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了八千萬年的動物,名為針鼴,長得像刺蝟卻是鴨嘴獸的近親

2020-12-04 野生動物自然君

在我們多數人的印象裡,全身都長有尖刺的動物不是刺蝟就是豪豬,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可不只有這兩種生物是全身都長有刺的。還有一種長有尖刺卻存活了八千萬年的動物,名為針鼴。

如果是從來不知道針鼴這種生物存在的人,在第一次看到針鼴的時候一定會把它們誤以為是刺蝟的,可是針鼴雖然長得比較像刺蝟,但它們卻跟刺蝟沒有一點血緣關係,反倒是古生物鴨嘴獸的近親。

因為針鼴跟鴨嘴獸一樣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而且雄性針鼴的後足內側也都藏有毒距,可以在受到威脅的時候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它們長得像刺蝟卻是鴨嘴獸的近親。

針鼴身體的背面就跟刺蝟一樣,布滿了長短不一、中空堅硬的針刺,在它們的尖刺下面,還會長有褐色或者黑色的被毛。我們都知道刺蝟的尖刺也就只會長在它們的背部和身體兩側,而它們的腹部長有的就僅僅是毛髮了,根本不會有硬刺,其實針鼴也是這樣的,它們的腹部也只會長有短而柔軟的毛髮。

雖然針鼴的眼睛和耳朵都很小,視力也不是很好,但是它們卻有著發達的外耳殼,可以讓它們捕捉到輕微的動靜。它們還長有一張堅硬無毛卻呈管狀的長嘴,但針鼴這樣特殊的嘴裡卻沒有一顆牙的存在,也不能張開。

也正是因為針鼴的嘴巴是不能張開的,所以針鼴就有著長達30釐米以上的帶有黏液的舌頭,而且它們的舌頭不僅靈活還有倒鉤呢!

其實像針鼴這樣有著長長嘴巴的生物基本上都是靠吃螞蟻度日的,而針鼴也沒有違背這一規定,也是靠著自己的舌頭把螞蟻給黏住,然後再吃進肚子的。

如果遇到好的時機,針鼴也是會吃些除螞蟻之外的食物的,可前提是這個食物可以通過它那如管狀的嘴巴,不然它們就是想給自己換換口味都只能是個空想,但即便是這樣,針鼴在八千萬年間都沒有過任何改變,依舊是這個樣子生活在世上。所以說,澳洲的針鼴,最強長壽王,靠著吃螞蟻就存活了八千萬年,根本不受現代社會變化的影響,我行我素,頑強生存。

雖然針鼴能夠吃的食物種類有限,但它們最主要的食物——螞蟻還是比較容易獲取的,只是它們每天花費在找尋食物的時間就比較久了,一般都會在十八個小時左右,可就算針鼴在短時間內找不到食物也是沒關係的,因為它們是可以長時間不吃不喝的。

也不是說針鼴就真的這樣耐餓,它們只是會在找不到食物的時候進入一種酷似休眠的狀態讓自己得以存活於世,這其實也就是它們對於環境的一種適應罷了。

大概針鼴是一種比較念舊的古生物吧,它們現如今也依舊是以一種古老的方式生存在澳大利亞古老的生態環境中,主要棲息於沙漠地區的灌叢、草原或者疏林和多石的半荒漠地區。

針鼴因為有長而銳利的爪子,所以它們算是很出色的"工兵",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挖出一個洞穴,可是它們卻很少用這個技能給自己做窩,它們一般都是利用其它動物的住處來休養生息的。

雖然一般情況下針鼴是不會顯現出自己高超的挖土技能,但是它們一旦遇到了危險,它們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挖出一個洞穴讓自己消失在敵人的眼前。

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針鼴除了會瞬間消失外,它們還可以像豪豬一樣讓自己身上的尖刺脫離身體,然後刺入敵人的身體上,讓自己可以順利脫身。

作為比較原始的哺乳動物,針鼴跟一般的哺乳動物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雌性針鼴的腹部有一個像袋鼠那樣的育兒袋,但這個育兒袋平時是沒有,只有到了繁殖期才會出現;又比如針鼴並不是胎生,而是產的卵,它們的卵還需要放在育兒袋裡孵化才能讓幼崽出生;還比如針鼴是沒有乳頭的,它們的幼崽只能在袋囊裡舔食雌性針鼴腹部的乳孔流出的乳汁。

雖然針鼴已經在世上頑強生存了八千萬年,但現如今的它們卻有著被滅絕的可能,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物種分布範圍太過狹窄,更是因為它們的棲息地正在逐漸喪失,甚至還有降水量的減少等方面讓它們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改變。

