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年代秀:70年代 寧願交白卷也不偷看(組圖)【2】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高考年代秀:70年代 寧願交白卷也不偷看(組圖)

  1963年

  在老師的一路督促下才上了大學

  講述人:王道君原汽車製造廠高級工程師

  「我們那個年代能讀大學都是被動的偶然的,如果不是老師責任心強,即使考上了也沒幾個人能讀大學。」6月5日,70歲的王道君回憶說。

  王道君出生在河北保定阜平縣的農家,從小學、高小、初中、高中一路讀下來,全仗著老師們責任心強。小學畢業升高小時,地裡農忙,她回家幫父母幹農活,開學一個月了還沒去上學,老師專門找到家裡,請她回學校上學,她說:「俺不上了。」老師告訴她你學習好不上太可惜了。經過老師做工作,她又回到了學校,照樣是上完課急急忙忙回家幫忙幹活去。那時候,有的學生十一二歲了才開始上學,所有班裡學生參差不齊,年齡差別很大,但都是在上學的同時兼顧勞作。

  一路從初中上到高中,縣裡唯一的一所高中剛建校三年,1963年學校剛有第三屆高考學生,王道君和班裡的同學要參加高考了。逢1963年自然災害,沒得吃,學校每個月給9塊錢的助學金,助學金用飯票形式發放,平均下來每個人每個月12斤糧食,但也不夠這些青春期的同學們吃。從4月份進入高考複習期後,有的同學回家幫忙掙工分去了,有的繼續呆在學校,王道君也回家幫忙去了,在家幹了兩個月的農活,老師找人捎信讓她參加高考,說不考太可惜了,還說女孩家掙不來幾個公分,不如在學校每個月還能給9塊錢的助學金。聽從了老師的建議,王道君又回到學校。

  那時候與現在考的科目差不多,理科考數學、語文、外語、物理、化學、政治,每門100分共600分滿分。在考試之前,每個人都已經填報過志願,她第一志願填的是清華大學,第二志願填的是北京師範大學,第三志願填的是唐山鐵道學院。當時的情況是,只要分考得高,即使沒有報的學校也有可能把學生錄走。考完試後回家等消息,洪水成災隔斷了消息,8月份王道君才到學校看榜,老師告訴她考得不錯,班裡有五六個同學考上當時全國的20多所重點大學,她就是其中之一。但王道君卻告訴老師說:「俺不上了,上不起。」老師從撥下來的交通補貼裡拿了15塊錢給她,就這樣她一路在老師的幫助下去上大學了。

  拿著老師給的15元,背著一包饅頭,她從保定轉北京到唐山上大學,洪水泛濫,交通阻塞,她上大學的路上竟走了2天2夜。火車上全是去上大學的學生,有一個從廣州那邊到北京上大學的學生已經走了一周還沒到北京。

  到大學後沒錢買飯光啃饅頭,老師了解情況後先給了她一部分助學金,此後每個月17塊錢的助學金就成了她的全部生活費用,好在上學不交學費不交住宿費,所有做實驗用品甚至遊泳衣、溜冰鞋都可以從學校借。到1963年1964年時部分人們掙工資有收入生活好轉,但大學生們普遍都很窮很節儉,穿的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的。有個同學出門,被人問說:「原來你們是大學生啊,還以為你們是要飯的呢!」同學們的鞋都是穿壞了釘掌,為了省錢都自己釘掌,班裡有個同學的爸爸是鐵匠,給同學們做了一個釘掌的鐵架,這個鐵架就成了全班全系的釘掌工具。談起這些的時候王道君眼裡的回憶悠遠綿長。

  1978年

  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放棄

  講述人:包玉川原保定市體育局副局長,現保定市體育局調研員

  「我想對現在參加高考的孩子們說,人跟人差不了多少,只要有目標後堅定不移,付出努力肯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包玉川說。包玉川1977年高考沒上榜,1978年高考他終於金榜題名,成為張家口赤城當年考上大學的三位同學之一,也是他所在公社的第一個大學生。

  年近六旬的包玉川1972年上的高中,1974年高中畢業後,包玉川就回到村裡教小學,因為教學出色被調去教初中,後又被調去公社教高中。1977年恢復高考後,許多人都不敢考,包玉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名了,當時與他一同參加高考的有四個人,其中包括幾位教初中的老師和一個電影放映員,沒有做任何準備沒做任何複習,他們就去考了,結果全軍覆沒。高考結果出來後他所在的公社書記非常失望地說了一句話「教高中和教初中的老師考不上大學!」這句話深深地刺激了包玉川,他暗下決心要考上大學。當時包玉川已經23歲,這個歲數在村裡早該娶妻生子了,家裡人都勸他別考了,但他堅持自己的主意。

