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丨帽子裡的「戲法兒」,老北京帽店的經營之道

2020-12-05 北京脈搏

盛錫福帽店

王府井大街盛錫福帽店是北京著名的老字號,最早它是天津盛錫福總店的一個分號,開業於1937年。盛錫福生產經營的帽子很有特色,有氈帽、小帽等中國傳統帽子,還有歐美式禮帽、巴拿馬草帽等適合潮流的「時帽」。因質量好,品種齊全,受到海內外各界人士的歡迎。

解放前,盛錫福總店在天津,創辦人是劉錫三。劉錫三本名佔恩,號錫三,山東省掖縣沙河鎮人,家中世代務農。他幼年讀過幾年書,後因家境不佳而輟學,於是幫助父親在地裡幹活。一年,家鄉受災,農田歉收,鄉裡人四處謀生,他也離家去青島市一家外國人辦的飯店裡做雜勤。

他為人勤快又好學,在飯店裡因經常與外國人打交道,學會了一些日常英語。不久,劉錫三離開了這家飯店,到一家洋行做業務員,負責下鄉收購草帽辮。草帽辮是用來製作草帽的,洋行把它收來,運到國外製成草帽再返銷中國,以獲高利。

劉錫三在洋行裡幹了幾年,對草帽辮的質量好壞、品種和產地,以及草帽的製作等情況,了解得一清二楚,於是他就想自己幹。中國人的錢,幹嘛讓外國人賺去?以後幾年的時間,他省吃儉用,積攢了一筆錢。民國元年(1912年),他同友人合資在天津估衣街開辦了盛聚福小帽店。小店開張後,生意很興隆,年年盈利。後因東夥發生矛盾,劉與友人分手。

這樣,盛聚福的買賣分到了劉錫三的手中。他決心把買賣做大些。他從東南銀行得到一筆可觀的貸款,又在天津法租界21號路選好店址,把盛聚福改為盛錫福,在民國六年(1917年)重新開張。「盛」是「生意興隆茂盛」之意,「錫」和「福」都是取自劉錫三的名字(劉錫三的乳名叫「來福」)。1919年,有一西方人運來一部全套電力製造草帽的機器,盛錫福用巨資把它買下,從而設立草帽工廠,自產自銷,並很快在天津打開了銷路。

從草帽工廠設立後,盛錫福在幾年之中,先後又設立了皮帽工廠、便帽工廠、緞帽工廠、化學漂白廠、通帽工廠、氈帽工廠和印刷廠等,並在天津天祥市場設第一分銷門市部,在梨棧設立第二分銷門市部。

從創業到民國十幾年,盛錫福在當時激烈的商戰中站住了腳,知名度越來越高。這是因為,富有革新精神的劉錫三,看準社會潮流,向社會推銷歐美式的「時帽」。民國初年,社會上學習西方方興未艾,很多人剪去頭上的長辮,摘下瓜皮小帽,脫去長衫,都想換上適合潮流的新式服飾、鞋帽。而盛錫福仿製的精巧美觀的巴拿馬草帽和英、法、美式呢帽,自然受到人們的歡迎,成為當時的暢銷貨。

劉錫三為了創名牌,防別人仿製冒牌,特向當時政府申請註冊「三帽」商標。三帽為一頂四平硬頂草帽,一頂呢制禮帽,一頂皮製三塊瓦帽。「三」也取自劉錫三之名尾字。盛錫福的三帽牌帽子,在當時的商戰中,特別是在對日貨的競爭中取得了勝利。20年代, 日本商人經營的草帽在天津很暢銷。為了增強競爭力,劉錫三與制帽的技術人員研究設計出用寧波細草製成的四平硬頂草帽。

這種草帽不僅草細、有韌性,而且色澤鮮亮明朗。「四平」是帽頂平、帽身平、帽沿平和帽箍平,樣式新穎、顧客愛戴。這種四平頂草帽投放市場後,有多少頂賣多少頂,日本草帽被人冷落。從而,盛錫福「三帽」之名,譽滿津門。

