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卯時切喝酒」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6 農村小毛

農村的生活和城市完全相反,在農村生活,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雖然質樸,但卻別有一番風味,清晨鳥兒渣渣的叫聲喚醒莊稼人,大家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相互結伴去往田間地頭,一路有說有笑,夕陽一下,大家又聚攏在一起,說說一天的收穫,聊聊對未來的打算,甭提多開心。說笑聲中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更是能引得大家激烈討論。

比如大家常說的一句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在有的農民看來,蓋房一定要遵守,東高西低的規矩,所以東邊的房子要高一些才好。但在有些人看來,這沒有一點,完全是謬論,不值得參考!再比如說「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其意思說的是,房屋的大門不能正對著大路,這為路箭房。因為這樣容易出事故,比如說車輛剎不住車撞上房屋,但在有些人看來,這其實就是迷信的愚昧。總之,關於俗語的爭論,大家也是各有各的看法。不過在筆者看來,俗語的傳承,一直是在留起精華,去其糟粕中!

而前天,和村裡老人在一起閒聊時,大家又為一則俗語爭論不休,「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卯時切喝酒」啥意思?有道理嗎?今天咱們就來粗略的探討一番。

首先來說說戌時,子時,寅時分別說的是什麼,現在的生活中,大家對時間的記錄單位都是通過「時分秒」來記錄的,而在古代卻是通過具有中國特色十二地支來記錄時間的。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

再來看看每個時辰分別表示現在的時間;戌時說的是現在晚上7點到9點,子時說的是晚上 11 時正至凌晨 1 時正。卯時說的是凌晨5時正至早上7時正。

在老祖宗看來,一天中的12個時辰與人體的12條靜脈息息相關,而人又是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人應該按照臟腑的興衰來安排一天的作息時間。

而戌時不貪食則說的是,古人之前的夜生活少,基本上都是晚上6點左右吃飯,而到7點到9點就要休息,而戌時又是心包經最旺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吃飯再睡覺的話,對身體不好,因此民間也常說「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如果實在睡不著,也要躺在床上好好休息。

「子時莫戀色」,這個時間段是由天黑轉到天亮。而人的身體此時也開始收斂,進入休息狀態,肝膽等功能都是不佳的時候,因此說宜睡覺,不宜熬夜,如果此時做一些運動的話,那麼實際上是在消耗身體。