  1978年8月,他再次備戰高考,這次他不是孤軍奮戰,他所帶的班也恰升入高三,這意味著他要與他的學生共同參加高考,這讓包玉川壓力更大了,萬一學生考上了老師考不上該有多慚愧。

  這次他沒有再打無準備的仗,他找來了高考大綱,根據高考大綱一點一滴地複習,當時的考試科目是數學、語文、外語、歷史、地理、政治。包玉川壓根就沒學過歷史和地理,他自己教數學也會遇到各種難題,他會拿著難題到縣裡面找教研人員解題,然後回去再給學生解答。其它科目他根據高考大綱一點點捋過去,每天早晨4點準時起床開始複習功課,當時沒有電燈也沒有蠟燭,他就點一盞煤油燈。

  在考試之前必須要報志願,作為老師他首選的志願就是各類師範學校,於是他報了當時的河北師範學院。當年赤城參加高考的考生有200多人,考上了3個本科生,包玉川說:「當時還張紅榜了,我沒見到。」

  包玉川生平第一次坐了火車,花了2塊錢就從張家口坐車到了北京,又花了3塊2角坐車到了石家莊。包玉川到班裡後發現同學們之間年齡差距好大,最大的已經36歲,最小的才18歲。包玉川在大學裡的花銷一筆一筆都記帳,四年大學下來他共花了400塊。包玉川上大學最大的收穫是收穫了他的愛情,他和妻子是同班同學。

  包玉川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是,自從他作為公社裡第一位大學生出來以後,他成了公社裡學習的榜樣,帶動了鄉親對大學的認識,此後逐年有大學生考出來。

  1987年

  面對高考擁有一顆平常心

  講述人:曹九珍石家莊第一中學英語教師

  「其實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感覺高考題一直都很正,不走犄角旮旯,所以面對高考,打好基礎,擁有一顆平常心,發揮出正常水平,努力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績就行了。」曹九珍說。

  曹老師參加高考時還是7月的7、8、9日,記憶中「黑色七月」等之類的詞都是用來形容高考月的。她考的文科是數學、語文、外語、歷史、地理、政治,當時曹老師就讀的正定中學也是高考考點,所以不用去別的學校考試,考試時感覺就像平時一樣,那時候學校、老師、家長和社會都沒現在這麼緊張,考試時家長都在地裡農忙,即使考完了回家也不會問一句的。

  考完以後報志願也簡單,那時是估分報志願,了解大學的途徑單一,可能會聽老師講講聽周圍的同學介紹介紹,不像現在交通發達網絡發達,想了解一個學校可以直奔學校,也可以從網上搜索。那時候同學們報志願的想法單一,比如有同學想去北京那就報一個北京的大學,想去南方就報個南方城市的大學。因為是估分報志願,曹九珍給老師的印象是不太努力學習成績還行,所以老師就建議她報河北師範大學。後來分數下來以後,曹九珍發現自己的分數遠遠高於師大錄取分數。從做學生高考時到現在做老師,曹老師的感覺一直是,高考題都很正,只要把基礎知識都掌握了,不用太糾結於某個犄角旮旯的問題。

  1996年

  放鬆心態,不要「目的顫抖」

  講述人:陸紅綱石家莊市教育局工作人員

  「我的高考已經過去18年了!和現在的高考比起來,似乎遠沒有現在關注度高。我的高中生活是在李親顧中學度過的。那是一所農村寄宿中學,當時20多名同學擠在大通鋪上,現在已建設得非常漂亮。」陸紅綱說,那時候,家長不可能給什麼營養餐,學校也沒有推出高考菜譜,更沒有喝過什麼營養品,都和平常一樣,幾個同學一起圍蹲在地上,吃饅頭加燴菜。菜基本是水煮,油很少,肉更少了,發現肉絲,幾雙筷子都會一齊伸過去!