像針鼴這樣古老的生物,它們是很難適應新環境的,所以我們還是要儘量給它們保留出屬於它們的古老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鴨嘴獸的近親-針鼴
    針鼴,有時也被稱為刺食蟻獸,屬於產卵哺乳動物單孔目中的針鼴科。 現存的四種針鼴和鴨嘴獸是現存唯一會產卵的哺乳動物,也是單孔目中唯一倖存的成員。 一些物種是吃螞蟻和白蟻的,但它們與真正的食蟻獸——包括樹懶和犰狳——並無密切關係。針鼴在兩千萬到五千萬年前由一種類似鴨嘴獸的單孔類動物進化而來。
  • 刺蝟?針鼴?傻傻分不清楚
    雪梨野生動物園裡有這樣一種動物,它擁有像刺蝟一樣的刺,像鳥一樣的喙,像袋類動物一樣的育兒袋,像大象一樣長的壽命,真是個貪心的小傢伙,將動物們的顯著特徵都集於一身!它就是可愛的針鼴!針鼴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是除了鴨嘴獸以外唯一會生蛋的哺乳動物!交配後,母針鼴會產下一個或兩個硬幣大小,像皮革一樣堅韌的軟殼蛋。這些蛋將被母針鼴塞進育兒袋,大概十天以後,針鼴寶寶就會孵化出來啦。
  • 長鼻子的針鼴——並不是大號的刺蝟
    在真愛粉的幫助下,我終於找到了這一種動物——看了一番之後發現真的對其所知甚少,極少......針鼴科 Tachyglossidae通常被稱為刺食蟻獸,與鴨嘴獸同為仍然生存的單孔目動物——對了,鴨嘴獸也是咪蛋超喜歡的動物,稍後八——此科下共有三屬六種生物,其中巨針鼴屬已滅絕,其他兩屬均生活在澳大利亞及紐幾內亞。
  • 【蒙知】神奇動物——針鼴
    針鼴與近親鴨嘴獸,是世界上僅有的兩種產蛋的哺乳動物。每年5月是針鼴的繁殖期。此時,針鼴媽媽的腹部會長出一個類似袋鼠那樣的育兒袋,這個育兒袋僅在每年繁殖期間才出現,可以使蛋在其中孵化,成為臨時的育兒袋。針鼴每次一般只產一枚蛋,很少會產兩枚。蛋裡沒有蛋白,只有蛋黃,直徑大概只有1.5釐米左右,表面像是皮革,很容易破裂。大約28天以後,針鼴寶寶就破殼而出了。寶寶會在媽媽的袋囊中舔食由媽媽腹部乳孔流出的乳汁。
  • 物種百科:針鼴
    針鼴,又稱刺食蟻獸,哺乳綱單孔目針鼴科動物的統稱,共有2屬(針鼴屬、原針鼴屬)4種。與鴨嘴獸同為最原始的卵生哺乳動物(卵生、具哺乳行為)。雖然它們外表很像刺蝟,但事實上,針鼴與刺蝟是迥然不同的動物,在親緣關係上相距甚遠。
  • 鴨嘴獸和針鼴
    卵生哺乳動物(又名:單孔目動物)是現存唯一的哺乳動物外類群,它們的存在為我們對哺乳動物的進化了解十分重要。那麼什麼是卵生哺乳動物呢?卵生哺乳動物是一種古老的物種,它們是卵生動物進化為胎生動物的過渡時期遺留下的特例。
  • 針鼴——多刺的非食蟻動物
    澳大利亞的許多動物都是食蟻動物。與食蟻動物一樣,針鼴具有一個長長的黏黏的舌頭、強有力的前肢和對社會性昆蟲的良好食慾。但是,它們之間的相似之處也只有這些了。針鼴甚至也不是有袋動物,而是屬於單孔類動物。之所以這麼命名,是因為像鳥類和爬行動物一樣,它們只有一個孔或者洩殖腔用來進行排洩和生殖。
  • 即將滅絕的長吻針鼴有見過的麼?
    長吻針鼴(學名:Zaglossus bruijnii):體型幾乎比短吻針鼴大一倍,是最大的單孔目成員,體長約為45-77釐米,體重5-10千克,雄性大於雌性。喙長而彎,長吻針鼴僅頭部和軀體下部只有毛而無刺,其中下體的毛短而柔軟,顏色較淡。身體其他部分均布滿長短不一、中空的針刺。
  • Nature:鴨嘴獸和針鼴基因組
    產卵的哺乳動物(單足類)是現存的僅次於人類(有袋動物和歐亞動物
  • 針鼴,何許物也?
    針鼴幼年時期↓↓↓  幼年時不看鼻子有點像樹懶不過......成年後就會長出刺蝟一樣的針,那時可就不這麼萌了↓↓↓重點是,目前針鼴已是瀕臨絕種的動物:( 針鼴的蹤跡很難被人發現,但是找到它的科學家越多,針鼴反而越讓人覺得奇怪。
  • 既不是刺蝟,也不是豪豬,更不是食蟻獸,它是針鼴
    ,與鴨嘴獸同為仍然生存的單孔目動物。圖為:鴨嘴獸針鼴是與鴨嘴獸同樣是卵生的哺乳動物,但雄針鼴生殖器前端具有四個龜頭,四個龜頭會輪流使用,一次交配過程只用兩個。於2007年有指發現阿氏長吻針鼴的巢及蹤跡,當地人民亦指曾於2005年見過它們。布魯長吻針鼴Zaglossus bruijni
  • 從蛋殼裡孵化出來,卻靠吃奶長大的動物,世界僅存兩種在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有這樣兩種珍稀動物,它們的繁衍方式為卵生方式,但破殼的幼崽卻需要吃奶成長。它們分別是鴨嘴獸和針鼴。也是全世界現存的唯一的兩種卵生哺乳動物。澳大利亞在地球的南邊,有著地球上第六大的國土面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 澳洲針鼴:適應環境自動調節體溫,一生可吃數噸蟻類
