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名「糖友」測試發芽糙米降血糖

2021-01-09 健康快遞號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梁加均報導:近日,中國營養學會達能營養中心公布發芽糙米對2型糖尿病人群的幹預效果評價顯示,發芽糙米為低GI、低GL食物,富含膳食纖維及多種B族維生素、鐵及GABA和阿魏酸,替代部分主食後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脂蛋白水平,這事成真後,糖尿病人的主食問題可能就不在遭罪了。

據了解,此次人群幹預實驗由中國營養學會達能營養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通過社會招聘及哈爾濱市和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招募85名2型糖尿病人,通過每天100g發芽糙米替代部分主食後三個月發現,幹預組的空腹血糖顯著下降,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顯著下降,甘油三脂指標顯著下降,HDL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身體指標(體重、BMI、腰圍、臀圍)均顯著下降。

全穀物發芽糙米不僅是糖尿病人的理想低糖主食,對高血脂人群幹預成功率更高達80.7%。在無錫市疾控中心關於發芽糙米的一項國家發明專利在對近2300名高血脂居民進行健康幹預後,成功率為80.7%。早在2009年4月到6月間,無錫市疾控中心隨機選擇新區、南長區、惠山區和濱湖區,每個區選取4個社區2個居委會、年齡在40-69周歲之間、共計2300多名的高脂血症高危人群進行了幹預。

針對這些人群,市疾控中心向他們免費發放發芽糙米,規定他們每人每天吃150克糙米,可加入米飯中,也可做成饅頭、米糕等食用,並每月安排一次慢病體檢,觀察食用發芽糙米前後血脂的變化。大大降低了居民患上高血脂的風險。

據悉,糙米因尚未去除富營養化的米糠層,比起只剩下胚乳部分的白米,或是僅留有胚芽和胚乳部分的胚芽米,含有更高的營養價值。

糙米經過發芽的步驟後,內部含有的營養素也被激活更易於人體吸收,部分粗纖維、植酸水解,口感也會變軟變好。目前,因發芽糙米原料選擇和加工工藝複雜其價格不菲,該項發明已經走向市場銷售,相信不久的將來會為更多的人群所喜愛。

