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啥意思

2021-01-19 鄉村靈子

這句話簡單的理解就是,男人最好出生在中午十二點左右的時間,因為那個時候是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段,男孩子長大後有陽剛之氣,也才會更有出息。女孩子則應該在半夜子時出生,這個時間出生的女孩子性格可能會多了幾分溫柔。按照我們傳統的思想,男孩是山,女孩是水,而這兩個時間正好對應。

經常聽到有人將命運和生日時辰聯繫在一起,覺得一個人的將來如何,就看你出生的時辰是否吉利,同時再根據你的屬相加以分析,似乎就更加有說服力。比如屬牛的人,我們這裡的老人說,如果屬牛的出生在春天的早上,那這個人一定是勞累命,因為春天正是春耕春種的時節,偏偏又是出生在早晨,早晨牛吃了草料就要上山幹活了。而如果牛是出生在冬季,時間最好是傍晚,那這樣的牛就是有福之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冬季是農閒季節,牛不需要去山裡拉犁耕地了,傍晚吃了草料以後,就要開始休息了。咋一聽似乎還真有點兒道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人的性格命運跟出生時辰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我倒是覺得,一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取決於自身的環境。人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尤其是母親,可以說母親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很多孩子的脾氣性格都是母親的翻版。我自己的孩子就是例子,我不善於社交,心直口快也不太會說話,經常因為說錯話而得罪人,自己竟然不知道是哪句話說錯了。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壞脾氣。這一切,我兒子全部繼承了,遺傳了我所有的壞毛病。

記得我兒子上小學的時候,不但不愛學習,還經常因為調皮搗蛋不會說話,惹的同學不高興,和同學鬧彆扭吵架,老師打電話找家長,我就得屁顛屁顛的去給人家賠禮道歉。那時候我想,這樣下去這孩子學業有成是不用指望了,還不會跟同學處理關係。不過隨著年齡漸大,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言傳身教的帶著兒子改變。我有意識的教育兒子男子漢要有擔當,要有寬闊的胸懷,遇事不能斤斤計較。現在兒子大學畢業了,說話辦事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現在跟朋友相處的都很好。

說到女孩子適合生在半夜子時,我也覺得未必。無論生在哪個時辰,也有性格急躁和溫婉之分,即使生在半夜子時,也不是所有的女孩子都柔弱溫順,一定也不乏有女漢子。現在醫學這麼發達,想什麼時間出生都可以,有的人就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孩子的出生時辰,我認為真是沒啥道理。我覺得人的性格和命運,跟生辰時間沒有任何關係,倒是跟遺傳基因以及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相關焦點