天津盛錫福在二三十年代,先後在南京、上海、北京、瀋陽、青島、鄭州和武漢等城市設立分店20多處。盛錫福三帽牌帽子還出口海外,在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捷克、奧國、瑞士、瑞典、挪威以及非洲等地都設有代銷處。在世界列強爭相向舊中國傾銷各種產品、控制中國商品市場的時候,盛錫福生產的三帽牌各式帽子,卻能遠銷國外,特別是在當時工業先進的歐美各國爭得一席之地,確實是件值得一提的事情。

由於盛錫福的帽子質量好,式樣新,所以,從1924至1934年共獲得當時各級政府獎狀15個。一些社會名流曾為盛錫福題寫過書額。其中有宋哲元的「名馳中外」,秦德勤的「冠冕群倫」,曹錕的「國貨之光」,鄒泉蓀的「冠冕吾華」。由吳佩孚書寫的盛錫福牌匾,一直掛到現在。到了40年代後期,由於劉錫三年老體弱,就把買賣交給長子劉洪儒經營,他自己就回家養老去了。

劉錫三在北京開辦了4個盛錫福分店。1936年,西單北大街盛錫福開業;1937年,前門大街和王府井大街盛錫福開業;1938年,沙灘盛錫福開業。這4個帽店都歸其柜上大徒弟常瑞苻經營管理。

在盛錫福未進北京前,北京有馬聚源、東北魁、一品、洪盛齋等知名的老帽店多家,可是經營的都是老式帽子。盛錫福這4個分店在北京相繼開業後,天天顧客盈門,特別是西單、前門、王府井這三家盛錫福,因地處繁華市區,尤其興盛。由於北京各盛錫福店的經營管理、商品進貨都是一樣的,所以,這裡說的也就不僅僅是王府井盛錫福的情況,而是各盛錫福店的情況。

盛錫福的帽子,四季齊全,有春秋季的呢帽、緞帽;有夏季的各式草帽、通帽;有冬季的皮帽、棉帽、將軍帽等,種類約有200多個。1946年以前,北京盛錫福的各種帽子都由天津總號工廠供應,1946年後改由自己在北京找小帽作坊加工。天津盛錫福總號工廠生產的各種帽子,從進料、生產到出廠檢查,道道有人把關,所以,每頂帽子的質量都是上等的。

改由小帽作坊加工後,也是特別把住質量關,一頂劣質帽子也不準進櫃檯。盛錫福用小帽作坊加工是領料加工,也就是小帽作坊在盛錫福領料,按盛錫福的要求進行加工。像硬胎三塊瓦皮帽很費工,如果不按工序製作,生產出的帽子不是戴上不舒服,就是帽胎變形。製作三塊瓦皮帽的帽胎,一律使用新棉花,縫製後,要用棕刷子往上抹漿子,而且要把漿子透進胎裡去。

抹完漿子就放進火箱裡烤,出火箱還要用紅烙鐵熨,要把帽胎熨熟了。這裡說的「熟」,是制帽行的一句行話,就是外觀微黃,帽胎既硬挺,又綿軟。這樣,人戴上不僅舒適,帽子還不會變形。繼之用一層豆包布包起,豆包布外上皮面。這還不算完,還要進一次烤箱。這種製法是天津盛錫福總號的傳統製法,小帽作坊加工三塊瓦皮帽時也必須按此工序進行,不能馬虎。

禮貌待客、和氣生財,是盛錫福的重要經營作風。顧客進門,買與不買都要熱情、主動打招呼,儘量讓顧客買到滿意的帽子。如果顧客不想買帽子,也要讓其高興地離去,以使其下次再來盛錫福。盛錫福的店堂中專有一人「瞭高」。這個瞭高的是店中的負責人,一是監督店員接待顧客的情況,並防店中出現「高買」(小偷,過去將專偷店鋪商品的小偷叫「高買」),二是了解顧客的需求及解答顧客的問題。正因為盛錫福帽子品種全,花樣多,質量好,店員待客和氣,所以,生意久盛不衰。

