkin' Donuts一直以來還有個營銷習慣,就是免費送甜甜圈。只要顧客完成了在線問卷調查後,就可以獲得一個免費的甜甜圈;通常顧客購買一份中型飲料也可以得到一個免費的甜甜圈。

   

  每年銷售近10億杯咖啡,成咖啡行業巨頭

  雖然Dunkin』Donuts是賣甜甜圈起家的,如今卻變成了飲品業巨頭,每年銷售近10億杯咖啡!品牌所有產品銷售超過2/3的收入都是來自品牌的飲品,自2000年起,單單意式咖啡類飲品銷售增長超過70%,甚至把利潤率提升到了95%!並且連續八年被 Brand Keys 評為「客戶忠誠度最高「的咖啡連鎖品牌。它早已不是一個甜甜圈連鎖店了。

  也難怪,畢竟美國的現磨咖啡市場非常大,佔整個咖啡市場的 91%,並且以3%的速度增長,2016年收入達到135億美元左右,遠遠超過了即飲咖啡和速溶咖啡。

  Dunkin』 Donuts 之所以能發展成為全球第七大食品品牌,主要是源於品牌創立初期就推廣的一種流行吃法:將甜甜圈泡在咖啡裡。這種方式有點像奧利奧將餅乾泡在牛奶裡的概念。

  Dunkin』 Donuts的未來戰略第一步就是打造咖啡行業的領導地位。 除了已有的輕烘焙咖啡之外, 又推出了深度烘焙咖啡,還與可口可樂合作推出即飲瓶裝咖啡,在全美的雜貨店、便利店、包括Whole Foods在內的超市,以及Dunkin' Donuts店內都可以購買得到。

   

  在與星巴克的不斷競爭中成長

  業界很多人認為,Dunkin』Donuts其實一直有模仿星巴克的習慣,畢竟品牌被認為是星巴克最大的競爭對手,售價比星巴克稍低一點。但Dunkin』Donuts的第一咖啡至今已經存在半個世紀之久,在美國大約有8000多家門店,和星巴克一起瓜分美國咖啡市場近60%的佔有率。

  例如:1995年,星巴克推出星冰樂系列,時隔2年,Dunkin』Donuts也推出了Coolatta(奇諾冰)系列,作為一款存在了20年的產品,今年卻被Frozen Coffee新的咖啡產品線所取代。2015年星巴克推出了冷泡咖啡,Dunkin』Donuts也隨之在2016年推出了同款飲品;

  星巴克有Teavana茶飲系列,Dunkin』Donuts也在原本的果味茶的基礎上,新增了也推出了精品茶系列,有早餐紅茶、和諧綠茶、菊花葯草茶、木槿茶和薄荷茶共五種口味,既有單杯現泡茶售賣形式,也可以6.99美元單買一盒茶包。

  由於受到麥當勞全日制早餐計劃的打擊,Dunkin』 Donuts 也在早餐菜單上下功夫。從去年開始在美國部分地區推出冷泡咖啡、雞肉華夫餅三明治、雞蛋培根華夫餅和香腸卷、蛋糕等多款新品。在這之前,品牌單是早餐時段就有13種三明治產品選擇,而華夫餅三明治算是差異化競爭力的體現。

  從食品到飲品的延伸,或者飲品到甜點的跨界,雙方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客單價和坪效、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的選擇和消費體驗。

(圖片來自Dunkin』 Donuts)

