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俗語很有深意,你都弄明白了?買魚和豬的時候要注意

2020-12-04 曦哥說影視

儘管這一段時間豬肉的價格比我們想像中的高了很多,但是還是沒有辦法阻礙大家吃豬肉的心。現在很多賣豬肉的農戶都覺得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因為除了要提高價格之外,很多人還擔心豬瘟的問題。除了豬肉的價格上漲了之外,豬的其他部位是沒有什麼波動的。村裡的有些老人就會選擇買豬肺,這一個部位很多年輕人都不是很愛吃。

農村裡有著這麼一種說法,那就是割肉的時候不割槽頭肉,那麼什麼叫做槽頭肉呢?其實這種說法就是在告訴大家在買肉的時候千萬不能購買槽頭肉這個部位,哪怕是價錢便宜也不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槽頭肉跟其他部位相比是不是比較不好呢?其實它指的主要就是豬脖子那一塊的肉。因為豬在吃食物的時候,它的脖子都會離豬槽比較近,所以大家就給這一部位的肉起了這個名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農村殺豬的畫面呢?很多屠夫都是從脖子這一塊開始入手的,那麼槽頭肉到底能不能吃呢?如果按照一頭200斤的豬來算,它的槽頭肉可能就能夠達到十多斤。以前要是村裡殺豬了以後,有肉販子來收豬肉是不收這一部位的。主人一般都會選擇自己留著,因為拿到集市上也不會有人選擇買。

其實這個部位的肉是可以吃的,但是不要吃得太多。一方面就是像大家所想像的那樣,這個部位有著非常多的病毒,就算是用熱水煮過了之後也沒有辦法保證將其完全的殺死。另外就是因為在脖子這個地方有著很多的血管,而且還有我們所說的淋巴系統。如果超過一定的量,就會對於我們的健康產生影響。

現在槽頭肉也被大家稱為垃圾肉,足以見得它並不被大家所喜歡。因此,在生活中我們還是儘量減少吃它為好,而在買肉的時候也最好要辨別出來。可能很多人想到用魚肉來代替豬肉,畢竟魚肉的營養價值會更高一些。但是在買魚的時候儘量不要選擇那種個頭比較小的鯽魚,除了個頭方面的原因之外它的刺也會很多,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很不划算的。在市場上像這樣一二兩的鯽魚售賣的價格是比較便宜的,很多人買回去了之後以為自己佔了便宜。

