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大連鎖超商去年賣出現煮咖啡130億

2021-01-13 聯商網linkshop

  便利商店霜淇淋「白金」商機快速崛起,但最誘人的仍是咖啡的「黑金」商機。

  星巴克年賺2個資本額

  翻開統一財報,統一星巴克(Starbucks)去年年營收達76.87億元,稅後淨利達7.0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更高達近20元,達19.67元;若加上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去年年營收160.77億元,稅後淨利18.72億元。

  加上統一超商CITY CAFE去年賣2.5億杯,創造約95億元營收,等於是統一集團每年靠「黑金」帶進的營收超過333億元。至於,四大連鎖超商一年賣出現煮咖啡高達130億元,規模大約是霜淇淋「白金」商機的六倍。

  統一超商在2004年以CITY CAFé品牌重返現煮咖啡市場,至今,全臺5000家門市幾乎每家店都有賣咖啡,鋪機密度逾99%,約是霜淇淋鋪機密度20%的五倍,但創造的年營收約是霜淇淋的十倍。

  統一超1年賣2.5億杯

  統一超商表示,10年來透過咖啡豆升級、咖啡達人的培育與推廣、店內情境塑造,去年總共賣出2.5億杯的CITY CAFE,創造95億元營收,相當於全臺灣每人每年都喝掉11杯CITY CAFE。

  同時,透過「精萃法」提升風味,帶動美式咖啡佔比上升至近叄成,並橫向發展30多種現煮咖啡周邊商品,包括掛耳包、蛋捲、隨行杯、糕點等,業績成長也達兩倍,預估今年CITY CAFE業績可望維持兩位數成長,衝破100億大關。

  全家便利商店也表示,目前全臺近3000家門市有高達98%的門市都有賣咖啡,過去幾年現煮咖啡每年業績都維持兩成以上成長,去年賣出逾5000萬杯,為全家帶進逾20億元的營收。

  萊爾富目前全臺店數達1285家,販售Hi Cafe現煮咖啡的門市也高達九成,去年為萊爾富帶進約八億營收,今年目標要成長15%;OK便利店目前全臺880家門市,也有800家販售OK CAFé,去年為OK帶進近叄億元營收,該公司希望今年全部門市都能導入現煮咖啡。

  (自由時報 楊雅民)

