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看看娘的後腳跟,知道閨女三四分」,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很多俗語都被農民們交口相傳,他們都會脫口而出說出幾句俗語。農村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覷啊,在我國諺語、俗語都是源於農民對生活的總結,每一句都包含了極大的含義,每一句都表達一個道理。這些俗語、諺語有的是祖輩上留下來的,有的是現在總結出來的,它們都散發著智慧的光芒。那我們今天就來說說下面這句俗語:看看娘的腳後跟,知道閨女三四分,當媽的責任重大。
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句俗語用了比喻的手法,不是說娘的後腳跟跟閨女的後腳跟像,而是說農村的閨女跟娘有很大的相似度,是對閨女的影響度。還有句俗語說「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不是兩個人的事」所以一個家庭的風氣也會對子女的行為產生影響,是他們為人處事的一個重要來源
農村人娶媳婦,男方都會打聽一下女方的家庭狀況,尤其是女孩母親的為人怎麼樣,因為母親對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大,如果女孩母親是一個勤快,溫柔賢惠的人,那么女孩也會是一個溫婉賢淑的人,如果女孩母親是一個好吃懶做,爛嚼舌根的人,那么女孩也好不到哪兒去,女孩嫁人以後也會懶惰,這樣就會造成很多家庭矛盾,導致婚姻不幸福。畢竟農村都是以說親的方式結婚,男方對女方並不了解就只有通過這種方式來判別。所以當娘的要扮演好這個角色,給女兒帶來好的影響,而不是將自己壞的一面傳給女兒,那么娘的責任就會很重大。
而且農村和城市的娶媳婦要求不一樣,城市媳婦要溫柔賢淑,能夠相夫教子,照顧好自己的家庭,要能夠上的廳堂,下得廚房。農村人的娶媳婦要求則是懂事勤快,要會做家務事,尤其是會做飯,會種地,否則就會遭到婆婆的嫌棄,可能這個女孩的日子就會不好過,畢竟自古以來,婆媳的關係是最難相處的,雖然沒有必要去迎合她,但相應的生活基礎還是要有的,否則就難怪婆婆會嫌棄。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家庭裡面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尤其是女孩子,農村雖然生活貧苦但一家在一起還是其樂融融的,父親為了生計在外奔波,撐起家庭的負擔,母親則在家主內,照顧好老人和孩子,以及處理一些農活,所以母親的言行舉止與子女的行為有著直接的關係。雖然現在我們的婚姻自由,在結婚之前男女雙方都有足夠的時間來培養感情和了解對方,相比較之前有了很大的優勢,但我們還是要對雙方的家庭有一些了解,如果男方的父母都是潑辣之人,那女性不是有的苦受了;如果女方父母不是好相處之人,那男性朋友也須小心謹慎了。所以選媳婦還是要注重內在美,不能光看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