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發布關於狗已經成為人類的伴侶動物擬禁食用……

2021-01-11 小田說說

4月8日,農業部發布關於可食用陸生動物名單的徵求意見:狗已經成為人類的伴侶動物擬禁止食用!

農業部發布徵求意見

國家終於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禁止食用狗肉了,以往一到秋冬季節就會特別揪心,因為總有人在耳邊說那那那的狗肉做的好吃。我自己以前也養狗,知道狗是如何通人性,只要你不離,它定不棄,我那時生活在山裡,家裡的生活條件不好,更不要說有現在各種各樣的狗糧了,基本都是給狗吃我們自己吃剩下的東西,而且一天就只有一頓,可就是這樣它還是在我們家矜矜業業生活了十多年,最後因土蜂入侵它的窩,它拼死抵抗與土蜂同歸於盡。

希望這次立法能夠穩準狠,不要在讓那些舉辦的某某狗肉節出現了,那些節日打著「文化旅遊」的旗號,明目張胆的屠殺來滿足人的私慾。各種各樣的狗被裝在籠子裡,有的如孩童般「興奮」叫著、有的趴在籠子裡眼神裡流露出人的複雜、有的似乎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命運,看向遠方做最後的道別……這就是一座狗的「集中營」,它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卻即將被同樣的命運審判,它們很想做「無罪辯護」,但卻無計可施,因為被告就是法官!

雖然它們的壽命只有10—15年,遠不及我們人類,但作為我們人類最忠實的伴侶,它們理應受到同等的對待和尊重!說到審判,其實我們人類最該被審判,因為我們的貪婪,導致許多曾經美好的事物已經不復存在。現在正在全球肆掠的新冠病毒就是我們人類貪婪的產物,如果沒有濫捕濫殺動物就不會有現在的肺炎疫情。狗是動物,但它們的忠貞有時我們人類也不一定比的了,記得肺炎疫情期間,有一位男主人生病了,被救護車帶去醫院治療,他家的狗就跟在救護車後面跑了十幾裡,一直追到了醫院,男主人進了病房,狗進不去,它就趴在醫院門口怎麼趕都不走,最後一直在醫院門口待了十多天,直到男主人出院狗才跟著主人回了家, 這樣的不離不棄,有時真的讓我們人類汗顏!

隨著網絡越來越發達和普及,太多這樣「忠貞狗」的故事被分享到網上,我們感動之餘,也漸漸改變了對狗的態度,養狗的家庭基本都是把狗當成自己的家人,狗在家裡有了專屬的房間、專屬的玩具、專屬的狗糧,甚至狗在家裡已經成了「主子」,我們這些養狗的人只配做「卑微」的鏟屎官,如果鏟屎的不合格,還會被家裡的「主子」嫌棄。但即使是這樣,狗的生命仍然還是會被「有心人」任意剝奪,以前只有狗主人和愛狗人士與這些「有心人」做鬥爭,現在禁食狗法律法規的出臺,讓狗,這種對人類忠貞的動物的生命有了有力保障。

禁食狗肉,從我做起!