相關焦點

  • 臺灣四大連鎖超商含乳咖啡漲價遭罰款2000萬
    據臺灣媒體報導,統一等四大連鎖超商,前年因分別調漲加乳現煮咖啡價5元(新臺幣,下同),被「公平會」以聯合漲價行為共開罰2000萬。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更審後認定,四家連鎖超商無法壟斷現煮咖啡市場,先後漲價是合理的市場競爭,昨天仍判決度四家超商勝訴,撤銷裁罰處分。本案仍可上訴。
  • 臺灣連鎖超商、咖啡店騎樓9月1日起禁菸
    雙北市和高雄市決定連鎖便利商店、咖啡店騎樓,9月1日起將列為全面禁菸場所,若民眾違規在禁菸騎樓抽菸,依臺灣地區「煙害防制法」最高可處1萬元(新臺幣,下同)罰款,不過,高雄市衛生局為避免民眾反彈聲浪過大,給予3個月緩衝期。
  • 臺灣超商啟示錄
    臺「衛生署」研擬要讓便利商店賣一般非處方藥,藥界有不同的看法,此議題還有待商量考慮。不過光是「衛生署」會考慮讓超商通路賣藥,就顯示了超商在島內民眾生活中的不可或缺,重要性又一次受到肯定。多半地區都有超商,卻很少有像臺灣地區這麼普遍又多元服務的超商。臺灣的超商系統部份源自美國,部分仿襲日本,但現在已發展出地道的臺式特色。
  • 臺灣高鐵點數生態圈 擴大到超商
    搭高鐵有免費咖啡?別以為這是商務車廂的特權,每個人都有。臺灣高鐵的「點數生態圈」愈來愈大,過去搭高鐵累積的TGo點數,只能在高鐵用,如今跨界走進超商,咖啡、熟食、冰品統統都能換,搭趟北高來回,現賺一杯中杯熱美式咖啡,就怕你不知道。
  • 聯手英國最大咖啡連鎖商 北京華聯挺進餐飲業
    由於國內外商業零售企業紛紛搶灘國內零售市場、同行業企業的大規模擴張,導致百貨零售企業的增長超速發展,國內百貨類商業零售企業已經進入了競爭過度狀態,致使行業平均利潤水平不斷下降  為了尋求更高利潤的新市場空間,北京華聯集團與急於大舉進入中國北方餐飲市場,卻又對當地商業環境比較陌生的Costa公司一拍即合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北京華聯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北京華聯集團」)獲悉,北京華聯集團已與英國最大咖啡連鎖商
  • ...餓了麼商超訂單同比增長11倍】中國全國近800家大型連鎖商超的...
    文 / 爾東琛2020-11-08 14:35:58來源:FX168 【天貓雙11餓了麼商超訂單同比增長11倍】中國全國近800家大型連鎖商超的40000家門店通過餓了麼加入天貓雙11。
  • 臺灣便利商店逾萬家 人均年消費近萬元新臺幣
    新華社臺北8月30日電(記者何自力 齊湘輝)臺灣地區市場交易及貿易監管機構「公平會」最新調查顯示,2016年底臺灣5大連鎖便利商店已達1.03萬家。臺灣每人每年到訪便利商店次數約122次,平均每次消費76元(新臺幣,下同),人均1年在便利商店消費額達9272元。
  • 精品連鎖咖啡品牌M Stand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
    隨著資本入場,咖啡賽道也熱鬧了起來。   據媒體報導和天眼查顯示,精品連鎖咖啡M Stand(需求面積:30-60平方米)近期完成超1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CMC資本領投,挑戰者資本跟投,投後估值達7億元人民幣。本輪融資將用於加速門店拓展及管理、旗艦店打造、品牌營銷、組織升級等。這也是公司成立以來的首次融資。
  • 你喝咖啡,但懂咖啡嗎?
    這兩句名言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引起大家對咖啡所賦予的文藝氣息遐想無限。那時,要喝一杯現煮好喝的咖啡,不像現在隨處可得,星X克還沒引進臺灣,超商賣的咖啡也多還是現「泡」的速溶品;要喝杯好咖啡,除了努力張羅器具自己煮,最好要有常跑的私房咖啡館以解饞癮,不是向酷酷的店主挖寶咖啡「侍事」絕活兒,就是哀求他教你煮咖啡,或者,只是單純安靜的窩在一隅「朝聖」。
  • 臺灣路易莎咖啡創始人 大學時靠便當盒烘咖啡豆
    中國臺灣網8月1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路易莎咖啡平均價50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1元),主打親自烘豆,是臺灣平價連鎖咖啡店中,提供最多莊園級精品咖啡豆的品牌。  2年前,董事長黃銘賢為了搶市場,採用「遍地開花」策略開放加盟,如今已擴展到全臺301家分店、去年年收14億元新臺幣(折合3億元人民幣),證明在競爭激烈的咖啡市場裡,即使沒有大企業當背景,依然能站穩腳步。