  • 「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什麼意思,跟生孩子有關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這一種老一輩的思想,從古至今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那麼從古人開始一直流傳至今的這段話究竟是真的嗎?這一句話乍一聽起來非常的迷信,但是經歷了漫長歲月的洗禮這句話依舊能夠流傳下來直至今日,也就難免讓我們開始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
  • 男孩最好午時,女孩最好半夜!農村為何將出生時辰看的那麼重要?
    而關於出生時日,農村有一種說法叫「男兒難得正當午時,女兒難得半夜子時」!什麼意思呢?下面就來為大家揭秘!男兒難得正當午時農村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充滿陽剛之氣,尤其是身體強健有力,好的身體,是日子過得紅火的基礎。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鏡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禍先,驗不回瞬;藏鉤射覆,莫予能隱。——《智囊全集》這句話的意思是:察照事物的真相,度量事物的根本。如此,在福禍發生以前就能迅速預測它。即使如藏鉤射覆這樣的事,也都不能矇騙我。
  • 農村俗語「三更不貪色,半夜不貪食」,包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俗語包含了一個養生學的問題,如同道家說的過午不食一樣,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獨特的方式教育我們後輩,如何生活,少走彎路,所謂小話語大智慧,始終記得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話的真正含義就好!!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句俗語的含義。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卯時切喝酒」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生活和城市完全相反,在農村生活,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雖然質樸,但卻別有一番風味,清晨鳥兒渣渣的叫聲喚醒莊稼人,大家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相互結伴去往田間地頭,一路有說有笑,夕陽一下,大家又聚攏在一起,說說一天的收穫,聊聊對未來的打算,甭提多開心。
  • 子時生人不問命是什麼意思 子時出生的女孩命運如何
    在古代的時辰含義與現在是不同的,一個時辰指的就是兩個小時,所以子時就是現在的23時至第二天的1時之間的時間。
  • 俗語「男兒無妻財無主,婦女無夫身落空」啥意思?現在為何不適用
    文/遐慕俗語「男兒無妻財無主,婦女無夫身落空」啥意思?現在為何不適用在我國農村的大部分地區,現在仍然流傳著許多從我國古代就已經出現的,古人們在徵服大自然的過程和日常生活中的所將經驗總結起來成為的俗語。雖然說,在這些俗語之中,有的很明顯就是一些封建迷信的產物,是錯誤的,不合時宜的。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它們之中還是有著很有道理的了。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是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古人經過總結,流傳下來了一句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 古人認為,男子是「陽」,而「三更子」,指的是三更的「子」時,也就是半夜11時到凌晨1時。在古人的計時觀念裡,子時,就代表著第二天來臨,子時也被視為陰氣最旺的時候。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理念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閒田不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依據?
    從小總會聽爸爸媽媽或者祖父母一輩,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時不時蹦出幾句俗語來,比如,男抖窮女抖賤,或者女大三抱金磚之類,這些生活中比較常聽而且還挺有教育意義的俗語,還是真很幾分道理的,畢竟是我們祖祖輩輩通過自己的生活實踐得來的。那麼,在這些俗語中有沒有關於出生時刻的呢?這裡就有一句: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古人為什麼會留下這麼一句俗語呢?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有些農村俗語到現在也在農村流傳著,我們國家同樣有著千千萬萬的農村俗語,涉及的領域範圍也特別的廣泛,有預示天氣的、有預示未來的、有預示人情世故的等等。雖說聽起來像是農村一些舊思想,甚至像是迷信。這些俗語都是古人通過代代相傳總結出來的經驗得出來的。但不可否認有些俗語在現在也一樣的受用。今天小編就一起跟大家聊一句農村俗語,這俗語小編小時候也經常聽爺爺和村裡的老人們說過。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啥意思,老輩人常常提起
    比如這句「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雖然聽起來簡單,但真正能做到的卻沒有幾個人。這句俗語不僅警醒眾人,還告訴了我們如何做才能讓身體更好,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吧。要想了解這句話,首先我們就應該將這句俗語中的時辰搞明白,現代人全部用了幾點鐘幾點鐘,很少有人知道三更對應的是如今的幾點,雖然我們經常會說「三更半夜」這個詞語,但是如果讓你明確說出幾點大部人卻答不出來。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農村俗語「女兒吃穿,兒子江山」原來是這個意思
    在我國農村千百年來流傳著很多的俗語,然而每一句俗語都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現況,今天,沐珊就和大家來聊一下「女兒吃穿,兒子江山」這句俗語的意思。首先我想告訴大家,在封建社會時期,女兒一旦嫁出去以後,無論和娘家人的關係多麼的融洽,歸根結底都是親戚了,畢竟俗語說的好:「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兒子就不一樣了,兒子娶了媳婦以後,不管兒媳婦和婆家人關係是多麼的不好,兒媳婦畢竟是婆家的「功臣」,為婆家人生兒育女立下了汗馬功勞。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不貪色」,老祖宗的勸誡,很多人卻在做!
    從古至今,我們流傳下來不少的俗語,這些俗語雖然口語化,對仗也不夠工整,但是讀起來卻膾炙人口,蘊含的道理更是豐富無窮。俗語並非只是餬口編造的,它是古人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在現代仍然實用。就是這些從古流傳下來的俗語,給予我們不少的指導意義,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讓我們有了一些思考。
  • 農村俗語「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根棍」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根棍」,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這句話啥意思?
    農村很多俗語都來源於生活,並且很貼切生活,再加上它簡單易懂的語言,所以很受老百姓的喜愛。這句「看著娘的腳後跟,便知閨女三四分」是小編的老媽從小就在耳旁叨叨的一句話,但凡跟著老媽幹活時偷懶或者做出一些在老媽看來不合規矩的事兒,老媽便要搬出這句俗語來教導一番。
  • 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不斷發展的科技文化中,很多農村固有的傳統也在不斷地適應著新時期而變化!其中,喪葬習俗也在移風易俗中,逐漸的摒棄落後習俗,為農民減負不少!
  • 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三更色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我們會經常聽到有老人說各種俗語,農村老話包含了許許多多的生活經驗,蘊藏著古人非凡的智慧。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的時間觀念和計時方法古代如何計時?先說說過去「更」的時間。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得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過去,在農村老人認為,外來的豬上門,是不吉利的。豬是煞星,豬上門預示著輕則破財,重則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