北平解放後,王府井大街盛錫福帽店於1956年參加了公私合營,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同年,組建了盛錫福制帽工廠。組建自己的工廠,主要是因為北京在社會主義改造熱潮中,大的制帽廠參加了公私合營,小的加入了合作社,盛錫福從而失去了加工商品的地方。

一次周恩來總理來王府井大街視察,有人向總理匯報了這一情況。周總理指示,要保持和發揚老字號的產品特點,更好地為首都人民服務,並建議盛錫福可以建立個加工廠。後來,在周總理的關懷下,盛錫福制帽工廠建立了起來。

王府井大街盛錫福帽店自參加公私合營後,其發展是迅速的。由於商店端正了為廣大群眾服務的方向,顧客大量增加,盛錫福的知名度也更加提高,生意日益興隆。同時,王府井大街盛錫福還有為國家領導人和外賓服務的任務。他們曾給毛澤東主席做過將校呢圓頂帽。50年代,盛錫福為陳毅外長出訪印度尼西亞,做了一頂金絲草草帽。

60年代,周總理去莫斯科訪問時戴的水獺皮帽,也是盛錫福做的。劉少奇主席去莫斯科訪問,在盛錫福做了一頂美式圓沿皮帽。烏蘭夫、萬裡等同志也在盛錫福做過帽子。朝鮮金日成首相曾在盛錫福做過一頂海龍皮帽,印度尼西亞蘇加諾總統做過一頂三羔皮帽。西哈努克夫人莫尼克公主也在盛錫福做過帽子。國內外各界人士慕名到王府井大街盛錫福買帽子、定做帽子的,不計其數。

王府井大街盛錫福同其他老字號一樣,在「十年動亂」中被摘下老牌匾,改為紅旗帽店。1974年才重新掛上「盛錫福」老字號的牌匾。1984年,盛錫福擴建了制帽廠的廠房,以適應日益發展的社會需求,增加三帽牌的帽子產品。盛錫福還增添了旅遊帽、流行小禮士帽等。目前該店生產經營的男女各式帽子400餘種,年產50萬頂。其中毛華達呢圓頂帽、毛滌前進帽、仿毛小禮士帽、水獺解放式皮帽、六角女士帽等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獎。

馬聚源帽莊

馬聚源帽莊,最初只是個自產自銷的小帽攤,使用新料好料,工藝考究精細,營業逐漸興隆起來。後來,創業者馬聚源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在前門外鮮魚口開辦了馬聚源帽莊,主要經營官廷需要的纓帽和富人戴的高級帽子。清末時,馬聚源帽莊被譽為北京帽業之首,很多人都以能戴一頂馬聚源的帽子為榮。

創辦馬聚源帽莊的人叫馬聚源,他是直隸馬橋人。父親是貧苦的農民,父母帶著他們弟兄四人種著三、四畝貧瘠的土地。風調雨順的時候,這幾畝地的收成也不夠全家人吃的,父親在農忙時忙完自家的活外,還要去給人家打短工、幹雜活。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過著半飢半飽的日子。父親給四個孩子起名字,大的叫聚財,老二叫聚源,老三叫聚茂,最小的叫聚盛,取「財源茂盛」吉利之意。

聚財長到十六、七歲,身體強壯,幫助他父親幹活,是他父親的好幫手。老三、老四還小。聚源長到十四歲,念過兩年書,認識幾個字,在他們家算個「秀才」。父親不想讓他落在農村,想辦法也要讓他進北京學個手藝,將來好改換門庭。馬聚源有個遠房舅舅在北京當裁縫,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正月,他父親帶著他進北京投這個舅舅。

他舅舅給他介紹到崇外花市附近一家小成衣鋪學徒。馬聚源勤快能幹,很受掌柜的喜歡。可是他進鋪剛一年,小成衣鋪就破產了。由於掌柜的喜歡他,就把他送到前門外三裡河附近狀元橋的一個做帽子的作坊學徒。這個小作坊是個連家鋪,掌柜的和他的老婆帶著兩個孩子,連馬聚源共有三個學徒。掌柜的不僅手藝好,而且為人也和善;可是內掌柜卻是個刁女人,對待馬聚源很刻薄,就知道讓幹活,稍一停歇不是打就是罵。

