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配樂界莫扎特」用作品證明電影音樂並非隱於畫面背後的配角

2020-12-05 騰訊網

綜合多家報導,為電影配樂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義大利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於2020年7月6日去世,享年91歲。

據當地媒體稱,莫裡康內的死因是意外摔倒,並在羅馬一家診所不治身亡。家人不打算舉辦公開隆重的葬禮,以遵循作曲家低調謙遜的個人風格。莫裡康內在彌留之際,感謝家人的陪伴,也感謝無數熱愛其作品的樂迷,為他的創作帶來了巨大的鼓舞和支撐。

被譽為「電影配樂界莫扎特」的莫裡康內,曾寫下無數深沉幽遠、極富歌唱性與感染力的旋律。指揮家譚盾曾評論說:「莫裡康內的音樂是『心樂』、是『魂樂』,是你永生難忘的伴侶。」

與莫裡康內合作近40年的大提琴家盧卡·佩奇裡和鋼琴家吉達·布塔夫婦,曾經接受文匯報記者專訪。由莫裡康內擔任配樂的影片《海上鋼琴師》裡,男主角「1900」所有鋼琴演奏的「真身」即為吉達。這對樂壇伉儷評論莫裡康內是個「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音樂家。

吉達說:「如果沒有作曲家筆下那些迷人的旋律,電影將失去獨特的氛圍,減少畫面之外的餘韻,我認為電影音樂給故事增添了史詩性,也許百年後這些作品將被視為不朽經典,如同當下的我們懷揣著對古典音樂的敬意那般。

讓我們從與莫裡康內共事多年的藝術家的角度,一起來緬懷這位偉大的作曲家。

電影音樂並非隱於畫面背後的配角

盧卡·佩奇裡和吉達·布塔夫婦都是莫裡康內配樂作品的「御用演奏家」。吉達17歲獲得弗朗茨·李斯特鋼琴大賽冠軍,同年開始其職業鋼琴家生涯,目前她同時活躍於古典、流行和電影音樂等領域。除《海上鋼琴師》外,《天堂電影院》《豪情四海》等影片配樂的鋼琴演奏也出自吉達之手。而盧卡參與錄製的影片配樂有《歌劇魅影》《巴黎春夢》等。

「有些人覺得電影配樂是隱於畫面後的配角,但正是依靠音符的串聯,影片主要人物內心活動和外部環境才得以徹底表現。」在吉達看來,電影配樂的主要任務是讓觀眾與虛構世界融為一體,作曲家和演奏者要具備極為深刻的洞察力。

盧卡告訴記者,包括莫裡康內在內的不少著名配樂大師都善於從巴赫、羅西尼、馬勒等古典音樂家身上獲取靈感。「普羅科菲耶夫和蕭士塔高維奇也曾給電影寫過配樂,如《攻克柏林》《李爾王》等,而眼下這些音樂已成為獨立於電影的經典。」

《海上鋼琴師》「鬥琴」名段由三次錄製合成

在《海上鋼琴師》裡,主人公「1900」是個生在輪船上的孤兒和天賦異稟的鋼琴家。鋼琴讓「1900」找到了生命的意義,所以他終生不願離開輪船。他也曾為愛情差點走下懸梯,卻於最後時刻毅然回頭,因為沒有盡頭的陸地終究讓他感到害怕。而鋼琴的琴鍵是有盡頭的,他更願意同使他感到安穩的鋼琴與海浪共舞。「1900」最終在輪船的爆炸聲中與世訣別,他的琴聲卻永留人們心間。

這部電影堪稱莫裡康內與吉達最成功的一次合作。莫裡康內極富技巧性地支配著影片中的管弦樂,傳遞出熱情與冷靜相交錯的思考。影片正式開拍前一年,吉達就錄製完成了該片配樂,憑藉對音樂形象的準確塑造和意境的深刻把握,使《海上鋼琴師》原聲音樂廣受追捧。