  李親顧中學不是考點,參加高考,他們需要到縣城。從學校出發大約40多裡路,從家裡出發則有60多裡路。學校是組織了集體乘車的,每人需要交5元的車費。為省下這車費,也為了考完試能夠直接回家(從學校到家也得30多裡路),陸紅綱約了同學從家裡出發騎自行車趕考,騎行60多裡路,還要帶著被褥,這是現在的孩子無法想像的。他們借住在考點學校騰出的學生宿舍裡,沒有空調和電扇,蚊子倒是不少。「在到達考點的夜裡,天就開始下雨,一直到考試結束。可能是擔心自己愛騎受淋吧,在第一場語文考試時,就出現重大失誤。經過反覆檢查,感覺良好,然而在老師收卷時,卻發現有一頁試卷的7個小題忘了塗卡,21分就這樣丟了。但心理素質還算好吧,之後的考試屬於正常,不過從心裡已經做好了複習的準備。但幸運的我最終還是被河北經貿大學錄取了。」陸紅綱回憶說。「現在的考生和家長面對高考都高度緊張,其實,高考是人生成長要經歷的一次必然,不管你緊張,還是不緊張,它都那樣。就像端水一樣,兩隻胳膊都繃得緊緊的,水碗反而會抖個不停,但若放鬆了,則會輕巧地完成任務。這就是『目的顫抖』吧,目的越強就越不容易成功。」「18年過去了,挺懷念那段緊張的激情歲月,然而過去了,就永遠過去了。真心地希望現在孩子們珍惜擁有的幸福生活,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自己遇到的一切,相信大家的明天一定是美滿的!祝廣大考生考出理想成績!」

  2012年

  不放棄,未來就是一片光明

  講述人:張勝河北經貿大學在讀學生

  時光匆匆,轉眼間距離我的高考已經兩年了。如今,又到了高考的時刻,也不知那些即將步入高考殿堂的學弟學妹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

  憶當年,高考前,若說我一點不緊張那是騙人的。由於家庭條件較差,我覺得自己高考失利復讀會給家裡造成負擔,而我若是再次參加高考,心理壓力會更大,發揮失常的可能也會加大,所以我懷著自己只有一次機會的心情備戰高考。

  在高考之前,我的爺爺奶奶相繼離世,家裡沒了往日的溫馨,悲痛不是沒有,但是我的感情轉移到父親身上。每次回家看到父親蒼老的面龐,花白的頭髮,佝僂的背,我的心微微地抽痛,父親成了我奮鬥的動力。

  在班裡,我的學習並不突出,但是我從未灰心過。我與班裡的尖子生是好朋友,他在學習上給了我很多幫助。一般高考在即,同學們都爭分奪秒地學習,而我不懂的地方還不少,我去問他時他也都耐心地為我解惑,我覺得不好意思。學習中遇到困難很正常,有時同一種問題遇到好幾次,這樣很容易讓人感到煩躁,甚至灰心喪氣,然而每次想到父親時,我都會給自己一些心理暗示,讓自己重拾信心,努力學習。

  高考對於廣大農村學子來說都算是龍門吧。農村除了空氣較為清新外,生活條件、基礎設施以及交通等各方面都比不上城市,我們都希望自己通過高考,考上大學,拿著文憑,在城市找個輕鬆又高薪的工作。猶記得,當年自己在高考前也有兩天情緒不穩定,但是真正走進考場時我卻真的放開了。

  有個老師說根據我的情況,若是我能考個好的二本學校,他可以幫我爭取一個助學金,減輕自己家裡的負擔,因此我的目標最低也是二本。不過,我給自己的目標是衝擊一本。

  我如願到了一本線之上,如今身在大學,大學只是一個更高的學習平臺,要想改變命運,還需繼續努力。慈善企業家給我的助學金解決了我的學費問題,住宿費和生活費我自己在寒暑假做兼職基本可以掙個差不多,現在父親根本不用為我的花銷憂心,我很滿足。我的大學轉眼就要結束了,我希望利用最後一年多的時間努力考一些證書,為以後的工作做好充足準備,若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我就可以贍養父母了。這是高考帶給我的機會,高考是我生活的一次轉機。

  1977年冬天,中斷了十年又重新恢復的高考制度,給當時渴望改變命運的人們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

 