但其實吃起來才發現裡面根本就沒有什麼肉,而且我們吃魚的時候還要更加注意魚刺。與其這樣的話,還不如多花一點錢讓自己吃得更加舒服一些。不管怎樣,大家在買魚肉還是豬肉的時候都能夠多一個心眼,儘量不要看著賣的比較便宜就買回去了。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現在的養殖方法可能跟過去也不一樣了,是不是槽頭肉吃起來就會更健康一些呢?小編建議大家還是不要抱有這樣的僥倖心理,要多為自己的健康考慮。這麼看來農村的有一些俗語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只要弄懂了它的意思之後還能夠幫我們避免很多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農村的俗語,「豬長三秋,魚長三伏」,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冷在三九,熱在三伏。這意思就是說夏天最熱的時候正是三伏天。而在農村地區,這三伏天可非常講究,在頭伏的時候要煮餃子吃,因為夏天非常炎熱,人們的胃口也比較差,比較喜歡吃涼食,但是涼食又比較寒,容易傷胃,為了解饞和開胃,人們就會選擇吃餃子。
  • 農村俗語「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不,今天要說的這個俗語「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豬肉和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材,它們既是一種菜,也是我們人體補充營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豬肉和魚都是我們消費者需求量很大的。說到豬肉,人們就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貴」。
  • 農村俗語「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是什麼意思?
    豬肉和魚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材,每逢家中喜宴或者平時想解口饞時,總會買上幾斤豬肉和魚來做一些美食,可是對於這兩種食材的購買也有一定的講究。像「割肉不割槽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就是農村人的經驗總結,大體意思就是槽頭肉和鯽殼魚再便宜也不能購買,否則不利於身體健康,還非常的不划算。
  • 農村俗語:「恩愛夫妻不到頭」,這句話有何深意?
    在農村很多老人對於生活都是很有經驗的,他們經過了大半輩子的體驗已經能夠從生活中總結出很多的經驗然後把他們傳給自己的子子輩輩,對於這些老人來說他們沒有讀過太多的書所以什麼大道理也不會說,但是他們卻很智慧的把這些經驗編成了順口的老話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俗語。
  • 村裡老人常說的一句話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雖然是傳統的民俗文化,但也是分為兩種的。一種是引經據典在各地方都有流傳,另外一種俗語,只是根據當地的習俗在小範圍內流傳。就好比這句割肉不割糟頭肉,買魚不買鯽殼魚,講的是個別地方的農村,對於飲食的習慣上的講究。那麼這句農村俗語,所要講述的意思是什麼,有沒有道理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下。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有點像生活中的俏皮話,還像吃大餐前的開胃菜,生活中來幾句俗語諺語,總能讓人感到親切,就像咱們今天要說的,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很經典的一句俗語。說句不誇張的話,在我們這裡,坐標山東西南地區,小到七八歲的孩子,老到白翁老人,都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 老人常言「買豬看圈,娶妻看院」,有何深意?專家:聽了沒有壞處
    01 喜歡下棋的人都知道走一步看三步的道理,能有這種思維才能在棋藝上有所建樹。人們又常常把人生比作棋局,但人生其實比棋局更加難以捉摸其內在規律,因此探索人生發展的規律對於智者而言有無窮的吸引力。先哲們總結出這些規律,並以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俗語形式傳給後人。
  • 農村俗語「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爆款創造營#農村俗語是咱們的老祖宗們,祖祖輩輩世代流傳下來的歷史民間文化,是祖先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們聰明智慧的結晶,有許許多多都是啟發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雖然很多俗語說得很通俗簡單,但是有時還是值得我們細心揣摩,用心品味,才能弄明白其中較深刻的道理的。
  • 農村俗語:「兔子跳牆生災難,家豬狂奔禍端現」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兔子跳牆生災難,家豬狂奔禍端現」。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仔細揣摩了好半天,但終究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一旦較大的地震災害發生,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有可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洩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同時,也有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因此,地震對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生物都存在嚴重的威脅。
  • 農村俗語:「趕豬三年成疲漢,當家三年狗也嫌」啥意思?
    說起農村俗語,想必很多人都非常好奇,這短短幾句話為何會流傳千年,其實這俗語真正能夠被廣為流傳的主要原因就是俗語所代表的文化是其它文化不可比擬的,尤其在農村,人們知識水平有限,如果什麼事情都要繁文縟節的去學習豈不是浪費時間,同時對於沒有學問的農村人來說也是在浪費精力,所以人們就把這些過於複雜的道理總結成了俗語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封建迷信,有的卻非常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智慧的結晶,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這句話說的是啥意思
    在農村,農民的口中以後很多的老話俗語,這些俗語有些仔細一分析,其中的道理是非常的深刻的。今天我們說一句農村的俗語,叫做「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這句話一些大人經常會說。對於這句話,你有沒有什麼理解?
  • 農村老俗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語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其中勢必有一定的道理,很多老俗語聽起來不順耳,但是話糙理不糙。一、買豬看圈。我家每年都要餵十幾頭小豬,今年養豬比較划算,目前70多斤的小豬可以賣30元1斤。養豬最怕的就是豬得病,豬患病很可能使一年的心血白費。
  • 農村俗語「魚不蒜,牛不韭,肉不姜」,是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國人對美食的製作和品嘗也頗有研究,除了眾所周知的八大菜系之外,很多隨便做的家常菜也同樣廣受歡迎。懂行的人都知道,一道受人認可的美食除了需要好食材之外,如何處理和製作食材也很重要,其中就包括調料的搭配。
  • 「狗來富貴,豬來窮,貓來……」這句農村俗語很有講究!你知道嗎
    「狗來富貴,豬來窮,貓來……」這句俗語有講究!你知道嗎?在我的家鄉流傳著這樣的俗語:「前不不栽桑,後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講的就是跟風水有關的種植,中國人很講究風水和一些信仰,這些植物名稱聽起來不吉利,栽種起來也有講究!大家都在乎這個,自然你也會被薰陶一些!而且小編覺得有很多也不是空穴來風,都是有根據的!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有何意思?農民告訴你
    文/丁簡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有何意思?農民告訴你一提起農村俗語,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生活中,很多人發現農村很多人說的俗語,有很多意思大家如今都不太能理解,在城市生活多年的人,一聽到農村人說起這些俗語,都摸不著頭腦。比如農村這句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很多也是非常不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農村俗語;「有千斤的豬,沒千斤的牛」啥意思,牛和豬到底誰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的經濟發展也越來越好,不少外出打工的農家人也開始陸陸續續的返回家鄉創業了。說到回到農村發展,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種植和養殖這兩個傳統的行業,畢竟這些行業農家人從小就已接觸,對其比較了解,可以少走好多彎路。至於養殖,到底養什麼好呢?雞,鴨,牛,羊,豬,那種更賺錢呢?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了賺金庫」啥意思?你知道嗎?
    大家好,歡迎閱讀(老農村夫)欄目,每天為大家分享更多關於農村的信息和內容,更有趣味的俗語知識,如果你喜歡的話不妨點個關注吧,請點擊右上方藍色按鈕「關注」,持續收看本欄目內容。謝謝!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包括道路,房屋,環境等等,受益於新型農村的持續推進,和我三年前離開時簡直判若兩樣。
  • 「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這句話該怎麼理解?
    在農村從來都不缺少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都是多年的經驗累積,有的還真的值得借鑑參考,當然也有很多俗語老話,隨著時代的發展時間的更迭,逐漸的失去了原有的價值。俗語老話包羅萬象,無所不至,其中就有很多生活之中常見的事,把這些經常遇到的事情,轉變成為朗朗上口的俗語,不但念著順口也非常的好記。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