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北侖區不斷加強教育幫扶力度,老師們積極投身異地他鄉支教,為教育相對落後地區的發展,貢獻出「北侖力量」。目前,北侖共選派了23名教師遠赴新疆、西藏、延邊、麗水開展支教工作。一起來看一下新蕾幼兒園馬珺萍老師汪清的支教故事。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新蕾幼兒園馬珺萍老師赴汪清的支教故事
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發光發熱,實踐自己的所學所思所願,以另一種方式體現出來,這是我從教二十年來一直嚮往的事情。2019年6月,這個願望在家人的理解下,在局領導、園領導的支持下,終於得以實現。
知行合一勇擔當
1st
緣起
與汪清的緣分,得追溯到2019年4月,我參加的社會公益組織「紅領之家」發起的一項和汪清結對的號召。因為不是假期沒能和浩哥一起來到汪清,但是之後紅領之家發起的有關汪清的所有活動我都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結對幫扶、助殘助學……在這個過程中,和羅子溝的兩個孩子以及一戶殘疾農戶結下了不解之緣。
6月中旬,教育局發布了支教任務,目的地正是那段時間經常出現在眼前身邊的汪清,我立刻徵得家人的同意,義無反顧地報了名。
2019年6月29日,在北侖區教育局的組織下我遠赴千裡,來到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開啟了為期半年的支教幫扶工作。
知無不言愛工作
2nd
工作
來到汪清,這個小城的景象遠遠超出我們對支教地的想像:三橫三縱的城市規劃清晰合理;城市建設、配套設施相對完善;我的對接單位汪清縣第四幼兒園更是一座嶄新的現代化幼兒園。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把自己的工作目標由「雪中送炭」調整為「錦上添花」。想像著自己像一塊海綿,一邊吸收一邊輸出。
01
教研工作
汪清縣第四幼兒園,是一所極具民族特色的雙語幼兒園(朝鮮語+普通話),暑假過後就遷入了新園,我也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配合教科研室開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區域跟蹤、教研培訓、聽課評課……倒也忙得不亦樂乎。
在四幼累計開展專題講座、組織教研活動五次;累計園內外聽評課42節;長期跟蹤區域遊戲、戶外活動;與班級老師一起開展班本化課程初探,為下學期開展課程故事打下基礎……
與班級老師討論區域設置
1
給老師作遊戲化思維講座
2
參與幼兒園各項學習
3
與孩子們玩在一起
4
聽評課記錄表
02
宣傳工作
通過日常觀察,結合自己在原單位的工作,為四幼的宣傳工作出謀劃策:和工會主席一起參與策劃幼兒園大型活動;和黨建主任一起參與策劃幼兒園師德建設;和保教主任一起參與策劃幼兒園勞動日活動……當然,還會經常抽空幫各條線負責人兼任一下公眾號小編。為全園老師做了攝影講座,為大家拍攝幼兒園活動分享自己的經驗。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在四幼,我看到了極具民族特色的雙語教學,看到了熱熱鬧鬧的戶外跑酷,看到了琳琅滿目的一班一品,看到了高效嚴謹的辦事效率、看到了上下一心的管理模式……學無止境,感謝大家!
03
其他工作
1
十月份,北侖區新碶街道名師工作站來汪清送教,作為兩地教育系統的聯絡人,當仁不讓地承擔了對接工作。三天時間,北侖的名師骨幹們向汪清的教育同仁展示了精彩紛呈的活動和講座,跑前跑後的「馬導」雖然辛苦,但是覺得非常值得!
2
一起來支教的老師中,有一位心理學教師施海靜老師。結合四幼的實際情況,積極牽線搭橋,先後兩次邀請施老師來園為新生家長、全體教師做了兩場具有針對性的專題講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開通了個人公眾號帳號「馬馬也在汪清」,記錄在汪清的點點滴滴,特別是記錄了北侖赴汪清支教團隊老師們的支教故事,分享到「北侖教育」。事兒雖很小,自覺意義很大。
04
下鄉調研
汪清縣幅員遼闊,除城區四所,還有好多遠離城區的公辦園。半年的支教,我牢記自己的使命,足跡遍布大興溝、春陽、天橋嶺、羅子溝等多所鄉村幼兒園……並接受了天橋嶺鎮中心幼兒園希望我「指導幼兒園有效教研與教師成長」的邀請,先後八次走進這所省示範幼兒園。
在天橋嶺,我看到了一所全心全意為鄉村幼兒服務的幼兒園。在齊榮園長的帶領下,因地制宜為孩子們提供各種有特色的園本課程和教育模式。感動於這種教育情懷,我數次進班調研、觀摩體能循環,多次組織教研訓活動,在教研組織、區域活動、主題環境、課程故事、戶外體能等方面為老師們帶去了寧波的先進的實踐經驗。
半年來,秉持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專業態度,為汪清的學前教育事業盡著自己的全部努力,也日積月累地學習著汪清幼教人踏實嚴謹的工作模式。接下來,結束支教後,我會繼續起好紐帶作用,為北侖和汪清的學前教育架好橋梁。
知足常樂享生活
3rd
生活
遠離家鄉,要克服諸多生活上的不方便,剛到時候停水停電的狼狽、南北氣候差異等等,不過,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的個性讓我很快就愛上了這裡。在空暇時,會時不時記錄下讓我驚嘆的鏡頭。
在汪清,適合喜歡慢生活的人。打車起步價五塊,基本上五塊錢能在小城裡轉一圈。風景秀麗,四季分明。遺憾的是我們只經歷了夏秋冬,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在春天再來一次,看看滿山的金達萊。
嘎呀河,以每天不重樣的姿態陪伴我們
日常生活中,北侖駐汪清工作組給予了身在異鄉的我們最大的溫暖。工作組會不定期組織我們一起參加形式各異的活動:去革命根據地接受紅色教育、觀看愛國影片、一起過中秋吃月餅、甚至開通了朝語課堂……
還有我們可愛的教育線同伴們,互相幫助,互相扶持,在支教生涯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會在周末湊在一起做家鄉菜吃,會結伴去看看與寧波完全不同的東北風景,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互伸援手……這份情誼,會是我們這輩子寶貴的財富!
1
2
3
4
5
6
知易行難話別離
4th
感恩
半年時間,說起來不短過起來不長,這半年的工作生活絕對是我最具長度、深度和厚度的人生經歷,激發了自己的無限潛能,對自己有了嶄新的認識。要感謝的人和事太多,記錄起來一次次淚目:
感謝家鄉領導姐妹們給予的無條件的支持;
感謝汪清各方面領導的包容和信任;
感謝四幼李海蘭園長、團隊老師們的幫助與關愛;
感謝我所遇到的每一位……
有了你們的幫助,
現在的我更勇敢、更自信,
不管身在何處,
汪清是我的第二故鄉。
願我們:
友誼長存!
(北侖發布綜合編輯,資料來源:北侖教育)
猜你喜歡
原標題:《新蕾幼兒園馬老師汪清支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