影片中,莫裡康內糅合爵士樂和古典樂,表現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音樂,大量典雅質樸的旋律猶如海潮般洶湧。而全片最高潮出現在自稱「爵士樂祖師」的謝利上船與「1900」進行「鬥琴」那一段。「1900」讓鋼琴化身為武器,激動人心的程度可媲美最激烈的槍戰片,現實生活中似乎難以彈出這樣高難度的音符。

吉達告訴記者:「這段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音樂名為《不朽的樂章》,配樂事實上經歷了三次錄製,由三段複雜的旋律疊加合成。」

相比「天賦型」作曲家,莫裡康內更接近「學習型」

莫裡康內在半個多世紀的音樂生涯中,參與製作的各國電影配樂不下400部。上世紀60年代,他與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翁合作了「賞金三部曲」(《一把金幣》《為了多幾塊金幣》《黃金三鏢客》),為世界電影音樂史開創了粗礪、瀟灑的小號主題和漫不經心的口哨獨奏。之後,他們攜手完成的「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國往事》)更是影史上的三座豐碑。

上世紀90年代後,莫裡康內與朱塞佩·多納託雷合作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最為著名。

莫裡康內能夠自如駕馭古典、爵士、流行、搖滾、電子、義大利民族音樂等流派。他的音樂充滿了浪漫的氣質,注重內心情感的細膩變化,與電影塑造的氣氛融合得恰到好處,極易與影迷產生共鳴。2000年,莫裡康內憑藉《海上鋼琴師》獲得第57屆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2007年,他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2016年,他又憑藉為昆汀《八惡人》所寫的音樂斬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年過九旬的莫裡康內寶刀未老,堅持每天早起譜曲,不用電腦不靠助手,只憑一己之力。相比「天賦型」作曲家,莫裡康內更接近「學習型」,會花功夫鑽研一些基礎的音樂術語,他也很喜歡下西洋棋,保持思維活躍。

此前曾傳出,由莫裡康內的老搭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紀錄片《埃尼奧:大師》將在今年上映,包括王家衛、昆丁·塔倫蒂諾、貝納爾多·貝託魯奇等知名導演在內,不少與莫裡康內密切合作的人物都會出現,致敬這位備受尊敬的「幕後工作者」。作為莫裡康內的粉絲,王家衛不僅曾選用他的作品作為《一代宗師》的配樂,還為這部紀錄片擔任監製。