馬聚源為了學好手藝,只能處處忍耐,起五更睡半夜,小心作事。剛來的頭一年,買東西,作飯,哄孩子,搭鋪,拿夜壺等什麼都幹。這個掌柜的做活很認真,馬聚源在掌柜的嚴格管理下,不僅學會了製做各式帽子的手藝,也學會了管理作坊的方法。他從中領悟到,要在社會上立足,必須恪守信譽。馬聚源三年零一節的學徒生活結束後,又幫助掌柜的幹了兩年。後來,由於家境實在不好,無奈,不得不離開掌柜的,出去單幹。

馬聚源離帽子作坊後,託人在東曉市找了一間小房住下。湊幾個錢到市上買了些日用的東西,一面自製帽子,串打磨廠、花市一帶的客店,向各地的老客推銷;一面給帽店做加工,日以繼夜的苦幹,這樣,到了年底算帳,除了還債尚餘幾兩銀子,他很高興。第二年,他就上了兩個徒弟,並在前門外鮮魚口擺了個小帽攤。當時,鮮魚口一帶是商業集中區,買賣林立,行人如梭。

由於馬聚源做的帽子質量好,價錢便宜,日子一長,來他這裡買帽子的人越來越多。這樣,馬記帽攤就出了名。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恰巧鮮魚口中間路南一家小帽店關閉了,馬聚源經中人說合,把該店的鋪底倒了過來。經過簡單的裝修,選了個好日子,帽莊就開張了,用他自己的名字,就叫「馬聚源帽莊」。

雖然馬聚源帽莊只有一間門面,是個小帽莊,但是天天顧客滿門,生意異常興隆。一天,清政府一個姓張的大官的手下人在馬聚源帽莊買了一頂帽子,戴了一些日子,發現馬聚源的帽子不僅做工精細,而且用料真實;後來,這個張官員知道後,也派人到該帽莊買了一頂帽子,從此,馬聚源就和這個張官員交上了買賣。

不久,經這個張官員的介紹,馬聚源應下了為清政府做纓帽的生意。馬聚源帽莊就從一個普通的小帽莊發展成為清政府做纓帽,專為貴族官僚服務的「官帽莊」了。

由於生意興隆,買賣忙,使得掌柜的馬聚源勞累成疾。帽莊的事只得交給本櫃出師的大徒弟李建全來經管。馬聚源回家養病,延續了十幾年,最後病體加重亡故。馬聚源死後,由於馬家的後人沒有經商的,所以,想把買賣收了,在家鄉多買地蓋房。這個消息讓那個張官員知道了,他不肯讓這樣的好買賣倒閉,於是出錢把馬聚源帽莊買下。

買賣歸了張姓後,他自己經營不了,便將馬聚源帽莊的全體職工都留下,並給幾個能幹的職工吃股,依然叫李建全當掌柜。因為馬聚源帽莊早已是人皆知,改名子對營業不利,所以,依然掛著「馬聚源」的牌匾。為了進一步發展馬聚源帽莊營業,李建全又把馬聚源帽莊旁邊一家破產的店鋪買了過來,隨後大興土木,建成個前邊是三間門麵店堂,後邊是生產作坊的大帽莊。

為了宣傳,為了招攬生意,挑了個黃道吉日,大請賓客,慶祝馬聚源帽莊重張之禧。張姓的同僚友好,同業都來賀喜。有人送來「重張之禧」,有人送來「陶朱事業」,有人送來「範蠡再世」等賀喜的紅幛子,前後熱鬧了三天。馬聚源帽莊從張姓接手後,買賣更加興隆了,因為張姓交往廣,有錢有勢,不管商業還是軍政界都同他有往來。顧客增多了,尤其是軍政界的顧客驟然增多,從此,馬聚源帽莊進入全盛時期。