相關焦點

  • 高考年代秀:70年代 寧願交白卷也不偷看(組圖)
    原標題:高考年代秀:70年代 寧願交白卷也不偷看(組圖)   那一年,我高考(上)   今天,2014年高考如約而至。   當又一批年輕人告別青澀的歲月,開啟嶄新的旅程,總能勾起我們對逝去流年的回望和喟嘆。
  • 14年前故意「交白卷」,寫8000字作文噴高考女孩,如今生活怎樣?
    但是很多的孩子都不喜歡學習,他們甚至因為叛逆而逃學,家長們都束手無策。甚至有的孩子在考試中會交白卷。他們會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學習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好處,也不理解什麼是知識改變命運。01故意「交白卷」,還寫8000字作文噴高考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獎多多」,她是河南南陽人,在14年前因為交白卷還寫了8000字作文反對高考而轟動全國
  • 47年前,那位轟動一時交白卷的「英雄」張鐵生,現今過得怎樣?
    高考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場公平公正的考試,很多人刻苦努力,只願通過高考來證實自己,雖然說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之一,這是一場不看家庭背景,不看你的外表,只看你的實績的角逐,所以很多人都會抓住這次機會,謹慎又小心,生怕考試當天出了意外。
  • 年代秀|70年代,一次無意「搬旁腿」留下了美的念想
    昨天,我們啟動了齊魯晚報改革開放40周年·年代秀活動,向大家徵集老照片和老故事,用您的「年代秀」,講述時代的變化。本次活動受到了大家的廣泛好評,已經陸續有老友給我們投稿。本期,我們為大家展現第一位朋友---韓京會女士的來稿,一起來分享她的「芳華」年代~~這個年代,能拍張照片就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不過那個年代有限,大都是重要的時刻在照相館,拍一張黑白的照片。「扎著小辮」攝於1968年,我那年16歲,是老三屆啦,初中畢業馬上要上山下鄉了,就去照相館照了這張,留了一個紀念。上世紀70年代,雖然黑白色調還是主流,泛黃的相紙有著歲月的痕跡。
  • 【鎮店之寶】-70年代秀 -【情景喜劇】
    年代秀               (That '70s Show)                [共8季][1998-2006]內容簡介: 故事講述了生活在威斯康辛州Point Place(劇中虛構)小鎮上的六個一起長大的好夥伴的爆笑生活
  • 《70年代秀》重聚:拉普和史密斯再演夫妻
    拉普和史密斯《70年代秀》重聚:DebraJo Rupp加入ABC試播集。Debra Jo Rupp正在和她的70年代丈夫Kurtwood Smith重聚,出演ABC喜劇試播集。這部尚未命名的試播集由單口喜劇演員Nate Bargatze主演,講述了他和妻子Laura(Katie Aselton飾)帶著他們6歲的女兒從加利福尼亞搬到Nate的家鄉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故事。Rupp和Smith將會扮演Nate的父母,他們現在還住在Nashville。
  • 他當年高考交「白卷」,被奉為英雄,後被打落地獄,如今身價上億
    他叫張鐵生,在當年被奉為英雄,大家都稱張鐵生為「白卷英雄」。1973年張鐵生因為在生產隊表現良好,因此被推薦參加高考。張鐵生知道自己的斤兩,文化程度不高,很多題都答不出來,這樣的情況下考試根本就考不上大學。
  • 《年代秀》這個紅透半邊天的綜藝節目,你還記得嗎?
    2011年的5月,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深圳衛視製作了一臺全明星代際互動綜藝秀節目,《年代秀》,每周五晚21:10開播,節目每期會邀請10位嘉賓分成5組2人搭檔,分別為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央視著名主持人趙屹鷗,人稱鷗哥,為節目主持人。
  • 【致青春▪戰疫情】70、80、90後 戰疫別樣 「年代秀」
    【致青春▪戰疫情】70、80、90後 戰疫別樣 「年代秀」 2020-04-30 0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年代秀|時尚到老!她90年代在濟南老火車站前的留影,不輸當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中海地產旗下養老品牌-中海錦年福居康養中心,共同舉辦「錦繡年華·追夢70年」年代秀老照片展示暨年代老人評選活動,向大家展示年代老人的風採,用「年代秀」講述時代的變化,為祖國70周年獻禮,譜寫更美好的篇章。
