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孝順老人?

2021-01-09 我是毛興成

提及農村的不孝順,大多數人都是認為是窮影響的,確實我們不能忽視窮帶來的影響。但是也不能拿窮去當不孝順的理由。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有那麼一家人,父母年紀非常大,勞動能力是沒有了。唯獨老爺爺還有點一千塊的退休金,兩個老人生活勉強渡過。他們有三個女兒,都不孝順,買衣服給父母,還要三家湊錢,而且就買一件衣服給母親。

衣服也就一百來塊,有人要說窮,我們這裡是賣蘋果的,一年再窮的家庭也能有兩萬的純利潤,而他們的收益都要8萬左右,記住是淨利潤。而且他們的丈夫都是怕老婆的那種,家裡的錢都是她們說了算。

其實這樣的情況,在農村一點也不少。我是農村人,我不認同。也不明白為什麼她們會扣到如此地步,只希望隨著社會的發展,希望大家真心實意的對待自己的父母。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家裡有空調也不開,而要到大樹底下乘涼,這是為什麼?
    農村老人身上所具有的那些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品質和個人習慣,是不隨著個人生活條件的好轉而有很大變化的,現在的大多數人如果一旦有錢,那種窮人咋富的姿態會很容易的暴露無遺,但是農村老人堅守本色,勤儉持家的人生態度卻是從一而終,自始至終都不會改變的。
  • 父母為什麼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真心話
    導語:那些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什麼想法?懂事聽話的孩子,其實是不需要大人操心的,反倒是那個不懂事,脾氣壞的孩子,總要父母操碎心。父母想要他變得孝順,那麼只能偏心他,對他好一點。如果父母不去關注他,他只會越變越不孝,路越走越偏。父母的偏心也不是無緣無故的,孝順的孩子根本就不需要父母偏心,不孝的那個孩子總是會惹出很多事來,父母為了安撫他,只能偏心他。
  • 很多老人都說「人老了就怕死」這到底是為什麼?
    人老了就怕死,其實在農村,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人越老越怕死,雖然大家平時都不在乎,都說自己不怕死,而真的當死亡降臨到我們身邊時,都想好好活著,而對於年齡大的老年人,這種心理就越發強烈。我們村裡就有這樣一個老太太,能笑死個人,老太太身體很健康,精神頭也很好,但是特別容易感冒,在外面不敢換衣裳,一換衣服馬上著涼,有次他身體感到不適,孩子們把她送到了醫院,當然,老年人身上肯定有這病那病,這個老太太都80多歲的人了,醫生說想治好這病需要手術,而老奶奶的年齡太大了,做手術有風險,家人就給老奶奶保守治療。
  • 農村老人去世,為什麼說兒子哭驚天動地?媳婦哭心疼東西?
    在農村等一個老人徹底沒有了勞動能力,沒有了掙錢的手段,有沒有多少積蓄又或者是等臥病在床,一日三餐都需要子女伺候的時候,那麼兒子、兒媳婦、女兒,他們最真實的一面就會體現無疑,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一句老話說的真的透徹人心,說說前幾天親生經歷的一個事情吧,我村裡一個大娘,在玉米裡拔草,而我恰好路過
  • 以下「假孝順」讓老人有苦難言,年輕人別再假裝不知道了
    如今時過境遷,老人早已放低孝順的標準,不求年輕人多麼盡心盡力伺候了,起碼別再有樣學樣的假孝順就好。看到這,很多網友大概會好奇,什麼是「假孝順」呢?這倒也是,老一輩有口難言,倒也不曾把真相告訴子女們,只能把委屈含淚和血吞。今天我就以旁觀者和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大家什麼是「假孝順」,只求年輕人別再深陷其中不自知,更不要假裝不知繼續啃老了。
  • 56歲老人照顧80歲中風母親兩年,訴說:我也想孝順,只是太苦
    01 老人的苦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老人55歲後苦」的文章,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共鳴,被轉發800 多次,收藏400 多次。其中有網友紛紛留言:「怎麼不談有多少55至60的人還為自己的父母操勞,那才叫難心呀……」「主要還有照顧老人的苦」「錯了,生活最苦是照顧上面老人……」照顧老人苦嗎?
  • 農村老人去世為什麼要大興操辦?主要有3點原因,你們怎麼看
    華夏民族自古以孝為先,從古代到現在的新中國,儒家文化的因子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的血液裡。傳承孝道是中國人的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是近些年,中國變得越來越強大,人民生活也越來越富裕,社會上卻出現了難以醫治的毒瘤,出現不少子女拒絕贍養父母的道德缺失現象。
  • 城市的清潔工,為什麼大部分是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
    很多人都懷疑,為什麼城市的清潔工,大部分用六七十歲的農村老人?於是想到了寫這篇文章。走進繁華的大都市裡面,每條街道都是非常的整潔漂亮,更是衛生。儘管城市裡的每條大街小巷車水馬龍,人員聚集,可是地面上都是非常的乾淨清潔,甚至一片落葉,一個塑膠袋,一個菸頭都沒有。這麼清潔美麗的城市的功勞歸結於那些清潔工。城市的清潔工又叫城市的美容師,用自己的雙手美化了城市。
  • 農村老人去世,以前鄉親都去幫忙,現在沒人幫忙了,以後怎麼辦?
    農村老人去世,以前鄉親都去幫忙,現在沒人幫忙了,以後怎麼辦?單純的從題面上,是個很簡單的問題,但這裡折射出另外一個問題,過去農村老人去世為什麼有人幫忙,現在為什麼沒人幫忙了,簡單就兩句話:一是人情淡薄了;二是各忙各的活騰不出時間幫忙。
  • 農村俗語:「男五不娶,女六不嫁」,是什麼意思?農村人好好看看