馬聚源帽莊的帽子所以馳名北京四九城,其主要原因,一是選料真實,用新料好料,不用舊料次料;二是製做工藝精細認真。在清代,馬聚源帽莊當時主要商品是政府所需的纓帽和貴族富戶所戴的棉、夾、紗等瓜皮小帽。纓帽的纓子,宜選用西藏的犛牛尾為好。犛牛尾做出的纓子,絲絮勻順,怎麼弄也不亂。染紅纓子的染色,則以用西藏出產的藏紅花為好。

藏紅花染的纓子,顏色鮮豔永不褪色。這兩種原料,儘管產地遠,價錢貴,馬聚源帽莊不惜捨近求遠。馬聚源帽莊做瓜皮小帽的緞子,專門從南京正源興緞莊進貨,別家的不用。緞子分元、頂、王、銘、洪五等。馬聚源帽莊要用最上等的元素緞。這種緞子做成的帽子戴到什麼時侯也不出油漬。永遠光亭好看。帽裡也用新布,帽口用南方的暑涼綢緝。就是做帽胎的袼褙也要用粗新布。

由於馬聚源帽莊絕不用次料舊料敷衍,從而取信於顧客。在工藝製做上也不馬乎。製做帽胎最費工夫,工人先把胎坯放在木模上,刷上漿子,而後用燒得通紅的烙鐵燙胎。燙時,隨燙隨冒火,但不會燒著。這樣,燙好帽胎顏色微黃、挺鼓、不變形;用手按下,起手帽胎就鼓起,帽胎既有彈性又有韜性,這是馬聚源帽莊獨創的新工藝。

進入民國時期後,馬聚源帽莊的主要產品——纓帽停止生產了,它以瓜皮小帽和將軍盔(也叫四喜帽或風帽)為主要產品。這種將軍盔是冬天禦寒擋風之帽,它上面是棉小帽,下接左、右、後三片,垂到肩背上的棉護頸,好似武人的頭盔一樣,因之,叫將軍盔。小帽和將軍盔上都有小帽疙瘩。

馬聚源帽莊在釘帽疙瘩時,也同它家不一樣,就用三針,既簡單又結實,像缺個點的「六」字,人稱之為「馬三針」。到三四十年代,它除了經營傳統小帽和將軍盔外,又增加了海龍和水獺的三塊瓦帽、土耳其皮帽以及各式美式呢帽等。

1949年,北平解放,馬聚源帽莊在1956年的社會主義改造熱潮中,參加了公私合營。馬聚源帽莊在1958年全市商業網點調整時,從鮮魚口遷進大柵欄。1966年「十年動亂」中,馬聚源帽莊被斥之為「四舊」,牌匾被摘下,併入東升鞋帽店中。1986年,馬聚源帽莊雖曾一度恢復老字號牌匾,但不久,又併入大柵欄裡步瀛齋鞋店中繼續營業。

黑猴兒帽店

解放前,前門外鮮魚口內有兩家「黑猴兒」氈帽店,在他們店前各擺著個約三尺高的方凳,上坐個楠木雕成,外塗大漆、火眼金睛的黑猴,黑猴雙手捧著一個金元寶。這就是聞名全城的「黑猴兒」帽店。

鮮魚口內的這兩家「黑猴兒」帽店,一家是楊小泉帽店,另一家是田老泉帽店。先開的是楊小泉帽店,他開業於明朝末年,他專門自做氈帽銷售。這個楊小泉好養猴,他養個紅眼睛黑毛猴。這個黑猴通人性,白天在店裡幫助他拿出物品,夜晚給他守夜。

由於楊小泉養猴出了名,所以,不論同行,還是顧客都叫楊小泉的帽店為「黑猴兒」帽店。後來,楊小泉和黑猴先後死去,楊小泉的後人楊少泉為了招攬生意,就請了個巧手木匠,仿照黑猴的樣子做了個木製黑猴擺在店門前。這就是「黑猴兒」帽店的來歷。

