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藥渣不倒低,問病不過午」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2020-12-04 農村小毛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精神支柱,歷經五千年的洗滌,她之所以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筆者看來是因為當下不論是飲食還是建築,生活還是工作等等她都能用得上,這點不得不讓人折服,毫不誇張的說,傳統文化是我們乃至全人類的財富。特別是俗語,涉及廣泛,上到天文地理,下到柴米油鹽。初涉俗語時,往往為俗語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不知道什麼意思,其實細細揣摩分析後,才知道其中蘊含的道理。如下面這則俗語「藥渣不倒低,問病不過午」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禁忌和講究,雖說有些不一定正確,甚至有點迷信的意思,但是這卻是人們約定俗成的鮭魚,並在一定程度上卻影響著人們,稍不注意觸犯的話,難免會引來他人的品頭論足。而俗語「藥渣不倒低,問病不過午」其實就是關於服藥看病方面的禁忌講究。

現代人生病,去診所把情況一說,醫生開上幾片藥,而沒有醫藥的古代都是喝的中藥,不過吃中藥最讓人苦惱的莫過於熬中藥,以及熬藥後剩餘的藥渣。特別是藥渣的處理,更是有許多的說法,比如在有的地方就認為,藥渣不能亂倒,一定要倒在高處的地方,不然就會影響病人的健康,這為「倒高不倒低」。

關於藥渣的處理,各地其實都有不一樣的習俗,有的地方認為熬完中藥,藥渣不能存放,應該立馬倒掉,這樣病人就會康復的快。還有的地方習俗講究的是,熬完中藥一定要將藥渣倒在自家的門口,在千人踩萬人踏之後,自己的病也會好轉。同時,如果有行家看到藥渣或許還會起到幫你的作用。

再來說說「問病不過午」,其意思就是說,如果午後日落之前或者趁他事之便前去看病,因為在古人看來,早上意味著朝氣,陽光,健康,而中午去看病,夕陽西下,這被稱為「殘陽」不吉利。還有就是去幾人生病看病時,不宜結伴而去,現在看來,確實有結伴看病確實有點道理,因為這樣避免交叉感染。

