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樂與電影的化學反應

2021-01-19 全藝術AllArts

莫扎特作為歷史上最具利用價值的音樂天才,已經成為無數機構的招牌,比如莫扎特音樂胎教,莫扎特巧克力,以及直接用於電影、廣告和各種提示音的莫扎特作品。

電影裡的莫扎特最著名的莫過於傳記片《阿瑪迪烏斯》(也稱《莫扎特傳》)。這部奧斯卡獲獎劇情片大大戲劇化了莫扎特,也成功地抓住了一代又一代觀眾。

片中最神奇的一個段落是作曲家薩利埃裡為約瑟夫二世創作了一首鋼琴小曲,甚為得意,因為難度不高又非常典雅。這一天,約瑟夫二世親自試奏,大臣們恭恭敬敬聆聽。莫扎特的到來先是讓薩利埃裡心裡一驚,然後故作鎮定。

痴迷音樂的莫扎特聽完約瑟夫二世,主動要求背譜演奏,展示了非凡的記憶力,但在演奏中,莫扎特提出可以修改修改。於是一首規矩的小曲逐漸閃爍出耀眼的光芒,這便是後來歌劇《費加羅婚禮》中著名的詠嘆調「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 (Non piu Andrai)原型。而薩利埃裡無比惱怒卻還得保持禮貌。當然,這都是編劇杜撰的。

另一部奧斯卡獲獎影片《從毛到莫扎特》記錄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著名小提琴家艾薩克·斯特恩訪華的經歷。這部電影中的莫扎特實實在在,真實反映了改革開放前夕中國古典音樂事業的重新起步。

▲《從毛到莫扎特》封面

在片中,斯特恩與中央樂團、指揮李德倫排練了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第三號》。斯特恩不時與李德倫溝通,讓樂隊停下來,講解如何演奏這部作品。實際上,斯特恩才是指揮,下了一盤不折不扣的指導棋。

二十年後的1999年11月19日傍晚,北京世紀劇院。兩位八十高齡的老人,斯特恩與李德倫在舞臺重逢,一個心臟病,一個腎衰竭,再次合作了莫扎特《小提琴協奏曲第三號》。當音樂充滿大廳,人們的眼睛模糊了。

雖然沒有證據表明聽莫扎特有利於智力發育或心理健康,但是莫扎特毫無疑問是超越了古典音樂的一個人類現象。

其實,孟德爾頌的音樂比莫扎特從內到外都更令人愉快溫柔,舒伯特的音樂比莫扎特更憂鬱傷感,但莫扎特音樂最大的特徵莫過於渾然天成,他的作品基本只傳遞美好。這是個謎,就像蒙娜麗莎的微笑……

2005年上映的電影《新世界》講述了17世紀一隊英軍登上北美大陸,與印第安部落發生的衝突和感情經歷。男主角史密斯邂逅了酋長的女兒波卡洪塔斯,這個單純的女孩讓他陷入了世外桃源一般的愛情。此時,導演運用莫扎特《鋼琴協奏曲第二十三號》第二樂章,將他們的心意烘託地純之又純,也令人預感到無可挽回的心碎。

經典影片《走出非洲》同樣利用莫扎特,渲染了美不勝收的畫面。

女主角凱倫為了得到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離開故土丹麥遠嫁東非肯亞,然而男爵夫人的稱號並沒有給她帶來美滿的婚姻生活。幸運的是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凱倫可以經常外出打獵、探險。導演使用寧靜的莫扎特《單簧管協奏曲》第二樂章描繪了這片神奇的土地。(姜文電影《讓子彈飛》亦使用了這段音樂)

根據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引用了莫扎特歌劇《費加羅婚禮》的詠嘆調「微風輕拂」,堪稱電影史上升華主題的著名篇章。它不僅提示了男主角安迪的良好教養,而且突出了他身在冤獄理想不滅的超人品格,幾乎可以視為美式價值觀的擬人再現。

當眾犯人有點莫名其妙、不知不覺聽著音樂,停下手中的勞動時,老油條瑞德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到今天我還不知道那兩個義大利娘們在唱些什麼,其實,我也不想知道。有些東西還是留著不說為妙。我想她們該是在唱一些非常美妙動人的故事,美妙得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美妙的讓你心痛。告訴你吧,這些聲音直插雲霄,飛得比任何一個敢想敢當的夢還要遙遠。就像一些美麗的鳥兒撲扇著翅膀來到我們褐色牢籠,讓那些牆壁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在那一剎那,肖申克監獄的每一個人都感到了自由。

莫扎特也許沒有這麼偉大,但藝術手段讓人顱內高潮。古典音樂用於電影配樂,效果有時候天上地下。這到底歸功於誰更合適呢?

今天小編就先介紹到這裡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藝術資訊,請來關注我們的帳號,關注我們讓藝術點亮生活!這裡有最豐富的資訊和最有趣的藝術故事,愛藝術的你一定不要錯過!快來關注、評論、轉發吧!

