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尿管應該如何選擇?導尿管居家護理正確打開方式
當你的家人因為小便無法順利由膀胱排出,就必須留置導尿管,不過需注意的是尿管要保持通暢且必須每天保持清潔,以降低發炎的機率,那在家的時導尿管應該如何選擇?又應該如何護理導尿管?
導尿管種類介紹及型號選擇
導尿管的材質有乳膠、橡皮、塑膠或矽膠。
乳膠、橡皮、塑膠材質導尿管
適用於短期留置者,一到二周需更換一次,因為材質較硬,且容易變硬,留置時較容易引起不適,好處是成本較低。
矽膠材質導尿管
適用於長期留置者,一個月更換一次,材質較軟,不易變質,不適感會較低,但價格較高。
將導尿管置入膀胱後,尿液即可流出;確認位置正確後,在靠近導尿管頭端的水球注水處,打入約10cc的水/氣。這一個步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導尿管固定,使其留在膀胱內,不易脫出。尿液流出的開口需接上集尿袋,當膀胱有尿時,尿液就會引流至集尿袋中。
在家導尿管護理正確打開方式
1、物品準備:肥皂或是易清洗的沐浴露、衝洗壺(裝溫水)、水盆、便盆或尿布/看護墊、毛巾、大小棉棒、優點/生理食鹽水(視需要準備)、 3M布膠。
2、進行清潔時先以清潔液洗淨雙手,並戴上清潔手套。
3、將患者褲子退到膝蓋以下,若是室溫舒適,可將下身褲子先脫去,臀部置於尿布/看護墊正中央,將便盆至於臀部下方,尿布/看護墊上方。
4、 觀察尿道口有無不正常的分泌物或異味。
5、先以衝洗壺衝會陰部及尿道口,塗抹肥皂/沐浴露於尿道口及尿管靠近尿道口處,再以清水衝洗乾淨。
6、用手指分開回縮包皮(男)/ 陰唇(女),再將中型棉棒以生理食鹽水或優典(若有感染情況者)沾溼,清潔靠近導尿管口端的導尿管(約2.5公分),每次使用一枝棉棒,切記不可來回擦拭,使用過即需丟棄。
7、 移除便盆後,用毛巾擦乾,尿道口需保持清潔及乾燥。
8. 去除原有固定之膠帶,皮膚上若有殘膠,輕輕去除即可,切勿大力搓洗,造成破皮。
9、使用透氣膠帶,將導尿管以「井字貼法」固定在下腹部(男)/大腿內側(女)。每天須更換黏貼的部位,以防止因長期黏貼或導管壓迫,而造成皮膚破損。膠帶口可反折一小角,以方便下次清洗時容易去除
10、導尿管與集尿袋接口處用紗布包起來,避免壓迫皮膚。
11、需留意管路是否暢通,避免折到或是壓迫到尿管。
在家護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的時候要馬上就醫處理:
尿管無尿液流出且膀胱脹滿;
有血尿或是混濁有沉澱物、分泌物或是異味;
導尿管滑出,且無法自行解尿;
尿道口紅腫,或是有發燒情況。
尿管留置時,為避免感染及尿管阻塞,家人可以鼓勵患者每日至少攝取2,000~2,500㏄的飲水量,並紀錄下排尿量,每日至少1,500cc。
希望本文的導尿管居家護理可以幫到您和您的家人,小護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