    農村俗語說的是生活在農村的老一輩人,這樣年齡的人往往沒有太高的文化知識水平,但是說出來的話卻是很有道理的,時間久了就會成為一種順口溜被一代代流傳至今,在農村有很多俗語聽起來讓人感覺到很難理解,但是如果再一一詳細的介紹出來,估計大家就會覺得說的真的很有道理,農村俗語:「男五不娶,女六不嫁
  • 「父母都不孝順,你還能幹嘛?「:5句話喚醒不孝之人
    司馬遷說:「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人之根本。世界上的人,大多是孝順父母的,但也難免出現一些不孝的子女。不孝之人,也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受後天各種因素影響導致的。但,不管怎麼樣,不孝順父母都是不對的。古語云:「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 「父母都不孝順,你還能幹嘛?」:5句話喚醒不孝之人
    司馬遷說:「父母者,人之本也。」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人之根本。世界上的人,大多是孝順父母的,但也難免出現一些不孝的子女。不孝之人,也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受後天各種因素影響導致的。但,不管怎麼樣,不孝順父母都是不對的。古語云:「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 子女每到周末都探望老人,本以為是孝順,老人卻直呼:以後別來了
    相信很多人都覺得是子孫滿堂,子孫環繞在自己身旁,叫著爺爺奶奶,這就是莫大的幸福。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陪伴老人的時間卻越來越少,不少老人都陷入了孤獨的現狀。
  • 農村老人養了只虎斑犬,不識貨的人以為是土狗,老人聽了哭笑不得
    農村老人養了只虎斑犬,不識貨的人以為是土狗,老人聽了哭笑不得現在很多人喜歡一些外來品種的狗狗,覺得它們比普通的中華田園犬要可愛。但其實中國也有很多厲害的狗狗,只不過從來都沒有被人發現過而已。農村老人養了只虎斑犬,不識貨的人以為是土狗,老人聽了哭笑不得一個村子裡的老人就養了一隻虎斑犬,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種狗狗的品種。大多數人看到這隻狗狗以後都覺得它很難看,臉上的花紋奇形怪狀的,而且全身的毛髮看起來也是黑黑的,一點都不可愛。雖然身邊識貨的人很少,但是老人卻不以為然。
  • 在農村,為什麼在過年之前很多人都喜歡剃頭呢?
    時間還是過得快的,轉眼就已經11月份了,要不了多久又是要迎接新年的到來了!在農村,過年可是非常忙碌的,置辦年貨、炸丸子等等都是夠忙活的,但是即使這麼忙,還有一件事不管農村的男女老少都想要趕著過年前去做,那就是剃頭。 剃頭怎麼會要趕著過年前去剃呢?其實原因還蠻多的!
  • 農村人為什麼不喜歡養「大鵝」呢?
    為什麼農村農民養雞養鴨,卻很少養鵝?農夫說:養不起!在國家的幫助下,農村不僅經濟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一些普遍現象也發生了變化。例如,幾乎每個家庭都曾飼養過一些家禽,但現在仍然很少有家庭飼養它們。同時,也有一個非常混亂的存在,即農村家禽養殖的緊急停止幾乎都是雞和鴨。很少有人養鵝。
  • 在農村,為什麼很多人都說三花貓不能養?
    在農村,為什麼很多人都說三花貓不能養?雖然三花貓會抓老鼠,但是現在農村的房屋基本上老鼠很少了,也不再需要貓來抓,貓只能成為了寵物,但是大部分的三花貓脾氣太臭、不太親人、智商太低,最重要的是會離家出走,一走就不回來的那種,這就導致很多農民寧願養狗,也不願意養貓,特別是三花貓。
  • 農村人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真相卻很是現實!
    這幾句古話經歷了時代的變遷,有些已不再適用於當今的社會,也有些頗有爭議,老徐覺得這大概是因為人們在看待這些衰老的時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所以感覺也不一樣。在農村養老方面,有句話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意思是說,如果家裡有老人,達到了高齡,後輩不應該覺得照顧老人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因為到了這個歲數,家裡的老人還健在,是子孫後代的福氣。
  • 老來難,農村老人接受了兒孫的不孝,兩極分化誰對誰錯?
    在農村無論刑事責任或民事責任都依靠譴責與嘲諷來避免。誰家不孝,誰家家務事過於撓頭,都離不開村民的眼睛。俗話說有利必有弊其實也不為過。前者提到農村孤寡老人最可憐了。許多人所關心的問題。網絡詩句這樣說\青年夫妻老來伴,頃刻塌下半邊天。頓足捶胸淚已幹,難以置信成孤雁,餘下日子最艱難。兒孫有不孝,不認爹媽。而爹媽也有不如意的人生。孤寡老人再婚有多少子女會同意?
  • 在農村老人身上有「死氣」會給人帶來晦氣?農民:大驚小怪!
    事實上,說到味道,住在鄉下的人可能會認為,在鄉下,許多老人也有味道,有的特別大,根本不需要聞就能聞到。那麼這是什麼味道呢?看到這裡的人可能要說了,這一點都不奇怪,在客觀上說農村的老人就是不太講究城裡的呢,比較懶,經常都不洗澡,所以身上才有一股難聞的味道,許多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是沒有在農村經歷過生活的,雖然說在農村的條件比不上城市裡面的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農民不洗澡,而且很多農村的老人是非常注意衛生的,沒過幾天就會洗澡的,但是再怎麼講,這麼短的時間也不應該有這麼重的味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