相關焦點

  • 英語古典音樂之莫扎特
    莫扎特生平莫扎特生於1756年,現奧地利,維也納旁邊的一座小城鎮薩爾茲堡。他的父親是一名宮廷樂師,母親也熱衷於音樂並且會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在家中排行第七。莫扎特大概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音樂神童啦。他四歲時就開始作曲。
  • 《莫扎特傳》:音樂是他的生命,成就了他短暫輝煌的一生
    莫扎特在音樂上的成就眾所周知,他是奧地利古典主義作曲家,在他短暫的人生中,創作了近600 部作品,在音樂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小王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講述的莫扎特一生的《莫扎特傳》。而薩列裡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單純的莫扎特到死都認為薩莉莉是她真正的朋友,並由衷的感謝他,薩列裡雖然也很有音樂天分,但卻不能與莫扎特相比,這樣算裡嫉妒不已,他不能像莫扎特那樣單純的喜愛音樂,視音樂為生命,他雖然喜愛音樂,但更在乎名利,莫扎特的音樂路走得如此坎坷,它的幹擾是很大的一部分因素。
  • 「魅力莫扎特」音樂之夜
    ◎ 劉元舉 10月17日晚,從歐洲載譽歸來的深圳交響樂團高調亮相第十九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進入深秋以來,北京國際音樂節逐漸進入高潮,國內外頂尖級樂團爭相亮相,諸多名家大師紛紛登臺。這是深交首次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因而備受關注。 今年是莫扎特誕辰260周年。北京國際音樂節當晚音樂會的主題定為「魅力莫扎特」,北京音樂廳座無虛席。
  • 莫扎特的音樂能治病
    導語:音樂療法是一種有潛力的輔助性非藥物方法。攝圖網在治療耐藥性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性非藥物方法中,人們對無創形式的神經刺激越來越感興趣,如音樂療法。莫扎特效應是在1993年首次確立的,最初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大腦功能的增強。
  • 西虹市首富放煙花時背景音樂是什麼 莫扎特最受歡迎作品之一
    《西虹市首富》這部電影雖然剛上映第三天,但對很多人來說,沈騰這部影片已經成功了!影片中,特別好的運用了很多背景音樂,並且配合當下的場景讓人更加有感覺。在片中王多魚放煙花那段時的背景音樂是什麼?
  • 聚焦中國電影|陳思誠《外太空的莫扎特》官宣陣容
    近日,該系列的首部作品《外太空的莫扎特》正式發布概念海報,並定檔2021年暑期上映。據了解,《外太空的莫扎特》的故事融入了「以音樂為能量」、「外星人消滅我爸任務」等喜劇元素,主角「莫扎特」或將被打造成「新一代萌王」。那麼,在我們期待陳思誠這新作誕生之前,不妨先來看看中國電影的新動向吧!
  • 科幻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官宣:黃渤、榮梓杉主演
    11月23日,國產科幻喜劇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官宣,將於2021年暑期上映。此前,陳思誠透露將打造科幻喜劇題材的「外太空三部曲」,分別是《外太空的蕭邦》和《外太空的莫奈》將和《外太空的莫扎特》,故事講述主角從初中高中到大學的經歷,包含音樂元素。
  • 深度荷蘭 | 音樂才子莫扎特在荷蘭的那些事
    這是莫扎特一生中最重要的幾次旅行之一。荷蘭最初不在莫扎特一家的計劃當中,從1765年9月到1766年5月,他們在荷蘭逗留了大約8個月,遠遠超出預期。本文帶你透過沾滿塵灰的荷蘭文資料,穿越250多年的時空,回到共和國時代的荷蘭,追尋音樂神童在荷蘭的足跡。
  • 95部電影,100首世界經典電影音樂值得珍藏
    95部電影,100首音樂。這是電影音樂CD中最為經典的一套全集,囊括了James Horner、John Barry、John Williams等電影配樂名家的經典作品,網羅了大量的古典音樂名曲。
  • 值得珍藏的100 首世界經典電影音樂
    95部電影,100首音樂。這是電影音樂CD中最為經典的一套全集,囊括了James Horner、John Barry、John Williams等電影配樂名家的經典作品,網羅了大量的古典音樂名曲。文中選取的95部電影有一些是音樂題材,如莫扎特傳、貝多芬傳等,更多的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這套CD於2006年發行,所以包括了加勒比海盜等相對新近的影片。
