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網友發現古橋下神秘圖案 文保專家推測鎮水吉祥物

2020-12-05 騰訊大浙網

這些天,餘姚論壇上一則題為《大嵐一座古橋發現疑似甲骨文圖案》的帖子,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當地文保專家也饒有興致地對圖案進行了分析,推測可能是古人建橋時放置的鎮水吉祥物。

網友發現古橋下的神秘圖案

最早發現這塊刻有神秘圖案的是3個攝影愛好者。8月9日上午,網名為「四明山風」的攝影愛好者和朋友一起在大嵐鎮大路下村觀下自然村拍攝,偶然在村裡一座古橋橋頭旁的一塊石頭上,發現了形似甲骨文的圖案。

據網友「四明山風」介紹,這座橋的跨度約10米,高約2米,中間的一個橋墩是由一塊塊大石頭疊起來的,橋面由長約5米、寬約0.8米、厚度約0.2米的兩塊石板鋪成。

這塊刻有奇怪圖案的石頭,位於橋東首右下方,目測石塊呈橢圓形,最長約0.8米,最寬約0.6米,厚約0.3米,分量很重。

在橋下發現這麼一塊刻有奇怪圖案的石頭,令網友「四明山風」等人很好奇,他們前去詢問村裡的老人,了解古橋的歷史。村裡老人說,這橋叫「觀下橋」,跟村同名。但是,他們也都不知道這座橋造於何年何月,橋頭有這麼一塊刻有神奇圖案的石頭,他們也沒有注意到。

網友「四明山風」等人都覺得這塊石頭不簡單,希望村裡能保護起來,並希望有關專家進一步考察。

神秘圖案引來眾多網友猜測

當天下午,網友「四明山風」將《大嵐一座古橋發現疑似甲骨文圖案》的帖子發布到了餘姚論壇上,眾多網友被石頭上奇怪的圖案吸引。有網友調侃「這大概是7000年前河姆渡人的搓衣板」,也有的說「這是以前古道的地圖,挑夫看到後就知道往哪裡走了」。

網友「越雅軒」說,這是一塊「龜背石」,圖案看起來像一個烏龜殼。「龜在古代象徵長壽,『龜』諧音『貴』,表示長命富貴。」網友「威雷」說:「仔細看,是個人臉,眼、鼻、嘴明顯,眉毛、耳朵、鬍子也有。可能是古代溪神畫像,用以在此溪鎮妖鎮怪。」

還有網友認為,石塊上圖案裡包含了「歲歲平安」四個字,圖案表示的可能是平常老百姓所說的橋神。

專家推測可能是鎮水吉祥物

這塊石頭上神秘圖案到底表示什麼?餘姚市文保所孫棟苗副所長給出了他的看法。

孫棟苗說,看這個圖案,有點像鰲的形狀,這塊石頭外形也有點像鰲。鰲是漢族傳說中海裡的大龜或大鱉,還有一種說法是龍之九子的老大,相傳「龍生九子,鰲佔頭」,為龍頭,龜身,麒麟尾。古時候,人們會在橋上刻上一些吉祥物,比如龍、獅子,想讓這些神獸來鎮住水裡的妖怪,祈求橋變得牢固,承擔著橋梁守護神的角色,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橋飾藝術是古橋文化的組成部分。

「很多著名古橋的橋欄板、望柱上會有石獅的雕飾,雕刻得很精緻,但這塊石頭上的圖案卻比較簡單、粗糙,可能和這座石橋的位置、功用有關,從網友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到這座橋是在溪坑上,比較簡易,沒有特殊的功用,造橋的工藝也比較簡單,估計是就地取材。」

孫棟苗表示,這些也只是他的推測,是否屬於文物,需進一步核實。

返回大浙寧波首頁>>

關注大浙寧波官微「樂享寧波」,有更多福利、潮流、新鮮事兒!