    在澳洲的廣闊土地上,生活著一種最為原始的哺乳動物,外形上看起來像刺蝟,卻和鴨嘴獸屬於近親,它們的名字就叫針鼴。它們也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的吉祥物,寓意為千禧年和大地,澳大利亞5分硬幣的背面就是針鼴。
  • 奇特的澳洲針鼴:動物界最讓人震驚的生殖系統
    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3隻充滿活力的吉祥物,給全世界人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這3隻吉祥物來自澳洲本土,分別是笑翠鳥、鴨嘴獸以及一隻取名為「Millie」的金色萌物。這隻金色萌物,代表著千禧年和大地,出現在澳大利亞流通的5分硬幣上,甚至成為《哈利·波特》中一種名為「嗅嗅」、會掘地尋找金幣的動物原型,它就是——澳洲針鼴。針鼴是一種僅分布在澳洲的奇特生物,外形與刺蝟相似,背部和體側覆蓋著讓人望而生畏的硬刺,這些硬刺是特化了的毛髮,成分為角蛋白,能夠脫落與再生。
  • 針鼴的「育兒袋」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  阿威/文  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上和伊裡安鳥上,生長著一種奇異的動物,它身長50-70釐米,體重5—10千克,身上長著刺,像刺蝟和豪豬;嘴巴細長,四肢粗壯,看上去像一隻玩具小象;舌頭細長,長有倒鉤,可以伸出嘴外很遠,又像食蟻獸。這種可愛的動物叫針鼴。
  • 沒刺的刺蝟、帶刺的豬:大自然就這麼神奇
    本文專家:趙序茅,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說起帶刺的動物,大家想到的會是什麼呢?相信大部分人的腦海中都會想到刺蝟。確實,這是一種比較容易認識到的帶刺動物,那除了刺蝟之外,無奇不有的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帶刺動物」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
  • 張國捷/周琦等首次發表鴨嘴獸和針鼴的基因組,為...
    genomes reveal mammalian biology and evolu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表了鴨嘴獸和短鼻針鼴(後簡稱針鼴)的基因組,並利用其信息對哺乳動物的演化以及單孔目性染色體演化進行了分析,為深入了解哺乳動物的重要演化歷程提供了新的結果。
  • 澳洲「刺蝟」——針鼴
    在澳洲山石鱗愉的丘陵地帶,生活著一種小型珍貴動物,全身長滿扎乎乎的針刺。它的嘴又尖又長,真有點「尖嘴猴腮",長相不太雅觀。它,就是澳大利亞的特產動物——針鼴 別看針鼴的個子不大,體長不過尺餘,但它卻有一套保存自己賴以生存下去的奇妙本領。首先,它有一套覓食的工具療一長鼻子、長舌和銳利的爪。
  • 《神奇動物在哪裡》中的「嗅嗅」有現實版!可惜…
    對比一下,是不是很像~上圖:電影裡的「 嗅嗅」,下圖為針鼴「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有一種動物——針鼴,個體跟我們經常的看到的刺蝟差不多,樣子也很像刺蝟,但是這種動物與刺蝟卻是完全不同的兩類動物。」2日,貴州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長冉景丞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Nature:鴨嘴獸進化
    雖然針鼴的長相略微「正常」,像一隻刺蝟,但是和鴨嘴獸一樣,它們都有著不少令人瞠目結舌的特性。其中最奇特的是雖然作為哺乳動物,它們卻像鳥類一樣通過生蛋來繁殖後代,同時這類物種也能夠分泌乳汁並哺乳後代。與其他哺乳動物相比,單孔目物種的特殊性還在於它們具有的性染色體結構:其他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只有一對性染色體(雄性為XY,雌性XX),而它們則有五對共十條性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