  • 臺灣超商雙雄:今年霜淇淋營收預計超10億臺幣
    爭食暑假冰品消費旺季商機,超商雙雄統一超商和全家陷「冰」戰!統一超商祭出日本青森蘋果口味霜淇淋與全家法式香草正面對決,兩公司皆預估,今年霜淇淋可挹注該公司年營收逾10億元(新臺幣,下同)。  郭慶峰指出,臺灣冰品零售市場一年規模約40億元,7-ELEVEN去年整體冰品(含霜淇淋)所創造營收達22億元,其中霜淇淋年營收約10億元,淡季和旺季銷售量將差3~4倍,4~9月銷售旺季甚至曾創下單店賣出2000支霜淇淋的紀錄。
  • 臺灣零售觀察:是誰顛覆了屈臣氏和家樂福?
    臺灣經濟歷經起步、高速成長到現今停滯成長,零售業也歷經朝代更替,從超市興起、百貨公司獨領風騷、再到渠道類型分化發展。1950年代——經濟發展期:臺灣生產總值GDP為15.82億美元。產業以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為主。零售業處於原始階段,尚未出現連鎖商店,以小型社區雜貨店為主1960年代——出口導向期:臺灣生產總值GDP為59.42億美元。
  • 明年Q2前4大超商上線臺灣Pay 推動二維碼共通支付
    四大超商通路明年第二季前可望全面上線臺灣Pay。四大超商之一的萊爾富本周三將以旗下1,340家通路打頭陣上線臺灣Pay,另外三家超商通路「檔期」也已確定,包括由新任財長蘇建榮親自出馬網羅、通路居全體超商之冠的7-11將在明年第一季上路,而四大通路中最後一家上線的OK便利商店,已預定在明年第二季前上線。
  • DunkinDonuts成星巴克最大競爭對手 每年賣10億杯咖啡
    像肯德基、麥當勞一樣擁有超過50年以上歷史的餐飲連鎖品牌確實不多,這家賣甜甜圈的咖啡品牌Dunkin』 Donuts在品牌歷史發展中,幾經波折、不斷改革,終於成為星巴克的最大競爭對手。       60多種口味甜甜圈,全球12000家門店   Dunkin』 Donuts是全球最大的咖啡和烘焙食品連鎖品牌,專業生產甜甜圈,提供現磨咖啡、其他烘焙產品和季節性飲品。
  • 北京18家連鎖商超公示不漲價承諾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18家連鎖商超公示不漲價承諾本報訊(記者 馬婧)「大手拉小手」、「主動結對子」、連鎖商超承諾不漲價、省市合作穩定貨源……新發地暫時休市以來,北京商業企業積極行動、團結協作,共同打響了一場生活必需品保供戰。
  • 臺灣基本時薪漲至140元 四大超商人事費年增10億
    華夏經緯網8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基本月薪、時薪明年擬再調漲,對聘僱大量計時人員的連鎖服務業衝擊最大,業者嘆「苦水只能往肚裡吞」。這次基本時薪將由133元(新臺幣,下同)調漲至140元,調漲7元,根據過去幾次基本薪資調漲經驗推算,光是四大超商人事成本恐增加逾10億元。
  • 臺灣零售觀察——是誰顛覆了屈臣氏和家樂福?|58產業基金行研
    零售業處於原始階段,尚未出現連鎖商店,以小型社區雜貨店為主 1960年代——出口導向期:臺灣生產總值GDP為59.42億美元。臺灣設立加工出口區,引進外資和技術,產業以輕工業為主,大力發展勞力密集產業。
  • 多家連鎖商超餐廳恢復測溫驗碼
    原標題:多家連鎖商超餐廳恢復測溫驗碼  北京疾控中心近日通報,頂全便利店有限公司順義區貨運北路一店等商業場所內陸續出現確診病例。面對冬日疫情反彈,北京商業場所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措施,多家連鎖商超、餐廳開始從嚴執行測溫並出示健康碼的防控舉措,並對冷鏈食品加強管控。
  • 臺灣零售觀察:是誰顛覆了屈臣氏和家樂福
    1950年代――經濟發展期:臺灣生產總值GDP為15.82億美元。產業以農業、農產品加工業為主。零售業處於原始階段,尚未出現連鎖商店,以小型社區雜貨店為主1960年代――出口導向期:臺灣生產總值GDP為59.42億美元。臺灣設立加工出口區,引進外資和技術,產業以輕工業為主,大力發展勞力密集產業。
  • 江小白C輪融資投後估值或超130億;完美日記融資1.4億美元
    過去一周焦點:江小白完成C輪融資,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30億人民幣;威馬汽車完成100億人民幣D輪融資;字節跳動入股九庫文學網,持股10%為第三大股東;雲麥科技獲得小米科技數千萬人民幣戰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