  • 《年代秀》給出了答案
    「不浮誇」「搞笑而不失文化氣息」「期待下一季快來」……年代秀貼吧更新討論度和微博榜話題都居高不下,豆瓣評分也穩中有升。如今,在「講故事」越來越普遍的環境中,有人說「情懷」已經被講爛了。而從2011年第一期到新一季收官的第198期都起著靈魂作用的主持人趙屹鷗則認為,《年代秀》的情懷其特別之處在於它永遠不會被「講爛」。」
  • 此人25歲才參加高考,數學交白卷作文僅寫28字,卻被名校破格錄取
    當然天才也不是什麼都會各方面都樣樣精通的,他們也往往有自己的不擅長之處,相當於現在的偏科。 恰如在學習上,有些人理科頭腦極好,邏輯動手能力強,面對數理化從來不懼怕,但是語文英語等文科類學科怎麼下功夫都學不下去。
  • 2021年遼寧新高考分數咋折算?全交白卷也有60分是真的嗎?
    別擔心,今天小編就帶你整明白遼寧新高考總成績構成遼寧新高考考生高考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成績和選擇性考試的首選考試科目和再選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也就是所謂的「3+1+2」模式,總分為750分。其中:
  • 胡亞捷現激情燃燒歲月《年代秀》單車獨輪載李晟
    胡亞捷現身深圳衛視大型綜藝節目《年代秀
  • 《年代秀》一言不合就套路 挑戰周潤發自拍記錄
    ;眾星挑戰周潤發郭富城吉尼斯自拍記錄;葉璇現場偶遇「前任」卻移情薛之謙;昔日童星齊聚長大畫風驚呆眾人……更多精彩就在本周深圳衛視《年代秀》。  一言不合就「套路」 薛之謙、吳卓羲舞蹈武術大比拼  吳卓羲、葉璇這對昔日的熒幕情侶,此次作為70年代嘉賓登上《年代秀》舞臺,頓時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好不親密。然而,正當大家沉浸在當初的記憶中,卻半路殺出個薛之謙,還一言不合就鬥舞。兩位骨骼精奇的「大俠」的搞怪狂野舞蹈讓人開眼,連葉璇也按捺不住一起搖擺。
  • 綜藝節目《年代秀》好看在哪裡?有顏值有文化有情懷,還有趙屹鷗
    看到「綜藝來了」這個徵文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年代秀》這個節目,因為趙屹鷗,因為不同年代人群的故事,因為節目獨特的創意,高質量的製作水準,以及帶給青春歲月的那些快樂時光。年代秀是一檔由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深圳衛視製作的全明星代際互動綜藝秀,引進國外大熱綜藝節目《Generation show》的模式,由10位明星嘉賓領銜五個年代小組通過年代答題、遊戲競技等環節進行同場PK,並且結合影像、實物、音樂表演、時尚秀等元素尋找濃濃的當年情。
  • 懷舊70年代的老照片(6)
    上個世紀70年代,眾多攝影家,拍攝了珍貴的中國風光人文照片,而今,我們編選10張每輯解讀,再憶那難忘的時光,並向原作者致以誠摯的謝意!2、1971年的上海,由法國攝影家馬克·呂布(Marc Riboud)拍攝,一位上海芭蕾舞團的年輕女演員,坐在凳子上,前方桌子上放有一本紅寶書。3、1979年的蘇州,由美國攝影家伊芙·阿諾德拍攝,在收穫的季節,前方的建築掛著的蘇州虎丘糧食管理所的牌子,在水鄉生活的公社社員們,搖著裝滿糧食的小木船,來到這裡交公糧。
  • 我家的年代秀(1)
    疫情期間,鋼城區教體局為了加強師生的「家風家訓」教育,面向全區師生開展了「我家的年代秀」素材徵集活動。
  • 二年級下冊語文考試,看圖寫話交白卷,老師:這狀態期末考試堪憂
    二年級下冊語文考試,看圖寫話交白卷,老師:這狀態期末考試堪憂!二年級期末考試馬上就要到來,語文老師也忙得不可開交,趕緊把本學期的各單元考試考完。然而考試並沒有想像中的理想,有的同學甚至連看圖寫話都交了白卷,還出現不少莫名其妙的錯誤。老師非常擔憂:這種狀態參加期末考試成績堪憂啊!下面我們通過分析一位同學的試卷,來了解一下學生對本學期知識的掌握情況。試卷的第一題通常是看拼音,寫詞語。這題學生沒有出錯。第二題,連字組詞,這題學生也沒錯,如果有同學不知道怎麼做,一定要弄清楚。
  • 年代秀|96歲老人親自送照片,講述這些年的變遷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中海地產旗下養老品牌-中海錦年福居康養中心,共同舉辦「錦繡年華·追夢70年」年代秀老照片展示暨年代老人評選活動,向大家展示年代老人的風採,用「年代秀」講述時代的變化,為祖國70周年獻禮,譜寫更美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