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農村很多俗語是告訴我們一些簡單道理,往往是簡短幾個字,但是其內含深層次的含義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這不,今天要說的這個俗語「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豬肉和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材,它們既是一種菜,也是我們人體補充營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豬肉和魚都是我們消費者需求量很大的。
說到豬肉,人們就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貴」。人們現在吃豬肉都是咬著牙來一點吃點葷腥,因為豬肉確實有點貴,如今豬肉價格在28元一斤左右,當然,因為一頭豬按照不同的部位來分割,就會產生不同的豬肉分類。比如說一頭豬可以分為:豬尾、尾龍骨、後腿肉、腰肉、蹄髈、排骨、五花肉、龍骨、豬扒、前胛肉、中頭肉、豬肉、豬頸肉等。一般來說直排的價格最貴,而比較便宜的要數豬頸肉了。
比如說,今天我們當地豬肉是28元一斤,而豬頸肉只要15.5元一斤,價格差距很大,還是有人買的。
「買肉不買槽頭肉」,這裡面說的槽頭肉就是豬頸肉,並且是豬下頸肉。為什麼不買槽頭肉呢?這是因為槽頭肉是頸子肉,是皰肉,全部是肥的,肉是有花點顆粒狀的,看起來是肥的,但是很難出豬油,這種肉不僅不好切,煮著也不好吃,吃在嘴裡面軟綿綿沒有肉香,像吃棉花糖一樣,也是這個原因,槽頭肉一般很便宜,對於家庭環境比較好的,買肉肯定不會買槽頭肉的,但是家裡條件不好,但想吃點肉,於是買點槽頭肉解解饞還是可以的。
而說到魚類,我國淡水資源豐富,所以我國淡水魚類產業發達,特別是以四大家魚為主,養殖規模巨大,當然小眾的魚類,比如鯽魚,鯉魚,黃骨魚都是可以和四大家魚一起混養的,當然以經濟型家魚為主。今天我們要講到的鯽殼魚,其實就是鯽魚。
「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呢?其實,這個意思很明顯了,說吃魚不吃鯽魚。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可以從「鯽殼魚」這個名字就能略知一二。鯽魚叫鯽殼魚,說明鯽魚魚肉少,光有其身殼。其實,鯽魚是一種亂刺很多的魚,不會捋魚刺的很怕吃鯽魚,否則很容易被卡住,特別是小孩不能吃鯽魚。還有一種情況不能吃鯽魚,那是病人,因為鯽魚是發性的食物,病人不能吃。
總結以上所說「吃肉不吃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還是有道理的。
小編猜你還想看:
民間俗語:「眉看兄弟眼看心,人中裡面看子孫」,啥意思?
農村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啥意思?究竟有啥道理?
俗語「家中出三項,妻離家也散」,哪三件事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