也正是因為養了這隻小猴子,客人們逐漸都忘了他原本的招牌「楊小泉」,而是張口就說「黑猴兒帽店」,逐漸後者取代前者,四九城只知有黑猴兒店,不知有楊小泉。也許是小猴子帶來了好運,名聲享譽四九城,那些達官貴人也來光顧。黑猴兒店敢於創新,一直走在別人前面,製作出許多新款帽子,四季皆有。

其中有一款氈帽,名曰「老頭兒樂」。這款帽子可太實用了,戴上之後嚴嚴實實,除了眼睛之外,別的地方全捂住,多大的風雪都不怕。若是走累了,摘下帽子掂屁股底下,還能當板凳,又防潮又隔寒,一舉兩得,尤為受老年人的喜愛,故此得名「老頭兒樂」。

後來,在楊少泉的「黑猴兒」帽店旁邊,有個叫田老泉的也開了個氈帽店,而且也在店門前擺了個黑猴坐在高方凳上。從此,兩個「黑猴兒」帽店開展了長期的「商戰」。解放後,一個「黑猴」不知去向,另一個「黑猴」現藏於首都博物館中。

相關焦點

  • 「羊剪絨」帽子又回來了
    前世 一帽難求一頂帽子抵得上一個月工資要說起曾經在上個世紀風靡京城的「羊剪絨」帽子,那就不得不提一下發明這帽子的北京制帽廠。1956年,建國帽廠、協成帽廠、福慶厚帽莊等66家私營帽廠合併,在天壇北門外的東曉市建起了公私合營的北京制帽廠。建廠之初,北京制帽廠就有員工560多人,在當時來說,絕對可以算是「大廠」。
  • 杭州僅限15天的歐洲古董帽服飾展來了,江疏影都戴過這裡的帽子
    前段時間,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徐嬌以一身白裙驚豔亮相,搭配白色復古帽和白色長手套,整個人就是古堡裡走出來的公主!但你知道,她戴的帽子和手套是哪來的嗎?——是和杭州這個姑娘一起合作搭配的。Dior的包頭帽、聖羅蘭的平頂車輪大簷帽,經過她之手的古董帽,少說有1000多個,而且都是孤品。最老的鴕鳥毛大簷帽有著兩百多年歷史。其實,不止是徐嬌,還有黃聖依、林依晨、江疏影,都與颯颯合作過復古造型,很多帽子都是颯颯工作室的古董帽。
  • 你的帽子是 hat 還是 cap?英文裡的帽子不能亂說
    英文裡的帽子不能亂說 在中文裡,我們對帽子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就叫「帽子」。 但是在英語裡可沒有這樣一個概念,他們並沒有一個和「帽子」對等的詞語。 headgear勉強可以算,但是嚴格來講它應該翻譯為「穿在頭上的東西」,而且口語裡面很少見。
  • 北方冬季保暖神器毛線帽,怎麼戴才能有高級感?丨本格男士
    值班編輯丨沒禿卻戴帽子的黑慄今天本格想跟大家聊一下毛線帽,對,男士毛線帽。前幾天北京的風大得快把川普的假髮都吹飛了,早上頂著風出攤賣煎餅果子的大哥,中午送外賣的小哥,還有早上需要騎共享單車的男男女女們都戴起了無趣但又不得不戴的毛線帽。
  • 防止毛線帽扎頭皮,學習如何給帽子加內襯,完美帽子從這裡開始
    大家好,有的時候,我們織完的帽子直接戴上頭會感覺有點扎腦袋,所以我們就可以在帽子裡面裝上內襯,這樣就能有效地避免這種情況。那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如何給帽子裝內襯。首先,我們準備好兩塊襯布,疊在一起(或者一塊對摺也行),將帽子放置於襯布之上(完工的帽子最好是已經經過了洗滌和縮水處理),然後我們在比帽子大1釐米左右的地方開始剪,照著帽子的樣子剪下來一圈(形成兩塊一樣的襯布)。接著我們用粘布膠(正面朝外,在反面上膠),將這兩片粘合起來(喜歡用線縫合 的也可以在反面進行縫合)。
