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啥叫做「槽頭肉」了,這塊肉確實是能不吃就不要吃,不只是現在還懂得這些的農村老人會這麼說,早在我們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7236—1988)生豬屠宰操作規程》中的5.6.1中就有規定要去除「槽頭」這塊肉,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糟頭肉」不能吃】
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槽頭肉」到底是個啥東西,也就知道它現在為啥這麼不受待見了。其實「槽頭肉」這個名字就很形象的表明了它的部位,它就位於豬的頭顱和軀幹連結的脖頸部位,豬在餵食的槽子裡吃東西的時候,這個部位就挨著豬槽,所以也就叫做「槽頭」,一般殺豬的時候也差不多是在這個部位附近入刀,有的地方好像也叫做「血脖子」。
那麼為什麼說這塊肉最好不要吃呢?因為這個地方有豬的脂肪瘤和淋巴結、甲狀腺等腺體存在,這裡面有吞噬細胞、病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質,甚至是致癌物質,畢竟豬的生存環境和吃的東西怎麼樣大家心裡還是有數的,尤其在很久以前的年代。所以這塊肉的食用風險相對來說有點高,所以乾脆也被叫做「垃圾肉」。
不過事實上在很久以前物資比較匱乏的時候,這塊肉還是挺受歡迎的,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便宜,很多人還是願意買回去仔細摘除、處理乾淨然後再吃。不過有時候自己家裡殺豬,就算這塊肉捨不得丟掉,家裡的長輩們也不會讓孩子吃的,就是因為覺得對身體不好。其實對於現在的人來講,就算不說「槽頭肉」不要吃,只要你看到了一般也不會買,因為這塊肉很「猙獰」,上面布滿了介乎於黃豆和花生粒之間大小的顆粒,顏色也是紅、黑等顏色都有,可能食慾都沒了。(說實話這個描述的過程我都有點反胃了)
不過有些不法商販會用特別低價的槽頭肉用來做餡,畢竟剁碎了就看不出來了嘛,我印象中幾年前就有新聞爆出來過,好像是個粥鋪的早餐包子就這是這麼弄的。那段時間我媽媽總叮囑我說在外面儘量少吃帶餡的東西、在外面吃飯還是挑能看得清楚的吃。
所以綜上所述,「槽頭肉」就是一塊附帶了豬的免疫腺體等含有較多可能會對人有害物質的肉,所以一般還是能不吃就不要吃。就算是「勤儉節約」也要以安全和健康為先決條件,不然的話最後可能就因小失大了。