相關焦點

  • 格力回應做出三高人群飯煲:煮的是糙米發芽飯,適宜三高人群
    格力回應做出三高人群飯煲:煮的是糙米發芽飯,適宜三高人群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04 13:01:33
  • 這三類糖友控制血糖夠特別 糖媽標準竟然最嚴格?
    原標題:這三類糖友控制血糖夠特別 糖媽標準竟然最嚴格?   治療糖尿病,關鍵在於控制血糖值,減少併發症。大多數科普文章上,將糖尿病血糖值控制範圍,基本圈定在空腹小於6.2mmol/L,餐後兩小時低於7.8mmol/L。這個數值其實是一個標準值,對於不同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的數值高低是有出入的。
  • 發芽米的功效與作用 發芽米飯怎麼做
    發芽米的功效與作用 發芽米飯怎麼做控制血糖發芽米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減緩腸道吸收糖分,有助於控制血糖;所富含的B族維生素,無論是維生素B1,還是維生素B2,都可協助體內進行糖類的分解與代謝,控制血糖值。
  • 糙米的功效與作用 營養價值值得看!
    糙米的功效也很多,糙米可以促進排便排毒,降低血糖,促進骨骼和牙齒的健康發育,促進血液循環等等。1、 促進排便排毒。糙米富含膳食纖維和胺基酸,吃糙米可以補充膳食纖維和胺基酸,促進腎臟排毒,促進腸胃消化,利於排便排尿。2、 降低血糖。
  • 5種升糖食物,多吃一次,血糖飆升一次,糖友要管住嘴!
    對於糖友來說,控制血糖,十分關鍵。最好的方法,就是從飲食上,控制血糖,避開升糖指數高的食物。下面這5種「升糖王」,多吃一次,血糖「飆升」一次,糖友要「管住嘴」!第一種:白粥看似簡單的白粥,其實也是升糖指數高的食物之一。
  • 降糖「偏方」:麥苗汁能降血糖,究竟是「誇大」,還是另有奇效
    麥苗汁降血糖的說法是最近才流傳起來的一個降糖"偏方"。儘管麥苗富含纖維,但是麥苗榨汁後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可以降血糖,只能當做成一個健康的食品。麥苗汁能降血糖的說法完全是一種心理暗示,是一種安慰劑效應。一位已經患糖尿病5~6年的糖友的血糖、血脂都很高,問起如何吃飯,他說自己的飲食控制很嚴格,米麵基本不吃,每天半斤肉,或是一隻雞。殊不知肉類含有大量蛋白質和脂肪,後者產生的熱量遠遠大於碳水化合物,人體內的生化代謝可以把蛋白質、脂肪轉化成葡萄糖,同樣會導致血糖升高。糖友飲食控制不單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總量和「甜食」,而是要嚴格控制每天的食物總熱量。
  • 糖友自測血糖時,一天需要測幾次?測血糖的三個誤區,你犯了幾個
    對於患上了糖尿病的糖友來說,及時的關注自身的血糖就是十分必要的。而現在隨著科學水平的提高,醫療器械的進步,家用血糖儀也成了每個糖友家中的必備之物,但是面對眾多的測量血糖的時刻,不少的糖友也開始猶豫了,比較人只有十根指頭,而測量血糖時講究的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後一小時血糖,餐後兩小時血糖這四種,而一日要吃三頓飯,要是在算上睡前血糖,那麼十根手指一天還不夠扎的,像是這樣的測量血糖的方式,明顯是不可取的,那麼對於糖友來說,每天又應當測量那些血糖呢?
  • 發芽糙米才是健康選擇
    與白米相比,糙米較高程度地實現了稻穀的全營養保留,不僅含有更多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更重要的是還含有膳食纖維、GABA、等多種促進人體健康的功能因子。現在的發芽米電飯煲是更為優質的選擇。 發芽糙米與糙米相比,其澱粉含量下降43.1%-53.7%,水溶性蛋白質和游離胺基酸含量分別上升5.7%-17.7%和92.1%-151.2%。
  • 有哪些因素會造成糖友的血糖出現忽高忽低的現象?
    如果一旦確診為糖尿病,不管是遺傳性的還是2型糖尿病,都需要長期的口服藥物或者是長期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但是糖友在控制血糖期間如果血糖是處於忽高忽低的狀態的話,那麼對糖友的身體健康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活會加快病程的進展以致出現併發症。
  • 吃苦瓜能降血糖?醫生:錯上加錯,真正降糖的是這三件事
    所以想要預防和防治糖尿病,首先就要調節血糖,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就可以大大降低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同時也降低了併發症的可能性。許多糖尿病人可能都會聽說,糖尿病人就該多吃點苦瓜,苦瓜可以降血糖,那麼苦瓜真的有這麼「神奇」嗎?經常吃苦瓜可以降血糖嗎?
  • 血糖高能吃獼猴桃嗎?這篇文章說得好詳細,糖友看看不吃虧