  • 塑造個性成新消費追求 這些專注「帽子」的品牌可不能忽略!
    品種包括韓國明星帽、棒球帽、網帽、禮帽、八角帽、鴨舌帽、大簷帽、毛線帽等300餘種款式,目前一種款式一種顏色只有一頂。每個人都可以在店內挑到適合自己的款式, 30%韓劇款式、50%韓國明星在韓國帽子房購買的款式,20%帽子房自己設計款式。
  • 冬天帽子貨源廠家直銷,保暖帽子批發,毛線帽,漁夫帽,棒球帽,鴨舌帽,發光兔帽批發
    ,純棉襪子,童裝,打底褲,圍巾,保暖帽子,男士中老年服裝這幾個產品,後期我們平臺會陸續給大家分享2020秋冬熱銷的保暖系列的地攤貨源。產品10:空頂帽水貂毛鴨舌帽2020熱銷新款秋冬韓版百搭字母棒球空頂帽水貂毛鴨舌帽戶外跑步保暖帽子50頂起批發價:5元    要下單的老客戶可以在昊鑫隆團隊客服微信號上
  • 帽子到底應該怎麼挑?漁夫帽貝雷帽八角帽,時尚活潑還顯臉小
    帽子到底應該怎麼挑?漁夫帽貝雷帽八角帽,時尚活潑還顯臉小帽子總是讓我們這種禿頭女孩感到安心,原來只有棒球帽,對於衣服的搭配裡就比較單一,但是現在市面上有了各種各樣的帽子,不同的穿衣風格能夠找到不同樣式帽子,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個面臨頭禿和髮際線後移危險的妹子,或者是不喜歡洗頭的懶癌星人,那麼這些帽子就是你夏天必須準備起來的了。這個夏天最流行的漁夫帽,不管是搭配小清新風還是休閒風都是一把好手。
  • 「帽子戲法」之大帽子瘦頭術,來看!
    「帽子戲法」之大帽子瘦頭術。今天O姐就為你帶來幾隻不僅顯臉小,還能在寒冷的冬天保暖且時尚的帽子!只要帽子足夠大,就沒人能發現臉大的秘密。8ON8,一帽千面、不知道8ON8?沒關係,但你一定知道這頂「大帽子」!
  • 英國「帽文化」守住紳士禮儀
    他拄著拐杖,滿意地朝鏡子裡的自己點了點頭,在我難掩驚訝的視線中笑得愈發驕傲。福爾摩斯與獵鹿帽這位老先生讓我想到了福爾摩斯,尤其是伊恩·麥克萊恩爵士曾經演繹的暮年福爾摩斯的形象。平常他穿著睡袍,蜷縮在安樂椅裡,鋒芒不再,滿目蒼涼。
  • 保山人,你的「帽子戲法」太狠了!
    濃湯紅油的米線,是大多數保山人所喜愛的,這大多是帽子的功勞。 保山的帽子與江浙一代面的精緻澆頭不同,保山的帽子在肉的選擇上更為粗獷,靠山吃山的保山人,地上走的豬牛羊雞為四大類,但粗中有細,這四大類每一個部位每一種做法都是一種吃法,講究味的厚實飽滿與多變,也造就了帽子的千變萬化,只要能吃,皆可做帽。
  • 超簡單的鉤帽方法,兩端一抽帽子成形,一款女士立體豎條花邊帽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如何簡單鉤編一款女士立體豎條花邊帽。線材不限,首先我們起鎖針,針數自己決定,這個針數決定了帽子的深度,針數越多,帽子越長,越少則越短。我後面以小織片來示範一下鉤編要點。第1行:不加不減鉤一行長針。第2行:翻面,還是不加不減鉤一行長針。
  • 帽子篇——你應該知道的鴨舌帽潮流!
    話說現在出門帶帽子是越來越普遍了,現在的家家戶戶誰沒有備幾頂鴨舌帽棒球帽的,首先是為了遮陽,其二自然是好看!那麼帽子什麼時候又是為什麼興起的呢?小編好奇ing~百度百科上介紹在1917年,我們鐘形帽問世,由於這種帽簷擋住一隻眼睛的設計而風靡一時!
  • 狂野不羈的西部牛仔-美軍騎兵帽簡史丨裝備