當然現在看來,有些禁忌講究只是人們的心理作用,並帶了絲迷信的色彩。你說呢?那麼你們當地有這樣的習俗講究嗎?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還有你對俗語「藥渣不倒低,問病不過午」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過去由於男尊女卑思想,讓女人不管是在婚前還是在婚後,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很低。在農村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說法,意思是女兒在出嫁以後就不再是自己家中的人,所以當女兒出嫁以後,女人就會和自己的原生家庭脫離關係,再回到娘家以後就不再是一家人,而是客人。
  • 農村俗語「七死八活九歸家」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特別是俗語文化,許多年輕人對此已無人問津,他們認為俗語是傳統文化的糟粕,因此對俗語的情感漸行漸遠。其實,俗語是老祖宗在生產和生活中總結的智慧結晶,細細的品味俗語,就會發現俗語簡練而形象,凝練而深刻,風趣而詼諧。並且包羅萬象,比如說有關獵漁稼穡的,也有關批駁警示的,有關生活經驗的,也有人情世故的。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下面這則俗語「七死八活九歸家」啥意思?教人如何防「洋辣子」,受教了!
  • 俗語「人怕仰頭,狗怕背手」到底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無道理?
    俗語「人怕仰頭,狗怕背手」到底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無道理?文/一壺老酒談歷史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想必都能在農村裡聽到幾句俗語,這些俗語都是由古代勞動人民創造,是群眾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並通過村民們口口相傳的方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有道理嗎
    尤其是在過去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老祖宗的這些經驗都是生活經歷中領悟出來的,可以流傳到現在。可以說是經過後人一代代實踐後的「精華」。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有道理嗎?
  •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老祖宗做人的智慧,太有道理了!文/農夫也瘋狂中國的民間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農村文化就是極其重要的部分之一,迄今為止在農村裡還流傳著許多的俗語、農諺,而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今日依然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 「夜貓不進無病家,燕子不進苦門家」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很有道理
    也正是因為如此,倘若見到俗語和諺語,我們需要認真辨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夠為自己所用。比如「夜貓不進無病家,燕子不進苦門家」便是其中之一。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在當今社會還有沒有道理呢?「夜貓不進無病家」中的貓,並非是人們字面上理解的貓咪,而是指貓頭鷹。也就是說,在夜晚的時候,貓頭鷹一般都不會去沒有人生病的家。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雖然農村人的文化普遍不高,但是農村卻是充滿底蘊的地方,有很多至理名言在農村流傳,比如農村老人們經常說的俗語。農村俗語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仔細品味,每一句俗語中都含有大道理,警示後人。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凹女凸,不孤就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卯時切喝酒」啥意思?有道理嗎?
    說笑聲中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更是能引得大家激烈討論。比如大家常說的一句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在有的農民看來,蓋房一定要遵守,東高西低的規矩,所以東邊的房子要高一些才好。但在有些人看來,這沒有一點,完全是謬論,不值得參考!再比如說「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其意思說的是,房屋的大門不能正對著大路,這為路箭房。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
  • 俗語:「狼怕一拖,狗怕一摸」,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一點上,我們的老祖宗也是很有經驗的,他們也是受過多次教訓之後,才總結出來這些經驗,用俗語的形式表達出來,給後人一忠告,希望大家不再受到傷害,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狼怕一拖,狗怕一摸」,啥意思?有道理嗎?
  • 為何說「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生活中聽到最多的就是俗語,俗語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不如文學那般文雅,但是古代的老百姓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是社會交往總結出來的規律,流傳至今,大部分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什麼意思呢?
  • 俗語說:「添人不添狗」,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啥講究?
    俗語說:「添人不添狗」,啥意思?老祖宗說的啥講究?對於俗語文化,近幾年來也是爭議頗多。有的人覺得如今的科學技術發展的這麼好,社會進步的這麼快,大部分俗語已經不適合在如今這個時代再用了,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俗語會被人們淘汰遺忘;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雖然有很多俗語逐漸被這個時代淘汰、被大多數人遺忘,但不管怎麼說,這種文化也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財富,我們應該繼續將它傳承下去才是。對於這兩種觀點,小編還是十分贊同第二種說法。
  • 今日三九,農諺「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三九天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算起,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是一九,第二個九天是二九,第三個九天是三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共81天的時間。
  • 俗語:「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老祖宗說的啥意思
    俗語:「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兒別在河邊走」,老祖宗說的啥意思一直以來,我們都非常重視安全問題,小的時候,不管走哪兒去,父母都會注意著我們,去哪兒玩也要提前給父母說一聲。而我小的時候又非常喜歡約上三兩個小夥伴兒去河邊玩耍,因為河裡有小魚小蝦還有霸道的螃蟹。平時我們去河邊玩都行,但是每年三九月父母卻會勸阻我們,不讓我們去。問母親為什麼,母親就用「三月三,九月九,沒事別在河邊走」這句俗語跟我解釋了其中的道理,我才明白,原來父母是擔心我呢!
  • 老祖宗識人術:「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說的是啥,有道理嗎?
    文/爆品歷史屋老祖宗識人術:「男怕水蛇腰,女怕小噘嘴」說的是啥,有道理嗎?中國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就是在告訴後輩人要多聽聽家中長者的意見,畢竟他們經歷了很多人生風雨,對於人和事看得都比較透徹,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識人術。
  • 農村俗語:「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鷂」,啥意思?有道理嗎?
    它們都是根據從古至今的人們的生活規律而生產出來的,就例如「春捂秋凍」,它的意思就是在秋天的時候天氣還涼,不要急著去加過多的衣服,因為這樣的話在冬天你就會感覺很冷;在春天的時候,也不要過早地脫掉厚衣服,如果過早的脫掉厚衣服就會容易生病。其實這個是說得很有道理的,平時多加留意你都可以發現。
  • 老祖宗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還沒對象的注意了
    老祖宗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還沒對象的注意了雖然現在婚姻自由,不用像過去那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家人們還是會幫助家中的小輩物色對象。畢竟小輩們年紀輕,見過的人少,長輩們怕他們上當受騙,和不靠譜的人結了婚一輩子都不會幸福。
  • 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
    文/無極俗語:「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中國的老百姓之所以都那麼相信農俗是有道理的,首先來說農俗是先輩留下的大智慧,其次如果農俗這麼多年沒有應驗也沒人會傻傻地去相信。說到農俗,人們很多時候想到的其實是一些談家長裡短的俗語,就是討論夫妻關係、父子關係、人生前途之類的。其實還有一個大塊,大家都在用,卻並不常常提及,那就是農諺。這農諺有的是和農業相關的,說是天氣預報也不為過。今天就有一句「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講給大伙兒聽,啥意思?老話挺有道理,希望對於農民朋友們今後的農事安排有所幫助。
  •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農村往往流行著很多老話,這些往往是老一輩總結下來的經典語錄,經過代代相傳,後人也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這些老話說白了就是俗語,古時候由於生產力較低的情況,很多聰慧的農民從生產中得到經驗,就用俗語的方式傳遞下去,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好,不走彎路。這些俗語經過很多年的發展,涵蓋的內容也是方方面面。今天小編就和各位看官聊一聊一些有益的俗語,談談在建造房屋方面老祖宗又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吧。正如小編標題所說的那句俗語,這句話究竟是何意思呢?
  • 俗語「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啥意思?老祖宗識人之術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一些跟老祖宗識人術有關的俗語「「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咱們不妨來看看老祖宗識人術。在這句俗語裡面「龜背」和「蛇腰」主要講的是兩類人,其中「龜背」就很好理解了指的就是駝背的人,為什麼有駝背的人不可以深交呢?因為這樣的人比較有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