    血糖高能吃獼猴桃嗎?這篇文章說得好詳細,糖友看看不吃虧眼下,正是大江南北的獼猴桃陸續進入成熟期的好時節。走進水果市場,幾乎每個攤位都會有獼猴桃,一個個圓潤飽滿,讓人垂涎欲滴。對於不少血糖高的消費者來說,為了讓血糖平穩不波動,所以在平時比較注重飲食,不敢吃那些含糖量高、熱量高、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因為不知道獼猴桃是否適合自己吃,為了以防萬一,只好選擇不吃。那麼,血糖高能吃獼猴桃嗎?糖友看看不吃虧,也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 「糖友」的5個飲食小技巧,輔助「控糖」控糖,讓血糖更穩定
    「糖友」的5個飲食小技巧,輔助「控糖」,讓血糖更穩定糖尿病也叫「生活方式病」,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在我國的發病率也是越來越高。對於一些情況比較嚴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儘管需要在服用藥物的情況下,才能更好控制血糖,讓血糖在合理的範圍內波動。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雖然不能降低血糖,也可以讓血糖更穩定些。
  • 糖友注意:身體突然有這4個表現,可能是血糖降得過低了
    因此,出現了血糖過低的表現,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才能恢復血糖平穩狀態,防止血糖過低導致糖尿病患者身體受到影響。那麼,糖尿病患者血糖降得過低,可能會有哪些表現呢?1、大量出汗糖尿病患者如果沒能很好地控制個人血糖,有可能在血糖降得過低的情況下大量出汗,此時身體冒冷汗表現會比較明顯。
  • 小米營養價值高,血糖高的人經常食用,血糖是降是升?醫生這樣說
    對於一些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他們認為每天喝小米粥也能夠有效降血糖,緩解糖尿病帶來的不適感。但是也有一些人是這樣說的,小米雖然屬於粗糧,但是在熬製成粥的過程中,小米會變得十分軟糯,含糖量也會有所增加。經常食用小米粥很有可能會使我們血糖飆升,從而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小米粥呢?小米粥到底是降血糖還是升血糖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醫生是怎樣說的吧。
  • 為什麼按時服藥,血糖卻不降反升?2個因素被揪出,很多人還在犯
    因此服用降糖藥就成了糖尿病患者控糖的主要手段,也讓很多糖友卻誤以為「藥物降糖後,就萬事大吉了」,但卻在規律服用降糖藥後,出現了血糖不降反升的情況,這是為什麼?為什麼按時服藥,血糖卻不降反升?2個原因!1用藥量加大,藥效加強西藥多用於應急,降糖藥只是在血糖過高時,快速降低血糖,並不能改善病因,使胰島恢復正常。
  • 哈佛研究:我國糖尿病一半以上是這樣吃出來的;糖友必須改
    主食精細、單一,主食大多是白面饅頭、白米飯等精細化主食,口感雖好但升糖速度快;長時間只吃一種主食,愛吃饅頭的就天天吃;這種單一的主食肯定會造成餐後血糖快速升高;長期如此勢必會損害胰島,誘發2型糖尿病。全穀物、雜豆類佔1/3《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建議:糖友飲食也少不了粗糧,蒸米飯時可以按照大米:雜豆(或全穀物)是2:1的比例。
  • 7種原因可致血糖過高,這篇文章為糖友詳解
    /L,餐後血糖2小時血糖<7.8mmol/L,患糖之後,長時間血糖過高是危害糖友健康的一大「毒瘤」,所以糖友對血糖情況十分重視。但是血糖過高的原因都有哪些?穩糖君為糖友整理好了這7種原因,糖友理清思路才能更好的控糖啊!
  • 醫生:走對才行,避開這些雷區,血糖邊走邊降!
    這種運動屬於有氧鍛鍊,既能夠降低血糖,還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可謂是最方便和經濟的鍛鍊。所以,有很多糖友在獲知這一消息後,都開始了走路鍛鍊,甚至是暴走運動! 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很多糖友卻陷入了走路誤區,不僅降糖效果不理想,甚至還損傷了膝蓋、導致了併發症出現!
  • 血糖控制目標因人而異,70-80歲空腹血糖標準適當放寬,趕緊收藏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控制對糖友而言,是每天都得注意的功課,最怕血糖忽高忽低如過山車般,難以控制。首先這個標準要因人而異,不能直接確定,對於很多年輕的患者,預備手術的患者以及糖尿病孕婦嚴格控制血糖,對於老年人以及有相關併發症的糖友,血糖控制的標準不準過嚴。
  • 一名糖友的飲食、血糖記錄,大家進來數一數,垃圾食品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飲食對於血糖影響很大,因為其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影響血糖的主要飲食,不同的食物配比、加工方式也會影響。因此,選擇健康食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