相關焦點

  • 四川航展吉祥物發布 趕快來取個名字
    四川航展吉祥物 圖據四川國際航展組委會 青銅人首鳥身像化身2019四川航展吉祥物發布8月9日上午,2019四川航展吉祥物發布。不少網友已經猜到,這很像三星堆的人首鳥身像。來自成都的設計者廖舫表示,航展吉祥物的創作靈感確實來自青銅人首鳥身像。在它身上體現古蜀人對天空的渴望,非常適合飛翔的主題。不過,吉祥物目前還沒有名字,暫命名為「三星堆娃娃」。
  • 這個龍頭蛇身蜥蜴尾的動物就是鎮水神獸,還有鐵牛、長劍也能「鎮住...
    有意思的是,永濟橋維修過程中還曾發現神秘鎮水神獸。根據當時在現場的平陰縣東阿鎮文化站站長王化琦的說法,2018年6月,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在永濟橋西南側燕翅牆下面挖出一隻鎮水石獸。這一鎮水石獸叫蚣蝮,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龍生的九子之一,在民間傳說中具有鎮水消災,保一方平安的神力。由於永濟橋附近連年紀最大的村民也沒見過這一鎮水石獸,因此王化琦推測它應該是和橋的年齡一樣,已經400多歲了。
  • 清代古橋刻蜈蚣當吉祥物 寧鄉公布一批新文物
    這批文物多在被稱為「千年古鎮」、「狀元故裡」、「理學源頭」的巷子口鎮,包括古民居7處,古石橋41處,古墓葬(群)13處,古驛道2處。李喬生說,在巷子口鎮發現的古驛道,與當地縣誌有關記載吻合。原本古道還有一處涼水井亭,但亭已部分倒塌。縣誌記載:「宋司徒王仝駐兵於此,以拒瑤寇,戰死,後人立廟祀之。」
  • 李冰用來鎮水的神獸,原來是一頭呆萌石犀牛,非常值得去看看
    鎮水神獸古代敬畏自然的鎮水習俗。古代水患災害經常發生,人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幹擾,但是他們不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於是就想要藉助於神秘力量抵抗災害,在不斷地鎮水過程中,形成了鎮水習俗。人們依據動物的造型,在水邊橋梁上雕刻了各種「鎮水神獸」造型,還在水中安放了巨大的牛或者是犀牛的石頭雕像。
  • 宜賓發現罕見遠古生物化石,專家推測屬於侏羅紀或白堊紀時代
    宜賓發現罕見遠古生物化石,專家推測屬於侏羅紀或白堊紀時代 @宜賓電視臺酒都播報 2020-09-22 12:56
  • 餘姚新聞網丨龜山與蛇山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趙建榮)餘姚自古以來是人傑地靈的寶地,姚江兩岸有秘圖、龍泉、鳳、龜、蛇五座鎮山。據清光緒《餘姚縣誌》載:「以上五山為縣之鎮山,秘圖、龍泉在治城(餘姚北城)內,鳳山在江(姚江)北,龜山和蛇山在江(姚江)南」。《乾隆志》引《萬曆志》載:「案:白山象蛇,竹山象龜,與江北龍鳳二山謂之四靈。」「(五山)載諸山之前。」
  • 萬祖之山崑崙山,有死亡谷、不凍泉、外星人遺址,神秘未知
    崑崙山充滿神秘未知,歷來就有許多古神話、神秘事件涉及到崑崙山。古崑崙神話傳說崑崙山有仙宮,神獸守門,裡面有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還有東王公,西王母、東王公分別負責男女修道者的接引升仙。1962年傳聞崑崙山西北側武家村螳螂人傷人無數,後來部隊及當地民眾合力將其擊斃,發現它頭部與人無異,頭以下軀幹、四肢與螳螂一樣,肌肉特別發達,虯結隆起如絲綢,跳躍力應該超強。據說螳螂人被保存在一個神秘地方。螳螂人這個事件是傳聞,未經證實,死亡谷、外星人遺址這些神秘地點是現實存在的。
  • 湖南三處考古新發現揭開神秘面紗 包括湘粵古道
    中新社長沙十月十六日電(記者 傅煜)靜候千年的唐宋摩崖石刻、留下深深騾馬蹄窩的湘粵古道、身為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的大冠堡遺址……隨著首期「湖南文物發現之旅」滿載而歸,三處新發現的不可移動文物今日也向世人揭開了神秘面紗。  在南嶽衡山發現的「摩崖石刻」刻在高約三米、寬近六米的天然花崗巖上,共有三方不同字跡的刻文。
  • 日夜向西流,悠悠橫河水,好美啊!
    「譁啦啦的黃河水,日夜向東流」「一江春水向東流」「滾滾長江東逝水」,在人們的印象中,都是「大河向東流啊」!但讓許多人不知道又費解的是在我們慈谿南部的橫河,河水恰恰是向西流的。深秋的一個午後,我讀完慈谿發布《網眼看慈谿 | 橫河,講述著動人的故事》,再次慕名來到橫河七星橋。
  • 沒有什麼神秘動物! 專家分析三峽神秘水怪是蛇
    沒有什麼神秘動物! 專家分析三峽神秘水怪是蛇時間:2019-09-14 19:33   來源:智慧煙臺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沒有什麼神秘動物! 專家分析三峽神秘水怪是蛇 近日,湖北宜昌,一段視頻在當地熱傳:有網友在三峽壩區拍到神秘動物,體型碩大數米長,像遊蛇一般在水中移動。
  • 南非專家推測長頸鹿的角可充當避雷針
    南非專家推測長頸鹿的角可充當避雷針(Credit: CC0 Public Domain)(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Tengrinews.kz網站援引《每日郵報》消息報導稱,南非專家推測,長頸鹿的角可充當避雷針。