相關焦點

  • 從農業部將狗定為「伴侶動物」,看人寵陪伴關係的升華
    《目錄》涵蓋了傳統畜禽18種和特種畜禽13種,值得關注的是狗並不在範圍內針對這份《通知》,農業部同時附了一份「關於《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的說明」 。詳細介紹了《通知》的必要性和依據,而在最後的第五條,特意將狗的問題單獨成段解釋如下:特別強調狗現已普遍作為伴侶動物,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 狗不再是家畜?農業部將狗定性為伴侶動物,那六畜中少一個怎麼辦
    這些事情,再一次把狗拉到了大眾的視野,其實狗原本屬於六畜之一。「六畜」一詞來源於南宋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也就是說馬、牛、羊、雞、狗和豬都是人類樣的,也是供人類食用的。但是最近幾年經常會出現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之間的「戰爭」。
  • 左汪右喵|農業部將狗移出家畜類,是喜?是憂?
    4月8日,農業部發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將狗從畜類中移除。農業部還生怕從目錄移除狗的品類表述還不夠明確,特意在《關於《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的說明》第三條第五小節進一步解釋:「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也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 伴侶動物是受保護對象,不可食用
    從農業農村部擬將狗作為伴侶動物的定位來看,多位法學專家表示,國外立法實踐表明,狗作為伴侶動物,無論是按照動物保護法還是動物福利法都應當是重點保護對象,而非食用對象。4月10日,高利紅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目前我國還沒有伴侶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因此即便是農業農村部將狗定義為伴侶動物,也沒有相關法律規定伴侶動物不能吃,但伴侶動物不屬於農場養殖的動物,換言之,伴侶動物的功能主要是陪伴,不是肉用。
  • 農業部徵求意見!可食用野生動物白名單
    狗、蛇類、竹鼠、林蛙等面臨禁食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月24日制定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中提到,要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為什麼要儘快出臺人類伴侶動物保護法?
    伴侶動物不僅是某個人的寵物,而且是整個人類的伴侶。人類伴侶動物是狗和貓的現代概括。特別是,目前制定寵物保護法在民意上過不去,是因為國人普遍缺失社會整體感,大多的反應是,寵物是你的寵物,我不養寵物,憑什麼讓我來同意保護?於是,將貓和狗作為一個物種,放在與人類這個整體的關係裡來界定,在我國更加成為必要。
  • 六畜興旺狗將缺位,在狗成為伴侶動物的同時,還應做好哪些工作
    六畜中少了狗,也就只有五個啦,那個缺位誰又能補進去呢,替補的隊員還很多,農村農業部近期下發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公開徵求意見《目錄》中還有多著呢。為什麼要將狗剔出《目錄》呢?個人認為:一是農村農業部說的要與國際慣例接軌。
  • 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再吃狗肉你可能就違法了
    那些經常吃狗肉的,辦荔枝狗肉節的注意啦,我國農村農業部已經宣布 「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不被列入允許食用的畜禽範圍,如果以後再有人吃狗肉,你可能就違法了。
  • 農業部將狗移出家畜類,或將全國禁食狗肉,那麼貓咪的路在何方?
    自從中央的「禁食野生動物」決定出臺後,最近一個多月,竟然讓鏟屎官們有了意外的收穫。3月1日深圳市發布了《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正式禁食貓狗。4月8日,農業部發布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將狗從畜類中移除。
  • 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說明了什麼?
    區別之二:狗能勝任最多的工作,與人的關係最近。在我們人類的生活當中,確實很多動物都提供了很大的貢獻,但狗是能夠勝任工作種類最多的動物。在如今六畜其他幾種只能淪為食物的情況下,狗依然發揮著其他動物、甚至是人都難以取代的工作職能。最初的狗可以幫助人類看護家園,提供警戒和防禦的力量,而且狗也可以幫助人類去狩獵,增加獲得肉類食用的機會。
  • 狗為伴侶動物,不列入允許食用的畜禽目錄!你支持嗎?
    2020年4月8日,農業農村部在官網發布《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目錄》),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目錄》包括家養的傳統畜禽和特種畜禽共31種,其中27種可食用。列入《目錄》的動物,意味著按照家畜家禽進行管理,可以用於食用等商業利用。
  • 到底應不應該禁食伴侶動物
    針對此前關注度較高的狗是否列入《目錄》,農業農村部在說明中回應,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至少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一個共同的價值底線,就是不虐殺、不盜殺、不當街屠宰,要有動物檢疫。 誰來解決玉林狗市的爭端 @財新網(徐賁)有報導說,玉林市有賣狗者當眾虐待、殘害狗,以此為要挾,逼迫愛狗者高價買狗。
  • 是否禁食狗肉引熱議 專家:食用狗肉存「病從口入」風險
    來源:【法制日報】售賣狗肉不符合現行衛生防疫要求狗擬不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引發熱議 專家認為□ 本報記者 王 陽□ 本報見習記者 張守坤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對於濫食野生動物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其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的巨大隱患,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圍繞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討論,也成為一個社會熱點。
  • 「吃狗肉的權利」真偽之辯:伴侶動物是受保護對象,不可食用
    從農業農村部擬將狗作為伴侶動物的定位來看,多位法學專家表示,國外立法實踐表明,狗作為伴侶動物,無論是按照動物保護法還是動物福利法都應當是重點保護對象,而非食用對象。伴侶動物為保護對象而非用來食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高利紅長期從事動物的法律地位研究。4月10日,高利紅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目前我國還沒有伴侶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因此即便是農業農村部將狗定義為伴侶動物,也沒有相關法律規定伴侶動物不能吃,但伴侶動物不屬於農場養殖的動物,換言之,伴侶動物的功能主要是陪伴,不是肉用。
  • 全國人大代表陳瑋:建議制定法律禁止所有人虐待、食用貓狗
    針對不文明養犬、偷盜毒殺貓狗肉產業鏈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陳瑋提出了關於制定《伴侶動物保護和管理法》的議案:①要求貓、犬的所有人負起責任,嚴懲不文明養犬行為;②禁止所有人虐待、食用貓狗;③從源頭上控制流浪動物產生,建立救助體系。
  • 「可食用陸生動物名單」徵求意見:狗為伴侶動物擬禁食
    針對此前關注度較高的狗是否列入《目錄》,農業農村部在說明中回應,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公眾對動物保護的關注及偏愛,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出臺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動物,屬於家畜家禽,適用《畜牧法》規定。
  • 狗已「特化」成伴侶動物,不宜列入畜禽管理,那六畜少一個咋辦?
    也就是說馬、牛、羊、雞、狗和豬都是人類樣的,也是供人類食用的。但是最近幾年經常會出現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之間的「戰爭」。  今年,農業農村部制定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並向公眾開放徵求關於《目錄》的意見。在針對《目錄》的說明中,農業農村部專門有提到,狗已經「特化」成伴侶動物,不宜列入畜禽管理。
  • 美國是如何使狗成為「伴侶」動物的?「禁食」立法不如完善養犬法
    意見稿給出的禁食理由,其實是以發達國家為代表的國際慣例,比如為了人類文明進步,狗被特化為伴侶動物,這和愛狗人士高喊的「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如出一轍,這是多數人反對的主要原因。其實,對所有社會公眾來講,大家爭來爭去,都沒有看到其核心所在,頗有些局內人難以理解的誤區。
  • 從傳統的家養動物到伴侶動物,狗有何不同?這有什麼意義呢?
    的確,許多動物在我們人類的生活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狗是最能勝任各種工作的動物。即使到了今天,六畜中的其它幾種也只能淪為食物,而狗卻仍然承擔著其他動物甚至是人都無法替代的工作。原始狗能幫助人類保護家園,提供警戒和防衛的力量,狗還能幫助人類打獵,增加獲取肉食的機會。
  • 狗是人類的伴侶動物,還是狗粉是狗的伴侶動物?別把自己當狗
    那麼很顯然這種地方更適合人類活動,是不太適合狗去活動的。但經常能看到有人牽著狗,有的是大狗,有的是小狗,從旁邊路過。還有的人一邊抽菸,一邊牽著狗,看大爺大媽們跳舞。今天晚上終於有一個帶著小孫子在玩的大媽和一對遛狗的夫婦起了衝突。起因是遛狗的老頭老太認為,他們牽著狗,從大媽和孫子旁邊路過的時候,狗往孩子旁邊撲,大媽情急之下用腳踢了一下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