如今,莫裡康內因意外前往了「天堂電影院」,而他筆下的音符將不朽。

圖片天方樂談Intermezzo、豆瓣

作者:姜方

編輯:陸紓文

責任編輯:黃啟哲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莫扎特音樂與電影的化學反應
    莫扎特作為歷史上最具利用價值的音樂天才,已經成為無數機構的招牌,比如莫扎特音樂胎教,莫扎特巧克力,以及直接用於電影、廣告和各種提示音的莫扎特作品。電影裡的莫扎特最著名的莫過於傳記片《阿瑪迪烏斯》(也稱《莫扎特傳》)。這部奧斯卡獲獎劇情片大大戲劇化了莫扎特,也成功地抓住了一代又一代觀眾。
  • 配樂大師莫裡康內魂歸「天堂電影院」 享年91歲
    (資料照片)據外媒報導,為電影配樂領域作出巨大貢獻的義大利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於7月6日去世,享年91歲。被譽為「電影配樂界莫扎特」的莫裡康內,曾為《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等影片寫下無數深沉幽遠、極富歌唱性與感染力的旋律。當地媒體稱,莫裡康內的死因是意外摔倒,並在羅馬一家診所不治而故。家人不打算舉辦公開隆重的葬禮,以遵循作曲家低調謙遜的個人風格。
  • 久石讓:從宮崎駿到姜文,每一部配樂電影都是經典
    說到宮崎駿的動畫,就會想起久石讓的配樂。久石讓的音符旋律簡約純樸,卻能勾起人內心最深層的情感,有著安定療愈的力量,他的音樂風格獨特,充滿故事性,領人想像出音樂呈現的畫面世界。
  • 95部電影,100首世界經典電影音樂值得珍藏
    這是電影音樂CD中最為經典的一套全集,囊括了James Horner、John Barry、John Williams等電影配樂名家的經典作品,網羅了大量的古典音樂名曲。音樂共六個部分CD1:The Great Blockbusters 暢銷電影配樂CD2:The Classic Movies 經典電影配樂CD3:Favourite Movies 最愛電影配樂CD4:The Piano at the Cinema 電影中的鋼琴
  • 值得珍藏的100 首世界經典電影音樂
    這是電影音樂CD中最為經典的一套全集,囊括了James Horner、John Barry、John Williams等電影配樂名家的經典作品,網羅了大量的古典音樂名曲。文中選取的95部電影有一些是音樂題材,如莫扎特傳、貝多芬傳等,更多的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這套CD於2006年發行,所以包括了加勒比海盜等相對新近的影片。
  • 【發燒名盤】動人心弦的經典電影配樂《馬友友的電影琴緣》
    他在社交平臺如此配文:「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莫裡康內將音樂描述為『能量、空間和時間』,這或許是我聽過的對音樂最簡潔精確的描述了。我們將十分想念他。」  馬友友與莫裡康內的友誼,一直是樂界的佳話。二人的交情始於2001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彼時上臺演奏奧斯卡獲獎音樂作品《臥虎藏龍》主題曲的馬友友與憑藉《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配樂入圍最佳配樂獎的莫裡康內首次結緣。馬友友柔情馥鬱的大提琴演奏與莫裡康內細膩又深邃的樂思如出一轍。兩人一拍即合,此後的莫裡康內也開始構思將大提琴作為器樂主角的創作。
  • 中國電影頻頻找來海外配樂師,真的會更好聽嗎?
    《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等作品創作了音樂。這些家喻戶曉的配樂大師之外,德國音樂家克勞斯·巴代特為陳凱歌的《無極》《妖貓傳》創作了音樂;美國配樂師約瑟夫·特拉帕內斯為《戰狼2》編寫了激昂的配樂;西班牙音樂家哈維爾·納瓦雷特也為電影《鍾馗伏魔:雪妖魔靈》增添了效果…… 可見,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電影人正在多維度地尋求國際合作,而音樂作為最不受語言影響的工種,正在發揮它更具全球化的魅力
  • 現代神話學|能指與所指的永恆消逝:電影配樂神話小史
    被縮略的三個單詞是「background music」,「背景音樂」的谷歌式翻譯。且不論漢語語境裡的「背景」一詞是否能夠被統一翻譯為「background」,僅從英美一般稱呼配樂的用詞「soundtrack」來看,就並未含有「背景」這類對影像進行分層,將配樂作為「背景」襯託的隱喻。
  • 西虹市首富放煙花時背景音樂是什麼 莫扎特最受歡迎作品之一
    《西虹市首富》這部電影雖然剛上映第三天,但對很多人來說,沈騰這部影片已經成功了!影片中,特別好的運用了很多背景音樂,並且配合當下的場景讓人更加有感覺。在片中王多魚放煙花那段時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 2018「海上鋼琴師」電影原聲音樂演奏家吉達·布塔鋼琴視聽音樂會...
    義大利國寶級女鋼琴家以及電影原聲音樂演奏家,曾為《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愛情故事》等經典電影配樂。「海上鋼琴師」1900背後的真實演奏者究竟是誰,可以把鋼琴彈的這麼快?
