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停車難,已經成為城市居民每天面臨的問題。汽車發展速度之迅速,估計超過了很多人的想像。據有關權威部門統計,截至今年6月份,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7億輛,30個城市超200萬輛。
這麼多的汽車,每輛汽車都要有個停車的地方。如果按照每輛汽車佔用停車位面積15平方米(3*5米)計算,2.7億輛汽車,所需的停車位面積為:2.7億*15㎡=40.5億平方米。如果按照城市房價平均1萬元每平米,這麼多的停車面積價值40.5萬億元。
開發商蓋房子,也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停車位通常規劃的都比較少。雖然停車位可以賣錢,但是和蓋成房子相比,顯然還是房子賣的錢多。尤其是一些老舊小區,多層樓房,在一樓住戶的下面,通常都配有車庫。一個單元12戶人家,頂多設置2個車庫,也就是還有六分之五的住戶沒有停車庫。這些沒有車庫的業主,只能把車停在小區公共區域。
在10年前,停車都不是問題,很多買了車庫的,也把車停在外面,這樣進出方便。10年後的今天,幾乎每個老舊小區停車都是爆滿。
然而還有很多買了車庫的業主,竟然把車庫出租給別人當倉庫或者居住,而自己卻在車庫門前的通道上加「地鎖」,專門用來停自家車輛。這樣一來,這位業主就相當於買了一個車庫,還送了一個露天停車位,那是相當划算。
但是,對於小區其他業主來說,就非常不公平了。車庫門前的通道屬於公共區域,是小區業主共同擁有的,大家都有權利使用,不能因為買了車庫,就說車庫門前的通道也是自己的。從手續上來說,拿不出任何可以證明屬於自己的證明材料。從費用上來說,小區業主共同交物業費,買了車庫的業主,也沒多交一分物業費。
最近青島的張先生就遇到這種事情,張先生12年前購買了青島郊區一小區多層樓房,沒有電梯,最近為停車發愁。張先生說:「10年前,或者是8年前,小區停車位幾乎都停不滿。最近幾年,下午6點到小區,就沒有地方停車了。在小區開車轉幾圈,有時候突然發現有個空位,靠近一看,有「地鎖」。」張先生反映,小區有好幾處空地都加了地鎖,這些加地鎖的都有車庫,而自己的車庫卻不停車,多數都出租了。有的加地鎖的車位,經常空著,好多天才停一次車。明顯浪費小區有限的停車位資源。
張先生也向物業反映過幾次,物業表示也和加地鎖的業主溝通過,但是沒有任何作用。因為這些業主表示,自己花了10幾萬買了車庫,門前的空地也是自己的,肯定不能讓別的車輛停。張先生很是無奈,最近有換房子的念頭。雖然小區有加裝電梯的規劃,加裝電梯後房子還能升值一點,但是張先生不想等了,最近開始看新房子了。
另外,地鎖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比如小區的孩子玩耍的時候,容易絆倒。或者別的車輛經過的時候,看不到就把車給劃了。
公共停車位加裝地鎖的現象,在一些10年前建設的老舊小區中,比較常見。這些小區通常都要車庫,而這些車庫,幾乎都不用來停車,有的改裝成居住用房,給老人住或者出租;還有的用來開小商店等等,這些車庫的門前通道上,還不允許其他車輛停放,即使不影響車庫車輛進出,也是不行的。
目前,還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家庭條件好點的,無法忍受的,都選擇了更換小區居住。這套房子賣掉,或者留給老人居住。不過,老舊小區改造後,停車位能擴充一部分,也能緩解停車壓力。
大家如果有什麼解決「地鎖」的良策,可以留言,或許你的辦法能被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