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7 10:35:11 來源:文匯報
為電影配樂領域作出巨大貢獻的義大利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於7月6日去世,享年91歲。 (資料照片)
據外媒報導,為電影配樂領域作出巨大貢獻的義大利作曲家埃尼奧·莫裡康內於7月6日去世,享年91歲。被譽為「電影配樂界莫扎特」的莫裡康內,曾為《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美國往事》等影片寫下無數深沉幽遠、極富歌唱性與感染力的旋律。
當地媒體稱,莫裡康內的死因是意外摔倒,並在羅馬一家診所不治而故。家人不打算舉辦公開隆重的葬禮,以遵循作曲家低調謙遜的個人風格。莫裡康內在彌留之際,感謝家人的陪伴,也感謝無數熱愛其作品的樂迷,為他的創作帶來了巨大的鼓舞和支撐。
莫裡康內在半個多世紀的音樂生涯中,參與製作的各國電影配樂不下400部。上世紀60年代,他與義大利導演賽爾喬·萊昂內合作了「賞金三部曲」 《一把金幣》《為了多幾塊金幣》《黃金三鏢客》,為世界電影音樂史開創了粗糲、瀟灑的小號主題和漫不經心的口哨獨奏。之後,他們攜手完成的「往事三部曲」 《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國往事》更是影史上的三座豐碑。
上世紀90年代後,莫裡康內與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合作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最為著名。在《海上鋼琴師》中擔任男主角鋼琴演奏「真身」的鋼琴家吉達·布塔曾與莫裡康內合作超過40年,她曾在接受文匯報記者專訪時,用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評價這位作曲大師。吉達·布塔說:「莫裡康內先生寶刀未老,年屆九旬堅持每天早起譜曲,不用電腦不靠助手,只憑一己之力。相比『天賦型』作曲家,莫裡康內更接近『學習型』,會花功夫鑽研一些基礎的音樂術語,他也很喜歡下西洋棋,保持思維活躍。」
莫裡康內能夠自如駕馭古典、爵士、流行、搖滾、電子、義大利民族音樂等流派。他的音樂充滿了浪漫的氣質,注重內心情感的細膩變化,與電影塑造的氣氛融合得恰到好處,極易與影迷產生共鳴。2000年,莫裡康內憑藉《海上鋼琴師》獲得第57屆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2007年,他被授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2016年,他又憑藉為昆汀·塔倫蒂諾《八惡人》所寫的音樂斬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此前曾傳出,由莫裡康內的老搭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紀錄片《埃尼奧:大師》將在今年上映。包括王家衛、昆汀·塔倫蒂諾、貝納爾多·貝託魯奇等知名導演在內,不少與莫裡康內密切合作過的人物都會出現,致敬這位備受尊敬的幕後工作者。作為莫裡康內的粉絲,王家衛不僅曾選用他的作品作為《一代宗師》的配樂,還擔任《埃尼奧:大師》的監製。如今,作曲大師因為意外魂歸「天堂電影院」,但他筆下的音符將不朽。
「有些人覺得電影配樂是隱於畫面後的配角,但正是依靠音符的串聯,影片主要人物內心活動和外部環境才得以徹底表現。」作為莫裡康內配樂作品「御用」演奏家,在吉達·布塔看來,電影配樂的主要任務是讓觀眾與虛構世界融為一體,作曲家和演奏者要具備極為深刻的洞察力。事實上,包括莫裡康內在內的不少著名配樂大師都善於從巴赫、羅西尼、馬勒等古典音樂家身上獲取靈感。
吉達說:「如果沒有作曲家筆下那些迷人的旋律,電影將失去獨特的氛圍,減少畫面之外的餘韻,我認為電影音樂給故事增添了史詩性,也許百年後這些作品將被視為不朽經典,如同當下的我們懷揣著對古典音樂的敬意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