  • 趙英俊作品重唱企劃,電影、音樂與人的多重敘事
    電影、音樂與人,趙英俊的多重敘事曲不同於其他唱片歌手,趙英俊發布的歌曲幾乎都是為電影寫的,《縫紉機樂隊》的《都選C》、《火鍋英雄》的《世界上不存在的歌》、《港囧》的《清風徐來》……作品風格迥異,跨度極大。
  • 《莫扎特傳》:音樂是他的生命,成就了他短暫輝煌的一生
    莫扎特在音樂上的成就眾所周知,他是奧地利古典主義作曲家,在他短暫的人生中,創作了近600 部作品,在音樂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小王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講述的莫扎特一生的《莫扎特傳》。影片最後,薩列裡坐在輪椅上禱告,可以看出他並不是十惡不赦,他也為莫扎特的逝世有一絲愧疚,也為他的才華而動容,為這樣一個音樂天才的離去而惋惜,為他的天賦所感到遺憾。影片導演採用了一種中立的態度,去描述莫扎特的一生,沒有故意偏向誰也沒有特意的去吹捧莫扎特。影片的結構也是採用了名人傳片的經典方式,用追憶倒敘的手法,講述莫扎特傳奇的一生。
  • 聚焦中國電影|陳思誠《外太空的莫扎特》官宣陣容
    近日,該系列的首部作品《外太空的莫扎特》正式發布概念海報,並定檔2021年暑期上映。據了解,《外太空的莫扎特》的故事融入了「以音樂為能量」、「外星人消滅我爸任務」等喜劇元素,主角「莫扎特」或將被打造成「新一代萌王」。那麼,在我們期待陳思誠這新作誕生之前,不妨先來看看中國電影的新動向吧!
  • 配樂大師莫裡康內走進「天堂電影院」:20部電影回顧傳奇一生
    伊斯特伍德的職業生涯根植於他在這部影片中扮演的「無名氏」角色,而莫裡康內則繼這部電影以後正式成為「麵條西部片」的配樂作曲家。這部電影一直被認為是日本電影製片人黑澤明1961年《大鏢客》的非正式改編版。原片中那令人驚異的音樂來自日本電影配樂作曲家佐藤勝,西方音樂和美國作曲家亨利·曼西尼作品相結合的產物。
  • 吉達·布塔將重現《海上鋼琴師》電影音樂
    《哈利·波特》的配樂堪稱近年最成功且家喻戶曉的電影配樂之一,由奧斯卡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士操刀,從2001年的《哈利·波特與魔法石》、2002年《哈利·波特與密室》到2004年《阿茲卡班的囚徒》都是由他配樂,其後續作雖不再參與,但卻持續沿用了他的音樂主題。
  • 王家衛的電影音樂
    他的電影永遠充滿著最耀眼的明星,真不知道是這些明星造就了今天的王家衛,還是王家衛使這些明星更加耀眼。他的作品永遠充滿著爭議,一方面受到極力追捧,一方面遭到如潮惡評。無論是阿飛正傳裡的哥哥的舞步還是在東邪西毒裡的追憶,都是非常的好,音樂和畫面結合得天衣無縫!
  • 《美國往事》配樂離世 王家衛監製其傳記電影
    1905電影網訊據俄羅斯電視臺消息,曾為《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等多部電影配樂的義大利音樂家埃尼奧·莫裡康內去世,享年91歲。據悉,莫裡康內上周曾不慎跌倒,傷及股骨,本周因併發症於羅馬去世。莫裡康內的朋友和律師表示,這位配樂大師一生以謙遜的精神激勵著他自己不斷工作,葬禮將以非公開的方式舉行。莫裡康內曾憑藉多部電影配樂作品獲得多國知名獎項,並曾5次榮獲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的音樂類獎項。其知名的電影配樂作品包括了《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黃金三鏢客》以及《八惡人》等。
  • 華語電影中,那些動人心弦的音樂都是出自哪位大師?
    在電影中,音樂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電影的另一種詮釋,對整個影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絕妙的配樂可謂電影中的點睛之筆。音樂往往伴隨著特定的場面出現,或表達宏大的場面,或表達人物的內心,使觀眾也隨著電影的進展而情緒高昂或緊張窒息。
  • 英語古典音樂之莫扎特
    莫扎特生平莫扎特生於1756年,現奧地利,維也納旁邊的一座小城鎮薩爾茲堡。他的父親是一名宮廷樂師,母親也熱衷於音樂並且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在家中排行第七。莫扎特大概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音樂神童啦。他四歲時就開始作曲。
  • 科幻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官宣:黃渤、榮梓杉主演
    11月23日,國產科幻喜劇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官宣,將於2021年暑期上映。此前,陳思誠透露將打造科幻喜劇題材的「外太空三部曲」,分別是《外太空的蕭邦》和《外太空的莫奈》將和《外太空的莫扎特》,故事講述主角從初中高中到大學的經歷,包含音樂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