相關焦點

  • 臺灣四大連鎖超商去年賣出現煮咖啡130億
    星巴克年賺2個資本額  翻開統一財報,統一星巴克(Starbucks)去年年營收達76.87億元,稅後淨利達7.0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更高達近20元,達19.67元;若加上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去年年營收160.77億元,稅後淨利18.72億元。
  • 星巴克運用快消費營銷策略 漫咖啡、雕光等加緊圈地
    2012年,中國市場咖啡消費量約為13萬噸,中國咖啡消費量繼續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長,正成為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咖啡消費大國。中國目前人均年咖啡消費量為5杯,還遠遠低於日本、韓國年人均約300杯的水平,世界平均值在240杯左右。  星巴克將中國市場譽為「第二本土市場」,可見中國市場的潛力之大。
  • 繼貓爪杯後,星巴克又推「情侶杯」,顧客:賣的是杯子還是咖啡?
    下文轉載自作者:大骨頭燉起來說起星巴克,相信很多人對它都是有做一定的了解,特別是一些學生黨或者上班族人來說就特別的喜歡去這種地方,因為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咖啡,只要是我們想喝的,就沒有喝不到的,星巴克在全世界也是佔著很重要的地位,裡面有非常好喝的咖啡,而且他們的一些杯子也是特別有創意的,深得很多女生的喜歡。
  • 態℃|一杯咖啡引發的「新戰役」|星巴克|速溶咖啡|果汁_網易科技
    瑞幸與星巴克有了共同的投資人。這場中國咖啡新戰役似乎愈演愈烈。瑞幸咖啡於昨日宣布獲得共計1.5億美元的新投資,其中1.25億美元來自星巴克的最大主動投資人貝萊德(BlackRock)。但是剛剛又融資的瑞幸,拿到星巴克第二大股東的投資,似乎正在反擊看衰言論。「去年市場有了一個爆發,消費者對產品有了新的成熟的認知。咖啡市場上迎來了一個轉折點,在多方培養下,消費者越來越成熟。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很明顯。瑞幸和星巴克的競爭培育了市場,讓咖啡的門檻變低。在競爭激烈中有一段時間價格比較低,所以這培育了消費者。」
  • 咖啡市場競爭激烈,雀巢如何保住行業老大地位?
    1938年推出第一款速溶咖啡,1986年研發出第一款膠囊咖啡機…瑞士食品巨頭雀巢集團通過不斷創新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零售商。不過競爭對手的快速增長讓雀巢在國際競爭中面臨更大的挑戰。雖然旗下速溶咖啡品牌 Nescafe 和膠囊咖啡機品牌 Nespresso 佔據了全球價值 770億美元的咖啡零售市場 23%的份額,但是德國 JAB控股公司過去四年裡接連收購了雀巢 9家競爭對手,長驅直入咖啡產業,瓜分了 16%的市場份額,促使雀巢不得不再次變革。
  • 中國咖啡市場攪局者:做到「不是星巴克」,才能挑戰星巴克
    2018年上半年,數家主打咖啡外賣、無人咖啡機的本土項目獲得投資,包括連咖啡1.58億元B+輪融資,友飲咖啡1億元A輪融資等,瑞幸咖啡更是在7月以2億美元的A輪融資成為中國咖啡市場首個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公司。大批資本的進入,加之一些新生品牌猛烈的促銷和宣傳攻勢,讓中國咖啡消費市場上星巴克一家獨大的局面開始被打破,星巴克不斷下滑的同店銷售也佐證了這一趨勢。
  • 月虧1.5億,瑞幸咖啡卻喜提328億市值,神州...
    瑞幸上市前,規模過1億美元的機構融資共有四次:去年6月1.9億美元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陸正耀旗下公司;去年6月2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大鉦資本、愉悅資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君聯資本;去年11月2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為大鉦資本、愉悅資本、GIC、中金公司;今年4月1.5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為美國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貝萊德(BlackRock),此次融資也為隨即的上市鋪平道路
  • 貓屎咖啡、星巴克、咖啡陪你等 中杯大杯哪個划算?
    城市的咖啡館就像一個小宇宙,在這裡,人們不僅僅需要一杯現磨咖啡,更享受那百來個平方裡發生的人情世故和自我沉澱。杭州的購物中心越造越多,各類咖啡館也風生水起。  這一次,我們體驗了杭州四家最熱門的咖啡連鎖店,想知道買咖啡到底是要中杯還是大杯划算?紙杯更換成馬克杯會不會有障礙?自助吧檯上的瓶瓶罐罐足夠貼心嗎?
  • 麥當勞要掏25億,星巴克投10億,國際巨頭為何加碼中國咖啡?
    ,並宣布將總投資從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4億元)追加至1.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25億元)。 閃電速度完成赴美上市、隨即陷入造假風波的瑞幸咖啡,作為中國本土咖啡品牌試水者,亦曾在招股書中指出,2018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6.2杯,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處於較低水平,2018年中國大陸地區咖啡人均消費量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2019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約為7.2杯。