    絕無卑躬屈膝和崇洋媚外之色彩;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師夷長技以自強,一直是本站的理念!您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歡迎評論、點擊在看、分享、轉發!極·戰術∣做有料的軍警頻道正文來了!這種八字小鬍子在當時的飛行員裡很流行之後斯託克頓中校將佩戴騎兵帽傳統一直帶到了駐越作戰的騎兵單位。直至越戰結束時,絕大多數陸航和地面部隊都接受了這項中斷過一陣子的老傳統。而且這種傳統在越南之後仍在繼續,現在已成為陸軍所有騎兵部隊的標誌。騎兵帽陪同騎兵們徵戰無數,無論是騎兵偵查部隊、陸航騎兵、裝甲騎兵只要是部隊裡帶有「騎兵/CAV」字樣的都有佩戴的資格。
  • 京城"帽王"李金善
    北京王府井大街的鎮街之寶,曾是「盛錫福」帽店展示的價值數萬元一頂的海龍帽子,帽子的深褐色皮毛稠密、蓬鬆,根根挺立的針毛泛出暈眼毫光。    「這海龍帽子的皮子,就是我剌的。」李金善得意地說。    有近百年歷史的老字號「盛錫福」,因其帽子的用料講究、式樣新穎、工藝精細,被譽為中國的「帽子大王」。
  • 盤點6款秋冬必備時髦帽子針織水桶帽 可愛加倍
    帽子除了是非常百搭的時尚單品外,冬天的毛料帽款也多了一份禦寒保暖的功能!今天小編幫大家盤點了6款好看又保暖的「時髦帽子」,搭配不同穿搭都會呈現不同的感覺,一起來看看~1.色系暖毛帽素色、刺繡造型的「彩色系毛帽」相信已經是許多人衣櫃裡已經必備的單品了,這類型的基本款毛帽搭配什麼風格都很好駕馭,厚度可以很好地保暖到頭部位置,搭配寬鬆大學帽T就有一種休閒小男孩的感覺,也可以下身搭配裙裝等,看起來也不違和~2.絨毛水桶帽絨毛水桶帽比較常用來和長洋裝
  • 鉤針圖解|寵物帽子:玉米糖貓咪毛線帽
    鉤針圖解|寵物帽子:玉米糖貓咪毛線帽 不給糖就搗蛋,這是一頂格外甜蜜的帽子
  • 網絡流行月開盤 那真是蓋了帽了我的老北鼻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月開盤 那真是蓋了帽了我的老北鼻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4-09 17:3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月開盤 那真是蓋了帽了我的老北鼻什麼意思什麼梗? 那真是棒極了我的老寶貝!
  • 為啥顧城總戴那頂奇怪的帽子?
    抖一抖機靈,全然發乎己意,分明要博大家一笑:7.也許他頭上長了個大包,總也不好,於是找個帽子遮著。8.因為他喜歡穿短褲。9.現在40歲以下的男人,幾乎清一色的都要戴綠帽子,太多了,他要反其道而行之。改戴白帽子了。10.我一直以為是王冠。這頂帽子究竟是什麼?
  • 毛線帽怎麼戴才潮?在帽子上戴個蝴蝶結做裝飾,保暖時髦很有型
    我連毛線帽都戴上了,街上的同好還不少呢。更別說其他溫度在零下的地方了,這毛線帽真成保暖養生單品了。針織毛線帽子是個很經典的單品,流行了幾十年了。在很多朋友的印象裡這帽子只有老奶奶才戴。但這兩年,這復古的毛線帽子煥發了新春。很受潮人們的喜愛。特別是今年,街拍中的女明星戴得特別多。那怎麼才能讓這頂普通的帽子變得與眾不同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吧。讓這毛線帽從養生單品變成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