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有些人認為老祖宗的話落伍了,屬於「老古董」,已經不實用了。但是他們熟不知,古人看問題更加透徹,看人心更加精準,而人性又是亙古不變的;有些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俗語或成語,甚至是古人拿慘痛的教訓換來的,比如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等等。
因此,我們要學會「聽人勸,吃飽飯」,不要等到自己吃了虧後,再回想起老祖宗的教誨,又悔之晚矣。老祖宗的這3句識人術口訣,話粗理不粗,句句堪稱經典,幫你看人八九不離十。
1、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這句話充滿著「生活的哲學」,意思是說:一個貌似可憐之人現實的不如意,一定是由於之前的過錯或咎由自取造成的,他們知道自己錯了還屢教不改,著實令人可恨。
某些人老是抱怨自己運氣差,老天對他們不公平,但自己又好吃懶做,不思進取,喜歡坐享其成;最後日子越過越差,黴運連連,而這類人就屬於典型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俗話說「救急不救窮,幫困不幫懶」,也是因為那些好吃懶做的窮人,習慣了接受他人幫助,沒有上進心,讓人看著可憐,但也可恨。
有些老年人喜歡貪圖小便宜,最後上了當受了騙,的確很可憐,但也有令人可恨的地方。聖人孔子說:「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即: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如果老年人能夠戒掉身上這個「貪」的毛病,必然會少很多麻煩,身心寧靜。
如果一個朋友來向你訴苦,十有八九是他自身有問題,但是他「當局者迷」,正如《增廣賢文》中所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因此,我們也可以判斷此人屬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然後客觀地評價或者勸慰他。
比如說,曾國藩的六弟曾國華屢次科舉不中,因此牢騷滿腹,怨天尤人。曾國藩就批評弟弟說:你平日裡恃才傲物,牢騷太多,性情太懶,又不勤學苦練,考試不理性是自然的。
曾國藩還用一句話一針見血地點評曾國華——「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這句話的言外之意也是說,你屬於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應該多在自己身上找問題。
2、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人啊,大多是無利不起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除了你的父母會一輩子能為你無私付出,恐怕世界上再也沒有其他人,會不求回報地為你付出。因此,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別人如果對你突然很好,大都有目的性,即老祖宗所說的「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比如說,好久沒有聯繫的老同學、老同事突然對你熱情、噓寒問暖,你可別傻乎乎的,激動得不行,然後掏心掏肺。因為他們獻完殷勤後,往往都會表明用意,或是找你借錢,或是要結婚隨禮,或是找你幫他們一個忙等等。
還比如,職場上,某某和你非親非故,他突然有一天對你很熱情、很耐心,一副慈祥的面孔。你或許很是感動,於是對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他或是從你這裡套取消息,或是讓你幫他一個大忙,反正事後你會發現他的目的性很強,有種被人利用的感覺。這個時候,你就能深刻理解「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這句老祖宗的識人術了。
因此,生活、工作中,對於那些反常的「獻殷勤」行為,我們要提高警惕,免得進了他人圈套,被人利用了,還傻乎乎幫人數錢。
3、內心越是缺少什麼,越喜歡炫耀什麼;
要說清楚這句識人術,我們可以用發朋友圈的行為來說明!
那些經常在朋友圈炫耀的人,就是屬於缺什麼發什麼。他們渴望別人關注他們孩子,誇獎或羨慕他們孩子,就經常發關於孩子的朋友圈;他們渴望衣食無憂、高檔奢華的生活,就經常發四處旅遊、美食名牌的朋友圈;他們發獲得了各種成就和獎勵的朋友圈,就是渴望他人表揚或認可等等。
一個真正有學問的人,往往謙遜,不會逢人就教;一個真正有德行的人,往往慧心,不會逢人就表;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圓融,不會顯山露水;一個真正有品味的人,往往自然,不會矯揉造作;一個真正有修為的人,往往安靜,不會爭先恐後。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愛發朋友圈呢?就是因為他們心智成熟了,變得安靜又低調了,他們不想通過炫耀來展示自己內心的空乏。與其有時間無病呻吟,無事炫耀,還不如抓緊時間,低調做人,努力作為,實打實地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用實力說話,沉默即自信,做個內心富足之人!
結語:老祖宗的話,往往是話粗理不粗,我們千萬不可小瞧,因為這些話都是他們「吃一塹長一智」後的智慧結晶。以上3句流傳在民間的識人術口訣,堪稱句句經典,可以幫你看人八九不離十!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您覺得老祖宗的話靠譜不?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讚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