  • 萬裡長江第二鎮——曲麻萊,三江源頭第一縣,黃河之水天上來!
    這裡是老張的行攝之旅長江水,向東流!今天來到萬裡長江第二鎮,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萊縣。曲麻萊縣位於青海省西南部、玉樹州北部,處於三江源區,素有「三江源頭第一縣」的美稱。曲麻萊縣既是長江源之一,也是中國另一條母親河黃河的發源地,黃河在青海境內藏語稱「瑪曲」,意為孔雀河,其正源發源於麻多鄉西南巴顏喀拉山脈的卡日曲北麓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約古宗列曲發源於約古宗列山北麓的一股山泉,向東南流經星宿海後稱為瑪曲。黃河源頭群山聳立,草原廣袤,是三江源主要的水源涵養之一。
  • 專家驚嘆清鎮觀遊「神秘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據觀遊村村委會主任呂和友介紹,他一聽說「來子洞」內有「彝族文字」,就趕緊邀約其他村民一起,扛著樓梯到洞裡四處尋找,最終發現洞內右側石壁上真的有一壁似字非字的圖案。此後,「觀遊天書」開始被世人知曉。文博專家:疑為宋代古羅甸國時期古彝文神秘圖案似旗杆旗幟8月初,文博專家劉君教授等人前來考察「觀遊天書」,在洞內右側爬上梯子仔細查看,發現距地面約兩三米高的一塊石壁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
  • 永州山頂發現神秘古堡群(組圖)
    文物專家在大冠堡進行考古。  汪蛟 攝古堡現場找到的明代瓷片。  湯紅輝 攝  在湖南永州新田縣的大冠嶺上,日前發現神秘古堡群,核心古堡大冠堡內共有17個房間屋基,總面積7000平方米。專家推測,古堡應是某位有特殊身份的尊者所為,極有可能就是因「靖難之役」丟了皇位的明惠帝朱允炆,而古堡群可能是明惠帝的避難所。  古堡周圍還有「衛星城」  綿亙數十裡的大冠嶺,逶迤在湖南永州新田縣西南部。山嶺最高處,雄踞著神秘的古城堡遺址。近日,湖南省文物局考古專家組來到大冠嶺,細緻考證剛剛發現的「大冠堡」。
  • 餘姚大街上出現大量蛤蟆 專家:跟地震沒關係
    昨天,餘姚馬渚鎮的謝先生在網上放出了幾張圖,圖片上密密麻麻的全是癩蛤蟆。謝先生說,癩蛤蟆成群上街,第一次是在4月29日上午,4月30日和5月1日也有小規模出現。  「是不是要地震了?」謝先生的帖子引起網友圍觀。  昨天,記者就此事採訪了專業人士,他們說,癩蛤蟆成群上街,跟地震沒有必然的聯繫。
  • 河洛古國出土,古人用陶罐子擺出神秘圖案,究竟啥意思
    古人也用愛用北鬥七星,形容神秘的事物。不過,自從考古學家發現河洛古國遺址後,卻發現陶罐子擺放的神秘圖案——「北鬥九星」。北鬥為何又有九星?古人為何要擺放在墓穴中?代表著什麼意思?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什麼是「河洛古國」?
  • 比利時專家在狒狒腓骨上,發現神秘符號,專家說:功能不好確定
    在考古領域中,能夠發現動物的骸骨,其實很普通,並不是一件令人大驚小怪的事。可是在國外,考古學家們卻因為一根骨頭吵得不可開交。這究竟是什麼動物的骨頭?它又會有何奇特之處?對於此次探險而言,簡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因為該地曾有一個比較著名的古村落——伊尚戈村。在探索行動展開之前,簡認為此去必然收穫滿滿。可經過一番努力之後,他失望地發現,自己的想法似乎太過於樂觀,伊尚戈村遺蹟幾乎沒有太多有價值的文物。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探索的深入,簡真的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因為一塊特殊的骨頭被他挖了出來。
  • 專家推測可能是水獺
    專家推測可能是水獺   家住金梅花園的胡女士7月3日傍晚在新藻江河邊散步時,發現河中間水面上遊弋著一個疑似生物的黑色物體。她在岸邊守候20多分鐘後,拍到了一段27秒的視頻上傳到本地網絡論壇。一石激起千層浪,讓興奮的網友們腦洞大開。昨天,記者帶著疑問諮詢了淹城野生動物世界動物管理部專家汪翔,他看了視頻後表示,有可能是水獺。
  • 再觀成都博物館「鎮館之寶」,說說古人為何用石犀「鎮水」!
    而這次考古,並非首次發現石犀,據考古資料記載,早在20世紀70年代,當地鐘樓破土動工時,這隻石獸就已初現,由於條件限制,經專家建議,並未擅動,而是選擇繼續掩埋塵封,而這一埋,便又是四十年,直到2010年隨著鐘樓拆除,「天府廣場鐘樓基腳埋著石獸」的呼聲引發關注,這座沉默了數千年的石犀才得以將古老的故事訴說。
  • 寧波四明山上神秘大貓出沒 森林公安稱可能有豹子
    寧波餘姚境內的四明山最近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8月8日,梁弄鎮橫岙出現一串大腳印。8月15日,大嵐鎮大嵐村一水庫,出現3個大腳印。9月13日,護林員在東崗山林區,與神秘動物狹路相逢,持刀對峙。一大早,陳慶炎回廠發現:露天工地上留下一大串的「梅花烙」,貌似老虎、豹子等動物留下的腳印,足印10釐米左右。報警後,民警要給受傷的狗拍照取證,任主人陳慶炎叫喚,就是死活不出來。8月13日,大嵐鎮大嵐村一水庫,再次出現3個類似大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