「卯時切喝酒」,老話常說「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喝了卯時酒,一天昏迷迷,打了酉時妻,一夜受孤悽」。卯時,身體甦醒,人精神充沛,血液流動快,應該活動四肢筋骨,而這個時候喝酒的話,容易上頭不說,血液也會流通紊亂,長久下去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那麼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卯時切喝酒」啥意思?有道理嗎?
    戌時不貪食戌時是晚上19點至21點,嚴格來講,已過進餐時間,應該是準備入睡之時,此時宜靜不宜動,以利正常睡眠,使全身器官得以放鬆。戌時不貪食若不得已而在此時就餐,也要儘量少吃,不可過飽。如果太飽,不僅會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使其得不到充分休息;還會因為晚上不幹活,飲食產生的熱量無處消耗,只得堆積體內,導致肥胖,嚴重者甚至影響壽命。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不貪色」,老祖宗的勸誡,很多人卻在做!
    我們今天要講到的俗語,是關於生活習慣的,即使是在現在生活中,仍有很多的借鑑意義,這句俗語的前兩句就是「戌時不貪食,子時不戀色。」伴隨著各方面的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起來,每天會經歷很多有趣的事情,所以到晚上仍舊是熱熱鬧鬧的。尤其是在城市,從以前的晚八點就渺無人煙到現在凌晨仍舊有人狂歡,也看出時代的發展變化和人們生活作息的改變。
  • 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什麼意思?值得一看
    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意思就是卯時不要喝酒,酉時不要與妻子吵架,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仔細品味,其中蘊含的道理還是值得後代去學習。一、不喝卯時酒先來看看」不喝卯時酒「吧,卯時是早上的五點到七點,古人認為早上剛起床,身體正虛弱,酒喝著十分傷身體,所以這句話是說在早上的時候不能喝酒。因為早上剛起床,在休息一晚上之後,人的生理機能還未正式開始運作,身體內的血液開始正常流通調節,如果這個時候喝酒就會上頭,不僅影響精神狀態而且對身體傷害很大。
  • 農村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土地養活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作為土地的使用者農民,在幾千年的勞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把祖先的智慧結晶傳給後世子孫,為了方便記憶,久之就成了言簡意賅的俗語,別看一句俗語的字數不多,裡面蘊含著先人的生活智慧,仔細品讀方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 農村俗語「三更不貪色,半夜不貪食」,包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俗語包含了一個養生學的問題,如同道家說的過午不食一樣,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獨特的方式教育我們後輩,如何生活,少走彎路,所謂小話語大智慧,始終記得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話的真正含義就好!!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句俗語的含義。
  • 農村有句俗話,一更不貪食三更不貪色,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人們發現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什麼時候吃什麼,祖輩們的總結在幾千年前就總結了出來,不過由於現在城市發達,許多年輕人都覺得俗語不夠時尚和科學,有點輕視之心。其實,現在的我們更應該了解自己的文化,去深刻吸取文化裡面的精髓。民間俗語其中有一句:一更不貪食,三更不貪色,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古代,古人將一天24小時分為12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一個時辰。
  • 俗語說「一更不貪食,三更不貪色」,何意?有道理嗎?
    2020-02-11 18:10:23 來源: 可愛的文雨 舉報   古人總結的俗語有很多都是有道理的
  • 卯時是幾點 古代時辰的介紹
    古代時辰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種計時方法,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那麼對於古代時辰的介紹都有哪些呢?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也很想知道答案,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卯時是幾點,通過對於古代時辰的學習使我們更好的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古代時辰的介紹都有哪些吧。
  • 俗語「男人怕水蛇腰,女人怕小噘嘴」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農村特有的一種文化,有的俗語非常好理解,看字面意思就能明白背後的道理,但有的俗語看字面意思卻讓人很不理解,比如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句俗語。水蛇腰是女人希望擁有的身材,為什麼會有男人是水蛇腰呢?俗語「男人怕水蛇腰,女人怕小噘嘴」啥意思?有道理嗎?水蛇腰一方面指的是男人站立的姿勢,腦袋向前傾,細細的腰往前凸,人們認為男人若是這樣的站立姿勢,就代表肝不好。這樣的男人一般脾氣不好,一點小事就會惹怒他們。再就是因為脊椎變形,所以才造成水蛇腰。
  • 農村俗語「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 農村很多俗語是告訴我們一些簡單道理,往往是簡短幾個字,但是其內含深層次的含義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俗語「藥渣不倒低,問病不過午」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特別是俗語,涉及廣泛,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柴米油鹽。初涉俗語時,往往為俗語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不知道什麼意思,其實細細揣摩分析後,才知道其中蘊含的道理。如下面這則俗語「藥渣不倒低,問病不過午」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是前人流傳下來的口頭文化,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含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我們的生活或者農業生產,都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過去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老祖宗的這些經驗都是生活經歷中領悟出來的,可以流傳到現在。可以說是經過後人一代代實踐後的「精華」。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要煙、蹭飯,其人必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要煙、蹭飯,其人必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俗語是代表著我國農村淳樸民情的,它的內容樸實無華但是句句含金量都是非常多的,我們都知道在我國上個世紀國家發展並沒有非常好的時候,很多人不僅上不起學,有很多家庭連吃頓飽飯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在當時很多人並沒有想著能夠多有錢,他們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吃飽飯。
  • 古代俗語:「莫吃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
    但是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他們是怎麼記錄時間的呢?沒錯,他們所用的就是我們在書本上所看到的天幹地支紀年法,其實這個紀年法到現在也依舊被我們沿用,但是很少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只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或者是有關方面的學者對此頗有研究。不得不說古人真的很聰慧,這樣的方式現在很多人都不一定弄明白。
  • 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
    文/無極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中國的老百姓之所以都那麼相信農俗是有道理的,首先來說農俗是先輩留下的大智慧,其次如果農俗這麼多年沒有應驗也沒人會傻傻地去相信。說到農俗,人們很多時候想到的其實是一些談家長裡短的俗語,就是討論夫妻關係、父子關係、人生前途之類的。其實還有一個大塊,大家都在用,卻並不常常提及,那就是農諺。這農諺有的是和農業相關的,說是天氣預報也不為過。今天就有一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講給大伙兒聽,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希望對於農民朋友們今後的農事安排有所幫助。
  • 俗語:「狼怕一拖,狗怕一摸」,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一點上,我們的老祖宗也是很有經驗的,他們也是受過多次教訓之後,才總結出來這些經驗,用俗語的形式表達出來,給後人一忠告,希望大家不再受到傷害,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狼怕一拖,狗怕一摸」,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老話「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知道嗎?
    農村老話「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知道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5000多年的文化傳奇。流傳下來很多富有哲理的名言,俗話,老話。這些俗話,老話都是先輩們經過長期的生活經驗而總結出來的。在農村有一句老話「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1.不喝卯時酒卯時是早上的五點到七點,這個時間段正是人們起床的時間,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說明早上的時間是多麼的寶貴的。不喝卯時酒這句話是說我們在早上的時候不能喝酒。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仰頭嫁女,低頭娶妻」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仰頭嫁女,低頭娶妻」啥意思?有道理嗎在人的一生中,婚嫁是很正常的事,但與現在的自由戀愛婚姻不同,以前是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會結成婚姻伴侶。但是,父母在為孩子選擇婚姻伴侶時並不是隨意選擇的,他們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仰頭嫁女,低頭娶妻」就是其中之一!
  • 俗語:「看看娘的後腳跟,知道閨女三四分」,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看看娘的後腳跟,知道閨女三四分」,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很多俗語都被農民們交口相傳,他們都會脫口而出說出幾句俗語。農村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覷啊,在我國諺語、俗語都是源於農民對生活的總結,每一句都包含了極大的含義,每一句都表達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