  • 星巴克、Costa咖啡含糖量高 喝一杯相當於吃18茶匙糖
    喝一杯咖啡   相當於吃18茶匙糖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全球知名咖啡連鎖店Costa(需求面積:80-400平方米)的大杯全脂太妃拿鐵的含糖量居然高達73.3克,而世衛組織建議成年男性每天攝入的糖不要超過35克,女性不要超過25克。
  • 咖啡界一匹黑馬:才一年,就開出2073家店!星巴克霸主地位不保?
    提到咖啡,就不得不提巨頭「星巴克」。在中國咖啡市場,星巴克佔了51%的份額。截止2017年底,中國的星巴克門店數量大約是3000家,並準備每年開500家新店。星巴克如此重視中國市場,因為中國咖啡市場每年增長很快。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增長,星巴克的市值也達到了890億美金(合人民幣近6000億)。但最近一年裡,咖啡界出了一匹黑馬,有點「逆襲」巨頭的趨勢。
  • 總愛開在星巴克旁邊的 COSTA 咖啡,為何慢慢消失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消費者隱約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儘管進入中國比星巴克要晚上十幾年,但 COSTA 似乎是唯一能與其抗衡的外國咖啡連鎖品牌。這種認知來自於二者的門店,比如在同一商圈,總會看到這對「綠色和紅色」的咖啡店組合成對出現——像極了麥當勞和肯德基。除了咖啡,星巴克還賣杯子,COSTA 也一樣,甚至保溫杯都有同一個供應商膳魔師。
  • 美國關店400家,中國計劃開店500家,星巴克瞄準中國
    美國關店400家,中國計劃開店500家,星巴克瞄準中國萬億級咖啡市場6月10日,星巴克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了一封致股東信,表示接下來會關閉部分星巴克門店。同時,最大的兩個市場中國和美國,銷售額或將減少10%-20%。在此前一個財季中,星巴克的營收和淨利潤就同比下滑。其中,淨利潤幾乎腰斬,下滑幅度達50.5%。
  • 星巴克、麥當勞打響冰咖啡之戰,但可能不適合保溫杯上的中國
    咖啡巨頭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即使在冬天也能看到不少帶著手套,拿著冰咖啡的男男女女們。由於消費者近幾年對於冷飲的喜愛,麥當勞、星巴克和唐恩都樂(Dunkin' Donuts)打響了一場冰咖啡大戰,接連推出創新產品,搶佔消費者。麥當勞入局,競爭激烈去年和今年夏天,星巴克、唐恩都樂等店的冷萃咖啡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流行起來。
  • 從星巴克的杯子之路,到喜茶吸管杯的杯子經濟
    星巴克杯子經濟,從紙杯開始每年聖誕節或情人節,去星巴克買咖啡的人,很有可能不是為了喝咖啡,而為衝著星巴克專門為節日定製的紙杯去的。每年星巴克的聖誕主題紙杯,都是媒體熱衷報導的話題。賣杯子也能成為一筆好生意星巴克自打入中國市場後,立刻成為高端場所的象徵,有人寧可少吃一頓午飯,也要去星巴克裡點杯咖啡體驗一下所謂的「格調」。
  • 非茶非咖啡,星巴克要和奶茶店搶生意了!消費者卻只想買杯子
    不安心賣咖啡,而是致力於上頭條的星巴克又來了。4月22日,響應地球日活動,自帶杯子的消費者免費贈送一杯中杯咖啡。4月23日,星巴克一口氣「官宣」上線了8款既非「茶」也非「咖啡」的「玩味冰調」系列新品。這8款新品是星巴克中國的全新之作,也是全球首發之作。
  • 麥當勞加碼搶灘中國咖啡市場 麥咖啡盯上「睡不醒」的年輕人
    麥當勞,賣咖啡?賣,麥咖啡!麥當勞旗下品牌麥咖啡最近盯上了「睡不醒」的年輕人,宣布要加碼搶灘中國咖啡市場,並聲稱「我們並沒有把誰看作競爭對手,中國的市場是非常巨大的。」此話一出,睡不醒的年輕人也驚醒了:「這話聽起來有點耳熟。記得上一個說中國咖啡市場有潛力的……不是瑞幸嗎?」
  • 與星巴克、COSTA相比 太平洋咖啡定位有何不同?
    每一種坐下來喝杯咖啡的心態,都能夠成就一家咖啡館。無論你面對的競爭對手多麼不可戰勝,重要的是,你是否知道,你的咖啡為什麼獨特?與星巴克、COSTA相比,太平洋咖啡的定位更加「商務」、「奮鬥」。      太平洋咖啡很早就設立了企業咖啡服務部,為餐飲業包括酒店、餐廳、俱樂部等提供各種咖啡解決方案。
  • 星巴克中美價差最高八成多 銷售快過期咖啡豆(2)
    具體來看,88元換得的不過是4杯免費咖啡。以星巴克一杯咖啡售價30元算,顧客使用這張星享卡合共可獲得8杯咖啡,需花費208元,平均一杯26元,也就是說,每杯咖啡只優惠了4元,相當於打了8.7折。  記者走訪發現,星巴剋星享卡的優惠相對於其他競爭對手顯得並不「實惠」。
  • 星巴克貓爪杯怎麼一時爆火了?|Morketing2019案例庫001期
    當然,想要刷屏也並不是如此簡單,「品牌力」其實是支撐櫻花貓爪杯大賣的根本。星巴克杯子分為兩種:一類是裝咖啡的紙杯,一類是外售的馬克杯、保溫杯等。每年,星巴克都會根據假期,推出限量款假日紙杯。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聖誕節,星巴克都會將白色紙杯更換成聖誕紅杯,以增加節日氣氛,延續至今已經有22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