  • 「電影配樂界莫扎特」用作品證明電影音樂並非隱於畫面背後的配角
    被譽為「電影配樂界莫扎特」的莫裡康內,曾寫下無數深沉幽遠、極富歌唱性與感染力的旋律。,我認為電影音樂給故事增添了史詩性,也許百年後這些作品將被視為不朽經典,如同當下的我們懷揣著對古典音樂的敬意那般。
  • 《外太空的莫扎特》:明年暑期完美亮相
    由陳思誠導演、編劇的全新原創科幻喜劇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宣布將於2021年暑期上映,電影由黃渤、榮梓杉領銜主演。電影主要講述了父親任大望(黃渤 飾)一心想把喜好天文的兒子任小天(榮梓杉 飾)培養成鋼琴演奏家的故事。
  • 幼兒音樂審美力不可忽視,認識莫扎特效應,提升幼兒競爭力
    而且對音樂的審美觀,不同時期生長在不同環境中的人也有不同的特點,每個人對音樂的審美觀也各不相同。電影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上流家庭對音樂十分重視,不但會給孩子交很高的學費請音樂老師,還會在家裡放一些優雅的古典音樂。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孩子還小,聽這些音樂有用嗎?」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聽音樂不僅能陶冶情操,而且對兒童的大腦發育有很大的幫助。
  • 每日e欣賞|莫扎特《魔笛》「夜後詠嘆調」
    音樂家簡介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莫扎特4歲開始學習作曲,一生漂泊勞碌。1781年,時值25歲的莫扎特到維也納開始10年的創作生涯 。1791年12月5日0時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歲,死因不明。
  • 【6月特惠】雪梨歌劇院《寶貝遇見莫扎特》英文版!孩子的音樂啟蒙第一課~
    莫扎特,歐洲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一代天才音樂大師。Simon Tedeschi將帶領大小朋友們進入莫扎特的世界,現場聆聽和感受莫扎特不同音樂形式的重要代表作品。音樂演奏之外,莫扎特夫婦還帶領大小朋友們一起舞蹈、變身指揮家指揮演出!
  • 揭秘音樂大師莫扎特的成名之路與死亡之謎:因父成名,卻因情而死
    莫扎特的人生,從意義和價值上來說是燦爛輝煌的,他為人類留下了600多首寶貴的音樂文化遺產;他的許多作品一直是古典音樂中經久不衰的樂曲;但對人生也是極為短暫的、又是極為惋惜的!莫扎特,這位作曲家的大作曲家,小時侯被無數人譽為「神童」,三歲時,父親就開始對他進行音樂教育,五歲時學會了創作短曲,六歲時學會創作鋼琴協奏曲。
  • 揭秘:音樂神童莫扎特。5歲作曲的真相?好運氣在18歲之前用光了
    音樂神童,不管是莫扎特,還是別人;必有人造的成分被揭秘人:音樂神童莫扎特;揭秘地標:奧地利薩爾茨堡市蓋特萊德街8 號,音樂神童莫扎特的出生地;判詞:莫扎特一生只有短暫的掛著國旗的米黃色六層樓上,是莫扎特的出生地龍生龍鳳生鳳,音樂家的孩子玩音樂1756 年1 月27 日,「音樂神童」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出生在薩爾茨堡蓋特萊德街8 號,一座米黃色6 層樓房的4層,一位德國籍樂師的家裡。
  • 腦洞雙開莫扎特,在創作最歡快的《魔笛》同時,用宗教音樂形式創作...
    莫扎特的手稿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莫扎特是神賜奇才,3歲演奏,5歲舉辦音樂會,8歲歐洲巡演,9歲指揮,11歲創作了第一部歌劇。雖然德奧天才作曲家不乏其人,但莫扎特在任何種類的音樂都是首屈一指的。他的交響樂比海頓寫得更加細膩,更個性化、靈動而頗具韻味,仿佛一個頑皮天真的孩童在盡情嬉戲。海頓似乎過於程式化,總板著一副古典派的面孔。
  • 夜聽|「第二個莫扎特」的讚譽
    長篇連播《貝多芬傳》閱讀之聲出品貝多芬開闢了音樂史的新紀元。他有常人所不及的天賦異稟,卻有常人一樣的悲喜苦樂。德國音樂傳記作家費裡克斯·胡赫的《貝多芬傳》,既寫出了一個傑出天才的偉大,也寫出了一個平常人被欲望和困厄所折磨、被狂喜和痛苦所糾纏的生活狀態,更寫出了一個受難者的心靈史。
  • 音樂大師莫扎特與其父的通信,首次從德文譯介引入國內
    在第四輯中,小黑書首次從德文譯介引入了音樂大師莫扎特與父親的通信。天才般莫扎特面對父親也會叛逆和膽怯。《企鵝經典:小黑書 第四輯》由5本小說和5本非虛構作品組成,囊括10位文學大師的經典作品,且大多已絕版或未曾有過中文版本。其中既有扣人心弦的普希金著名驚悚小說《黑桃皇后》,莎士比亞戲劇精選,還有柏拉圖極為精彩的作品《蘇格拉底的申辯》,E.T.F霍夫曼哥特風的《沙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